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研究论文

2024-06-05 10:53:0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构建思维方式的过程。因此,文章主要研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文章分析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然后阐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以期促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者。
【摘要】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构建思维方式的过程。因此,文章主要研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文章分析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然后阐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以期促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者。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不断进步的自主学习者和积极探究者。在这一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图。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评估和反馈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在教育中具有长远意义,也是学生踏上成功之路的基石。因此,本文深入探讨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一、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学科整合,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初中语文课程设计更加多元化,不仅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还注重文学、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为教师提供了更高的教学自由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哟。新课程改革鼓励跨学科教学,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也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强调实践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性教育,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旧。通过阅读、写作、演讲等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同。同时,新课程改革鼓励个性化教育,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其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机会,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
(三)强调创新精神,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也注重发展学生的思辨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在文学领域的创新能力。此外,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项目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语文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教育创新空间,促进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要素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主动地规划、实施、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能力。首先,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能够制定可行、具体的学习计划,包括时间管理、资源获取、学习方法选择等内容,以确保学习过程有序和高效。其次,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要能够有效地寻找、筛选和利用学习资源。最后,学生要自主评估学习进展,反思学习效果,根据反馈调整学习策略。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学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而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其次,具备自主学习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因为其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会主动思考、分析和评估信息,从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建立信心,独立解决问题,努力实现目标,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总之,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创设启发性语文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启发性语文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其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会更加高效,因此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让学生深入探讨和理解学习内容,而不仅仅是表面记忆。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习内容更具现实意义。如教授古代诗歌时,教师可以与当代社会问题相联系,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传达的价值观。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模拟游戏、辩论等,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习的互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为例,在创设启发性语文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建一个虚拟的桃花源,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欣赏桃花源的景象。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在虚拟桃花源中的感受,通过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来分享体验。然后,教师要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桃花源里的人们选择隐居?”“桃花源中的生活方式与外边的社会有何不同?”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绘画和创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桃花源的美丽和意境,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创设启发性的语文情境,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创造性地思考,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供语文资源和指导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同时为其提供语文资源和指导,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共同解决问题,交流观点和看法,从而促进学习社群的形成。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丰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多元性。此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还可以相互分享语文资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共同研究一个主题、一部文学作品或一个问题,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方面,然后分享本组的发现和见解。学生可以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由此理解角色的感受和思维,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分配合作项目,要求学生一起策划、研究和完成某个语文项目,如制作一部电影剧本、创作一本简易杂志。
以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登岳阳楼记》为例,在教学伊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文章的创作背景,包括范仲淹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以作者的视角来重述创作文章时的经历和感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接着,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不同小组负责分析文章的不同方面,如景色描写、情感表达、文化内涵等,小组之间可以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续写文章,以扩展文章的主题或以不同的视角讲述同一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提供语文资源和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更深入地探讨文本的丰富内涵。
(三)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注重自我反馈和评估
鼓励学生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并注重自我反馈和评估,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8]。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同时,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我评估和反馈,以改进学习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包括书籍、在线课程、视频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进行自主选择。同时,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如主题研究、实地考察、辩论、写作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时间安排和自我评估方法。鉴于学生缺乏丰富的自我评估经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估的工具,具体包括自我评分表、反思日记等,以帮助其检查学习成效。
以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伟大的悲剧》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思考“伟大的悲剧”是什么。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文章中提到的“伟大的悲剧”的概念,围绕“悲剧”的定义、案例以及作者的看法进行深入的讨论。最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悲剧”为例子,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撰写一篇短文,解释其对“悲剧”的看法,通过写作来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锻炼批判性思维。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检验是否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是否使用了适当的例子和论据、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是否合理。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换文章,进行互相评价。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供反馈,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对方提升文章质量。此外,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反馈,强调学生的写作亮点,并提出改进建议,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并让学生注重自我反馈和评估,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批判性思考能力。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既具挑战性又至关重要的任务。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直面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华蓉.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落实[J].亚太教育,2023(14).
[2]赵宗侠.自主学习策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7).
[3]高璐.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3(25).
[4]李之明.明确主题·整合内容·创设情境——大单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材自主学习指导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6).
[5]詹爱蓉.初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品位·经典,2022(11).
[6]蔡钿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J].亚太教育,2022(12).
[7]王滨荣.如何达成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22(4).
[8]温玉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