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论文

2024-04-16 09:52:39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压 变异性的影响 。 方 法:本研 究选取 168例于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我院接收 的老年 高血压 患者,使 用数字 随机 法分为 两组, 各 84例 。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 用缬 沙坦联合 氨 氯地平 治疗 。 对比两组血压变异性、临 床疗效、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指标 。 结果:治疗前,两组 患者血压 变异 系 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 疗后,两 组 患者 24h血压 变 异 系数
摘要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压 变异性的影响 。 方 法:本研 究选取 168例于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我院接收 的老年 高血压 患者,使 用数字 随机 法分为 两组, 各 84例 。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 用缬 沙坦联合 氨 氯地平 治疗 。 对比两组血压变异性、临 床疗效、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指标 。 结果:治疗前,两组 患者血压 变异 系 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 疗后,两 组 患者 24h血压 变 异 系数低 于 治 疗前(P<0.05), 治疗 后,观察组 24h血压变异系数低 于对 照 组(P<0.05); 观察 组 临床疗 效 高 于对 照 组(P<0.05); 治疗 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 比,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 治疗前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ET 、MDA指标均低 于治疗前,NO 、GSH 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 治疗后,观察组 ET 、MDA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NO 、 GSH 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
关键词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老年;高血压;疗效;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疾 病 是血管中血液流 动 对 血 管 壁 造 成 压力值,且超出正常值则为高血压 。 高血压患者 易合 并 其 他 疾 病,包 括 心 力 衰 竭 、冠 心 病 等[1-2] 。 老年 高血压主要是指年龄在 60岁 以上 的老年人持 续一 天或者非 同一 天血压升 高 次数超过 3次,且 收 缩压 、舒 张压分别在 ≥140mmHg 、≥90mmHg 。 为 了能够对患者高血压疾病有效控制,临床主要选 择药物 治疗 。 目 前临床上治疗 高 血压疾 病主 要有 缬沙坦 、氨氯地平[3-4] 。 缬沙坦是一种 血 管 紧 张 素 受体 拮 抗 剂,可 以 抑 制 血 管 的 紧 张 素 Ⅱ 的 1 型 ( AT1) 受体,从而 提 高 血 管 紧 张 素 Ⅱ血 浆 的 水 平, 可 阻 断 Ang Ⅱ与 AT1 受 体 的 结 合,具 有 扩 张 血 管 、降低血压 的作用[5-6] 。 氨氯地平属 于 一 种钙 离 子拮抗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可以有效抑制 患者血管平滑肌 、心肌细胞,减少外周血管的阻 力,减少用药后 的 不 良 反 应,且 安 全 性 高[7-8] 。 基 于此,本 次研 究对 象 选 取 168例 于 2021年 2月 — 2023年 2月我 院 接 收 的 老 年 高 血 压 患 者,采 用 数 字 随机法 分 为 两 组,各 84例,对 比两组临床治疗 效 果 、血压 变 异 性 、不 良 反 应 以 及 血 压 水 平 等,本 文对缬沙坦联合 氨氯地平的治 疗 效果进 行深 入分 析 ,探 究 两 种 药 物 联 合 治 疗 高 血 压 效 果 ,报 道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 究对 象共选 取 168例,于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我院接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数字随 机法分为两组,各 84例。 高血压分级:Ⅰ级 98例,Ⅱ级 47例,Ⅲ级 23例。合并糖尿病 8例,冠心病 9例。 纳 入标准:(1) 诊断为高血压疾病;(2) 意识正常,可表达 自身需求;(3) 对本次研究之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 除标准:(1) 不符合疾病临床诊断;(2) 认知 障碍、精神 病史;(3) 恶性肿瘤疾病;(4) 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缬沙坦(常州四药制药有 限公司,国药准 字 H20010823 , 40mg),1次/d , 80mg/次 。 观察组:缬 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剂量用法,缬沙坦用药方式 同对 照组相同,氨氯地平(四川省百草生物药业有 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103551 , 5mg),1次/d , 5mg/次 。 连 续 治疗 8周,在应用上述药物 时,不可同时与其他影响 血压药物共同服用 。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若血压 控制不佳,加大剂量,最大不超过 10mg/d 。
1.3 观察指标
(1)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
(2) 对比两组血压变异性,采用迈瑞 Mindray动态血压检测仪 MC-6800检测两组动态血压,测 定 时 段:测量血压时间 8:00~22:00 , 时 间 间 隔 30min; 测 量血压时间为:00.00~次 日早 8:00 , 间 隔 60min , 血 压值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计算 。 在对血压水平 进行 24h检测后,对血压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 主要分 析工具选择型号为 MC-6800血压分析软件。
(3) 临床疗效:治疗 2个月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评 定 。 显效:舒张压降低超出 10mmHg , 且在正常范 围 内,或即 便 舒 张 压 为 处 于 正 常 范 围,但 舒 张 压 降 低 20mmHg; 有 效:舒 张压 降低在 10mmHg上 下,但未 达到正常范围;无效,血压降低未达到标准。
