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论文

2024-04-16 10:20:10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NIM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失败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应对策略,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NIMV治疗的120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IMV治疗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89例,治疗成功),失败组患者为(31例,治疗失败)。对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失败组中年龄>60岁的患者占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NIM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失败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应对策略,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NIMV治疗的120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IMV治疗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89例,治疗成功),失败组患者为(31例,治疗失败)。对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失败组中年龄>60岁的患者占比高于成功组,失败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成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成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成功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长、治疗前PaO2水平低、治疗前PaCO2水平高、治疗前CRP水平高、入院时APACHEⅡ评分高均为NIM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失败的影响因素(OR=2.748、1.784、1.756、1.675、1.531、1.120,均<0.05)。结论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长、治疗前PaO2水平低、治疗前PaCO2水平高、治疗前CRP水平高、入院时APACHEⅡ评分高均为NIM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影响因素,可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作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典型症状为肺部长期炎性浸润、持续的气流受限等,伴随病情进展,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出现严重障碍,常合并呼吸衰竭,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当前,临床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控制COPD进展,矫正低氧血症,多给予抗感染药物、止咳化痰药物,配合低流量吸氧使用,但疗效有限。近年来,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NIMV)治疗改善呼吸困难的情况,但NIMV治疗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可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NIM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失败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应对策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NIMV治疗的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⑴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3]《内科学》[4]中关于COPD、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⑵均于本院接受NIMV治疗;⑶出现痰液潴留,患者无法自行咳嗽。排除标准:⑴合并面部或上呼吸道损伤;⑵气胸、纵膈气肿;⑶肝、肾功能不全。本研究经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与研究方法
1.2.1治疗方法均给予所有患者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干预措施,2~5 d后复查血气分析指标,效果不佳,进行NIMV治疗。先清除患者口腔内的痰、其他杂物等,以保证呼吸道通畅,采用无创呼吸机(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T600A),3~6 h/次,3次/d。在患者病情稳定情況下设定为S/T模式,呼吸频率(RR)、初始呼气末正压、初始压力支持水平、氧气浓度、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压力分别设置为12~18次/min、2~4 cmH2O(渐加至4~6 cmH2O,1 cmH2O=0.098 kPa)、6~8 cmH2O(每隔5 min增加2 cmH2 O,渐加至10~20 cmH2 O)、30%~35%、90.00%、4 cmH2O。治疗期间嘱患者正常饮食,多饮水,促进排痰。判定标准[5]:⑴治疗失败:症状及体征无好转或病情明显恶化,无意识或意识状态恶化,心率(HR)、RR增加>15%,氧分压(PaO2)下降>20%,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升>20%。⑵治疗成功:症状及体征结果好转,患者意识及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最终好转出院则视为治疗成功。
1.2.2研究方法治疗前,使用生命体征监测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VS8)监测两组患者HR、RR;抽取两组患者动脉血5 mL,使用血气分析仪[雷度米特(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ABL9]检测SpO2、平均动脉压(MAP)、pH值、PaO2、PaCO2水平;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进行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时间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患者入院时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6]评价两组患者健康状况,包括年龄、健康、生理等3个方面,总分0~6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健康情况越好。
1.3观察指标⑴单因素分析。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失败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收集两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以及治疗前的HR、RR、SpO2、MAP、pH值、PaO2、PaCO2、CRP、入院时APACHEⅡ评分。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NIM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失败作为因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经S-W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的单因素
分析失败组患者中年龄>60岁占比高于成功组,失败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长于成功组,治疗前PaO2水平低于成功组,治疗前PaCO2水平、CRP水平及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的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NIM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失败作为因变量,具体赋值见表2。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长、治疗前PaO2水平低、治疗前PaCO2水平高、治疗前CRP水平高、入院时APACHEⅡ评分高均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效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OR=2.748、1.784、1.756、1.675、1.531、1.120,均<0.05),见表3。
3讨论
NIMV治疗通过鼻面罩或口鼻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连接加压给氧,可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但仍有一些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中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评估NIM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失败的可能性,并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成功率十分重要。
本研究中,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长、治疗前PaO2水平低、治疗前PaCO2水平高、治疗前CRP水平高、入院时APACHEⅡ评分高均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年龄增长,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且合并基础疾病概率较高,肺部组织形态及结构发生异常,接受NIMV治疗中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整体上影响通气治疗效果[7]。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会破坏气管防御功能,导致咳嗽效率降低和黏液纤毛清除受损,可能会增加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风险,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加重,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会越大,进而降低NIMV治疗成功的概率[8]。动脉血气分析是呼吸科常用的检查项目,通过检测患者PaO2、PaCO2水平可评估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氧状态及肺功能,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障碍及肺气肿越严重,呼吸肌功能逐渐减弱,PaCO2水平升高,可出现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现象,进而增加NIMV治疗难度,导致预后不佳[9]。CRP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因子,指标严重程度均与患者接受治疗后可扭转水平密切相关,其水平越高表示炎症或损伤越严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越严重,NIMV治疗失败率也相应增高。APACHEⅡ是临床全面评估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和死亡风险的评分系统,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对呼吸机依赖度越高,可能导致病情反复,临床NIMV治疗效果有限,治疗失败发生率较高[10]。故针对存在上述因素,一方面早期筛查出危险人群,对于年龄较大、存在异常指标的患者,应加强管理以及健康宣教,定期复查肺CT;另一方面,要在患者NIMV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针对不同病情程度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各项参数,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对于治疗前病情较为严重,血氧状态及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在NIMV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以加强控制慢性炎症,延缓肺气肿发展,控制病情进展;选择适合患者的面罩类型,如全面罩、鼻面罩等,确保面罩佩戴紧密、舒适,避免漏气和皮肤损伤以提升NIMV治疗成功率。
综上,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长、治疗前PaO2水平低、治疗前PaCO2水平高、治疗前CRP水平高、入院时APACHEⅡ评分高均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可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IMV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白亚虎,高胜寒,纪思禹,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向"前"发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3):268-273.
[2]王艺,王军,吴永丽,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4):2184-2186.
[3]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1):856-870.
[4]陆再英,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1-149.
[5]胡昆,杨进,赵卉,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原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8):1403-1406.
[6]李小雅,原大江,李艳艳.APACHEⅡ评分与ICU内脊髓损伤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的关系[J].河北医学,2020,26(4):605-609.
[7]王桂芳,刘小兰,李松桃.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失败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6):63-66,70.
[8]李录,方保民.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21,41(1):69-73.
[9]徐艳,丁惠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急性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早期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12):1588-1591,1597.
[10]顾玉海,石雪峰,牛迪,等.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SP-A和SP-D检测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4):135-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