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的疗效及出血风险研究论文

2024-04-30 10:13:42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神经系统中发病率较 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致病原因是脑动脉狭窄 或者闭塞而导致脑部组织缺血和缺氧[1-2] 。及时的 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其病死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常见治疗方式为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3-4] 。神 经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通过机械支 架后进行取栓的方式 ,可快速将脑部梗死面积减 小,将血管快速疏通,临床效果较好,但术后会出现 血管破裂以及血管堵塞等并发症 ,影响患者预 后[5-7] 。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以及出血风险 。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106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3 例 。对照组采取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神经介 入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评分、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及出血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 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与 m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 5.66%,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 9.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1.P>0.05)。 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神经介入治疗可 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安全性更高,治疗后出血发生率显著 降低。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介入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出血风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神经系统中发病率较 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致病原因是脑动脉狭窄 或者闭塞而导致脑部组织缺血和缺氧[1-2] 。及时的 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其病死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常见治疗方式为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3-4] 。神 经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通过机械支 架后进行取栓的方式 ,可快速将脑部梗死面积减 小,将血管快速疏通,临床效果较好,但术后会出现 血管破裂以及血管堵塞等并发症 ,影响患者预 后[5-7] 。 而溶栓治疗同样具有疏通堵塞血管的作用,但其对于治疗后出血情况研究较少。基于此,现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106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阿 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和神经介入治疗进行联合应 用,探究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现报 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 。对 照 组 中 男 30 例 ,女 23 例 ;年 龄 45~78 岁 ,平 均(68.34±2.59)岁 ;发 病 至 入 院 时 间 3~5.5 h,平 均 (4.39±0.31)h 。观察组中男 29 例,女 24 例;年龄 47~ 80 岁 ,平 均(68.69±2.41)岁 ;发 病 到 入 院 时 间 2.5~ 5.5 h,平均(4.16±0.42)h 。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 GYLLWYH-LW- 2020029),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 准:经影像学诊断后,入组患者均为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患者;年龄范围在45~80岁患者 ;发病时间在6h以内患者 ;非 活动性内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患者 。
排除标准:颅 内 血 管 畸形 或 颅 内肿瘤 、动 脉瘤 患者;颅内有既往出血史患者;入组前接受非可压 迫部位动脉穿刺患者;脑部外伤患者;容易有出血 倾向患者;无法沟通和交流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介入手术:利用血管造影将梗死病灶以及堵塞的血管位置进行明确,经患者 股动脉进行穿刺,将微导丝和微导管导入动脉中, 利用微导管造影将病变血管确定后,放置支架并进 行加压,于 5 min 再次造影,将支架回收,经导管将 碎血栓抽出,15 min 后第 3 次造影,若还有堵塞血管 继续取栓治疗,总取栓次数应<3 次。
观察组患者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前实施阿替 普 酶 静 脉 溶 栓 治 疗 。注 射 用 阿 替 普 酶(国 药 准 字 SJ20160054;规 格:50 mg ∶20 mg)。 用 法 为 静 脉 推 入+静脉滴注 。使用本品自带稀释剂对阿替普酶进 行配制,配制浓度为 1 mg/mL,随后用等量的葡萄糖 注 射 液 或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将 药 品 稀 释 为 0.5 mg/mL, 先将总剂量的 10% 进行静脉推入,1 min 内推完,剩 余药物行静脉滴注,需在 60 min 内滴完,具体用量 为 0.9 mg/kg,最大剂量 ≤90 mg。
1.4 观察指标
对比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包括 :最小血流量 、最小血流速度 、脑血管外周 阻力。
对 比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量 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 分 和 改 良 Rankin 量 表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NIHHS 评 分 也 叫 做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是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常 用评估工具,最低分为 0 分,最高分为 42 分;评分越 低 ,表 示 患 者 脑 卒 中 病 情 越 轻 ;反 之 ,患 者 评 分 越 高,则表示脑卒中导致的功能减退症状越严重 。改 良 Rankin 量表常用来评估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 恢复情况;0 分为最低分,6 分为最高分,评分越低, 表示患者无功能受限和相关症状。记录两组患者出血情况 。 主要包括 :牙龈出 血、皮肤黏膜出血、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
1.5 统计方法
