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4-17 13:42:4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该院收 治的 60 例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该院收 治的 60 例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推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痉挛状态(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下肢功能 [ 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FMA) 、Berg 平衡量表(BBS) 、功能性步行量表(FAC) ] 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 评分。结果: 干预后, 两组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分级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两组 FMA 下肢评分及 BBS、FAC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两组 ADL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关键词】 卒中;恢复期;中医推拿;康复训练;痉挛;下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Application effects ofTCM massage combin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traininginpatients with stroke inrecovery period
SHEN Xiaofeng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Laixi Municipal Hospital, Qingdao 266600 Shandong,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TCM massage combin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recovery period. 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60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recovery period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uly 2023.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CM massage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limb spasticity (Ashworth spasm rating scale), the lower limb function [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FMA), Berg balance scale (BBS), functional walking scale (FAC)] and the daily living ability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Ashworth spasm rating scal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scores of FMA, BBS and FAC of lower limb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the ADL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TCM massage combin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limb spasm in the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nd improve the lower limb function and the daily living ability scor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Keywords】 Stroke; Recovery period; TCM mass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pasm; Lower limb functio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由血管阻塞或脑部 血管突然破裂所致,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 [1] 。卒 中患者治疗后仍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 活能力 [2]。常规康复训练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提高 患者脑部的可塑性,从而刺激机体中枢神经,但单 一康复训练效果有限 [3]。中医推拿可有效放松肌肉、 缓解肢体痉挛状态,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4] 。本文观察中医推拿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卒中恢复期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 本院收治的 60 例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 指南 2018》中相关诊断标准 [5] ;经头颅 CT 或磁共 振成像检查确诊;局部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 面神经功能缺损;中医符合《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 南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中相关诊断标准 [6];以偏瘫、不言、口舌歪斜等为主症,以头痛、眩晕 等为次症。排除标准:伴有关节疾病或其他影响步 行的疾病;严重局部皮肤疾病;存在精神或严重意 识障碍;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对 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 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21JPY- 013554)。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男 12 例,女 18 例;年龄 55~80 岁, 平均(67.01±3.19) 岁;病程 3~7 个月, 平均(5.31±0.69)个月。观察组:男 14 例,女 16 例; 年 龄 56~81 岁, 平 均(67.11±3.62) 岁;病程 3~ 7 个月, 平均(5.28±0.72) 个月。两组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1)卧床 阶段:协助患者被动进行翻身、桥式躯干等训练, 并协助患者进行膝、踝等屈伸运动, 10 min/ 次, 4 次 /d。(2)下床活动阶段:先指导患者进行站 位平衡及原地踏步练习,再逐渐过渡到扶拐行走、 独立行走。15 min/ 次,3 次 /d。在患者病情允许的 情况下,可鼓励其进行穿衣、如厕、刷牙等训练,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出院指导:嘱患 者出院后每次运动时长为 30 min,2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推拿。(1)上 肢: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肩、肘和腕关节被动活 动,采用掌揉法及滚法由患者上臂内外侧向前臂推 拿, 后按揉肩髃、曲池等穴位, 20 min/ 次,1 次 /d。 (2)下肢:患者取侧卧位,采用拿揉法推拿腓肠 肌肌腹、患肢股四头肌,采用滚法推拿患侧臀部, 由大腿外侧向小腿外侧进行,40 min/ 次,1 次 /d。 而后让患者取仰卧位,先对足趾进行捻揉,再进行 踝关节、足趾被动活动,后采用搓法推拿患者患侧 下肢肌肉。(3)躯干:患者取仰卧位,按揉脊柱 两侧肝俞、胆俞、肠俞以及肾俞等穴位,采用滚法 推拿脊柱两侧肌肉。40 min/ 次,1 次 /d。