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与中药处方点评作用论文

2024-04-16 10:40:30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与中药处方点评效果 。 方法 :择取本院干预前后 5 0 0 例 中医处方单(2 0 1 9 . 0 1 ~ 2 0 2 0 . 1 2) ,干预前(2 0 1 9 . 0 1 ~ 1 2) 未开展中药处方点评 , 干预后(2 0 2 0 . 0 1 ~ 1 2) 开展中药处方点评 ,分析处方点评前后中药房饮片调配差错情况及中药类型 。 结果 : 干预后 ,合理处 方率高于干预前 ,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 . 0 5) ; 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类型较多 ,在所有类型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与中药处方点评效果 。 方法 :择取本院干预前后 5 0 0 例 中医处方单(2 0 1 9 . 0 1 ~ 2 0 2 0 . 1 2) ,干预前(2 0 1 9 . 0 1 ~ 1 2) 未开展中药处方点评 , 干预后(2 0 2 0 . 0 1 ~ 1 2) 开展中药处方点评 ,分析处方点评前后中药房饮片调配差错情况及中药类型 。 结果 : 干预后 ,合理处 方率高于干预前 ,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 . 0 5) ; 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类型较多 ,在所有类型中组方 结构不明问题较大 ,其次为脚注执行不到位 、调剂剂量不明 、处方开具不规范 。 干预前后各差错类型 差错率对比 ,干预后差错率较干预前低 ,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 0 5) 。 结论 : 中药房饮片在搭配 期间 ,极易因组方结构不明 、脚注执行不到位 、调配剂量不准确 、处方开具不规范等导致调配差错 , 通 过中药处方点评后可减少其差错情况 。
关键词 中药房 ;饮片 ;差错率 ; 中药;处方点评;处方开具不规范
随着 中 医 药 理 论 不 断 发 展 , 中 成 药 种 类 不 断 增 加 ,新剂型药物在临床 中 不 断 推 出 , 在 临 床 中 的 应 用 日益广泛 。但是 , 目 前 较 多 医 院 在 应 用 中 成 药 期 间 , 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 , 主 要 有 药 物 配 伍 问 题 、药 物 剂 量与药典标准不符 、辨 病 与 辨 证 未 有 效 结 合 等 , 因 此 为了提高中成药临床使用合格率 ,采取有效的管理方 案至关重要[1] 。处方点 评 制 度 的 实 施 通 过 对 药 物 调 配与使用 ,可及时发现 药 物 调 配 差 错 情 况 , 遏 制 不 合 理用药 ,提升处方合格率 , 以此起到规范用药的目的 。 较多文献报道显示 ,处 方 点 评 多 以 西 药 为 主 , 中 药 处 方点评是临床有 待 解 决 的 问 题[2] 。 中 药 饮 片 是 由 不 同中药材混合后 , 在中 医 药 理 论 基 础 上 制 作 而 成 , 是 我国特制 的 一 类 中 成 药 物 , 是 中 成 药 研 制 的 重 要 药 材[3] 。 随着炮制理论的逐渐完善 ,成为中医临床对疾 病防治的重要方法 ,所以通过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对中 药调配尤为重要 。 中药 饮 片 处 方 点 评 主 要 是 对 处 方 实施的一种程序 , 在点 评 期 间 属 于 后 置 程 序 , 主 要 依 据为法律法规及相关 文 件 、药 品 说 明 书 、临 床 诊 疗 规 范及指南等 ,可从不同方面(规范性 、合法性 、适宜性) 给予点评 , 以此确保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本文以 本院 5 0 0 例中医处方单为例 ,探究中药处方的差错情 况与中药处方点评效果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抽查 本 院 5 0 0 例 中 医 处 方 单 (2 0 1 9 . 