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学校美育活动实践探索—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美育主题教育活动为例论文

2024-06-12 10:57:2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其中,革命文化鲜明独特、奋发向上,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为我们在新时代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小学教育是为孩子打下人生底色的重要阶段,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认同,有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
学校要设计贴近人心的活动,让文化“活起来”。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提高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以观赏性和艺术性见长的文化载体,可以以情感人、理蕴其中,可以让学生在愉快、自由的状态中体验文化、理解文化。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是覆盖小初高12年基础教育的集团化学校,一校二十五址,学生两万余人。学校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设计实施跨学段的美育主题教育,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认同,夯实文化自信之基。
一、把握教育契机,整合教育资源
把握时机,将培养文化自信的教育与重大历史契机相结合,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有助于提升教育实效。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可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党的故事、党的传统,在革命文化的熏陶下培养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
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紧紧抓住三个结合,即全员普及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学科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让美育成为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其需要结合各学段学生具体特点,围绕活动主题,根据集团的活动方案,设计各校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召开“集团—片区—校”三个层级的活动实施工作会,集团内协调分工,统一调度,做好服务保障。
学校充分挖掘教师资源,形成以专业教师为指导骨干,各级干部、班主任为保障的团队。打通学科壁垒,以集团科体艺工作室为单位,策划整体活动方案,整合学科内外资源。结合历史、道法、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选取红歌、长征路等为活动内容,以歌唱、绘画、朗诵等为载体熟悉典型红色文化、唱响红色歌曲、共绘长征精神。学生在艺术熏陶中理解红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学校积极拓宽活动的空间,利用相关学科课堂、班级的团队会、相关社团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活动。举办集团活动时,其协调学校内部的音乐厅、体育馆作为活动空间支持,并利用家委会和家长学校,挖掘相关资源,将家庭、社区拓展为主题活动的空间。
二、改进教育方式,创设教育情境
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为有限,身心发展还不太全面、接受能力较低,难以充分理解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这就需要改进教育方式,创设真实的情境,用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方式开展教育。主题活动以“讲、唱、画”三种形式,开展“红心耀经纶”红色故事、党史故事宣讲、红歌合唱展演和“红心向党”美术400米长卷主题绘画创作等活动(见表1)。
1.故事宣讲
讲故事、听故事是学生喜爱的形式。学校集团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宣讲红色故事,了解一个个革命英雄、一段段革命历史,感受到革命精神。
为创设更为广阔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体会自身学习革命文化的意义,学校还精选一批红色经典读物,学生在书上写好阅读寄语,以图书漂流形式,从陈经纶中学传递到多个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城市,号召全国的青少年共读革命故事,铭记党的历程.学生在革命文化的传递的过程中,发现意义,实现认同。
2.红歌合唱
红歌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浓厚的革命情怀和时代特色。红歌歌词朗朗上口,旋律历久弥新,能启发人、鼓舞人。这样的形式便于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还需要选择一首符合儿童、青少年特点的歌曲,以此展现出当代青少年积极向上的风貌。
3.长卷绘画主题创作
长征是一次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伟大远征。学校根据每个校区情况,分配各自绘画的内容(见表2)。
在绘画准备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这一段长征的历史,还要了解整个长征的历史;不仅要了解这一阶段的环境以及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还要翻找地图、历史书籍、地理书籍,了解这里的气候特点,植被、动物、土壤等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一个单纯的美术创作,就变成了历史、地理、生物等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美术创作,把红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学生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画出长征路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动、重要风景的方式,促进历史、地理、生物、语文等多学科的融合。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成了内驱式的主动学习。学生在情境化的美术实践中体验、感悟红色文化,回顾红色历史。
学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全校共绘长征长卷情境。几百名学生在宽阔的体育馆地板上聚精会神地作画,他们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精彩的长征画面;最终呈现400米的巨幅长卷。这一情境让学生浸润在创作中,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三、注重教育成果,提升教育价值
学校打造高水平合唱团,成为北京市的一张名片,形成了“人人开口唱、班班有歌声、校校有合唱团、年年有合唱节”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为践行“以美育人,促进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
美术主题长卷创作形式新颖、特色突出,学生不仅进行了美术创作,提高了艺术素养,更是把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400米长卷的绘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是一次有价值的艺术创造,也将作为学校永久收藏的创作成果。
活动激发学生对革命文化认同和内化。学生通过红色歌曲传唱、笔端重走长征路、讲解红色故事等活动,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油然而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还促进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让学生更加爱自己的班级。
活动促进学生精神的成长。学生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心理韧性和学习品质,综合能力和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例如,有一位学生参加百米画卷活动,在活动前很不自信,觉得他的绘画水平和书法能力都不太行,一直犹豫要不要参加学校的“笔端重走长征路”的绘画展示。教师知道这个情况,就主动和他谈话,积极支持他参加活动。于是,他和班里的4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为更好地表达出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他们分工合作,翻阅大量的历史书籍和革命故事,查看地形、气候等相关知识,也阅读了一些红军长征途中的革命诗歌。
文化自信不是通过一次活动能牢牢建立的,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对接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开展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增强文化的认同,内化,并逐步实现文化由理解、认同到践行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