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痛点弹拨法及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论文

痛点弹拨法及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论文

4

2024-05-23 11:01:36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肩周炎是临床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为典型表现,病程较长,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不断加重,且肩关节活动逐渐受限,极大影响日常生活[1-2]。临床针对肩周炎以保守治疗为主,西医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但该病易反复发作,长期用药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依从性[3]。祖国医学认为,肩周炎属“痹症”范畴,弹拨法是一种独特推拿手法,操作时以拇指、肘关节或手掌等深按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移动;拔罐则是以罐为工具,通过燃烧排除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条件,以促使拔罐部位充血,达到活血

  【摘要】目的:探究痛点弹拨法及拔罐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武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痛点弹拨法及拔罐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肩部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角度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点弹拨法及拔罐治疗肩周炎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肩部疼痛程度,提高肩关节活动度,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肩周炎,痛点弹拨法,拔罐,中医症候,炎症因子,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为典型表现,病程较长,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不断加重,且肩关节活动逐渐受限,极大影响日常生活[1-2]。临床针对肩周炎以保守治疗为主,西医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但该病易反复发作,长期用药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依从性[3]。祖国医学认为,肩周炎属“痹症”范畴,弹拨法是一种独特推拿手法,操作时以拇指、肘关节或手掌等深按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移动;拔罐则是以罐为工具,通过燃烧排除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条件,以促使拔罐部位充血,达到活血通路的目的[4-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痛点弹拨法及拔罐在肩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武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西医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6]中肩周炎诊断标准;起病缓慢;肩部疼痛,初起呈阵发性,后逐渐加重,夜间加重,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加重;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X线片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中风寒湿型症候: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减,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纳入标准:精神无障碍,可正常沟通;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弹拨、拔罐等均耐受;无感染性疾病。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存在肩袖损伤;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肩痛;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合并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2.84±2.97)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26±0.22)年;肩周疼痛侧别:单侧28例,双侧20例;体重指数(BMI)18.6~29.5 kg/m2,平均BMI(24.13±1.56)kg/m2。观察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2.91±3.02)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31±0.25)年;肩周疼痛侧别:单侧26例,双侧22例;BMI 18.2~29.9 kg/m2,平均BMI(24.21±1.59)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武威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生产厂家:青岛国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657,规格:50 mg),50 mg/次,3次/d;于患侧肩部明显疼痛点肌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生产厂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606,规格:1 mL∶10 mg)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84147,规格:10 mL∶0.2 g)各1 mL,1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痛点弹拨法及拔罐治疗,具体如下。(1)痛点弹拨法:采用钳捏式、平滑式或深部触诊法,寻找肩关节痛点并定位,运用弹拨手法持续作用于痛点,频率180次/min,10 min/次,每2天1次。(2)拔罐:取肩井、肩贞、肩髃、中府、曲池穴,各穴闪罐5次,闪火后将竹罐扣于肩部,进行走罐,各穴来回5次,最后留罐10 min,1次/周。两组均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中医症候积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两组治疗前后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减、畏风恶寒、肩部有沉重感主要中医症状进行评分,以上中医症状均按照严重程度计0分、2分、4分、6分,总分0~30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7]。

  (2)肩部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肩部疼痛程度,分值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8]。(3)炎症因子。治疗前后清晨空腹状态下分别抽取两组静脉血3 mL,以离心方式分离血清,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肩关节活动度。由专业康复师测量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活动度。(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失眠、恶心呕吐、腹胀等。(6)临床疗效。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患者肩部疼痛显著缓解,肩关节活动趋于正常为显效;患者肩部疼痛有所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加,但在重体力劳动或天气变化时仍会出现疼痛加重情况为有效;患者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均未改善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治疗前后肩部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肩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部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角度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失眠1例,食欲不振1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5/48);观察组出现失眠1例,食欲不振2例,恶心呕吐3例,腹胀1例,发生率为14.58%(7/4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537)。

