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式营养追踪管理结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论文

2024-05-21 14:15:19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高血压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可以同时发生。GDM合并高血压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产妇的2~4倍,这可能与其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若不及时予以治疗,可诱使微血管疾病甚至肾脏疾病的发生,增加子痫前期等疾病发生风险[1]。目前对G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降低血压、调节血脂等为主要原则,以此来改善最终妊娠结局,其中药物治疗在血糖、血压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用药不可避免地会对母体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一系列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经济负担[2
【摘要】目的:探讨个案式营养追踪管理结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GDM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个案式营养追踪管理,比较两组血糖、血脂、血压、不良母婴结局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简易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式营养追踪管理结合运动疗法能改善G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增强血压控制,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个案式营养追踪管理,运动疗法,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高血压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可以同时发生。GDM合并高血压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产妇的2~4倍,这可能与其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若不及时予以治疗,可诱使微血管疾病甚至肾脏疾病的发生,增加子痫前期等疾病发生风险[1]。目前对G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降低血压、调节血脂等为主要原则,以此来改善最终妊娠结局,其中药物治疗在血糖、血压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用药不可避免地会对母体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一系列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经济负担[2]。因此,除了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提供相应的运动指导和营养规划。有研究报道,瑜伽、有氧运动等是治疗GDM有益的运动方法,可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促使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从而发挥调节糖代谢的作用[3]。个案式营养追踪管理以患者体重、每日能量摄入比、饮食偏好等为依据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以实现更均衡的能量摄入,促使血糖、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但目前将两者联合用于G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拟对2022年1月—2023年1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GDM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在统一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实施个案式营养追踪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今后该类患者开展相应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临床经验和指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GDM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符合GDM诊断标准[4],且合并高血压[5];②孕前经检查糖代谢正常且首次确诊为GDM;③单胎妊娠;④孕周24~28周;⑤经检查子宫发育无异常;⑥认知功能正常。(2)排除标准:①孕前伴有糖尿病;②长期使用其他影响糖代谢药物;③不良孕产史;④存在器质性精神疾病;⑤神志不清、智力损伤或失语;⑥肝肾功能不全;⑦依从性差,无法主动配合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0.92±4.13)岁;孕周24~28周,平均孕周(26.47±0.59)周;产次:1次18例,>1次12例;体重指数(BMI)20~24 kg/m2,平均BMI(22.64±1.08)kg/m2;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4例,高中/中专7例,大专14例,本科及以上5例。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0.75±4.16)岁;孕周24~28周,平均孕周(26.42±0.57)周;产次:1次17例,>1次13例;BMI 20~24 kg/m2,平均BMI(22.58±1.12)kg/m2;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中专9例,大专12例,本科及以上4例。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于餐后2 h进行如下运动。(1)瑜伽运动(孕24~28周):准备一个舒适安静的运动环境,选择软硬适宜的瑜伽垫,嘱患者在运动前排空大小便,穿舒适宽松的棉质衣裤,脱袜后,在轻松舒缓的音乐引导下,取半莲花式盘腿坐位,保持身体放松,腹式呼吸10 min;之后逐步进行猫式伸展、金刚坐、弓步移动、深蹲等瑜伽运动,体式由简入繁,完成动作后,深呼吸以确保动作的完整性,持续40 min;休息时俯仰结合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并在轻柔音乐辅助下描绘美丽场景,时间30 min,以上训练均为4次/周。(2)家属陪伴漫步(孕28周以上),30~45 min/次,维持心率在120次/min以下,3次/周。需每日记录微信步数、运动类型与时间,每周上报于责任护士。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个案式营养追踪管理。(1)建立专业小组。由产科医师(1名)、营养师(1名)、产科护士(3名)组成。(2)方案内容。①患者入院后门诊管理,由产科护士采取一对一模式对患者孕24周、28周、32周、36周的营养状况进行跟踪评估,根据门诊档案记录身高、体重、血压、糖脂代谢指标、餐次、饮食习惯等。②健康宣教:由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病因、体重和血糖血压管理内容、营养干预的目的、方法及妊娠期并发症相关内容,告知每周按约定到院参加孕期营养宣教,1个月内听课次数应≥3次。③根据孕龄、年龄、体重增加、饮食、血糖水平等评估适当能量系数,计算每日营养,确定每日所需量和能量比,并将食物谱能量交换图发于患者,教会其正确选择食物;确保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在饮食计划内,科学搭配蛋白质(15%~20%,80~100 g/d)、脂肪(25%~30%,50~70 g/d)、碳水化合物(50%~60%,200~300 g/d)。④利用食物交换法准确量化患者食物,将其分为油脂、坚果、乳制品、谷薯、肉蛋、大豆、水果、蔬菜8类,每日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摄入总热量[100~300 kcal/(kg·d)]。⑤膳食:主餐为早、中、晚各1次,在此基础上分别在10:00、16:00、20:30各加1餐,早餐及3次辅餐的能量配比为10%,而午晚餐为30%,每餐间隔2~3 h。⑥根据患者的日常能量需求、用餐频率、能量比、偏好等,通过食物交换方法选择食物,制定饮食清单,之后添加患者微信,要求患者每周至少2 d告知其饮食状况及饮食管理所遇到的不解,并根据其执行情况制定下一次饮食清单。(3)质量控制。要求患者每日进行饮食健康日记(餐次、食物等),并在复诊时将其交于小组成员,成员可根据健康日记了解患者饮食动态变化,并提供合理的指导;建立微信群,提供图形化的饮食指导和运动建议,鼓励患者在群内交流饮食管理经验。
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分娩。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血糖采用血糖分析仪(青岛厚美德生物科技,鲁械注准20152400304,型号:GLM-77)测量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
