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放化疗联合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对患者癌基因表达及预后的影响论文

放化疗联合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对患者癌基因表达及预后的影响论文

0

2024-04-23 11:46:5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讨放化疗联合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EC )的临床疗效, 为提高高危EC 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常 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

  【摘要】目的 探讨放化疗联合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EC )的临床疗效, 为提高高危EC 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常 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高危 EC 患者 80 例,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组 [40 例, 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TC ) 化疗, 21 d 为 1 个化疗疗程, 共治疗 2 个疗程 ] 与联合组(40 例, 按照化疗组方案化疗 2 个疗程后进行放疗, 1.8~2.0 Gy/ 次, 4~5 次 / 周, 共持续放疗 24~28 次, 总剂量=60 Gy)。两组患者均于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治疗结束 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病灶组织癌基因相对表达量,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化疗组;与治疗前 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 40(YKL-40)、糖类抗原 -125(CA-125 )、人附睾分泌蛋白 4(HE4 )及原癌基因 c-erbB2、 c-myc mRNA 相对表达量均降低, 联合组较化疗组更低;与治疗前比,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抑癌基因P53、P16 mRNA 相对表达量升高, 联合组较化疗组更高(均 P<0.05 );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脊髓抑制、放射性肠炎、周围神经炎、消化道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化疗组,但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放化疗联合治疗高危 EC 患者治疗效果佳, 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调节原癌基因、抑癌 基因的表达,进而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高危子宫内膜癌; 放疗; 化疗; 预后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一类典型的 生殖道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高 危 EC 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不主张手术治疗,因 此,化疗仍是该类患者当前的标准治疗方法。紫杉醇 + 铂类(TC)化疗方案可阻止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但 经长期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会降低,使免疫系统损伤 [1]; 放疗是一种用电离辐射杀灭肿瘤的方法,可以帮助高危患 者改善生存质量,既往用于高危 EC 可获得一定疗效 [2]。 因此,本研究将放化疗联合治疗用于高危 EC 患者的治疗 中,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 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高危 EC 患者 80 例,以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两组。化疗组(40 例) 患者年龄 38~67 岁,平 均(46.53±4.78)岁;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修订的 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3]: Ⅲ a 期 18 例, Ⅲ b 期 13 例, Ⅲ c 期 9 例;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 细胞癌、浆液性腺癌、鳞癌分别为 28、3、7、2 例。联合组(40 例) 患者年龄 39~68 岁,平均(46.42±4.66)岁; 子宫内膜癌分期: Ⅲ a 期 17 例, Ⅲ b 期 13 例, Ⅲ c 期 10 例;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 腺癌、鳞癌分别为 30、5、2、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 《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4] 中高危 EC 的诊断标 准;⑵均为首次就诊;⑶未行放化疗;⑷卡式功能评分 [5] (KPS)=70 分。排除标准:⑴复发性 EC;⑵对本研究药 物过敏;⑶有放化疗禁忌证。本研究经常州市第七人民医 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给予化疗组患者 TC 化疗方案,化疗周期 开始后:第 1 天静脉滴注紫杉醇注射液(四川汇宇制药股 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03702.规格: 5 mL∶30 mg) 140 mg/m2 与 500 mL 5% 葡萄糖注射液混合, 3 h 内注射 完;第 2 天静脉滴注卡铂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H20020181.规格: 10 mL∶50 mg)300 mg/m2 与 500 mL 5% 葡萄糖注射液混合, 1 h 内注射完,21 d 为 1 个 疗程,治疗 2 个疗程。联合组患者在化疗 2 个疗程后接受 放疗,化疗方法同化疗组,运用 CT 模拟定位对治疗区域进行检查,范围为第 3 腰椎椎体上缘区域至坐骨结节下方 区域 5 cm处,设定扫描层距为 3 cm,进行靶区勾画。采 用 5 野照射模式,1.8~2.0 Gy/ 次,4~5 次 / 周, 共持续放疗 24~28 次,总剂量≤60 Gy,治疗中若患者有严重排斥反 应,应立即终止治疗。