0 1 ~ 2 0 2 0 .1 2) ,分析处 方 调 配 问 题 、观 察 改 善 效 果 。 选 取 2 0 1 9 年 1 ~ 1 2 月 2 5 0 例处方单作为干预前 ,2 0 2 0 年 1 ~ 1 2 月 2 5 0 例处方单作为干预后 ,干预前未开展中药处方 点评 ,干预后开展中药处方点评 。处方单出具多个科 室 ,如针灸科 、内科 、妇科 、按摩科等 。
纳入标准 : ①所选中药处方完整 ; ②点评工作人 员工作年限 ≥2 年 。
排除标准 : ①点评工作人员资历偏低者 ; ②点评 工作人员因相关因素退出研究 。
1 . 2 方法
干预前采用常规管理 , 依据医院规章制度实施 。 干预后采用中药处方点评 : (1) 开展点评工作 :在点评 期间需严格依据《中国药典》、《中药处 方 格 式 及 书 写 规范》制度全面开展 ,且在点评 期 间 不 同 小 组 间 通 过 互相探究对处方实施全面点评 ;依据医院制定的相关 标准检验的处方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处理 。 ①组 方结构不明确 ,导致处方中药物配伍禁忌 。 临床在应 用中药时 ,多存在 “十八反 、十九畏 ”,极易出现相关不 良反应 ,在应用中需避免同时使用 。点评小组对所用 中成药药效进行全面分析 ,若药效中有 2 种以上相似 药物成分 , 即为 重 复 用 药 情 况 。 在 对 患 者 用 药 前 , 需 对药物组方结构有效 明 确 , 了 解 患 者 用 药 史 , 确 定 所 用药物是否与既往所用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可避免出 现不良用药事件 ,如大黄 ,若与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 , 易导致代谢功能紊乱 。 当归若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 , 可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② “脚注 ”执行不到位点评 :我国针对中药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在中药饮片制作 时 ,若对调剂或煎煮期间有特殊要求需明确标准具体 内容 ,如具体用法 、药物制作要求等 , 以上内容多以角 标形式呈现 。但 是 , 在 实 际 中 药 调 配 中 , 对 有 特 殊 要 求的中药饮片制作未注明脚注 ,且在进行药物标准审 查期间 ,未严格审查脚 注 规 范 性 与 正 确 性 , 极 易 出 现 药物用法用量错误 ,无法确保用药的正确性 。本研究 显示 ,若 “脚注 ”执行不到位 ,易使用药正确率降低 ,提 升用药差错率 ,主要与药物中具体用法用量不明确密 切相关 。 中药处 方 开 具 后 , 较 多 需 进 行 煎 煮 , 为 了 达 到预期药效 ,应确保药 物 煎 煮 的 科 学 性 , 对 于 特 殊 药 物 ,还需更为详细的注明 ,如 “另煎取汁兑入 ”;对于表 面硬度较高的中药 , 首 先 需 要 进 行 煎 煮 , 在 脚 注 中 应 严格明确煎煮时间与 方 法 ; 部 分 中 药 易 产 生 挥 发 , 在 使 用 中 需 特 殊 处 理 , 因 此 应 在 注 明 中 严 格 注 明 “后 下 ”; 部 分 中 药 质 地 轻 浮 , 应 在 脚 注 中 严 格 注 明 “包 煎 ”;对于胶类中药 ,需注明 “烊化 ”。③调配剂量不准 确点评 : 中药剂量极易 影 响 诊 疗 效 果 与 治 疗 安 全 性 , 中药剂量主通过既往用药经验而制定 ,从不良反应角 度分析 ,常规用量引起 的 不 良 反 应 相 对 较 少 , 但 是 用 药剂量不 准 确 在 临 床 中 依 然 存 在 , 用 药 剂 量 普 遍 较 小 ,致使无法达到预期 的 疗 效 , 很 难 在 规 定 时 间 内 容 消除临床症状 ,延误病情 ;若药物剂量过大 ,极易出现 严重不良损伤 , 且 对 机 体 易 造 成 损 伤 , 如 草 乌 、川 乌 、 附子 、红花等 。