1.3.2血脂晨起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5 cm,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粤械注准20192220392,型号:BS-350S)测量两组干预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1.3.3血压采用全自动医用电子血压计(企晟医疗器械,型号HBP-9020)测量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1.3.4不良母婴结局统计两组早产、剖宫产、子痫前期、引产、Apgar评分≤7分、巨大儿发生情况。1.3.5生活质量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6]。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FPG、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PG、2 h PG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TC、TG、LDL-C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HDL-C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BP、DBP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母婴结局比较
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GDM是一种妊娠期血糖代谢异常的疾病,而长期高血糖会对胰岛功能和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引起全身血管痉挛,进而并发妊娠高血压,两种疾病的结合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增加羊水过多、胎儿畸形、早产等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7]。为降低患者基础胰岛素抵抗并改善血压水平,临床建议可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来为患有高血压的GDM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促使血糖、血脂维持在正常水平,以减少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但有研究指出,女性在孕期的营养状况对母体及其后代极为重要,而不同孕妇间体质存在差异,即使营养师的干预可促进患者的饮食咨询,但医生对不同患者营养需求差异的评估也不可或缺,在进行营养管理时应当考虑孕妇的营养状况和运动强度[8]。
目前,临床已有学者提出,个体化营养治疗对GDM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9]。刘伟娟等[10]研究中指出,GDM孕妇的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即制定与运动相结合的饮食,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也有研究表明,多数GDM患者经合理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治疗,均能控制血糖在满意范围内[11]。但对GDM合并高血压的营养及运动干预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将营养管理结合运动疗法用于G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发现,经干预后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相关基础指标均明显改善,SF-36评分明显提高,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表明两者联合能有效调节血糖、血脂水平,稳定血压,恢复机体健康状态,以促进预后。分析原因在于运动疗法中通过对不同孕周的患者实施有氧、瑜伽等个体化运动,使其能在运动过程中增加脂肪的消耗,以降低机体脂肪含量,稳定血脂代谢;同时有氧运动能增强患者肌肉耐力,加大体内糖分的消耗,以增强对孕期血糖的控制,改善机体有氧代谢,促使血糖、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12]。不同患者体质不同,每日所需能量也不尽相同,个案式营养追踪管理强调根据患者妊娠期体重及体重增长情况进行饮食计划制定,在运动疗法基础上结合该类干预可帮助患者调整运动期间的膳食结构,确保其在孕期进行运动能量消耗时得到足够的营养摄入,以平衡日常营养,进而纠正孕期不良体重的问题,使孕妇和胎儿获得足够的营养,有效减少饮食对孕期血糖、血压产生的波动[13]。
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两者联合还能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考虑原因在于在疾病的影响下母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期间易增加胎儿的血糖水平,导致组织蛋白大量合成,脂肪异常沉积,从而形成巨大儿,此时有限的阴道分娩环境会导致胎儿窒息,需行剖宫产[14]。而运动疗法可通过下调患者体内脂质水平,显著控制产妇血压,以缓解机体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血管重建,改善妊娠和分娩结局。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不仅可增强孕期体质,维持机体状态,还可保持孕妇食欲,从而为孕期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营养需求,以避免餐后高血糖,稳定母体血糖,确保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改善母婴结局。侯秀真等[15]通过对152例GDM合并高血压患者分别实施运动、饮食综合干预及常规治疗后的结果显示,在综合干预下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更佳,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更低,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个案式营养追踪管理结合运动疗法能改善G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增强血压控制,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邵璐.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氧化应激指标与胰岛素抵抗[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29(11):2412-2415.
[2]杜志梅,倪燕,江若安,等.孕早期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体重、母儿结局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4):617-620.
[3]魏小红,卢芳芳.基于遗忘规律的健康教育量化推送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0,44(11):1591-1592.
[4]余昕烊,漆洪波.加拿大妇产科学会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指南(2016)要点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4):377-382.
[5]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11):1023-1027,1000.
[6]史泽瑶,夏春玲,范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5):350-356.
[7]陈玉婷,高绚,韦丽杰,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龄产妇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1(6):835-839.
[8]张琳,李华萍.全过程运动联合膳食营养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16-18.
[9]王晶,左小霞,范敏,等.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1,27(1):82-85.
[10]刘伟娟,李博妮.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营养代谢情况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2,46(4):596-598.
[11]刘娟,张茜,郭琳娜.营养膳食联合等长抗阻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和血清脂肪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4):4086-4088.
[12]李月,刘婷婷,宋文婷.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疗效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8):4180-4183.
[13]田丽槟,徐嘉蔚,陈莉莉,等.MDT模式的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糖脂代谢、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1,49(2):207-212.
[14]颜丽芳,腾瑶瑶,梅珊珊,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剖宫产及新生儿结局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11):1400-1403,1409.
[15]侯秀真,马合红,王佩,等.运动、饮食综合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影响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5):848-851,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