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在线学习系统对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的影响研究论文

在线学习系统对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的影响研究论文

10

2024-05-25 10:45:23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为了调查在线学习系统对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的影响,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抽取教师52人进行调查,所得资料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以平均数、标准差、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整体知识管理能力、整体教学效能有显著差异,且导入后优于导入前;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呈正相关。

  摘要:为了调查在线学习系统对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的影响,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抽取教师52人进行调查,所得资料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以平均数、标准差、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整体知识管理能力、整体教学效能有显著差异,且导入后优于导入前;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呈正相关。

  关键词:在线学习系统;知识管理能力;教学效能

  电子化学习(E-Learning)利用各种数字工具,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来实现学习目标"。如能及时引入知识管理并结合网络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学习平台,就可以有效记录、分类和管理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和专业知识,这样教师能更容易获取、积累、传递和分享知识。网络学习改变了学习者原本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带来了许多便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数字学习已经成为现代学习的趋势,利用网络提供的沟通机制,学生可通过互动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知识管理导向的在线学习系统对高职教师教学效能和知识分享程度的影响,以减少教师备课时间并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构建一套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可以帮助教师规划教学过程、存储教学资料,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和提交作业,并记录学习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辅助工具长期积累课程的授课资料,将其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给学生学习使用,由此,期望通过研究积累的知识库能够成为未来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基础。

  一、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概述

  (一)教师知识管理能力

  在教育领域,教师知识管理能力至关重要。阿克巴·哈马德(AkbarHammad)提出的知识管理能力策略涵盖了两个关键方面,这些方面对于教育工作者尤为关键!。首先,知识取得流程包括获取和搜寻知识,以及整合和再创造现有知识。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主动寻找新的教育资源和信息,以保持他们知识库的更新。其次,知识转化流程涉及将知识组织、整合、合并和格式化,以使隐性知识变为可应用状态。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教育效能。

  (二)教师教学效能

  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效能变得尤为关键。21世纪的社会已经演变成一个知识型社会,各行各业都高度重视知识的价值,将其视为生存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知识工作者,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需要主动适应并参与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教育领域的变革要求教师时刻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以避免与时代脱节+。这正是张璇所强调的,她指出教师是知识管理的主体,通过运用知识管理策略,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效能。

  概言之,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知识管理能力可帮助教师有效地获取、整合和应用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帮助他们优化教学方法。这些因素不仅有助于教师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image.png

  二、研究方法

  为了解教师知识管理能力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的实际状况,本研究针对某高职专兼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教师知识管理能力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一)研究设计

  第一阶段:针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主要是针对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构面进行衡量[6],综合分析结果,得知现有的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的表现量度。

  第二阶段:使用知识管理导向的在线学习系统(Moodle)进行教学[7]。采用Moodle系统有利于教师间与师生间的教材管理、教材分享,以及问题讨论。

  第三阶段:针对研究对象进行后测。使用在线学习系统后,针对研究对象进行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构面的衡量[8],进一步分析在线学习系统使用前后各构面的差异性。

  (二)研究架构

  本研究包含教师背景变项、知识管理能力、教学效能三个构面,各构面说明如下。

  1.教师背景变项。①性别:男性、女性。②服务年资:3年(含)以下、4—6年、7—9年、10年(含)以上。③服务职别:兼主任、兼组长、专任教师、兼任教师。④教育程度:研究生及以上、大学/专科。⑤专业背景:师范大学、一般大学。⑥教学领域:共同类科、职业类科。

  2.知识管理能力。本研究将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知识管理能力分成五个大的层面进行探究,包括知识取得能力、知识蓄积能力、知识分享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知识创新能力。

  3.教学效能。本研究将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效能分成四大层面进行探讨,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策略、教学呈现及教学评量。

  (三)研究对象

  本调查研究的对象为某职校的教师。样本选取方面,首先,将学校教师依教学领域划分为共同类科与职业类科;其次,以该科目课程的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让其进行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并针对各研究变量施以前测及后测,以了解各研究变项的测量结果,之后进一步进行差异性分析。

  (四)研究工具

  1.系统简介。①软件版本:Moodle 2.0。②作业系统需求:Windows Server 2019、Windows 10含以上作业系统。③硬件最低需求:1G RAM。

  2.功能介绍。①用户:使用者身份建立、认证及系统使用权限等设定。②课程:新增课程、修改课程、选课方式、开课申请等设定。③成绩:学生成绩类别、成绩项目、成绩报表等设定。④语言:系统使用语言设定。⑤模块:活动管理包(括Lightbox相册、作业、在线资源、测验卷、聊天室、讨论区、辞典、电子书等)、区块管理包(括所有页面上的区块功能)等设定。⑥安全:系统安全设定。⑦外观:页面外观、布景主题设定。⑧首页:网站相关说明、使用者角色设定。⑨主机:系统电子邮件、统计资料、效能等设定。⑩报表:包括课程概况、最新日志、试题、资安概况、统计、单元测试等相关报表设定。