  2.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image.png

  3讨论

  肩周炎病因较多,临床尚未明确阐述,根据来源可分为肩部因素和肩外因素,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粘连、僵硬,引起疼痛、活动受限等[9]。西医治疗肩周炎多采用止痛药、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等,虽可缓解部分症状,但停药后病情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多,为进一步提高疗效,临床需联合其他方式治疗。

  祖国医学在肩周炎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弹拨法、拔罐法均为中医特色疗法,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10]。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TNF-α水平及肩部VAS评分均下降,肩关节活动各角度均大,且优于对照组。提示肩周炎患者联合采用痛点弹拨法与拔罐治疗对减轻肩部疼痛、炎症反应效果显著,利于加快症状消退,提高肩关节活动度,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其原因为痛点指在患者骨骼肌或筋膜上可触摸到的敏感压痛点,弹拨法通过对压痛点进行重点刺激,能增强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扩张,加快人体气血运行,进而达到消肿祛瘀的作用[11]。将痛点弹拨法作用于患者肩部,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拔罐法以罐为工具,通过拔罐期间罐内形成的负压,使罐吸附于肩井、肩贞、肩髃、中府、曲池穴而产生广泛刺激,能促进局部毛细血管迅速充血,产生类似组胺物质,进而刺激、增强组织器官功能活力,提高患者抵抗力[12-13]。同时,拔罐可吸拔出患者经络、脏腑内的风、寒、湿等,祛除体内病气,改善血运及新陈代谢,进而疏通经络、通利关节、活血化瘀,达到“通则不痛”之效[14-15]。IL-10、TNF-α均为重要炎症因子,TNF-α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能加重局部炎症反应;IL-10可抑制机体内炎症因子的合成、分泌,痛点弹拨法与拔罐法联合治疗能通过刺激经脉调和气血,促进局部微循环,有利于炎症物质的吸收,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及肩关节周围组织损伤,提高肩关节活动度[16]。本研究仍存在样本量少、观察时间短等局限性,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临床后续研究中,仍需将样本量继续加大,并延长观察时间,深入分析痛点弹波法联合拔罐治疗的应用效果,以为肩周炎治疗提供更可靠借鉴。

  综上所述,痛点弹拨法联合拔罐治疗肩周炎患者效果显著,能减轻疼痛、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消退,提高肩关节活动度,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覃剑,闵洁,段海萍,等.高频超声全程引导下汉派骨伤三联疗法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0,38(5):142-144.

  [2]高俊虎,王博,左冬冬.电针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手法对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因子TNF-α、IL-6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6):42-46.

  [3]周怀东,孙祯杰,郭长青,等.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医药,2021,16(16):2459-2462.

  [4]夏凯,牛素玲,朱小磊,等.平乐治筋手法联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2):268-270,285.

  [5]王善建.温针灸结合激痛点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对局部症状、肩关节功能及血清CRP、NO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2,40(9):198-202.

  [6]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3):287-288.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86.

  [8]孙兵,车晓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6):645.

  [9]刘来明,程晖,丁永春,等.超微针刀联合圆利针治疗对慢性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及复发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5):175-179.

  [10]张晓燕,张凌娟,张礼璐,等.中药热熨、针灸联合点揉法治疗老年肩周炎效果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炎症状态、疼痛递质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0,41(10):1492-1495.

  [11]张乐乐.针刺镇痛技术治疗非创伤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可行性分析[J].吉林中医药,2020,40(7):966-968.

  [12]冯柳,樊旭.针刺激痛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3):378-381.

  [13]张春健,丁成俊,韦镇余.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肩三针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4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20,52(10):66-68.

  [14]黄雷,王丰,廖仕川,等.苍龟探穴电针疗法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清5-HT、PGE2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8):3509-3513.

  [15]林晓光,傅强,杨洁仪,等.温经活血止痛方熏蒸联合热敏灸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0,38(3):132-135.

  [16]李亚东,郑慧敏.火针加拔罐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3):1441-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