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童话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

2024-06-04 13:59:27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要求,对小学童话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策略展开探讨和分析,能够引领学生拓展思考范围和阅读深度,让他们重新审视童话类文本的内容和主题。基于此,文章重点运用案例分析法,从解读教材、设计目标和细化任务三个层面入手,围绕深度学习理念,对小学童话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进行探索,为学生提供导读型、精读型、讨论型等多种类型的童话类文本阅读和单元学习任务。
【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要求,对小学童话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策略展开探讨和分析,能够引领学生拓展思考范围和阅读深度,让他们重新审视童话类文本的内容和主题。基于此,文章重点运用案例分析法,从解读教材、设计目标和细化任务三个层面入手,围绕深度学习理念,对小学童话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进行探索,为学生提供导读型、精读型、讨论型等多种类型的童话类文本阅读和单元学习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启迪儿童智慧、陶冶儿童情操、培养儿童联想能力等重要作用。在中低年级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占比较高,从分布情况来看,教材中不仅包含童话类单篇文本,还包含以童话为主题的单元,形成了以童话为核心的语文知识系统。那么,针对这些以童话为主题的单元,应如何展开单元教学活动呢?教师应在全面梳理童话单元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围绕深度学习理念,精心设计和实施学习任务群,引领学生展开多元化、实践化和深层次的童话单元学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儿童文学作品的启迪和帮助下形成旺盛的生命力,并逐步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一、解读教材,梳理教学思路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专门安排了童话主题单元,为学生阅读和赏析童话类文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深度学习的视域下,教师要想给予学生科学、适切的指导,就要全面分析和解读童话单元的编排特点、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教学思路,以此做好深度学习的指导工作[1]。
(一)纵向解读
从纵向的角度解读语文教材的童话单元不难看出,自一年级上册到四年级下册,童话单元的语文要素的学习难度不断提升,这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其中,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后一个童话单元,其语文要素综合了其他童话单元的语文要素的要点,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感受童话的奇妙,并直观地体会童话人物的美好品质[2]。
(二)横向解读
在纵向解读的基础上,教师也要着眼于单元内部,从横向的角度对童话单元的主要内容和不同板块进行重点解析,以此明确要点,梳理思路。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奇妙的童话”,选编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以及《海的女儿》三篇童话文本。这三篇童话各有侧重,《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注重呈现童话中奇妙的情节,《巨人的花园》注重展现童话中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而《海的女儿》则注重彰显童话文本中人物的真善美。除了这三篇童话,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还概述了单元学习的要点,意在指导学生在阅读童话类文本时重点体会童话中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形象。另外,本单元的习作板块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创编童话故事,让他们将脑海中的想象转化为具有丰富形象和奇特语言的童话文本。
基于纵横解读的成果以及深度学习的要求,教师可以明确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思路:统整低年级童话教学经验,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体裁的特征,并让他们围绕童话中奇妙的想象、鲜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节体会童话的美好。在明确教学思路的前提下,教师要牢牢把握童话的文体特点,关联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此基础上建构单元学习任务群(如图1),让学生在阅读童话、创编童话和展示童话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图1的单元学习任务群呈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层次化结构。在学习任务群的驱动下,学生能够从“阅读童话”过渡到“创编童话”和“展示童话”,其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综上,通过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和分析,教师可以明确童话单元的教学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童话单元教学策略。基于此,学生能够获得系统化学习的资源和动力,围绕“奇妙的想象”这一主题以及“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这一语文要素,展开单元整体学习活动。
二、设计目标,搭建任务框架
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为了推动童话单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根据童话单元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并据此搭建任务框架,梳理和整合任务内容,让学生把握童话阅读、创编以及展示的主要内容[3]。
在设计目标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积累情况、思维发展情况,并综合分析童话单元的文本情况,以此确定科学、贴切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目标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想象,直观地感受童话人物形象的美好。
【目标二】了解童话文本的体裁特点,进一步深化对童话文体的了解和认识。
【目标三】在单篇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产生整本书阅读兴趣,并能真正进入童话世界,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收获人生启示。
【目标四】结合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展开奇妙的想象,编创有趣的童话故事,并以新颖的方式分享自己编创的故事。
基于以上目标,教师要进一步关联上文中的学习任务群,以此搭建任务框架(如表1),为学生的童话单元学习指明方向,促使他们逐步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表1呈现的第八单元任务框架体现了童话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依据以上学习任务和子任务,学生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童话学习活动,积累丰富的童话语言素材,感受童话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进而提升文本解读和赏析能力。
三、细化任务,推进阅读进程
基于“阅读童话”“创编童话”和“展示童话”三个学习任务,教师要进一步细化子任务,将学习任务群与深度学习理念贯穿于童话单元的教学之中,以此推进学生的阅读进程,让学生徜徉在童话的海洋和奇妙的想象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具体而言,结合表1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子任务划分为导读型、精读型、讨论型、读写型和探究型五种类型。
(一)导读型任务
导读型任务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主动了解、自主阅读童话的意识,并能制定单元阅读和学习规划,由此开展高效率、深层次的单元学习活动。基于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单元学习情境,让他们将童话文本和童话著作关联起来,促使他们在情境中制定合理的阅读规划。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开展单元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出如下导读型任务:童话世界不仅充满奇妙的想象,还包含丰富多彩的童话形象,这些形象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为了让同学们更为深刻地理解童话形象的真善美,语文教研组决定展开“奇妙的童话”主题活动,以此带领同学们走进童话世界。请同学们在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童话类文本的基础上,选择一部童话类书籍进行阅读,并简要制定阅读规划,在一段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在以上情境中,教师不仅关联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还引出了导读型任务,基于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合理地制定个性化的阅读方案。
(二)精读型任务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后,教师要设计和布置精读型任务,指导学生对童话单元的文本进行概述和赏析,让他们提炼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和语句,并全面梳理文本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图示法呈现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让学生明确文本的主要内容,如图2。根据图2,学生能够对《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进行精读和赏析,提炼整篇文本的重点内容,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基于此,学生也可以对另两篇童话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从而初步掌握童话文本的阅读方法[4]。
(三)讨论型任务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童话单元学习活动中,教师也要为学生设计讨论型的任务。
基于图3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出如下话题:①王葆为何从一个淘气、调皮的孩子,成为了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②巨人为何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他经历了什么?③原本活泼可爱的海底公主,为什么变成了一摊泡沫呢?
基于部编版教材中童话单元的选编情况,教师从解读教材、设计目标、细化任务三个层面入手,在解读教材、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创建童话单元学习任务群,能够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平台,驱动他们开展不同类型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童话单元的理解,明确童话单元的学习重难点,也能立足于单元整体,提升阅读童话类文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斯化.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以统编四下第八单元“中外经典童话”的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2020(48).
[2]田禾.紧扣语文要素学童话,立足单元整体品故事[J].课外语文(上),2021(12).
[3]邵巧治.四年级下册童话单元教学实施路径[J].小学语文,2021(6).
[4]俞悦.与奇美同行:打卡迷人的童话王国——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整体设计[J].语文建设,202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