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究论文

“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究论文

9

2024-06-11 11:05:34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高中生物教学进行相应调整和探究,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本文旨在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高中生物教学进行相应调整和探究,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本文旨在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关键词:“双减”政策高中生物教学路径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实践操作,调整作业比例,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以及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等。这些策略可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调整和优化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是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是,生物课程内容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打牢学科基础。这包括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二是,强化能力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其实验设计、科学推理、数据分析等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三是,核心素养教育是生物教学的一个关键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使其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发展者。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策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分析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个性化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在生物学学科中的个体发展。

image.png

  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轻负担的环境中更全面地发展自己,既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创新、实践和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生物实践教学路径探究

  1.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变换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等,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以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一“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为例,为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了解植物中常见的有效成分及其提取方法,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植物中都含有哪些有效成分?这些成分是如何提取出来的?这些成分有哪些应用价值?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可以了解植物有效成分的种类、提取方法和应用范围,并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再展示一些植物样品,如茶叶、草药等,让学生了解植物中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教师通过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植物中提取这些有效成分?这些成分有哪些生物活性?带着学生进入本堂课的内容: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并介绍常见的分析方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了解不同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通过多媒体演示如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如何确定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的实验操作。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指导实验操作,通过让学生亲自试验,促进学生进一步讨论思考:植物中常见的有效成分有哪些?这些成分具有哪些生物活性?在提取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如何控制这些因素?提取后的样品如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归纳、总结植物不同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探讨这些植物有效成分在医药、食品、土产领域的实际应用。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深入了解某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

  2.强化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应重视实验课的全面开设,确保教材要求的学生实验都能在实验室进行,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有趣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注重实验的难易程度和实用性,逐步推进实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二生物“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果酒和果醋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准备实验需要的材料,如葡萄、酵母菌、榨汁机、发酵瓶、酵母提取液等。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教师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数据进行记录,自主思考温度对果醋制作的影响。实验完成后,教师再让学生讨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和变化以及影响因素,并撰写实验报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传统发酵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将经验拓展到其他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上。

  3.调整作业比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适当调整生物教学中书面作业和实验作业的比例,增加实践作业的数量,减少书面作业量,使学生在兴趣引导下轻松完成作业任务。

  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二生物“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中,教师通过展示酒庄酿酒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应用和特点。教师讲解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原理和过程,并示范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实验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固定化的原理和应用,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课后,教师布置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查阅本课内容的相关思考题或拓展性题目,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深入探究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原理和应用,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可以利用调整作业比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锻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增加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更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4.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分享观点,同时,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探讨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二生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时,教师通过提问:为什么有些人会过敏?为什么疫苗可以预防疾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利用实际生活事例与学生讨论,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入本课内容。接着,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奥秘,并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系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围绕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欲望。接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学生亲手操作免疫系统相关的实验,如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课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进一步的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免疫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

image.png

  5.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方法

  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帮助学生将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从而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生物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入生活中的实例,组织实践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二生物“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果汁生产的流程、果汁生产视频案例,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果汁生产中果胶酶发挥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将学生分组并组织他们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探讨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和应用,并对实际生产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掌握果胶酶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果胶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如产量、质量、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了解酶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验操作和实践环节,教师安排学生亲自操作果胶酶的提取和测定等,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果胶酶的作用和应用效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让学生撰写报告,总结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和应用,并给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布置相关思考题或拓展性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学习。

  三、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通过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探究性学习、加强实践操作、拓展课堂内容、组织讨论和交流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原理和概念,提升探究能力、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芳.“双减”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32):124-126.

  [2]韦克琴.“双减”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3(1):128-131.

  [3]张金柱.“双减”背景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有效教学的研究—以“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主题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2(23):94-96.

  [4]孙菊香.“双减”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J].江西教育,2022(2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