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信息技术提升幼儿园管理效能的实践研究论文

2024-06-18 14:51:27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普及的时代下,幼儿园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本文探讨了幼儿园要配置信息化设备,构建线上资源库,并开展家园远程互动,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应引入智能识别系统,促进食品卫生,创设健康数据平台,进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要基于定制管理系统优化财物管理和档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普及的时代下,幼儿园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本文探讨了幼儿园要配置信息化设备,构建线上资源库,并开展家园远程互动,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应引入智能识别系统,促进食品卫生,创设健康数据平台,进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要基于定制管理系统优化财物管理和档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管理效能;教学管理
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幼儿园管理,更新了幼儿园管理的形态,是提升办园质量的重要支点。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信息化管理中运用了新兴技术,具备更高的管理效能。但是,幼儿园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时,出现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全面、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影响了信息技术价值的发挥。笔者结合办园经验,探讨如何巧借信息技术提升幼儿园管理效能。
一、巧借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划、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活动。信息技术的运用引起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多方面变化,为幼儿、教师、家长都带来了助益。
(一)配置信息化设备,促进智慧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现代幼儿园的教学方式逐渐向智慧化的教学转变。智慧教学可助力课程实施,优化师幼互动,增强教学效果。为促进智慧教学的普及,幼儿园要积极配置信息化设备。相关的设备要符合幼儿教学的特点,体现游戏化教学理念,为教学活动带来有价值的新变。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要加强规划与组织,将信息化设备、网络条件与教学活动相融合。
本园为各个班级配备一体机,教师可运用一体机实施五大领域课程,展示幼儿园日常事务。通过开展教师培训,让教师掌握制作电子课件的规范方法,明确如何适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令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深度结合。针对运动模块的活动,本园为幼儿配置运动手环,手环可记录幼儿行走步数和里程,以及上下楼梯的台阶数等数据。运动数据可与网站平台相衔接,网站可将数据自动分为不同的运动量等级,可支持教师对同一名幼儿进行纵向比较。在室内自主活动区中,运用多项信息化设备应对幼儿缺少足够阅读和书写能力的问题,如提供点读笔,支持幼儿点触绘本;用录音贴纸创设语音互动墙,支持无纸化记录。信息化的设备为师幼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构建线上资源库,创新教科研活动
教科研活动是在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展开的研究活动,可以促进实践经验的沉淀,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借助信息技术设计线上资源库,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以此作为创新教科研活动的基点。线上资源库面向全体教师开放,资源内容丰富,而且伴随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而动态生成。
线上资源库以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分别包括课件资源、优质课堂实录、教学随笔反思三个模块。其中多为本园在长期办园过程中积累的资源,也包括部分源自网络和本区域其他园所的优质资源。为促进线上资源库发挥实效,对各项资源设立质量标准,并由教务专员审核通过。教师平时可从线上资源库中选择素材自主开展科研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的教学设计。与此同时,幼儿园可从中选取素材开展有组织的集体教科研活动,如选取优质课堂实录,开展“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主动学习”主题教科研活动,引导教师观摩实录中的提问互动、游戏实施等环节,从中领悟教学方法,提升问题分析能力。线上资源库的构建,促进了教学资源价值的充分利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助力,促进了园所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远程互动,实施家园沟通
开展家园沟通可以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协调,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条件。教育教学管理视野下的家园沟通,重点在于创设家园同频共振的格局,使教育主体形成合力。信息技术具有传播便捷的特点,在家园沟通中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提升沟通的频次与质量。幼儿园可针对具体的沟通需求,选用适宜的信息化工具开展远程互动,以此巩固家园合作纽带。
基于远程互动的家园沟通,可在班级和园所两个层面实施。在班级层面,组织各班教师使用“孩子通”软件与家长开展沟通,定期召开线上家长会议,与家长交流幼儿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情况。家长可以对教师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家长进行互动。在幼儿园层面,创设园所微信号,实时更新保教动态。家长可针对孩子所在的班级访问相应的专区,了解孩子的室内外活动、午休等情况。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中,运用专题形式展示课程实施的突出成果,如亲自然课程的实施、劳动课程的实施等,传播园所教育理念。与此同时,使用微信群开展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沟通活动。家长代表可通过微信群反映家长的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幼儿园则可通过微信群发布消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类节庆活动。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促进家园沟通的常态化,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为幼儿发展创设整体性的环境。
二、对接幼儿成长需求,开展后勤安全管理
后勤安全管理对教育教学活动起到支持作用,是促进幼儿安全健康成长的管理模块。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这决定了后勤安全管理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幼儿园可对接幼儿成长需求,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借助智能识别,优化考勤管理
考勤管理是后勤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履行对幼儿保护职责的基础。幼儿园以往开展考勤管理时往往运用巡查反馈方式,由后勤工作人员逐个问询教师,排查班级考勤情况,耗费时间,造成延迟统计、延误处理的问题,容易产生误差。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幼儿园可以引入智能识别系统优化考勤管理,让考勤工作以自动化的方式运作。
