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新课标视域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任务群建构策略论文

新课标视域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任务群建构策略论文

8

2024-06-05 10:40:55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文章立足新课标视域,深入探讨作为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建构策略:依托现有语文教材,凸显素养设计学习任务群;彰显任务驱动下的合作、自主、探究,情境化设计学习任务群;构建语文学习课堂新生态,整合式设计学习任务群;倒逼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逆向设计学习任务群;重建语文知识体系,梯度设计学习任务群;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学习新变化,创新设计学习任务群。

  【摘要】文章立足新课标视域,深入探讨作为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建构策略:依托现有语文教材,凸显素养设计学习任务群;彰显任务驱动下的合作、自主、探究,情境化设计学习任务群;构建语文学习课堂新生态,整合式设计学习任务群;倒逼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逆向设计学习任务群;重建语文知识体系,梯度设计学习任务群;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学习新变化,创新设计学习任务群。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建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最大的亮点是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提出了语文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学习任务群。何谓学习任务群?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的文字叙述以及各位专家的解读,学习任务群有两项释义:一是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内容;二是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的学习任务群的建构策略。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的学习任务群是指围绕既定的学习主题,结合生活,基于真实学习情境,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进阶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学科知识,提高运用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image.png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拉开新篇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习任务群的提出。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呼应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现了高中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衔接。其次,学习任务群是总结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改革经验后取得的新突破,以及创新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再现、推广和应用,同时还是语文课程突破育人困境的重要载体。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标志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进入课程化阶段,从以往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学习任务群是一种有效的深度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的新实践、新探索,其将静态的听说读写等知识点的学习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过程,是语文教学的新的发展趋势。

  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中;二是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三是有统一的主题;四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五是典型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基于以上特点,学习任务群必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语文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在近期开展了题为《新课标视域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任务群建构策略》的福建省“十四五”规划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现将课题研究结果总结、汇报如下。

  一、依托现有语文教材,凸显素养设计学习任务群

  根据教学常识,应该是先有学科课程标准,然后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编写与之匹配的学科教材,以服务于学科教学。但从实际来看,部编版语文教材(2019版)内容滞后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是,在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2019年版)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群,通过学习任务群达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目前,教师应在看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滞后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同时,要用守正创新的理念,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依托语文教材科学设计学习任务群。依托语文教材科学设计学习任务群就是要凸显、关照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内容,即关照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具体来说,要依托教材内容确定教学主题,创设符合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设计与学习主题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若干个渐进式学习任务,在督促学生完成这些综合任务群组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促使其产生文化自信,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逐步形成学生必备的品格、关键能力、正确价值观。

  二、彰显任务驱动下的合作、自主、探究,情境化设计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加强学生生活与语文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1]。对此,要积极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设置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规律的学习情境,结合已有的教材资源确定主题,统整出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情境化设计学习任务群,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顺利实现学习目标,完成各项学习任务[2]。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渐进式的学习,能够不知不觉、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获得“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

  三、构建语文学习课堂新生态,整合式设计学习任务群

  以任务为驱动,进行整合式学习,是新课标视域下语文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教师应该对课程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等教学元素进行整合,精心设计听、说、读、写、思并重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落实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视域下的学习任务群具有典型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一特点,基于这个特点,教师首先要聚焦学习任务,认真解读教材单元,重点分析哪些课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即教师要树立基于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单元文本解读观[3]。在基于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单元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梳理与整合,对教材中的语文知识进行结构化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群,使学生从中获得言语活动经验,并慢慢转化为可操作的学习方法和策略[4]。

image.png

  此外,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教师还应重建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生态,对不同类型的学习方法进行整合,设计出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运用多样化阅读策略、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5]。学生在完成这些渐进式、探究性、综合性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听、说、读、写、思并重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能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6]。

  四、倒逼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逆向设计学习任务群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一般要素。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任务群设计在以上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其内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和知识,而是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内容不再等同于课文内容,既可以是一组有逻辑联系的文本,也可以是整本与核心素养呼应的教材,还可以是课堂及课外的生成性内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设计学习任务群时,教师要思考:“本次语文教学要实现什么目标?哪些证据表明学生通过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群实现了这一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学习目标呈现出来的学习结果展开逆向思考:首先要关注学习预期;接着要预演逆推学习过程;然后尝试设计学习内容;最后通过梳理,明确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环节中的角色与定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逆向式学习任务群: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思考学习目标是什么,并将语文课程目标转化成学习任务群目标;然后依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主题,即依据学习任务群目标思考“需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实践行为?怎样让学生快速融入任务情境?”最后引领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完成各种渐进式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教师设定的学习任务群目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这种逆向式的学习任务群设计,必然是下一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教学的风口,也必然倒逼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因为它正式回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育人价值思考,即“语文课程教学为谁培养人?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注重语言的、知识的、技能的和思想情感的、文化修养的、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五、重建语文知识体系,梯度设计学习任务群
       王宁教授在一次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采访中指出,要想实施好“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这个学习任务群,教师要补充一些必要的语用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不必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完整”的过度解读,导致课堂教学中语文知识体系被弱化的现象特别严重,不敢大张旗鼓地开展语文能力训练,不敢强调语文知识,使得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很难提高。上述原因导致语文教学无法形成体系,教学梯度被打乱,是语文教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的困境。

  为摆脱这种教学困境,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重视教材隐性的语文知识体系,重视教学的梯度,重视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梯度,清楚每一个学段语文课程教学要达到的具体要求,仔细了解每一单元乃至每一课的知识点、能力点在哪里,每一个学段语文学习任务群分别有什么样的达标要求,要如何通过循序渐进地设计支架式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来实现。教师要通过设计有语文知识梯度的学习任务群,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体系化,同时,要围绕既定的学习主题,确定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六、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学习新变化,创新设计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进入互联网时代,教师要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积极促进学科知识与网络深度融合,及时总结互联网时代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及表达交流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是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语文教学变革赋能增值。追求多种媒介学习资源的有效融合,力求实现学习空间、学习资源的多样性,能帮助教师创新设计学习任务群,促使学生在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设计的学习任务群中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语文学习任务群,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终极目标[7]。

  【参考文献】

    [1]搜狐网.学习新课标,聚焦语文学习任务群——吴忠豪教授讲座[EB/OL].(2022-08-21)[2024-03-01].

  [2]王荣生.“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的关键词[J].中国教育学刊,2022(11).

  [3]林其雨.任务驱动整合学习——“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解读与设计[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9).

  [4]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9(1).

  [5]汪潮.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含义和特点的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2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7]何捷.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