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2024-06-09 11:34:54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强化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导向,为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文章对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价值进行分析,从明确主题、确定目标、推进实践、优化评价四个角度入手,探究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期促进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顺利开展,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强化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导向,为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文章对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价值进行分析,从明确主题、确定目标、推进实践、优化评价四个角度入手,探究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期促进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顺利开展,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大单元教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加强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为学生参与运动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奠定基础。大单元教学是以核心素养培养为追求,从整体、系统视角出发,对单元学习内容加以整合,有逻辑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实践活动形式实施教学的全新教学理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内容进行充分分析、整合、重组,设计结构化实践活动,构建大单元教学格局,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提高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实效。
一、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价值
(一)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有利于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围绕核心素养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价值,统整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能反映《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涵养学生的运动品格,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
(二)培养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
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尚处于发展阶段,开展大单元教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涵盖知识教学、实践活动、训练、比赛等。在大单元系统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确立目标,能使学生明确知识学习方向,逐步形成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素质基础[1]。
(三)丰富运动知识储备
大单元教学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运动知识储备。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契合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规律,教师通过构建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训练体系,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积累丰富的运动经验,掌握多种运动技巧与技术要领。
(四)加速掌握运动技能
大单元教学中的技能教学逐层逐级具体细化,能让学生适应教学节奏,逐步提高自己的运动知识学习效率,快速掌握运动技能。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开展主题活动,根据学生的运动薄弱项开展针对性合作活动及趣味比赛,不仅拓宽了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渠道,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运动的观念,让学生快乐运动、健康成长。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统整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
教师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从学生实际发展和新课标要求出发,统整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有助于构架高质量教学结构,统整体育与健康教学重点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教师要在大单元视角下,以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出发点,明确教学主题,统整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划分不同模块的教学主题,凸显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价值[2]。
比如,在“跳远”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将跳远知识、技能、比赛活动进行统整,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结果制订学习计划、体能锻炼计划、比赛活动。教师要按照知识、技术、素质三大主题设计教学活动,统整“跳远”大单元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按照原定计划学习和锻炼,在比赛中检验自我学习、训练成果,积累丰富的跳远比赛经验,提升自己的运动素质。
1.跳远知识主题
(1)学习短中距离起跳基本动作知识,了解“助跑—起跳—腾空”组合动作技术;(2)分析蹲踞式跳远完整动作技术,牢记跳远动作技术要领,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侧情况制订训练计划;(3)了解跳远运动明星以及相关文化知识,学习常见的跳远运动损伤处置方法,根据具体的跳远运动情况,提出安全运动建议。
2.跳远技术主题
(1)在训练场上尝试“助跑—起跳—腾空”组合动作技术,练习蹲踞式跳远;(2)在游戏中练习基本跳远动作技术、组合动作技术,通过跳远游戏体验适合自己的助跑距离、步数、节奏;(3)针对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选择难度适当的训练项目,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跳远成绩,掌握运动技术要领。
3.跳远素质主题
(1)针对跳远体能需求,加强连续跨跳、跑跳组合练习,发展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灵敏性,提升自己的体能素质;(2)合理权衡学生的知识学习、技术掌握、素质提升,开展不同形式的小组跳远比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升学生的跳远运动素质。
(二)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明确知识学习方向
目标是大单元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师不仅要考虑运动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这样既能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整体性、系统性,还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规律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知识学习的方向,从而发挥大单元教学优势。
