探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沟通艺术论文

2024-06-19 11:13:02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鉴于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性、年龄层次以及文化课程的独特性,中等职业教育的班级管理任务显得复杂且具有挑战性。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且重视那些非显而易见的学生信息。这样的教学管理实践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摘要]鉴于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性、年龄层次以及文化课程的独特性,中等职业教育的班级管理任务显得复杂且具有挑战性。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且重视那些非显而易见的学生信息。这样的教学管理实践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策略应用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数在考试中未能如愿以偿,或者学习成绩一直不甚理想,导致他们学习基础脆弱,自信心不足。这些学生不仅拥有同龄孩子的共性特征,而且心理较为脆弱。班主任的职责覆盖了学生的多个层面,而要想与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沟通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中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必须精通沟通技巧,与学生发展出一种和谐平等的互动模式,激励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成为具备潜能的社会建设人才。
一、审视: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现状呼唤有效沟通
根据某公益网站对51所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状况的调查显示,师生关系不怎么紧张占41.52%,较紧张占49.15%,非常紧张占9.33%;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尊重、信任占3.25%,亲密相处占6.92%,关系冷漠占16.22%,缺乏亲情占28.81%,有隔阂占40.02%,有怨恨占4.78%。
从数据得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面临诸多问题。具体原因有:
第一,班主任按照既定目的,依据一定原则、程序、方法,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强调规则意识,缺少人文化、智慧化。
第二,部分班主任对新时代师生关系理解不正确,依然抱有传统师生关系态度,班主任是教学主体,是“天”,学生应该严格按照教师要求执行。所以沟通交流中,教师展现出“高高在上”的不平等对话场,让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第三,部分班主任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少创新意识,师生关系方面排斥前沿理论,拒绝学习交往技巧,导致师生关系越走越远。
第四,中职学生是一群个性十足的孩子,他们是一群有感情的、个性化需求较强的时代新人。但是班主任更重视集体交流,忽视学生个体意识,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没有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个别化探究,导致学生不信任班主任。
综上,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指向班主任沟通艺术的缺失。所以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是中职班主任急需思考的问题。
二、探索: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根据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现状,班主任管理中存在对话场不平等、缺少沟通技巧、忽视个体意识、忽略隐藏信息等问题。因此,中职班主任应该立足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沟通艺术。
(一)建立平等对话场
平等是沟通的前提,学生和班主任只有在平等的交往关系中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故而中职班主任需要先建立平等对话场。
1.创造和谐的对话环境
当下,教学评价关注点围绕班主任“管”和学生“学”两方面展开,忽视了班主任的真正职责。班主任职责不在于让学生听话,而在于如何发挥教师职能,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师生关系中,班主任应该充当顾问、意见交换者的角色,即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创造性活动上,如讨论、影响、激励、鼓舞。对此,班主任应该创造和谐的对话环境,主动卸下光环,成为一个真实的、敢于真诚面对学生的人,唯有如此,学生才敢卸下心防,向教师袒露心声。
2.相信学生的能力
班主任对学生而言,就像一个杠杆,帮助学生借力实现人生理想,学生不仅是吸纳知识的容器,还是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如果自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学生通常表现为失语,或者行为夸张。因此,班主任应该学会解读学生叛逆、沉默背后的“真相”,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我,展现真实能力。
3.学会爱自己的学生
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热爱自己的事业,那么他是一名好教师,但如果教师同时热爱自己的学生,那么他是完美的教师。因此,班主任应该学会投入真情实感,让学生从心理上获得满足、激发对班主任的亲近之情,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感情基础,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生活中给予关怀和支持,建立信任关系。
(二)掌握沟通技巧
班主任通常情况下愿意和学生成为朋友关系,但学生很难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一方面班主任威严表现多,亲切表现少;另一方面班主任郑重其事讲话多,幽默风趣玩笑少,学生即使想和班主任亲近,也会有无形的阻碍。另外,班主任“光爱不够,应该善于爱”,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时应该把想要做朋友的观念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诚意。
1.和“言”悦色,走近学生
部分班主任教学任务、管理任务重,没有时间与所有学生进行交流,事实上交流不等于在特定时间进行长篇大论,而是随时随地,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对话。例如,课前五分钟,向学生热情打招呼,表示问候,让学生感受教师的激情;熟悉学生的名字,课间或者课上随时准确叫出学生名字,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诚,课上捕捉学生眼神、行为变化,针对性对“对眼”学生给予微笑交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课外,布置作业或者活动时,及时发现令学生困惑的问题,在学生需要倾听对象时,班主任做好听众角色;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让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校园暴力、家庭变故时第一时间可以选择相信班主任。
2.察言观色,理解学生
“理解”作为沟通的基本要素,即不仅要明白对方的语言,而且要理解对方的感情,了解对方的思想,体会对方隐藏的含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来源于情感共鸣,学生从班主任对话中可以得到尊重与认同,班主任应该深入积累社会阅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接触不同领域的人,加深对人性和社会的感受,提高对他人的包容度和接纳力。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淡定对待,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学生行为,寻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3.明晰责任,差别对待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有一个误区,急于提供方法,把自己提供的方法作为唯一答案,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建议做或者没有效果,通常会出现无力感。事实上,师生讨论问题解决方法时,班主任应该明确问题,先确认由学生还是由自己承担责任,再分析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果是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班主任应该避免经验主义,而是选择聆听,表示理解,在对话中帮助学生树立“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应该通过自我努力去解决”意识,鼓励学生接受挑战,尝试依靠自己解决问题,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成长为有自信的个体。而如果是班主任应该承担的责任,班主任应该选择主动的方式,向学生表达内心感受和对学生的美好愿望,一方面反映人性化教学,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班主任“对事不对人”,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改变。
