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 保健刮痧师 ” 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2024-05-25 10:52:24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然后论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流程,最后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成效。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然后论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流程,最后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成效。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保健刮痧师”课程;中职
正所谓“教无定法”,但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当前中职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促便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核心逐渐演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其中,以学生在课程中实现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专业课程中进行了广泛应用。下面本文拟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从广义上来说,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在行动目标下组织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及全面学习、促使学生实现体力与脑力结合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在于创造教与学、师与生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提高教学效果?。从狭义上来说,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课程任务为导向,以某一具体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同时实现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界定应该包含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层面。从教师教学层面来看,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教师在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基础上提出实践任务,且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现教师与学生信息的双向交流,呈现出了良好的双边关系。从学生学习层面而言,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不同教学任务,以便在实践中得到感性的认识。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是指学生在实践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然后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知,且经过教师的引导实现理性的认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并在项目活动实践中完成感性知识的获取及理性知识的内化。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主驱动力的交互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化繁为简,优化教学流程,解决复杂教学问题。该教学方法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该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了信息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步骤“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流程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项目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本文将从目标确定、环节落实两个方面阐述行动导向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流程。
(一)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对于一堂课而言,犹如茫茫大海中给船只指引航线方向的灯塔,是教学过程的灵魂。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较为明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调研分析得知,造成教学目标不明确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的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作为教材顺序进行教学的,且各教学环节虽都具有刮痧完整流程,但是教学过程存在任务不够明晰、知识点较为分散的问题,导致现有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另外,保健刮痧适应症非常广泛,不仅适应于外科、内科、妇科,而且特别适应于亚健康状态。例如,适用于老年常见的睡眠不佳、神经衰弱,女性痛经,男性前列腺炎,炎症性疾病及头痛、颈痛、肩痛、背痛等四肢关节疼痛的休闲保健。由此可见,明确的教学目标既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的首要步骤,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实现良好应用效果的重要保障。
以往,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教师一般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依据,结合课程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保健刮痧基本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面对不同症状的患者采取不同的保健刮痧措施。例如,面对感冒的患者,以症状缓解为任务导向,让学生掌握通过刮痧排出血液中的病毒产物和体内毒素,提升免疫功能,促进感冒、发热等疾病康复的方法。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项目探究学习、发现式学习等学习方法。例如,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头脑风暴的运用及小组讨论的方法等。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根据保健刮痧师国家职业标准,培养保健刮痧职业道德,树立医者仁心的价值观。现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校本教材,根据“保健刮痧师”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将教学目标具体细分为认识与了解保健刮痧、保健刮痧基本手法技能、保健刮痧技能临床运用、保健刮痧职业标准与价值观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不同的教学目标。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二)环节落实
基于确定的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如图2所示的校本教材项目五“笃行之—刮痧临床应用技能实践”中的任务三“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为例,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具体环节加以论述。对于任务三“笃行之—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先制定成熟科学的教学阶段表。该表的核心是如何在授课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且紧密围绕行动导向教学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如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遵循肩部经脉运行和病变特点,运用刮痧器具在肩部进行相应刮拭手法的非药物疗法,如表1所示。基于表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生成了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具体方式,如表2所示。最后教师布置学习主题,即让学生扮演保健刮痧师,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到的肩部保健刮痧基本手法,在行动导向的信息收集与计划、行动导向的决策与实施、行动导向的检查与评估三个环节中完成具体肩痹病的保健刮痧治疗。
1.行动导向的信息收集与计划。教师让学生以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为导向,完成肩痹病相关知识的信息收集,并绘制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知识思维导图和完善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的方案。
肩痹病信息收集阶段,授课教师以引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肩痹病的信息。第一,收集肩痹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综合征的信息。例如,肩痹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肩部明显酸重疼痛,严重者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及关节强直等临床综合征。第二,收集肩部保健刮痧要点和循经走穴刮痧法特点的信息。例如,肩部刮痧要确认无骨折、无肩关节脱位,避开骨骼突出的部位及肩前和肩胛骨不宜重刮等。第三,收集肩部保健刮痧穴位的准确定位方法、肩痹病保健刮痧常用穴位的信息。例如,肩部常用穴位有肩井穴、肩髃穴、肩贞穴、肩髎穴、肩中俞穴等。在上述的三个信息收集任务的引领下,学生利用书本资料及网络大数据等完成本阶段涉及的信息收集任务,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之后制作肩痹病信息思维导图,并在小组内对思维导图展开讨论,以便为下一阶段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计划提供资源。
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计划阶段,教师让学生根据所绘的思维导图,制定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练习方案,这就要求教师由原来的引领者身份转变为观察者身份。首先,教师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使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围绕肩痹病保健刮痧这个核心任务,以肩部保健刮痧基本手法为依据,独立自主制订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方案。其次,小组内及小组之间采用头脑风暴、绘制穴位简图的方式对肩痹病保健刮痧穴位的选择、刮痧前准备及注意事项、保健刮痧手法实施等内容进行讨论,教师则在一旁进行观察引导,制定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练习方案。另外,在小组讨论形成治疗方案的过程中,考虑到时间分配是难点,且学生缺乏时间把控能力,就需要教师发挥观察者身份作用,既保障小组成员能够进行充分的讨论,又不占用太多时间,以防影响任务决策与实施阶段的推进。
2.行动导向的决策与实施。根据收集的肩痹病相关信息及个人制定的保健刮痧治疗方案,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学生对治疗方案进行决策并实施。