所 以 , 医 务 人 员 应 认 识 到 药 物 剂 量 不 规范产生的危害 , 以此 做 到 规 范 用 药 , 杜 绝 超 剂 量 用 药情况 ,特别是使用含 有 毒 性 或 药 性 峻 烈 药 物 时 , 需 严格确保药物剂量的规范 。若采用中药联合时 ,若两 种药物中的成分作用 类 似 , 应 严 格 控 制 药 量 , 以 此 避 免两种药物相同成分叠加超出规范的药物剂量 ,如在 开具的药方中 ,川乌 、草乌各 3 g ,单 一 中药剂量为 3 g , 未出现超量 。但 是 , 以 上 两 种 中 药 有 相 同 功 效 , 且 均 有一定毒性 ,两药药效叠加致使用药剂量为规范剂量 的 2 倍 ,导致药物用量过大情况 。 ④处方开具不规范 点评 :主要包含多种类 型 : 在 填 写 处 方 期 间 相 关 信 息 缺失 ,如婴儿处方对年龄 、体重的规范不明确 ;疾病诊 断不清 ,且处方中仅出现药物信息 , 医师 、药师签名不 齐全 。处方填写方法未依据药物标准写法 , 出现名称 简写或使用其他小众名称 。对于手写处方 ,在填写期 间极易出现错别字 、简写 、谐音等 。 ⑤漏抓 、误抓药物 点评 :在进行中药调配期间 ,药材的误抓 、漏抓是调配 差错的主要原因 , 主要 与 调 剂 人 员 工 作 责 任 心 、工 作 认真度密切相关 , 主要 受 到 多 个 因 素 的 影 响 : 较 多 中 药材大小 、外观有较高 的 相 似 度 , 在 药 物 配 比 时 极 易出现误抓情况 ,如山药与天花粉 、关木通与川木通 、姜 半夏与法半夏等 ,无法 达 到 预 期 药 效 ,存 在 较 大 的 安 全性 。 因此调配 期 间 , 需 严 格 观 察 药 物 形 态 , 做 到 较 好的辨识 。部分药物药名存在较大相似 ,极易出现误 抓情况 ,如山茱萸与吴茱萸 、紫草与茜草 、苏梗与桔梗 等 。药物的漏抓与调剂人员日常工作习惯密切相关 ,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 ,需 养 成 良 好 的 工 作 习 惯 , 严 格 依 据处方中药物前后顺序进行抓药 ,若因药师因自身习 惯未按顺序抓药 ,需在最后逐 一 核对 , 以此避免错抓 。 ⑥生熟运用不清楚点评 :生药与炮制饮片从功效性能 角度分析有较大的差异 , 同时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也 存在较大差异 ,其生熟 理 论 内 容 为 生 泻 熟 补 、生 峻 熟 缓 、生毒熟减 、生 效 熟 增 , 其 核 心 内 容 为 生 行 熟 止 ; 若 以生代熟极易使药效 出 现 折 扣 , 增 加 诊 疗 风 险 , 如 生 大黄与炒大黄 、生 地 与 熟 地 等 。 ⑦配 伍 禁 忌 点 评 : 我 国新版药典中国 ,部分有配伍禁忌的药物未将其归入 此类 ,可能是因两药联 合 极 易 增 加 机 体 毒 性 , 同 时 十 八反药物含有较大毒 副 作 用 ,若 用 药 不 慎 , 极 易 出 现 相关不良反应 ,其毒性与配比剂量密切相关 ,如甘遂 、 大戟和芫花与甘草采用规范的药物配比 ,可使药物毒 性降至 最 低 。 中 药 与 中 成 药 配 伍 禁 忌 需 遵 循 “十 八 反 ”与 “十九畏 ”;药师需对中成药与中药组方 、中成药 组间严格核对 , 及 时 发 现 配 伍 禁 忌 情 况 。 目 前 , 临 床 中药开具中 , 同 一 种类 药 物 重 复 开 具 情 况 较 为 普 遍 , 虽可达到药效加倍效 果 , 但 是 易 出 现 重 复 用 药 情 况 。 (2) 定期检查 : 在点评时 ,对相 关 工 作 应 定 期 检 查 , 同 时依据规章制度工作 , 确 保 有 端 正 的 工 作 态 度 , 以 此 降低差错率 。
1 . 3 观察指标
(1) 分析对比干预 前 后 不 合 理 处 方 率 : 不 合 理 处 方率 、合理处方率 。
(2) 对比干预前后调配类型(组方结构不明 、脚注 执行不到位 、调配剂量不准确 、处方开具不规范 、漏抓 误抓药物 、生熟运用不清晰 、配伍禁忌) 与差错率 。
1 . 4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 25 . 0 软 件 统 计 分 析 , 计 量 资 料 使 用(± s )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 用χ2 检验 , 当(P<0 . 05) 时 ,代表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