  3.衡量工具。本研究参照数位专家学者的意见,进行局部内容及用字遣词的调整与修正,以期使其符合实际的情境与理论基础。针对每一个变项,填答者依据对题项所描述内容的认同高低程度进行回答。本研究采李克特五点量尺来代表认同的程度。尺度1表示非常不同意,尺度2表示不同意,尺度3表示普通,尺度4表示同意,尺度5表示非常同意[9]。

  第一,知识管理能力。构面主要参照阿克巴·哈马德的论述及建议,将知识管理能力定义为教师必须不断自我学习成长,同时在管理知识运作的过程中,对教师知识进行选择取得、储存累积、分享传播、转化应用与创造发展,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识管理模式,最后形成循环的过程。因此,教师会运用知识管理循环来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为了掌握教师知识管理循环所需具备的能力,将知识管理能力分为知识取得能力、知识蓄积能力、知识分享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五个向度。

  第二,教学效能。构面将教学效能定义为教学前须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与技术,系统有组织地呈现教学内容;教学后实施各种评量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发挥其教学专业知能,表现出有效的教学行为。

  4.统计工具。本研究以统计套装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进行各项资料统计分析,有关资料的分析方法如下。

  第一,描述性统计。①用次数分配及百分比说明样本的个人基本资料。②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的量表结果通过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来进行描述,以便清晰地理解样本在各量表上的响应情况及分布趋势[10]。

  第二,图表分析。

  第三,t检验。用以检验不同教师背景与在线学习系统导入前后,各构面变项是否有显著差异。

  第四,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用以检验不同教师背景与在线学习系统导入前后,各构面变项是否有显著差异。

  第五,相关分析。以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了解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间的相关性。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人口统计变项

  如表1所示,男性为28人,占全部样本数的53.8%,女性为24人,占全部样本数的46.2%。以服务年资而言,3年(含)以下的教师人数最多,占全部样本数的34.6%。在服务职别方面,兼任教师最多,占全部样本数的44.2%。在教育程度方面,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有16人,占全部样本数的30.8%,而大学/专科学历的教师有36人,占全部样本数的69.2%。在专业背景方面,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师有3人,占全部样本数的5.8%;一般大学毕业的教师有49人,占全部样本数的94.2%。就教学领域而言,共同类科的教师有7人,占全部样本数的13.5%,职业类科的教师有45人,占全部样本数的86.5%。

image.png

  (二)比较在线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差异

  本研究对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知识管理能力整体部分及各层面进行独立样本平均数t检验,了解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比较情况。如表2所示,学习系统导入前后,在整体知识管理能力层面,t值为-2.80(P=0.005),达到0.01显著水平;在知识蓄积能力、知识分享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层面,未达显著水平。但是在知识取得能力层面,t值为-4.36(P=0.000),达到0.001显著水平;知识创新能力层面,t值为-2.32(P=0.021),达到0.05显著水平。

image.png

  上述分析显示,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在知识取得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与整体知识管理能力上皆有显著差异。

  在线学习系统导入前后,高职教师整体知识管理能力的t值为-2.80(P=0.005),达到0.01显著水平,表示教师在整体知识管理能力方面有显著差异。在线学习系统导入后的平均数皆高于在线学习系统导入前,显示出在线学习系统导入后,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优于在线学习系统导入前。

  (三)比较在线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教学效能的差异

  本研究对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教学效能各层面及整体部分进行独立样本平均数t检验,以了解学习系统导入前后高职教师各层面及整体教学效能的比较情况。如表3所示,学习系统导入前后,在整体教学效能层面,t值为-3.51(P=0.000),达到0.001显著水平;在教学策略层面,t值为-4.41(P=0.000),达到0.001显著水平;教学评量层面,t值为-4.70(P=0.000),达到0.001显著水平;在教学呈现层面,t值为-2.39(P=0.017),达到0.05显著水平;只有教学计划层面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整体教学效能层面与教学策略、教学呈现、教学评量层面皆有显著的差异,只有教学计划未见明显差异。

image.png

  高职教师整体教学效能的t值为-3.51(P=0.000),达到显著水平,表示高职教师在整体教学效能方面有显著差异。学习系统导入后的平均数皆高于学习系统导入前,显示学习系统导入后教师的教学效能皆优于学习系统导入前,这表明,相比学习系统导入前,教师在学习系统导入后能更得心应手,积极面对,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相关性