  1.3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完全缓解:患者经治疗 后影像学检查及其他检查均未发现肿瘤病灶;部分缓 解: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检查及其他检查发现肿瘤病灶较 治疗前缩小 50% 及以上;疾病稳定:治疗后肿瘤体积 缩小 <50% 或增大 <25%;疾病进展:治疗后肿瘤体积 增大 25% 及以上或产生新病灶 [4]。客观缓解率 =1-疾 病进展率 -疾病稳定率。⑵血清肿瘤标志物。分别于治 疗前与治疗结束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6 mL, 置 入肝素抗凝试管, 轻轻摇匀, 以转速 3 500 r/min, 离 心 10 min,取上层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糖类 抗原 -125(CA-125),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人附 睾分泌蛋白 4(HE4)、甲壳质酶蛋白 40(YKL-40)水 平。⑶癌基因表达量。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子宫内 膜组织标本适量,加入 TRIzol 裂解液后,充分研磨组 织使其破碎和裂解;采用 RNA 分离试剂盒分离组织裂 解液中的 RNA,然后采用反转录试剂盒将 RNA 合成 为 cDNA,最后取 cDNA 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原癌基因 c-myc、c-erbB2. 抑 癌基因 P16、P53.加入反应物稀释 10 倍的 PCR 缓冲液2.5 μL、氯化镁(MgCl2)溶液 1.5 μL、上游引物和下游引 物(c-myc 上游引物: 5'-GTGCCCAGTCAACATAGC-3', 下游引物: 5'-GGGTGTAAACAGTAATAGCG-3';c-erbB2 上游引物: 5'-CAGTGTGTCAACTGCAGTCA-3',下 游引物: 5'-CAGGAGTGGGTGCAGTTGAT-3';P16 上 游引物: 5'-GAAGAAGAGGAGGGGCTG-3',下游引 物: 5'-GGTCGGGTAGAGGAGGTGC-3';P53 上游引 物: 5'-CCTTCCCAGAAAACCTACCA-3',下游引物: 5'-TCATAGGGCACCACCACACT-3')各 0.5 μL,最后加水 配成总体积为 25 μL 的反应体系。PCR 反应条件: 94 ℃ 下反应 1 min;55 ℃ 下反应 1 min;72 ℃ 下反应 1 min, 共进行 35 个循环, 72 ℃ 反应延长 5 min,重复 3 次;以β-actin 为内参基因,采用 2- ΔΔ Ct 方法计算基因的 mRNA 表达量。⑷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脊髓抑制、 放射性肠炎、周围神经炎、消化道症状的发生情况。不良 反应总发生率为各发生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组间 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 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1.png

  2.2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 YKL-40、CA125、HE4 均降低,联合组 低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png

  2.3两组患者病灶组织癌基因表达情况比较 与治疗 前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原癌基因 c-myc、c-erbB2 的 mRNA 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联合组均低于化疗组;抑癌 基因 P16、P53 的 mRNA 相对表达量均升高,联合组均高 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3.png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患者各项 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化疗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见表 4.

4.png

  3 讨论

  EC 的发生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手术是 治疗早期 EC 的最佳方案, 高危 EC 患者转移风险较大, 为 避免病情反复, 需通过化疗及放疗以清除病灶癌细胞。TC 化疗方案是临床常用化疗方案,但单纯化疗无法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和生长,且患者接受度较差,预后往往不佳。

  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或粒子等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 通过破坏肿瘤细胞 DNA 结构, 使其失去增殖能力, 从而达 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病情进展的目的。放疗联合化疗可 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化疗敏感性,可高效作用于靶病灶, 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并促使其凋亡和自噬 [6]。本研 究中,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化疗组,说明放化疗联 合治疗高危 EC 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