2 结果
2 . 1 对比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率
干预后 , 合理处方率高于干预前 , 数据对比有统 计学意义(P<0 . 05) ,见表 1 。
2 . 2 对比干预前后调配类型与差错率
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类型较多 ,在所有类型中组方 结构不明问题较大 ,其 次 为 脚 注 执 行 不 到 位 、调 剂 剂 量不明 、处方开具不规范 。干预前后各差错类型差错 率对比 ,干预后差错率 较 干 预 前 低 , 数 据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义(P< 0 . 0 5) ,见表 2 。
3 讨论
医院中药房在对中药管理与调配期间 ,避免中药 饮片处方调配差错至关重要 ,是确保安全用药的重要 保障[4] 。 目前 ,我国较多地区医院均开展了处方点评 工作 , 中药饮片调配期 间 主 要 依 据 相 关 规 章 制 度 , 如 《处方管理 办 法》[5] 、《药 品 调 剂 差 错 事 故 登 记 簿》[6] 等 ,对处方通过严查 ,对中药处方进行严格核对 , 同时 完善给付制度 ,且对药 物 使 用 剂 量 与 方 法 给 予 明 确 , 对中药调配差错情况详细记录 , 同时依据对用药差错 情况给予讨论 ,提出用 药 整 改 方 案 , 进 而 确 保 用 药 的 安全性[7 - 8] 。在进行中药处方点评时 ,小组成员可对 中药房进行不定期检 查 , 且 对 处 方 质 量 有 效 规 范 , 构 建二次复核制度 , 以此确保调配处方准确度[9 - 1 0] 。
本文研究发现 ,在 500 份中药处方单中 ,中药饮片调 配差错主要类型有药方开具问题、药物剂量问题、药物组 方问题、药物调配问题、配伍禁忌等 ,在采用中药饮片处 方点评前 ,其调配差错率为 5 . 64% ,处方点评后调配差 错率为 0. 86% 。其中组方结构不明点评 : 中药使用的重 要原则为符合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但是在实际应用 期间的极易出现君、臣、佐、使不明情况 ,处方多味 ,药杂 方乱 ,对临床疗效产生一定影响 。所以 ,在对中药调配期 间 ,药师应全面了解与掌握配伍原则 ,同时需及时发现不明药物组方结构 ,并上报医师进行处理。
依据以上问题采取有效方法提高中药使用的合理 性与安全性 :首先 ,增强对药剂人员的培训力度 ,其培训 内容主要包含中药正名及别名、审方方法、药品名称的规 范书写、用法用量等内容 ,培训后进行考核 。在调剂人员 审方、调配、发药期间 ,需及时发现以上流程中存在的不 合格情况 ,若发现不合格处方 ,需及时退回至医师 ,合格 后方可进行药物的调配 ,以此确保用药安全性[1 1 - 1 3] 。其 次 ,医务科与药剂科加强合作 :通过培训方式学习相关法 律法规 ,如《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1 4] 等 ,认识到 处方书写规范性的重要性 , 同时与医务科联合检查处方 书写是否规范 ,同时对检查结果详细登记于简报 ,并制定 奖罚措施 ,以此可提升规范书写的自主性 ;医院药事委员 会需要求医师定期参与处方点评 , 以此确保处方规范化 书写[1 5 - 1 6] 。最后 ,加强对临床中药师的培养 ,指导中药 师参与至临床合理用药中 ,药剂科在对处方进行分析期 间 ,中药师应积极参与其中 ,并及时发现相关问题 ,给予 对症的干预措施[1 7] 。
综上所述 , 中药房饮片在搭配期间 , 极易因组方 结构不明 、脚注执行不到位 、调配剂量不准确 、处方开 具不规范等导致调配差错 ,通过中药处方点评后可显 著减少其差错情况 。
参考文献
[1] 黄秀琴 , 刘 湘 , 蔡 勇 科 . PDCA 循 环 管 理 处 方 点 评 工作在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管理中的作用[J] . 海南 医学 ,2 0 2 1 ,3 2(1 4) :1 8 5 9 - 1 8 6 1 .
