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论文

2023-01-06 15:02:42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一方面,在这个时期里,青少年要努力学习课程知识去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和高考;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个时期内利用党史教育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对其“三观”的确立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研究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实现路径就成为当下中小学教育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课题。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一方面,在这个时期里,青少年要努力学习课程知识去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和高考;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个时期内利用党史教育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对其“三观”的确立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研究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实现路径就成为当下中小学教育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路径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史教育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内容。如何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摆在青年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当前形势和我校相关教育实践,重点探讨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境遇及其优化路径。
一、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境遇
(一)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主体的现实境遇
当前,学校主要通过历史或专题史教学来实现对青少年的党史教育教学。学业教育的评价特征和方向是学业测试或课程测试。在考核评价机制下,教师为了应对测试需要,很容易让青少年陷入“为了测试而学党史知识点”的错误认识中。在校青少年往往以应试为目的,死记硬背党史相关“知识考点”,从而忽视了“知识考点”背后的史实,特别是缺乏对“非考点”党史的系统学习,这种党史教育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党史学习内容不系统、学习成果不明显,无法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其最终的结果是使学生对学习党史产生发自内心的恐惧,因此这种现实境遇亟须转变。
(二)新时代青少年党史教育客体的现实境遇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气势恢宏、内容丰富、领域广博、体系浩瀚。就时间跨度而言,党史跨越前后一百多年的时间,就空间而言,党史不仅包括我国本土的历史,也包括世界的形势和大事的历史。因此青少年如何选择学习内容成为广大教育者应当考虑的问题,这也是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问题。目前,面向青少年的党史书籍或参考手册已并不多见,这给青少年党史教育带来了困难,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党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二、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要求
(一)贴近党史学习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兴趣点
对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要明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对象应当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选取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群体的认知差异。从目前我国青少年党史学习情况来看,还没有对此进行科学的分类,这也是广大党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并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二)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
认同和情感认同对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除了让其获取党史知识,更深层次的目的是通过我党百年峥嵘史唤起广大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以实际行动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这也是党史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一项重要特征。根据党史教育的特点,可以将党史教育的教育目标分为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两方面,通过党史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在思想上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通过学习党史,实现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度情感统一。这两个教育目标是有机统一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因此在实践教育活动中要紧紧围绕这两个教育目标开展党史教育。
(三)促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性与行动性显示
一般而言,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青少年学习了党的光辉历史,萌生了对党的深深的热爱,选择了认同感,产生了加入党组织并成为党组织的一员的想法,并逐步树立起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党的事业的远大志向。同时,在实际教育活动中,青少年可以在党史教育中学到不惧风险挑战,践行强国有我的历史使命。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在实践中彰显党史学习效果的程度,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三、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话语体系,坚持学术语系与青年语系相结合
话语体系是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先决条件,要用合适的话语体系讲好“红色故事”,避免出现重理论性轻教育的情况,要使用合适的话语体系使青少年在党史学习中感受到党史教育的内涵。
我校的做法是将党史学习划分为若干学习模块,学习模块的划分依据是党史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由初中少先队中队长和团支部书记带头认领学习任务,初中少先队中队(中队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参与党史学习任务的同学通力协作,以查找文献的方式完成党史学习的领学任务,领学党史使学生可以主动查找和发现党史中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再由中队长和团支部书记利用主题班会时间向班级同学分享主题故事,从而达到提高党史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空间路径,坚持育人“课堂”有机联动
青少年党史教育也要利用立体的教育空间实现全方位育人,首先利用课堂全方位地展示党史,使青少年可以系统地学习党史的知识点;其次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使整个校园成为党史教育的大课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最后要合理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利用其及时性、直观性的优势,向青少年传导党史内涵,从而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拓宽党史教育的阵地。
例如,加强党史教育课程的校内联动,将思政课和其他课程进行有机联动,通过思政课上讲授雷锋、张思德、孔繁森等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来激发学生传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而带动学生道德法制课程的学习;同时学校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和教工团支部教师联合开展“讲团课、学党史”的主题学习,不仅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师、教工团支部教师的党史素养,更使全校范围逐步形成了争学党史的浓厚氛围。其次,学校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学习党史的教育实践,在校内开展“微视频学党史”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收集党史小视频,并将小视频主动在思政课上向其他同学讲述,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拓宽了青少年学习党史的方法,提升了党史教育的质量。
(三)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资源融合,将党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
党史教育是让青少年选择信仰、培养价值观的重要教育手段。学校立足实际,开展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创新和模式探索,一要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充分利用本地档案馆、博物馆、红色旅游景区等红色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打造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为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必要的平台和资源。二要用好红色模范人物资源,学校联合社会力量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将革命先烈子女、新时代青年榜样、优秀毕业生等纳入其中,切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青少年,让青少年在模范故事的感染下开启梦想、鼓舞斗志。
一方面,我校通过“走进白洋淀感受红色文化”“走进烈士陵园学习李大钊”等专题活动,充分利用党史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感受历史事件的震撼感,引发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另一方面,学校将邀请烈士后代讲述红色故事,通过这种更为真实和接近青少年生活的方式,来开展党史学习,这是其他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四、结语
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科学工作,要把握思想政治育人规律、青少年发展规律、时代发展规律。要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才能取得成功。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任务,需要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纪律严明、品行端正的专业教师队伍,这是时代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也是教育工作者应当履行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2]曲青山.党的历史是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N].学习时报,2021-02-24.
[3]熊杏林.毛泽东谈学习党史[J].党课参考,2021(5).
[4]张聪.党史教育: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使命[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
[5]袁国丽.加强中小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路径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