(4) 血压 水平:治疗 前、治疗后测量患者的舒张 压、收缩压。
(5) 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头痛、腹泻、皮疹。
(6) 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指标 。 对两组患者 治疗前后清 晨 空 腹 5mL静 脉 血,按 照 每 分 钟 3000r 的速度进行 15min离心,获取血清后通过酶联免疫法 进行检测,日立 7060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 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 司)酶联免疫 吸 附法(上海 晶 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分析
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采 用 SPSS20. 0软 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描述,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 比描述,采用卡方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对照组:男 48例,女 36例,年龄 54~80岁,平均 (67.11±2.35) 岁;观察组:男 46例,女 38例,年龄 54 ~79岁,平均(66.51±2.54) 岁 。 两组一般 资料 同质 化,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 1 。
2.2 两组 24h血压变异系数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变异系数对比无统计学差 异(P >0.05); 治疗后,两组 患者 24h血压变异 系数 低于治疗前(P <0.05); 且治疗后,观察组 24h血压 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
2.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62%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8.10% ,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3 。
2.4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
观察 组 收 缩 压 (126. 41±7. 61) mmHg 、舒 张 压 (80.36±7.27) mmHg水平低于对照组收缩压(132. 02±7.71) mmHg 、舒张压(86.21±7.35) mmHg(t= 4.746 , P<0.001)(t=5.186 , P<0.001),见表 4 。
2.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对 比,不 良 反 应 情 况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P > 0.05),见表 5 。
2.6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对 比无 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ET 、MDA 指标 均低于治疗前,NO 、GSH 均高于治疗前(P<0.05), 且治疗 后,观 察 组 ET 、MDA 指 标 均 低 于 对 照 组, NO 、GSH 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6 。
3 讨论
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 的不 断提高,饮食方式 的 改变下,使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 。 老年高血 压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合并多种 并发症,严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9-10] 。 临床研究 表明,合理控制 患者 的血压水平对预 防控制糖尿病、 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 基 于此,降低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风险 的发生关键就在于 采取合理有效的降压药物来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 。 关于高血压患者用药 问题,都是 以 降压 为主,但是 因 为 患 者长 时 期 需要采 取药物控制血压 值,所以药物使 用 的 效 果及 安全 性 则是重点考虑的 问题。
现阶段,老年高血压主要通过长期服用降压药进 行有效控制,缬沙坦作为普遍应用 降压药物,但其 降 压效果相对普通 。 氨氯地平片在治疗高血压疾病应 用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该药物安全性较高 。 目 前,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情况评估 中,血压变异性作 为重要客观指标,当血压变异性发生异常且不断升高 的情况下,能够反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 与 此同时,患者血压变异系数升高,会 引发各种 心脑血 管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 的损害,基于此, 本次研究中,将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作为主要选择 药物,对老年高血压 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深 入探究两种 药物联合应 用 效 果作 为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变异系数对比无 统计 学 差 异 (P >0.05); 两 组 患 者 治疗 前、后 对 比, 24h血压变异系数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两组 24h血压变异系数变化存在统计 学差异(P <0.05)。 缬沙坦作为一种血管紧 张 素 受体拮抗剂,能够对血管紧张素 Ⅱ的 1型受体发挥 良好 的抑制作用,可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管紧张素分泌 量,对患者重塑心室内、血管情况进行有效 的改善;另 外,能够不断刺激受体,以此产生拮抗效果 。 缬沙坦 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进 行良好的控制 。氨氯地平药物是一种钙拮抗剂,通过 该药物能够充分降低外周血管 的 阻力,通过两种药物 联合应用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 降压效果,且该效 果较好,能够稳定患者血压水平,且不 良反应少,适用 于老年人群。