[2]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 药 饮 片 调剂技术规范专家共识》编写组 . 中药饮片调剂技 术规范专家共识(2 0 2 1 年版) [J] . 医药导报 ,2 0 2 2 , 4 1(7) :9 2 7 - 9 3 6 .
[3] 席永宽 ,魏骅 ,王浩 ,等 . 中药饮片调配剂量误差控 制方 法 探 究 [J] . 安 徽 医 药 , 2 0 2 1 , 2 5 ( 9) : 1 8 9 3 - 1 8 9 8 .
[4] 王嫣斐 , 薛亚 . 中药饮片前置审方规则的设置对处 方 合 理 率 的 提 升 作 用 研 究 [J] . 中 国 数 字 医 学 , 2 0 2 2 ,1 7(2) :3 8 -4 1 + 1 0 5 .
[5] 郑苍贫 , 谢 玉 兰 . 某 院 2 0 1 3 — 2 0 2 0 年 中 药 饮 片 处 方点评汇总与分析[J]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 0 2 1 , 1 4(3 6) :1 6 8 - 1 7 0 .
[6] 张倩 , 陈蕾 ,赵林钢 ,等 . 江苏省三级中医与中西医 结合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现状分析及质量控制 指标优化建议[J] . 江苏中医药 ,2 0 2 2 , 5 4(2) : 5 9 - 6 5 .
[7] 温星华 , 贾暖 ,钱万桥 . 基于 合 理 用 药 信 息 系 统 结 合人工处方点评对我院中成药合理用药状况分析 [J] . 中国医药导刊 ,2 0 2 1 ,2 3(8) :6 0 6 - 6 1 0.
[8] 卞 婧 , 魏 丽 艳 , 张 威 , 等 . 2 0 1 8 — 2 0 2 0 年 北 京 地 区 区域性处方点评中儿童专科医院处方合理性分析 [J] . 医药导报 ,2 0 2 2 ,4 1(5) :7 1 3 - 7 1 7 .
[9] 刘佳 ,任昭 , 刘桦 . 某院前置 审 核 系 统 中 成 药 处 方 审核规则拓展优化[J]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 0 2 1 , 4 1(2 0) :2 1 2 7 - 2 1 3 2 +2 1 5 6 .
[1 0] 胡丹鹭. 医院儿科门诊 201 6 年 - 2018 年中成药处 方点评与分析[J]. 贵州医药 ,2021 ,45(3) :450 -45 1.
[1 1] 王群 ,金钊 , 黄颖 , 等 . 药 事 管 理 干 预 对 基 层 医 疗 机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影响[J] . 中国药房 , 2 0 2 1 ,3 2(1 2) :1 5 2 6 - 1 5 3 0 .
[1 2] 廖蕙珺. 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饮片合理使用中的应 用效果[J]. 中国医药科学 ,2021 ,1 1(18) :147 -1 50.
[1 3] 陈云 . 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干预 价值[J] . 中国处方药 ,2 0 2 2 ,2 0(4) :5 1 - 5 2 .
[1 4] 王春芳 . 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分析及中药 处方点评干 预 效 果[J] . 中 国 中 医 药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2 0 2 3 ,2 1(3) :6 4 - 6 5 +7 1 .
[1 5] 彭善祥. 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饮片合理使用中的干预价值分析[J]. 北方药学 ,2022 ,1 9(3) :88 -90.
[1 6] 梁珊珊 ,黄江红 , 丁珊昌 . 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饮 片合理 使 用 中 的 干 预 效 果[J] . 光 明 中 医 , 2 0 2 0 , 3 5(9) :1 2 9 8 - 1 3 0 0 .
[1 7] 孙国权 . 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分析 [J]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2 2 ,1 6(1) :2 3 7 - 2 3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