(三)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共性的一面,但更多时候呈现出来的是个体化差异。前者可以通过集体沟通交流进行教育,后者只能实施个别辅导。
1.建立学生档案
开学初期,班主任需要先进行摸底,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爱好、特长、班级管理角色定位;再组织新生见面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态度和观点,通过同学们的介绍,了解学生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管理意识;最后适当进行“感情投资”,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聊天,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正确引导。班主任根据学生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组织能力等不同特点建立学生档案。后续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可以随时查看档案内容,观察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化服务。
2.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其对学生的了解更为全面。为实现有效沟通,班主任邀请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常见的参与方式有校园活动日,班主任带领家长参观学生学习环境,观摩教师的讲课,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个性化家长会,班主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批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了解学生家庭信息,如家庭环境、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有效沟通时间等;亲子运动会,班主任作为旁观者观察学生和家长的互动过程,感受学生家庭氛围,对无法参与亲子活动,或者经常不来参加校园活动的学生及时做好记录,后续进行家访。总之,通过一系列的家校合作活动,班主任从多个角度掌握学生信息,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原因。
(四)挖掘学生隐藏信息
中职学生一般在15岁以上,该年龄段的学生易受到外界干扰,心理起伏较大,且敏感多疑,不愿与他人分享内心真实感受。有的学生甚至心口不一,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信息技术背景下,互联网为学生“畅所欲言”提供了“保护”,班主任可利用网络优势挖掘学生对话中的隐藏信息,以便规范学生言行举止。
1.提供对话契机
为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班主任在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定期上传思政相关的社会调查问卷,鼓励学生匿名填写问卷,班主任根据作答情况对学生近期的思想状态进行评估,做好追踪、干预工作。问卷采取编号形式,例如毛毛的编号是002,班主任在平台上给予的评价和意见是针对002的,毛毛可以找到002的评估报告,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既保护了个人隐私,有助于学生畅所欲言,又及时规避了问题,减少社会安全风险隐患。针对就业创业、未来规划、社会热点等问题,班主任和学生在匿名聊天页面展开沟通交流。此时学生心理压力较小,在互联网“保护”下全身心放松,敢于分享真实观点,并对班主任的观点提出质疑。而班主任抓住机会,记录学生聊天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整理学生思想动态发展报告,在后续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根据报告挖掘学生对话隐藏信息,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教育服务。
2.协调社会资源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种特色教育模式。班主任应当借助新媒体平台,增强与社会的联络,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性强化监督管理工作,从而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情况。这样的做法有助于防止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实习过程中产生不当言行,并采取恰当措施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同时也为师生之间开展有效沟通提供了更多机会。
三、反思:中职班主任提升沟通素养建议
通过探索中职班主任的沟通艺术,班主任需要长期保持职业素养、不断提高沟通技巧。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协调交往关系
传统师生关系是以传授为主,师生话语权明显是一边倒趋势,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和客体地位一成不变。对此,中职班主任应该将师生关系还原成独立个体间的交往,通过对话协调交往关系。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与学生彼此发挥作用的过程,交往双方共同面对知识、人生考验,班主任只是经验多,对知识的运用更深刻一些,但在其他方面可能没有学生做得好,例如对活动的创新、对观点的个性化表达等。所以班主任应该多与学生进行对话,了解学生想法,激发学生配合积极性,在交往活动中收获知识,避免外部强制性灌输。
(二)更新知识系统
中职班主任是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引导者,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完善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沟通技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心理健康知识:中职学生对客观事物有自己的态度和理解,对隐私、尊严有较高要求,心思敏感脆弱,再加上缺少社会的打磨,面对外部刺激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引发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中职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法律知识:校园经常出现校园贷、校园暴力、网络诈骗等现象,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执行者,应该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用法律法规武装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
综上所述,恰当的语言表达和有效的交流技巧能提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领导力和感染力,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幸福地生活、勇敢地表达自己。因此,中职班主任需要不断挖掘沟通的艺术,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重视处理那些不易察觉的学生信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晓蓉.巧用沟通艺术促进家校协作——小学班主任提升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3(20):27-29.
[2]钱敏慧.沟通从心出发,让爱陪伴成长——漫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J].智力,2023(19):159-162.
[3]张立平.浅谈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J].现代职业教育,2019(20):190-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