本次研 究 中,观察组 治疗 总有 效率 为 97. 62% , 高于对照组 88. 10% , 通过两种 药物联和应 用,能够 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本次 研究中联合用药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 比 明显降低,并且均低于单一缬沙坦 的 临床效果,不仅 延长了药效的时 间,减少 患者服用药物 的种类,促进 心功能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分析原 因在于:缬沙坦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微循环,有效 降低患者血管外 周阻力,从而确保血压水平得 到有效控制,对 改善血 压情况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 除此之外,本次研究对 两种药物的安全性也进行了对 比,联合用药 的不 良反 应发生率为 8.33% , 高于单一用药 4.76% , 但是两组 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 明联合用药方案安 全性尚可,不会产生用药后 的不 良反应,有助于确保 用药的安全性,提升药物的应用价值 。但是为 了达到 更高好治疗效果,从根本上解 决高血压 患者 的痛苦, 改善病情,用药时建议严格根据患者病情把控用药指 征及剂量,避免用药期 间 出现不 良事件,影 响用药 的 安全性,且注意饮食的合理性。
NO能够 促 进 血 管 平 滑 肌 舒 张,抑 制 血 小 板 聚 集,发 挥 抗 凝 血 作 用;ET 可 收 缩 血 管,高 血 压 患 者 ET水平升高与血压水平成正比,两组治疗前血管内 皮功 能、氧 化 应 激 指 标 对 比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 ET 、MDA 指标均低于 治疗 前, NO 、GSH 均高于治疗前(P<0.05), 且治疗后,观察 组 ET 、MDA指标均低于对照组,NO 、GSH 均高于对 照组(P<0.05)。 由此可见,通过缬沙坦、氨氯地平, 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对患者血管皮 内功能进行 有效改善,促进患者预后 。分析原 因可能是 因为通过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能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 内 皮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 的结合进行有效 的 阻滞,以 此充分降低 肾血管 阻力,减少细胞 ET 水平,发挥 降 压效果 。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患者胰岛 B细胞功能进 行积极改善,显 著 降低 血浆 中胰 岛 素 水平,抑制 ET 释放,对患者血管 内皮功能进行有效的改善 。 另外, 临床大量研究治疗能够发现,氧化应激反应和高血压 疾病有着密切相关的影响 ,可以将此作 为 预测远 期动 脉 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 基于此,两种药物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 临床在 对动脉粥样硬化进 行观 察 时,MDA 、GSH 作 为 常 见 的氧化应激因子,MDA作为氧自由基的产物,其含量 与机体氧化应急程度相关 。GSH 表示机体抗氧化能 力,一旦机体出现高血压后,GSH 含量会 因此而 出现 降低,相反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且处于平稳 状态后,GSH 含量也会 随之升 高 。 通过药物联合应 用,能够对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 固酮系统进行有效调 控,减少 MDA的含量,更好的防止氧自由基受到损 伤,对血管内皮细胞功 能进行有效保护,减少氧化应 激反应,使其处于正常血压水平范围内。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可改善老年高 血压患者血压情况,安全性尚可。
参考文献
[1] 陈慧霞,于 慧,王 占黎.肠道 菌群 与 高血压相 关性 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 临床检验杂 志,2020 , 38(2):119-121 .
[2] 孙虎,刘金 昊,徐益 鸣,等. 利伐沙班对下肢静脉 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 响[J] . 国 际 医 药 卫 生 导 报,2020 , 26(12):1748 -1751.
[3] 朱秀珍.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 治 疗 高血压 的价值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 医 药前 沿,2021 , 11 (3):188-189 .
[4] 徐冬梅,龚正,丁 兆 生.缬 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 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患者 的疗 效 比较[J] . 实 用 临床医药杂志,2022 , 26(10):58-61 .
[5] 周娇鸣,王永红.沙库巴曲缬 沙坦 治疗老年 高血压 的疗 效 及 安 全 性 分 析 [J] . 中 华 保 健 医 学 杂 志, 2022 , 24(2):99-101 .
[6] 赖朝辉,刘迎午,王禹,等.沙库 巴 曲缬 沙坦钠对射 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合并 高血压 患者血压及相 关指标 变化 的研 究 [J]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 志,2022 , 24(1):11-13 .
[7] 刘虹.3种钙 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高血压 患者 的 药物经 济 学研 究 [J] . 临 床研 究,2020 , 28(5):98 -99.
[8] 邢芸芸,李欣.钙离子拮抗剂与血管 紧 张素 受体拮 抗剂对血压晨峰现象影响 的 临床对照研 究[J] . 实 用药物与临床,2015 , 18(2):231-235 .
[9] 林圣斓.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 化治疗临床疗效评价[J] . 云 南 医 药,2020 , 41(5): 457-459 .
[10] 李永文.硝普钠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竭 患者 生命体征与血 气指标 的影 响[J] . 现代 医 学 与健 康研究(电子版),2021 , 5(12):1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