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模型的“三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论文

2024-06-18 11:30:02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ADDIE模型自创建以来不断更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基于ADDIE模型构建现代学徒制,有利于规范系统构建教学系统、组织系统和质量保障系统。个案学校经过近20年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实践,基于ADDIE模型构建“三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在固化、本土化外国经验的同时,从教学、组织管理、质量保障系统三个方面创建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成效,未来尚需从发挥群团组织与行业组织的作用、完善多元主体全过程育人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等方面全
[摘要]ADDIE模型自创建以来不断更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基于ADDIE模型构建现代学徒制,有利于规范系统构建教学系统、组织系统和质量保障系统。个案学校经过近20年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实践,基于ADDIE模型构建“三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在固化、本土化外国经验的同时,从教学、组织管理、质量保障系统三个方面创建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成效,未来尚需从发挥群团组织与行业组织的作用、完善多元主体全过程育人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等方面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关键词]ADDIE模型;现代学徒制;双元制“三双一体化”
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辽宁省为15个首批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沈阳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获国*院批复成为国家战略,吸引近40家等德国企入驻。其中以华晨宝马为代表的德资企业随着投资建设规模扩张和产能扩大迫切需要大量德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本文简称为“个案学校”)自2007年起探索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2012年与华晨宝马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2013年双方签订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开始持续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2018年,学校依托其华晨宝马全新职业教育项目,构建了基于ADDIE模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我国固化、本土化,总结该校形成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提供参照。
一、ADDIE模型及其对现代学徒制的指导意义
(一)ADDIE模型简介
ADDIE模型起源于1975年,自创建以来不断更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见图1)。
该模型“是一种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组织功能为辅助、质量提升为导向的理论模型,通过教学设计系统、组织功能系统以及质量提升系统这三个子系统的有效协同与运作,推动培训项目的持续进行,并最终达成提升组织绩效的既定目标”(刘嘉俊、胡巧真,2015)。其中,教学设计系统作为核心组成部分,“由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估(Evaluation)5个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评估环节是中心,五个环节互相制约、不断完善,形成相互作用的内生循环系统,以便教学的良性构建与优化”(郭存、何爱霞,2022)。
(二)ADDIE模型对现代学徒制的指导意义
ADDIE模型不但应用于教学设计领域,还广泛应用于企业职业培训领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育人主体是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环节包含学校学习和工作场所学习。基于ADDIE模型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有利于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第一,ADDIE模型包含教学设计系统,能够为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提供框架。教学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方式是现代学徒制规范性教学组织形式的体现”(李勇江、李志义,2023),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场所学习按照一定规范交替进行。“ADDIE模型教学设计系统包含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相互作用、影响的五要素”(程豪,2018),教学设计系统能够规范现代学徒制学校和企业的教学活动,同时,组织系统和质量提升与教学系统相互作用,确保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教学系统规范、有序运行。第二,ADDIE模型包含组织功能系统,能够指导校企等多元主体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有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ADDIE模型的组织功能系统通过管理、支持、执行和传输这四个协同机制来促进组织项目的持续有效进行。按照ADDIE模型组织功能系统的协同机制构建现代学徒制组织系统,要求建立校企双育人主体共建共管的现代学徒制运行体制和机制。校企双方通过制定并实施学徒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保障标准、双导师选拔标准、招工招生一体化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管理制度,发挥“支持”“执行”协同机制作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藉此通过人才定向培养的“传输”机制实现双主体利益共赢。第三,ADDIE模型包含了质量提升系统,规范形成现代学徒制闭环回路质量反馈系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设计系统的首要环节是“分析”,最终环节是“评估”。通过以需求为导向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制订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通过评估促进目标达成,构建教学管理的闭环回路质量反馈系统,使“PDCA循环”周而复始进行。另一方面是全面质量保障。ADDIE模型的质量提升系统处于系统外层,与其他两个系统相互作用,通过质量提升系统的构建和完善,诊断改进教学设计系统和组织功能系统,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通过入徒前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出徒评价三个环节,基于ADDIE模型的质量提升系统构建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系统,规范育人主体注重人才培养过程,通过多元主体、不同形式的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全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指向个人和组织绩效,努力满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需求和战略目标。
二、基于ADDIE模型的“三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简介
个案学校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按照德方的要求,基于ADDIE模型系统化实施现代学徒制。按照ADDIE模型对教学系统、组织系统、质量保障系统的具体规定,形成了“三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健全组织系统