(4) 头 部:患者取侧卧位,采用抹法由印堂到太阳穴、睛 明穴进行按压;患者取坐位,采用揉法推拿颈项两 侧。45 min/ 次,1 次 /d。两组均连续干预 4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痉挛 状态。采用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评估 [7],0 级: 肌张力未增加; 1 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损处 被动屈伸时关节活动范围(ROM) 出现卡住情况; 1+ 级:ROM 的卡住情况为 50%;2 级:ROM 超过 50% 有阻力;3 级:被动运动阻力明显;4 级: 出 现僵直无法活动情况。(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下肢功能评分。采用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 量表(FMA)评估运动功能 [8] ,下肢总分 0~34 分, 分数与下肢运动功能呈正比。采用 Berg 平衡量表 (BBS)评估平衡能力 [9],总分 0~56 分, 评分越高, 下肢平衡能力越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 评估步行能力 [10] ,根据行走情况分为 6 级(以 0~ 5 计分) ,分数与步行能力呈正比。(3)比较两 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量表(ADL) 评估 [11] ,总分 0~100 分, 评分与 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肢体痉挛状态比较 干预前, 两组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分级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两组 Ashworth 痉挛 评定量表分级均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 FMA 下肢评分及 BBS、FAC 评分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两组 FMA 下肢评分及 BBS、FAC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 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2.3 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干 预前,两组 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干 预 后, 两 组 ADL 评 分 均高于干 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3 讨论
卒中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90% 的卒中患 者治疗 3 周内会出现下肢肌痉挛症状,而单一使用 常规康复训练效果不佳,且训练过程中反复进行 膝关节过度伸展易形成累积性损伤 [12-13] 。中医推 拿具有疏通经络、活血疏散的功效,可缓解下肢 痉挛 [14]。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 表分级优于对照组,FMA 下肢评分及 BBS、FAC、 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中医推拿可调 节患肢神经、肌肉功能,有利于缓解下肢痉挛,同 时还可增强患者大脑皮层感觉区对酸胀的感知度 [15]。 此外,配合按摩两侧肌肉,并进行髋关节等运动,能够达到疏通经络、行气疏络的功效,利于预防关 节粘连,改善患者关节运动功能,提高其关节活动 度 [16]。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更 有助于促进患者下肢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 缓解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下肢 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 规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曹贤畅,张和妹,陈聪博,等 . 中医推拿结合现代康复对老 年脑卒中患者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 22 ): 5397-5399.
[2] 陆琦 . 黄芪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骨骼肌含 量及肌力的影响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4.36( 2 ): 149-150.
[3] 支俊才,张瑞洁,张建伟,等 . 减重步行训练联合运动想象 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走功能的影响 [J]. 中华物理医学与 康复杂志, 2022.44( 12 ): 1123-1125.
[4] 闫雪,郑鹏,张亚男,等 .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脑卒中后 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43( 18 ): 4427-4431.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 病学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 9 ): 666-682.
[6]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制定工作组, 章薇,娄必丹,等 .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 [J]. 康复学报, 2021 ,31( 6 ): 437-447.
[7] 陈佳旭,邵开超,鲁常武 . 神经干刺激疗法在脑卒中恢复期 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J]. 针刺研究,2020.45( 5 ): 412-415.
[8] 朱云红,曲宪双,闫鏐,等 . 大接经法与常规体针治疗法对 脑卒中后肩痛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影 响对比研究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2.40( 2 ): 202-205.
[9] 朱红刚 . 阿基米德运动悬吊系统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 临床效果及其对 Berg 平衡量表、Barthel 指数量表及 Lindmark 平衡评分的影响 [J]. 当代医学, 2021.27( 2 ): 81-83.
[10] 黄洪,吴友飞,胡蓉,等 . 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偏 瘫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 的影响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 ,39( 4 ): 18-21.
[11] 金立 . 探讨神经内科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 活活动(ADL )能力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3.21( 9 ):177-179.
[12] 甘晓斌,吴端义,王丹阳,等 . 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40( 9 ): 1992-1995.
[13] 李泽文,张沛潇,李丽 . 悬吊推拿运动对脑卒中恢复期上 肢痉挛的效果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2 ,28( 11 ): 1252-1258.
[14] 李晓霞 . 中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应用及观察 [J]. 中 国伤残医学, 2020 ,28( 1 ): 54-55.
[15] 钱佳岑,陆佳伟,刘敏洁 . 中医推拿联合镜像神经元理论康 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 [J]. 世界中西医结 合杂志, 2022 ,17( 9 ): 1877-1880.
[16] 张云龙,马学思,吴锐,等 . 中医推拿智能化开发技术路线 探讨与应用 [J]. 中医药通报, 2023 ,22( 3 ): 5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