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2024-04-16 11:01:26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今后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3 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发病后 6~24 h 内是否出现血肿扩大将其 分为血肿未扩大组(90 例)、血肿扩大组(30 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筛选影响自发性 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血肿未扩大组比, 血肿扩大组中年龄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今后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3 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发病后 6~24 h 内是否出现血肿扩大将其 分为血肿未扩大组(90 例)、血肿扩大组(30 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筛选影响自发性 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血肿未扩大组比, 血肿扩大组中年龄≥ 50 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存在抗凝治疗 史、存在吸烟史、入院时收缩压(SBP )≥140 mmHg(1mmHg=0.133 kPa )、入院 3 h SBP ≥ 140 mmHg、血肿量≥ 13 mL、存在不规则 血肿、存在不均质血肿患者占比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均升高, 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评分降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存在抗凝治疗史、入院 3 h SBP ≥ 140 mmHg、血肿量≥ 13 mL、存在不规则血肿、存在不均质血肿、 NIHSS 评分升高均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OR=1.855 、21.073 、1.038 、23.266 、24.680 、1.111 ,均 P<0.05 )。结论 存在抗 凝治疗史、入院 3 h SBP ≥ 140 mmHg、血肿量≥ 13 mL 、存在不规则血肿、存在不均质血肿、 NIHSS 评分升高均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 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以稳定其病情,改善预后。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血肿; 影响因素
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在 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呕吐等症 状,易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临床对于自发性脑出血诊断 的金标准为脑部 CT 检查,通过对患者脑部的血肿进行检 查来判断自发性脑出血的可能性 [1]。临床研究认为,自发 性脑出血患者常会出现脑部血肿扩大的症状,而血肿扩大 又会导致再次脑出血,导致患者脑组织损伤,神经细胞 水肿,增加了患者远期预后不良和发生死亡的风险 [2],因 此,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 脑出血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3 月佛 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患者发病后 6~24 h 内是否出现血肿扩大将其分 为血肿未扩大组(90 例)、血肿扩大组(30 例),血肿扩大 的判断标准:患者入院后发病 6 h 内进行首次头颅 CT 扫 描,发病 24 h 内再进行第 2 次头颅 CT 扫描,如果在两次 头颅 CT 扫描之间,血肿体积增加 >33%,即可认为血肿扩 大 [3]。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4] 中关于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⑴年龄 >18 岁;⑵发病 6 h 内进行 CT 检查,24 h 内进行复查; 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⑴原发性 脑出血;⑵肿瘤、血液疾病导致脑出血;⑶复查前行外科 手术。本研究经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发病 6 h 内进行脑部 CT 检 查, 层薄设置为 5 mm, 选取血肿最大平面的 CT 图像进 行评估。血肿分级依据 5 点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均匀 / 规 则为 1~2 级;不均匀 / 不规则为 3~5 级 [5]。计算血肿体积,血肿体积 = 血肿最大出血平面的最长直径 × 与最长 直径垂直的直径 × 血肿高度 /2,并依据计算出的体积对 血肿大小进行分类,小型血肿: 0~10 mL;中型血肿: 11~25 mL;大型血肿:>25 mL [6]。
1.3 观察指标 ⑴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进行比较。包括: 性别(男、女)、年龄(<50 岁、≥50 岁)、格拉斯哥昏迷 量表(GCS)[7] 评分(包含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 运动反应 3 方面,总分 15 分,分值越低患者昏迷程度越 深)、是否存在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既往有无脑卒 中史、有无抗凝治疗史、有无吸烟史(每天吸烟≥20 支, 烟龄≥20 年即为存在吸烟史) 、有无饮酒史(折合酒精 量 >40 g/d,持续 5 年或者 2 周内有暴饮史即为存在饮 酒史) 、入院时与入院 3 h 收缩压(SBP)[<140 mmHg (1 mmHg=0.133 kPa)、≥140 mmH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卒中量表(NIHSS)[8](NIHSS 评分满分 42 分,得分越 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严重)、血肿量、是否存 在不规则血肿、是否存在不均质血肿。⑵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 自变量,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是否发生血肿扩大设置为因 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 究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5.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 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法 检测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采 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 大的危险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单因素分析 与 血肿未扩大组比,血肿扩大组中年龄≥50 岁、合并糖尿 病、合并高血压、存在抗凝治疗史、存在吸烟史、入院 时 SBP≥ 140 mmHg、入院 3 h SBP≥ 140 mmHg、血肿 量≥13 mL、存在不规则血肿、存在不均质血肿患者占比 及 NIHSS 评分均升高,而 GCS 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2 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作为因变量,将 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 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具体赋值见 表 2;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抗凝治疗 史、入院 3 h 后 SBP≥ 140 mmHg、血肿量≥13 mL、存在 不规则血肿、存在不均质血肿、NIHSS 评分升高均为自发 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OR=1.855、21.073、1.038、23.266、24.680、1.11),效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见表 3。