ADDIE模型中的组织系统“具有管理、支持、执行、传输功能,负责设计整个教学系统,然后将它们分配在教学系统的每个流程,并保证其可操作,同时为教学系统提供资源支持和设备保障”(刘嘉俊、胡巧真,2015)。为发挥学校和企业双育人主体作用,校企联合组建“校企合作培训委员会”,设立宝马项目管理办公室,制订《宝马项目课程评价管理办法》《宝马项目班学生管理条例》《华晨宝马现代学徒制实验班学业评价办法》《实行教学质量监控周例会制度》《奖学金制度》等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明确双元育人的规范,共同签署订单式培养三方协议,基于ADDIE模型中组织系统的四个协同机制,形成双身份管理、双场所教学、双主体育人,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场地、共培师资、联合评价的“三双一体化”长效协同育人机制。双方确定由企业为主负责培训基地建设,学校提供专门教学场地,改善教学环境,采购课程项目所需设备、工具,专门为企业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在校期间的办公场所,企业设备搬进学校,校企双方按宝马企业培训真实环境共建理实一体化“技能教室”作为实训中心,营造小组互动教学真实环境。企业专门建设培训中心,购买设备、聘请专家为学员提供在企期间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工具、工装、德国原版教材及课程辅导。
(二)强化教学系统建设
全新职业教育项目明确了项目目标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目标职业岗位以及所需要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校企双方按照项目要求,专门设计了《宝马项目教学方案》,企业教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教学项目为引领,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按照“1+0.4+0.6+1”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方式实施教学计划,即第一学年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公共基础课、道德修养及基本专业技能;第二学年在学校与企业培训中心强化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及专业实训项目,学校学时占比0.4,企业学时占比0.6;第三学年在企业车间进行轮岗培训及顶岗实习,强化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按照ADDIE模型对教学系统的规定,校企明确教师教学设计的规范要求,理论模块讲练结合,实训模块任务驱动,注重对个人能力、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完善质量保障系统
ADDIE模型的质量提升系统进行质量管理有两个途径,“一是借助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工具充分收集和利用信息,指导完善教学系统;二是发挥组织功能的调节作用,如组织环境文化、项目管理、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组织文化,优化教学设计系统”(刘嘉俊、胡巧真,2015)。校企双育人主体基于ADDIE模型,按照上述两个途径完善质量保障系统,一方面,加强调研。学校和企业组建教师教学团队进厂调研,了解人才需求信息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信息,依据调研结果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按照项目管理要求规范质量评价。校企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元化的学生学业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学校、培训中心、车间三阶段过程考核评价。进入学徒班前,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包括运用专业测试软件评估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在校期间,通过学生行为考核规范、理论学业测评、实训学业测评等考核评价,按照口头警告、书面警告、严重书面警告、淘汰四个等级,分阶段实施全过程学业质量考核评价。在企业培训中心,按照实训项目全过程考核评价,在车间,由师傅及支线经理定期考核评价。项目班学生的最终学业质量评价由校企双方协同完成。
三、“三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的“中国特色”
德国“双元制”不仅指学习场所的双元,更是责任的双元,其形成离不开德国自身职业文化、价值取向和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个案学校按照项目要求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实际情况进行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创新,使“双元制”在固化过程中本土化,形成了“中国特色”。
(一)注重校企共建共管工学交替教学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场所学习是规范、独立进行的,而我国现代学徒制中的工学交替组织方式具有规范性和灵活性,结合我国工学交替实际,兼顾德国的规范管理,校企双方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场所学习之间设置第二学年在学校与企业培训中心的学习环节。为此,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共同系统化设计实训教学内容。校企共同研制教学实施方案,确立了14个学习领域67个学习情境,按螺旋递进、技能进阶,模块化设计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开发活页教材和模拟仿真教学软件,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该教学环节的过渡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和多个企业共建共管该实践教学环节。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以华晨宝马公司为主,其它合作企业向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奖学金、企业实践培训等教学资源,提升该环节项目教学质量。在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方面,企业建立了双元制专业培训中心,并成立专业项目运行团队,定期到校深度会谈,同时派遣专业技术负责人员到校指导教学,与中方课程团队共同研讨提升培训质量的方法与途径。在岗实习阶段,学校导师则定期到企业,和企业导师共同管理企业工作场所学习。
(二)注重发挥双导师协同育人作用
学校和企业建立健全组织系统,双导师的参与十分关键。一方面,注重发挥双导师的“执行”功能,履行管理职责。校企双方依据《学徒管理办法》规范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明确育人职责,实行双班主任制,共同管理学生,并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反馈学生学习结果。双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有效教育教学,双导师除发挥“执行”功能外,更为重要的是“传输”功能。传输功能是指在一定场所和设备支持下将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秉承“内培外引、专兼并重、重在提高”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研讨、国内外培训、企业培训、聘请兼职教师、传帮带、专兼一体化管理等多种办法,逐步推进专业教师能力,促进双导师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提升工学交替教学质量。
(三)注重通过质量保障提升多方利益主体的满意度
质量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是项目能够持久进行的关键。质量提升的关键指标是顾客满意度,在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经验完善现代学徒制质量管理系统的同时,校企双方按照三方协议约定,通过不断完善教学系统和组织系统加强质量保障,提升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一是精准把握质量提升的核心环节,注重通过评价不断完善教学系统。校企以项目目标要求为依据,构建