比如,在“足球”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先明确《课程标准》水平二的目标要求,根据足球课程需要,对学生的体能、足球技能进行初步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设计有针对性的足球大单元教学目标。然后,教师从技术战术运用、体能、比赛、观赏四个方面入手,设计完善的教学目标,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
(1)技术战术运用:在足球游戏中,掌握基本足球动作,会做简单的足球组合动作,如传球过障、运球过人等。
(2)体能:在运动与训练中,明白足球运动所需的体能,通过参与基础知识学习、体能游戏活动,掌握滚翻、起动跑、听令动等技能,增强自身动作的灵敏性,提高肢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如单脚站立、两人互传、根据队友指令加速跑、停球、射门等。
(3)比赛:在不同规模的足球赛或游戏活动中,能根据来球方向,准备接球或运球,做出正确的运球、传球、射门动作,在参与多样性足球比赛后,掌握形式多样的足球动作,增长比赛经验,增加阅历。
(4)观赏:通过电视、互联网平台等观看中超、世界杯、欧洲杯等足球比赛节目,掌握足球比赛的观看方式,能自行寻找渠道进行观看,且每学期观看足球赛事节目的次数不少于8次。
明确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能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基础训练、比赛活动有正确的指引,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运动的针对性,使学生明确知识学习方向,懂得通过科学训练提升球技,在比赛中积累丰富的运动经验。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阶段性运动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单元教学目标,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目标体系,提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让学生能根据教师反馈的学习点评、训练成果、赛后总结、阶段总评,明确足球学习方向,了解自己的阶段性成就,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推进大单元教学实践,构建科学训练体系
推进大单元教学实践,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对构建科学的训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认识到大单元视域下学生的运动兴趣变化,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感受运动项目的特点,通过参与科学的训练,逐步巩固知识基础,提高运动技能[3]。
比如,在“韵律操”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先用演示、视频等方式,推进韵律操步伐、动作等实践内容,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以及视频中的分解动作,领会基本的韵律操动作,掌握动作要领,形成对韵律操相关文化的基本认识。然后,教师针对大单元教学实践活动,设计“快乐·实践——韵律操”主题活动,具体如下:
(1)明确韵律操的学习重点,即韵律操的五个步伐、四个肢体动作。
(2)了解韵律操的三大元素,跟着音乐做操,挑战完成以下韵律操实践项目:①2×8拍;②4×8拍;③6×8拍。
(3)健康放松,独立编排韵律操动作,在练习后拉伸全身肌肉。
“快乐·实践——韵律操”主题活动串联了大单元教学重难点内容,能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学习、练习韵律操动作,独立编排自己喜欢的肢体动作,感受跳操的乐趣,体会运动的意义。教师根据学生在主题实践中的表现,可以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继续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韵律操动作。
初级阶段:动作美观、有力,控制肢体“开度”,保证动作准确到位;
中级阶段:节奏鲜明,根据节奏展现优美、欢快、振奋的情绪,强化肌肉控制力,避免出现疲软、散漫现象;
高级阶段:协调肢体,自由编创韵律操,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对学生提出韵律操的训练建议,并在下一阶段的训练指导中,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建议,完善训练体系。
(四)优化大单元教学评价,培养健康运动观念
优化大单元教学评价,能加速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进程,培养其健康的运动观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运动中表现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态度、学习特点、阶段成果,客观点评学生,鼓励学生勇争先锋[4]。
比如,在“花样跳绳”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先设计单人、单绳跳活动,待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后再开展双人同步、多人协调跳活动,利用基础性、合作性运动项目,考查学生的大单元学习情况。然后,教师运用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语,表扬学生的阶段运动成果,具体可参考以下三方面评价语言:
1.诊断性评价语
单人、单绳跳活动:学习态度良好;跳绳节奏感良好;动作幅度控制较好(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跳绳技术作初步鉴定)。
双人同步、多人协调跳活动:团队配合默契度高/中等/一般;团队跳绳有较高的观赏度;可以加快进场速度(为下一阶段的运动作准备,提出新要求)。
2.形成性评价语
单人、单绳跳活动:知识学习速度进步较快;跳绳技术水平提高较快(明确评价要点和各要点层次关系,点评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
双人同步、多人协调跳活动:双人跳安全防护比较到位,多人跳节奏控制能力显著提升(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语
单人、单绳跳活动: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动作基本掌握;进步明显(以预设目标为基准,全面点评学生的跳绳活动,以表扬为主,培养学生的运动自信心)。
双人同步、多人协调跳活动:能根据比赛规则进行训练,竞技意识有所提高;懂得尊敬对手、保护队友(概括学生在运动中的表现,采用激励性语言综合点评学生,维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各个阶段的表现,制作评价单或评价档案,让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明确自己的阶段性表现,有针对性地弥补运动能力的不足,形成健康的运动观念[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明确教学主题,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推进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优化教学评价,统整体育与健康单元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明确体育与健康学习与训练方向,构建科学的训练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健康运动的观念。大单元教学对优化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学情,聚焦学生的身心素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素养发展规律的课程活动,构建全新的大单元教学样态,让学生快乐运动,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罗霞.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方向与优化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2(31):41-43.
[2]程宏.体育课程中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2(27):74-76.
[3]谢娟,王金良,王金霞.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J].中国学校体育,2022,41(6):42-45.
[4]陈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J].体育风尚,2021(4):221-222.
[5]蒋新成,祝良.“学—练—评”一致性: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容框架与实践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4(2):153-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