3 讨论
自发性脑出血主要受到非外伤因素影响,由机体原因 导致脑大、小动脉、静脉等自发性破裂进而引起的脑内出 血, 其受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在发病的 24 h 内 经 CT 复查发现其引起脑部血肿扩大的概率较高,会严重 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脑出血后患者的脑部血肿扩大不仅易 发生再次脑出血,且会使得病情加重,对于患者的神经功 能有严重的损害。故需要通过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对自发性 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为预防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 肿扩大致再出血的研究提供重要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存在抗凝治疗史、入院 3 h SBP≥ 140 mmHg、血肿量≥ 13 mL、存在不规则血肿、存在不 均质血肿、 NIHSS 评分升高均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 大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在于, 有抗凝治疗史的患者, 若用药量过多会导致基底节出血,而基底核部位脑组织支 持力较相对其他部位较弱,因此,更易发生血肿扩大 [9]。 对于此类患者需减少日常药物的摄入,或者使用其他相同 功效的药物,进而降低服用抗凝药物对血管造成的损伤。 入院 3 h SBP≥ 140 mmHg 患者的血压偏高, 会导致患者脑 组织血流灌溉不足,增强血流对血管壁的剪切力,增加血 管壁通透性,进而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加重水肿,使得血 肿进一步增大, 成为了血肿扩大的可能性因素 [10]。高血压 患者可通过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以及每天保证充 足的睡眠来稳定血压水平,必要时遵医嘱服药减压药,进 而稳定血压水平。
针对血肿量偏高、不规则血肿及不均质血肿的患者, 血肿的本质决定了其会导致脑部出现活动性、多点性、多 过程性出血,且不规则、不均质血肿常会导致多部位脑出 血、血管畸形形成以及血肿边缘张力大,因此,自发性脑 出血后血肿扩大的概率较高 [11]。患者可选择微创手术抽血 对血肿进行治疗,进而降低血肿自身因素对于血肿扩大的 影响。NIHSS 评分较高的患者, 其神经功能存在一定的缺 损,使得机体的神经调节功能受阻,促使血肿周围炎症细 胞浸润, 故其血肿扩大的概率较高 [12]。对于此类患者, 除 了保持良好的心情、营养饮食、保证睡眠的充足、多补充 维生素等常规护理干预外,还应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 以及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的其他症状,以 便及时发现血肿扩大的迹象。
综上, 存在抗凝治疗史、入院 3 h SBP ≥ 140 mmHg、 血肿量≥13 mL、存在不规则血肿、存在不均质血肿、 NIHSS 评分升高均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 素,因此,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 肿扩大,以稳定病情,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赵子涵 , 王静 , 李岩松 , 等 . 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影响因 素及预测研究 [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44(10): 1149-1153.
[2] 张学峰 , 杨存 , 马雪莹 , 等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 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 [J]. 宁夏医学杂志 , 2023, 45(7): 646-648.
[3] 黄修宁 . CT 平扫征象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预测价 值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1, 5(19): 201-202.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 学组 .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2019)[J]. 中华神经科杂志 , 2019,52(12): 994-1005.
[5] 庄坚炜 , 陈向林 , 侯文仲 , 等 . CT 平扫血肿分级方式联合多危险因素对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的预测作用 [J/CD]. 中华脑血 管病杂志 ( 电子版 ), 2022, 16(2): 92-99.
[6] YU N, YU H, LI H, et al. A Robust Deep Learning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Hematoma Volumetric Detection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Stroke, 2022, 53(1): 167-176.
[7] 崔国胜 , 刘四新 , 郝有智 , 等 . 高压氧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干 预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 GCS 评分 , 生活质量的影 响 [J]. 陕西中医 , 2018, 39(1): 50-52.
[8] 蒋艳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急性脑梗塞患者 NIHSS 评分及 C 反应蛋白的关系 [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2017, 24(4): 393-395.
[9] 钱洪波 , 吴高远 , 潘捷 , 等 . 老年患者脑出血发病前抗凝药物 的使用与急性期血肿扩大的相关性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21,41(7): 1366-1369.
[10] 彭佳华 , 龙少好 , 黄兰青 , 等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形态分 析对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与诊断价值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4): 565-572.
[11] 彭文廷 , 张瑞杰 , 解丙坤 , 等 . 基于 CT 特异征象预测自发性脑 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J].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23, 33(3):366-370.
[12] 吴仕站 , 洪云 . 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形成扩大的危险因素及其相 关性研究 [J].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 22(34): 5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