利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血流动力 学 指标 、NIHSS 评 分 与 mRS 评 分 为计 量 资 料 ,符合 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 t 检验;出血情况为计数 资 料 ,用 例 数(n)和 率(%)表示 ,行 χ2 检 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 ,两组 血 流 动力 指标水平 比较 ,差 异无统计 学 意 义(P>0.05);治疗后 ,观察 组 最 小 血 流 量 和最小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脑血管外周阻力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 Rankin 评分对比
治 疗 前 ,组 间 患 者 NIHSS 评 分 与 mRS 评 分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治疗后,观察组 患 者 NIHSS 评 分 、mRS 评 分评 分 显 著低 于对 照 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 出 血 总 发 生率 为 5.66%,对 照组 出 血 发 生 率 为 9.43%,组 间 数 据 对 比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见表 3.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起病突然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 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或者永久性脑功能障 碍 。多数存活患者会因脑卒中而留下不同程度的 残疾,给生活带来沉重负担[8-10]。
神经介入治疗在临床中具有创伤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其不良反应比较多,会导致患者出现血 管堵塞、血管破裂以及水肿和肾脏损伤等症状 。而 颅内出血是脑卒中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11-12] 。脑卒 中溶栓治疗主要是将形成的血栓进行溶解消除,来 将血液循环功能进行恢复,保证病变位置血管组织 重新获得供血以及供氧 。 阿替普酶作为抗血栓药 物,其对纤维蛋白具有亲和力,可以将血凝块中的纤 溶酶原进行选择性激活,因此其局部溶栓作用较强, 可有效清除血栓栓塞[13-14] 。在本文研究中,采取阿 替普酶溶栓治疗联合神经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 其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和 NIHSS 评分 、mRS 评分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NIHSS 评分为(8.63±2.07)分,mRS 评分为(2. 15±0.34)分,均 低于对照组评分(P 均<0.05)。 本文研究结果与杜怀 文等[15]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中指出,其观察组患者 治疗后,NIHSS 评分和 mRS 评分分别为(8.72±2.04) 分和(2. 18±0.33)分,原因在于阿替普酶可将血管进 行扩张,将患者微循环进行改善,以此来提高动脉血 流速度,并将脑血管外周阻力进行降低 。在脑卒中 患者早期时使用阿替普酶,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元恢 复,因此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脑卒中 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联合介入治疗后,可将堵塞血管 进一步疏通,提高治疗结果 。而在出血发生率对比 中,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小,说明阿替普酶的应用不 会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更高 。文中数据可有效验 证神经介入治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 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神经介入 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更 为确切,治疗后患者血流量显著增加,阻力显著降 低,出血情况更少,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雪清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的临床研究[J].智慧健康,2022.8(34):148-151. 155.
[2] 劳 小平 , 罗世 旺 , 张炜 志 , 等 . 急性 缺 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J].广西医学 , 2022. 44(21):2493-2497.2503.
[3] 赛 双 桥 , 梁婉 如 , 黄 乾 坤 , 等 . 阿 替普 酶静 脉溶栓 治疗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的 临 床 效 果 分 析 [J]. 中 国 实 用 医 药,2022. 17(21):19-21.
[4] 付刚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机械支架介入取栓治 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评价[J].临床医学 ,2022. 42(9):74-76.
[5] 韩立波,刘红钊,翟婕妤 . 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 酶静 脉溶栓 治疗 急性脑梗死 的效果及对 血 清 PON-1 、Lp-PLA2 、SAA 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22. 19(16):2285-2287.
[6] 梁镜 海 ,李伟 明 ,李 泽荣 , 等 . 阿 替普 酶静 脉溶栓 治疗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的 临 床研 究 [J]. 中 国 现 代 药 物 应 用,2022. 16(5):94-97.
[7] 魏靖 , 张世春 . 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改善 急 性 脑 梗 死 患 者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症 状 中 的 效 果 [J]. 中 外医疗,2022.41(2):119-122.
[8] 曾翠 . 血管内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1.33(18):20-22.
[9] 董 万亮 ,贾延 劼 ,李 楠 , 等 . 探讨应 用 阿 替普 酶静 脉溶 栓 治疗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的 临 床疗 效 [J].数 理 医 药 学杂志,2021.34(4):541-543.
[10] 余经盛, 肖骋 . 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及出血风险研究[J].创 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1.9(2):142-144.
[11] 张柏扬 . 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 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5):768-770.
[12] 陈静,谢闯洲 . 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 性 缺 血性脑卒 中 患 者脑 血 流 动力 学及 神 经 功 能 的 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5):579-581.
[13] 李书华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的效果观察 [J/CD]. 临 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9):57.
[14] 宋黎洁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 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9(75):130-131.
[15] 杜怀文 ,洪芳 ,毕璐洁 ,等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观察[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3):287-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