以多维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制定了项目班的教学考核条例,建立健全日常检查通报机制,将教师绩效综合测评结果作为奖励先进教师的重要依据。教师教学评价最终通过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反馈出来,进一步健全教师评价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校企双方共同完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制度,规范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行为。在入徒环节,通过评估中心预筛选及评估中心选拔出符合项目需求的候选学生,然后根据在校期间的表现及考试成绩进行二次筛选,合格者签订学徒协议,最后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评估结果决定其是否毕业和优先留用。二是通过组织文化等组织系统建设潜移默化影响教学系统,自主形成质量文化。学徒进入项目班后,一直不间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除实习实训等环节外,还设置了专门的企业文化课程,包含参观认知、企业历史、企业理念等课程内容。以课程为主渠道促进学生尽早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逐渐清晰学习目标和毕业走向,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对企业或整个行业的忠诚度,避免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
四、“三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的成效、问题及优化策略
随着“三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的运行,个案学校取得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亟待进一步优化。
(一)实施成效
个案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见成效。2012-2021年,该校机电技术应用和机械加工两个专业共494名学生参与了现代学徒制项目学习,每届招生人数最多79人,最少39人。其中370名毕业生与企业签约成为正式员工,平均合格率超过77%,远远超过社会招聘合格率,毕业生分布在总装、车身、涂装、冲压车间及发动机工厂,成为各车间生产一线维修、操作技工骨干力量,部分优秀人才已经得到提拔重用,成为段长或转岗为专员。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见成效。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为现代学徒制办学项目提供了专项资金用于专业技能实训室升级改造,委派专业骨干教师接受华晨宝马企业及德国商会双元制师资培训,两个专业的部分专业课教师完全达到“双师”要求。参加现代学徒制项目的任课教师,通过实践双元制培训模式,能够规范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引用ADDIE模型规范教学设计,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三是与企业合作见成效。该模式带动学校与海尔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贝卡尔特等更多企业,达成双元制订单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合作办学意向。
(二)问题与困难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固化和本土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系统构建中资源保障有待加强。现代学徒制小班化教学占用大量教学资源,师资培训与教师自主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二是质量提升系统中的学徒人才培养标准有待系统完善。华晨宝马的维修技术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水平要求很高。虽然现代学徒制班的课程数量和培养强度是同类专业普通班级的两倍以上,但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思想成熟度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学校通过中高职衔接教育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依据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
(三)优化策略
针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固化和本土化过程中组织系统、教学系统和质量提升系统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基于ADDIE模型对教学系统、组织系统和质量保障系统的要求进一步检视该现代学徒制,一是要发挥群团、行业组织作用,优化组织系统和质量保障系统。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行业主管部门、工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等群团组织、行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参与、支持或者开展职业教育。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地方通过职业教育立法、政策等手段,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参与指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建设,引导多方育人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并以标准为依据,规范化学徒制质量提升系统建设。二是从管理、支持、执行和传输入手,建立多方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基于需要调研,了解多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意愿及能力,基于这些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共同需求,建立健全多元利益主体资源投入机制和分享利益机制,通过办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化,激发多元主体成为育人主体的意识,保证现代学徒制具有充足的资源支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稳定性。三是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切实保证校企等多元主体利益。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和有效性,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制度,加强对评价过程的监督、管理、反馈及应用,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和规范,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改进功能。
参考文献:
[1]刘追,刘佳.基于ADDIE模型的系统培训模式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9):47-50+78.
[2]Allen W C.Overview and Evolution of the ADDIE Training System[J].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2006(4):430-441.
[3]刘嘉俊,胡巧真.企业培训模型发展研究:基于ADDIE模型[J].企业经济,2015(11):74-78.
[4]郭存,何爱霞.基于ADDIE:高素质农民培训实施机制与优化路径:以庄户学院为个案[J].教育学术月刊,2022(2):88-95.
[5]李勇江,李志义.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与实践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3(12):100-107.
[6]程豪.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模式研究:基于ADDIE课程教学模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2):56-62.
[7]徐瑾劫.西方高技能人才培养比较研究[J].思想战线,2010(1):147-148.
[8]刘武军,赵鹏飞.多元治理视域下中国特色学徒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9):18-2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