  如表4所示,高职教师整体知识管理能力与整体教学效能有显著的高度正相关(r=0.64,P<0.01),表示知识管理能力得分越高者,教学效能的得分也越高,可见高职教师整体知识管理能力与整体教学效能呈高度正相关。而且知识管理能力各层面与教学效能各层面的相关程度亦达到0.01显著水平,显然高职教师知识管理能力越高,其教学效能也越高。

image.png

  从整体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各层面的相关情形分析,教学计划、教学评量、教学呈现与教学策略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62、0.54、0.53,在教学计划、教学评量层面上呈高度正相关;在教学呈现与教学策略层面上呈中等正相关。从知识管理能力各层面与整体教学效能的相关情形分析,知识取得能力、知识蓄积能力、知识分享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的相关系数均介于0.35至0.70,可见高职教师知识管理能力各层面与整体教学效能呈中度或高度正相关,只有知识分享能力呈低度正相关。

  从知识管理能力各层面与教学效能各层面的相关情形分析,具体情形如下所示。知识取得能力与教学效能中的教学计划(r=0.49)、教学策略(r=0.43)、教学呈现(r=0.46)及教学评量(r=0.52)呈中等正相关。知识蓄积能力与教学效能中的教学计划(r=0.49)、教学呈现(r=0.40)及教学评量(r=0.46)呈中等正相关;与教学策略(r=0.35)具有低度正相关。知识分享能力与教学效能中的教学计划(r=0.40)呈中等正相关;与教学策略(r=0.24)、教学呈现(r=0.25)及教学评量(r=0.38)呈低度正相关。知识应用能力与教学效能中的教学计划(r=0.63)及教学策略(r=0.60)呈高度正相关;与教学呈现(r=0.56)及教学评量(r=0.58)呈中等正相关。知识创新能力与教学效能中的教学计划(r=0.65)、教学策略(r=0.61)、教学呈现(r=0.60)及教学评量(r=0.64)呈高度正相关。

  四、讨论

  (一)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差异

  第一,学习系统导入后,教师在知识取得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与整体知识管理能力上的得分皆优于学习系统导入前。学习系统导入前后知识管理能力在知识蓄积能力、知识分享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层面上无显著差异,但是在知识取得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层面与整体知识管理能力上皆有显著差异,尤其以知识取得能力差异最大。学习系统导入后的平均数皆高于学习系统导入前,显示学习系统导入后的知识管理能力优于学习系统导入前。

  第二,学习系统导入后,教师在教学策略、教学呈现、教学评量与整体教学效能上的得分皆优于学习系统导入前。学习系统导入前后教学效能在整体教学效能与教学策略、教学呈现、教学评量各层面上皆有显著差异。学习系统导入后的平均数皆高于学习系统导入前,显示学习系统导入后的教学效能皆优于学习系统导入前。

  (二)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相关性

  高职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呈高度正相关。高职教师整体知识管理能力与整体教学效能呈高度正相关。从整体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各层面的相关情形得知,在教学计划、教学评量层面上呈高度正相关,在教学呈现与教学策略层面上呈中等正相关。这说明高职教师的教师知识管理能力越佳,则其教学效能也越佳。

  总之,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基于知识管理导向的在线学习系统对高职教师知识管理能力和教学效能的影响。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知识管理理论,成功构建了一个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从而为高职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支持和资源共享平台。研究结果显示,学习系统的导入使教师知识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教学效能也明显得到了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职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学效能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提升教师的知识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其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实践中也发现,仍有许多高职院校尚未建立校园教学平台,这导致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备课上,也限制了学校对教学情况的全面了解。因此,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在学校中推广并完善在线学习系统,以提升教师知识管理能力和教学效能,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佟超,王守纪.国际电子化学习研究热点分析及图景展望[J].教学与管理,2019(33):1-3.

  [2]BARBIER L,ROBERTSON K,TENGEH.Knowledge management(KM)as a viable solution to public service delivery challenges[J].Sci-enceRise,2022(4):165-168.

  [3]HAMMAD A.Integrating divergent epistemologies of the two influ-ential views o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21,18(1):201-209.

  [4]盛小平,刘泳洁.知识管理不是一种管理时尚而是一门学科:兼论知识管理学科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8):4-7.

  [5]张璇.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371-372.

  [6]安妮·盖斯凯尔,罗杰·米尔斯,肖俊洪.远程教育和e-learning的挑战:质量、认可度和成效[J].中国远程教育,2015(1):5-15,41,79.

  [7]吴冰,许威,陈萍萍.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交互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2,20(S2):716-719.

  [8]孙珠婷.E-learning情境学习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4,30(12):47-49,56.

  [9]吴丽翠.信息化教学环境下moodle学习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第2版)[J].中国科技论文,2021,16(5):584.

  [10]KORANTENG A N,MERCY A,JOHNSON D D G.Understan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the corporate world:a systematic review[J].Cogent business&manage-ment,2022,9(1):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