本园使用数据平台构建幼儿考勤系统,在考勤系统中记入幼儿和家长的数据,并按不同的班级进行整理。入园时,使用活动室外的“希沃班牌”人脸识别结果作为考勤依据。以进入班级作为考勤依据,更符合家长的需求。幼儿在“希沃班牌”处打卡后,数据即时传送到家长手中,让家长放心。如果家长为孩子请假,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收到请假消息并批假。教师的“希沃班牌”手机终端可即时生成未按时来园的幼儿情况,进而提醒教师联系家长摸清幼儿去向。在接送环节中,以门禁系统中的智能识别结果作为幼儿已离园的依据。门禁处可识别未等到家长及时来接的幼儿,再由相应的考勤系统自动向教师和家长发送提醒信息,双方可开展沟通、及时处理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将信息技术用于考勤,可以严把幼儿园出入关,筑牢幼儿安全成长的基础。
(二)注重食品卫生,创设阳光厨房
食品卫生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遵循“预防为主、完善细节”的原则,在每个环节中精益求精。食品安全也是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在园的饮食情况,包括菜品的营养搭配和卫生清洁等。本园在食品安全工作中重视厨房管理,以信息技术令幼儿园厨房工作公开透明,接受家长监督,以此创设“阳光厨房”。
本园分别在食堂的消毒区、食品库房、加工区及烹饪区中加装高清摄像头。摄像头的录制结果集成在相同的程序中,家长可通过手机扫码进入程序,实时查看厨房的操作情况。以往,幼儿园的厨房大多只在家长开放日和亲子活动日中支持家长参观。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阳光厨房”后,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也可持续监督厨房操作情况。家长如果在察看过程中发现问题,可向教师提出意见。幼儿园对厨房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保障合规开展工作。家长监督机制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厨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信息化的厨房管理提升了食品安全,也可增强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三)创设数据平台,助力健康成长
助力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园的基本职责。幼儿在园中会产生许多健康数据,包括晨检情况、定期体检情况,以及有关服药的数据等,这些数据以往以分散化的方式存在,只能通过不同的途径让家长、教师获知。在信息化管理的框架下,幼儿园可以创设健康数据平台,利用平台集成一系列的数据,并将平台与后勤安全管理事务相对接。通过这种方式,整合不同的资源和要素,有效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
晨检是幼儿园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幼儿园以往创设了教师在入园时进行人工晨检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可引入智检机器人,以医用科技传感技术开展晨检,提升体检的准确率。将智能晨检结果实时上传到家长处,让家长了解幼儿情况。幼儿园健康数据平台可以与区域相关卫生健康机构数据平台链接,支持家长查看幼儿疫苗接种情况。相关数据与幼儿园内的定期体检结果合并,同时面向家长开放。家长则可以通过平台上传幼儿就诊处方和服药登记,形成规范化的记录。幼儿园保健医生可以有序地查找数据,根据清晰的服药信息,做到定时定量为幼儿服药。健康数据平台的创建畅通了信息传递渠道,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汇集,促进了家园有效互动,提升了教师的合作效率。
三、基于定制管理系统,完善行政事务管理
行政事务管理是对幼儿园各类日常事务的管理,这部分管理活动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式开展。幼儿园可结合本园活动的特质,引入基于信息技术的定制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来完善行政事务管理。
(一)注重过程管控,开展财物管理
财物管理包括财务与实物管理,本模块的管理活动类目繁多,对精细度有很高要求。幼儿园账目和实物的去向在持续发生变动,其中涉及不同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因此过程管理至关重要。幼儿园可引入专业人才,或与第三方团队合作创设定制化的管理系统,运用信息化系统提升管理的效能。幼儿园形成财物管理系统后,要促进管理、教学等各岗位人员根据系统设计的机理开展合作,高效完成工作。
在财务管理方面,以管理系统集合收费、退费、记账和资产管理数据,显示账目的变化过程。每个会计周期结束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各维度的财务报表,为幼儿园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物品管理多为教学材料,幼儿园应要求在物品入库后登记类型、数量、负责人等信息。教师要借用物品时,通过平台先提出申请,由出借人根据申请借出物品,系统则对应显示物品的出借情况。教师归还物品时,系统显示入库记录,并更改物品状态。定制管理系统的引入省去了传统管理下的许多工作步骤,让管理者不必再对每种教学用具的借出、归还、库存数量进行反复盘点,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有助于控制幼儿园的整体物耗,并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健全制度规范,优化档案管理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会产生大量档案,工作内容就包括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和利用等。信息技术得到普遍应用的背景下,利用先进的技术取代传统管理手段势在必行。幼儿园档案管理要从经验管理、手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科学管理过渡。这同样要求设计定制的管理系统,并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幼儿园安全管理、财务管理各成系统,相关的档案收入对应系统。因此,专门的档案管理对象主要为人事档案及教师业务档案。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可以创设信息化平台,为幼儿及教职工信息建档,完整、准确地管理数据。教师业务档案包括班务工作计划、教学计划、科研论文等,大多具有电子档形式。这部分档案可以分类存放,并分别留存电子档和纸质档。这类档案反映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过程和工作成果,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幼儿园要明确教学业务档案的管理规范,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档案的持续、高质量管理。
四、结语
将信息技术用于幼儿园管理中,可以提升管理的效能,是幼儿园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幼儿园要结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巧用信息技术,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后勤安全管理、行政事务管理。在完善软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形成相关制度规范,促进信息化管理的落地实施,运用信息化管理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助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剑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J].现代教学,2017(Z3):122-123.
[2]叶华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后勤管理效能[J].山西教育(幼教),2020(5):12-14.
[3]柳兰芳.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后勤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名师在线,2019(19):79-80.
[4]何娅.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管理[J].智力,2021(6):181-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