肩痹病保健刮痧方案决策阶段,教师要从计划阶段的观察者角色转变为参与者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确定小组设计的最佳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方案。其中,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第一,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因为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对于肩部保健刮痧的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组内成员对于肩痹病保健刮痧穴位的选择、刮痧前准备及注意事项、保健刮痧手法实施也会不一样,会形成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第二,小组团队合作能力存在差异。虽然肩痹病保健刮痧方案是各小组经历头脑风暴等形成的方案,但因为各小组团队成员不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而且团队协作配合能力不同,使得治疗方案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在决策阶段的各组分享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并予以引导,以便形成科学合理的保健刮痧方案。例如,在教师的参与下,学生形成了以肩髎穴、肩中俞穴、天宗穴为主的肩痹病保健刮痧方案。但该方案的形成过程要避免让个别优秀的学生单人独断,而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这有助于保健刮痧实施阶段的开展。
肩痹病保健刮痧实施阶段,教师要让各小组按自己的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最佳方案,进行保健刮痧练习。肩痹病保健刮痧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第一,学生分组,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身预习情况,两人一组开展保健刮痧操作。操作前,要提醒学生检查刮痧用物是否齐全、健康咨询是否开展。第二,教师进行穴位讲解。因为刮痧时需要对人体进行直接操作,所以对于穴位定位及刮痧手法要求较高。由于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为了避免对人体造成意外伤害,教师在学生分组后要对关键穴位进行讲解。第三,学生对穴位进行定位时,教师应在一旁观察引导。因为学生对肩部保健刮痧基本手法掌握程度不一样,所以教师要观察每个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穴位的把控是否精准。例如,在刮肩上部时,有的学生采取简单的直线刮法。对此,教师应予以指导,引导学生对风池穴、肩井穴及肩髎穴的位置进行定位,根据穴位掌握弧线刮法。第四,学生根据穴位定位采用合适的保健刮痧手法开始操作。即以发际为起点,从风府及风池穴分别向肩井穴及肩髎穴方向刮拭20—30次为宜。教师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刮肩后部时,对巨骨和肩贞穴的位置运用弧线刮法。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手法,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宜,因为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做到因人而异,对此,学生需要在操作中体会。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实施时进行检查评估。
3.行动导向的检查与评估。教师对学生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思维导图、操作手法、痧象及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与评估。检查与评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整个教学过程的检查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要点。首先,在信息收集与计划阶段,教师要对学生收集的信息进行检查,即查看学生信息收集情况,且对学生制定的肩痹病刮保健刮痧方案进行评估。同时,评估时,要针对学生应对肩痹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综合征信息采集是否完整,进行重点量化评估。其次,在决策与实施阶段,对肩部保健刮痧要点,以及循经走穴刮痧法特点的评估则要注重对学生肩部保健刮痧手法的检查,尤其要关注对穴位的定位是否精准,因为这不仅会影响保健效果,严重的可能会造成伤害。最后,肩部保健刮痧穴位的准确定位方法,以及肩痹病保健刮痧常用穴位评估方面,教师则可以通过保健刮痧的痧象来引导学生对肩痹病保健刮痧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由此可见,将检查与评估贯穿整个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阶段性学习成果,提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成效。
借助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三“笃行之—肩痹病保健刮痧治疗”授课目的明确,指向性强,能够有效解决以往教学方法传统老旧,以及不契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并在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学有效性等方面取得相应成效。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成效
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了学生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有效性。如果教学方法固化,与学生实际脱节,就会导致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降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学习[7]。在调查中,不难发现,在以往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仍然沿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灌入式”教学方法,这不仅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不符合现如今提倡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行动导向教学法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符合学生身心客观发展规律,将其应用于“保健刮痧师”课程,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开展,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教学有效性[8]。
第二,强化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综合竞争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应用,不只是给教师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变革创新,最主要的是强化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综合竞争力。在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方面,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保留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方向的传统教学内容,而且还充分结合岗位需求调研结果,新增了以临床案例实践应用项目为核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特色内容。另外,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引入实用性强的临床案例实践应用项目,有利于实现技能学习与工作岗位需求相匹配、促进学生角色转变与融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综合竞争力强的学生。例如,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亚健康问题,增加了不寐、便秘、高血压、膝关节痛、项痹、肩痹、腰痹等临床上常见疾病的保健刮痧手法,而且还将拔罐、推拿等预防保健配套措施相联系,构建了丰富全面的中医康复保健方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加强了校企联系,强化了产教融合。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能够加强校企联系,强化产教融合。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首先,学校可对接企事业单位需求,同步企业新技术、新规范,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共享教学资源、共享实训设备。其次,为促进校企融合,在培养内容方面,学校与企业应做到信息资源共享,聘请共建单位的行业技术人才下校指导,整合资源并创新教学内容。最后,学校与企业密切沟通,共同构建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相融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9]。
据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的应用有三个成效。首先,通过教学设计的创新变革,提升了学生参与度。行动导向教学法将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使知识技能的被动“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获取。其次,通过构建特色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综合竞争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教师团队依托校企合作单位协助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最后,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强化了产教融合。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的应用对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10]。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实践和反思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中,需要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驱动,优化设计各个流程,并认真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优势,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今后,对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相关教学实践还需不断进行探索,这样才能为中职“保健刮痧师”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黄萍.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3):363-364.
[2]谭晓兵.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2(24):42-43.
[3]徐璨,赵熹微.1+X证书制度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仓储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21):65-66.
[4]刘爱.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21(26):88-89.
[5]谢述仁.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学周刊,2019(26):20.
[6]柴哲.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综合实训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4):191,195.
[7]宋金秋.高职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幸福生活指南,2018(3):67.
[8]杨晓理,李必新,韦露.中职一体化教学活动设计研究:以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J].职业,2018(28):80-81.
[9]罗佳园.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12):139-142.
[10]韩丹.产教融合背景下“六步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车工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