  CA-125 水平在高危 EC 患者的血液中会有所升高; YKL-40 可刺激血管生成、诱发炎症反应,对肿瘤细胞凋 亡有抑制作用;HE4 在高危 EC 患者中表达增加, 其水平 可随癌细胞增殖快速上升 [7]。本研究中,联合组患者血清 YKL-40、CA125、HE4 水平均低于化疗组, 这提示放化疗 联合治疗高危 EC 患者可促使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 提高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为,放化疗联合治疗主要是通过 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使肿 瘤细胞长期处于放疗敏感期,进而提高其对放疗射线的敏 感性,以提高其整体杀伤作用,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8]。

  c-erbB2、c-myc 是高危 EC 中常见的原癌基因,均参 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的过程。P53、P16 则是常 见的抑癌基因, 高危 EC 患者机体内P53、P16 呈低表达, 可促使肿瘤的形成 [9]。本研究中,与治疗前比,治疗结束 后两组患者病灶组织癌基因 c-erbB2、c-myc mRNA 相对表 达量降低,联合组更低;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患者病灶组 织癌基因P53、P16 mRNA 相对表达量升高, 联合组更高, 提示放化疗联合治疗高危EC 患者可以调节原癌基因、抑癌 基因的表达。分析其原因, 高危 EC 患者放疗主要是利用放 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使高剂量射线均匀分布在肿瘤上, 使病变部位的放射量提高, 破坏肿瘤细胞的 DNA 结构, 通 过下调 c-erbB2、c-myc 的表达水平,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同时可针对不同区域调整剂量强度,使靶区内部 剂量更均匀, 降低对病变周围组织的损伤, 上调P53、P16 的表达 [10]。另外, 本研究中, 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均高于化疗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放化疗联合 治疗高危 EC 患者整体安全性良好。

  综上, 放化疗联合治疗高危 EC 患者疗效显著, 可促使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调节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 达,进而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玮 , 刁海丹 . 序贯放化疗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 疗效及血清 HE4、CA125 水平的影响 [J]. 河北医学 , 2020. 26(7):1104-1107.

  [2] 周亚燕 , 方敏捷 , 龚龙 , 等 . 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高危子 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J]. 中国肿瘤临床 与康复 , 2019. 26(4): 421-424.

  [3] 张英丽 , 丁国军 , 石磊 , 等 . 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修订对术前 MRI 预测子宫内膜癌分期准确性的影响 [J].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19): 1486-1489.

  [4] 张萍, 艾斌 . 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J]. 国际肿瘤学杂志,2016. 43(11): 848-851

  [5] 刘敏 , 张璐 , 孙丽华 , 等 . 辽宁省肿瘤化疗患者 KPS 评分情况分 析 [J]. 中国肿瘤 , 2013. 22(8): 635-637.

  [6] 游兴文 , 管华平 , 王艳虹 , 等 . 放化疗联合应用对高危子宫内膜 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J]. 癌症进展 , 2020.18(1): 48-50. 83.

  [7] 鲁历历 , 孙鹏飞 , 叶斌强 . 放化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癌 1 例 [J]. 国际肿瘤学杂志 , 2022. 49(12): 766-768.

  [8] 杨文艳 , 杨焱 . 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 HE4、CA-125、CA19-9、 YKL-40 联合应用价值探析 [J]. 贵州医药 , 2023. 47(2): 185-186.

  [9] 郑迎春 , 李真 , 王悦 , 等 . 紫杉醇 + 卡铂化疗方案联合放疗对高 危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h1/Th2 型细胞因子及癌基 因表达的影响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23. 23(16): 3154-3158.

  [10] 严菊芳 , 俞小元 , 候岩峰 , 等 . 卡铂和紫杉醇联合放疗对高危子 宫内膜癌血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J]. 中国妇产科临床 杂志 , 2021. 22(3): 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