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论文

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论文

2

2024-04-15 10:38:59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目的 分析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治疗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 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收治的 72 例前庭性偏头痛的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 例, 采用盐酸氟桂 利嗪胶囊治疗)和观察组( 36 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 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治疗), 10 d 为 1 个疗程,两组均治疗 1 个疗程,并随 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SI )、Berg 平衡量

  【摘要】 目的   分析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治疗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 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收治的 72 例前庭性偏头痛的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 例, 采用盐酸氟桂 利嗪胶囊治疗)和观察组( 36 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 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治疗), 10 d 为 1 个疗程,两组均治疗 1 个疗程,并随 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SI )、Berg 平衡量表(BBS )、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 )评分及血清 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 )水平, 以及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 组患者 VSI 、DHI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BBS 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患者血清 TG 、TC 水平均降 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均 P<0.05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 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相关症状,调节机体脂代谢水平。

  【关键词】前庭性偏头痛;  手三针;  揿针;  序贯治疗;  临床疗效;  脂代谢

  前庭性偏头痛属于持久性头痛,呈现于眼周、头顶、 颞部等部位,可伴有剧烈疼痛感,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短时数天,长时数周或 1 个月不等;同时,有些患者还伴  有眼睛紧张痉挛、疼痛等反应。临床可通过指导患者口服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达到治疗目的,其作为一种钙通道阻断  剂,可防止缺血、缺氧时大量钙离子进入神经元,发挥改  善脑微循环及神经元代谢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相关症状, 但该药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 [1]。中医认为,前庭性偏头  痛病位在脑,但与肝脏等器官密切相关,患者肝阳偏亢, 风阳上逆,上冲脑俯,致其头窍郁闭,脉络失养,患者出  现偏头痛,伴有眩晕、恶心、畏声、畏光等症状 [2]。手三  针通过刺激远端穴位,疏通手三阳到督脉的经络,促进经  脉所过处的气血循环,激发体内正气,补充肝脾气血。揿  针可对特定腧穴施加持久而柔和的良性刺激,以促进气血  运行,从而发挥调畅经络、激发正气、固护机体、清利头  目的作用 [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手三针联合揿针序  贯治疗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image.png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吉林省 中医药科学院收治的 72 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6 例)患者病程 1~3 年, 平均  (2.91±0.19)年;男、女性患者分别为 17、19 例;年龄  21~58 岁,平均(47.15±4.36)岁。观察组(36 例) 患者  病程 1~4 年,平均(2.87±0.25)年;男、女性患者分别  为 16、20 例;年龄 20~57 岁,平均(46.33±4.54)岁。两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  间可比。诊断标准:西医参照《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  识(2018)》[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中医参照《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  中“肝阳上亢证”的相关诊  断标准。纳入标准:⑴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⑵年龄  在 18~60 岁;⑶有头痛、畏光、畏声等症状。排除标准: ⑴伴有严重内分泌疾病;⑵存在心、肾等重要器官障碍; ⑶合并其他可对头晕造成影响的相关疾病。本研究经吉林  省中医药科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已签署知  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 1 次 /d 的频率口服盐  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30003,规格:  5 mg/ 粒),10 mg/ 次,治疗 10 d。观  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治疗措  施,具体操作方式如下:⑴急性期进行第 1 阶段治疗,采  用手三针疗法,患者取坐位,颈项直立,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对间谷(双)、中渚(双)、劳宫(双) 三穴,从左  至右,从上至下,依次进行取穴,用 75% 酒精消毒、针  刺;间谷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三间穴与合谷穴连线之中  点,在手指第 2 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微握拳取  之,直刺 0.4~0.6 寸(1 寸 =3.33 cm)深,产生麻胀感,得  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使针感下传至指尖;中渚  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  间后方凹陷处,直刺 0.4~0.6 寸深,产生麻胀感,得气后  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使针感下传至指尖;劳宫穴位  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线上,在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  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间处,直刺 0.4~0.6 寸深,产生  麻胀感,得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使针感下传至  指尖;各穴位针刺得气后,每隔 5 min 运针 1 次,3 次后即  出针,针刺治疗 1 次 /d,治疗 10 d。⑵缓解期进行第 2 阶  段治疗,采用揿针治疗。选择合适体位,对曲池、合谷、 足三里、丰隆、承山五穴进行常规碘伏消毒,依次使用一  次性无菌揿针,用镊子将带有揿针的胶布夹持住,同时用  针尖瞄准穴位,并刺入皮肤,于皮肤表面粘贴胶布,并用  手指按揉埋针处大约 1 min,按压 3 次 /d,按压 1 次 /8 h, 留置 2 d 后即可使用镊子夹住胶布向外拉出,隔日 1 次, 治疗 10 d。两组患者均随访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中医证 候进行评估,包括头痛剧烈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神疲 乏力、心悸气短,每项分值 0~3 分,分值越高表示中医 症状越严重 [6]。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 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 候积分减少 <95%;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30%≤证 候积分减少 <7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甚至加 重,证候积分减少 <30% [4]。总有效率 = 痊愈率 + 显效 率 + 有效率。⑵前庭症状指数(VSI)[7]、Berg 平衡量表 (BBS)[8]、眩晕障碍量表(DHI)[9]  评分。VSI:0 分表示 无症状,属正常状态, 10 分症状最为严重,分数越低,患 者的平衡能力也越佳。BBS:共 0~56 分,分数越高平衡能 力越强;其中 0~<20 分平衡功能差,需坐轮椅;  20~<40 分 具有一定平衡功能, 可在辅助下步行;40~56 分平衡功能 较好,可独立步行;<40 分提示有跌倒风险。DHI:评估患者眩晕程度,分值在 0~100 分之间, 0~30 分为轻度异常, 30<~60 分时为中度异常, >60 分属于重度异常。⑶生化指  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4 mL,进行离心操作  (3 000 r/min,10 min),得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日  立诊断产品(上海) 有限公司,型号:LABOSPECT 006] 测  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⑷复发情  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 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组间 比较采用独立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image.png

  2.2    两组患者 VSI、BBS、DHI 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 者 VSI、DHI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BBS 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P<0.05),见表 2。

image.png

  2.3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TG、 TC 水平均降低,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image.png

  2.4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随访 3 个月,对照组  4 例复发(11.11%),观察组 3 例复发(8.33%),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常用西医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方案主要以抗  炎、止痛等为主,  抗炎药能缓解前庭性偏头痛的炎症反应,减轻临床症状,而止痛药则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盐酸氟 桂利嗪胶囊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可防止缺血、缺氧 时大量钙离子进入神经元,从而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微循 环及神经元代谢,抑制脑血管痉挛,起到缓解头疼、晕眩 的作用。但该药长期服用会引起胃肠道不适,严重时甚至 会引起消化道出血,且患者易产生依赖性。

  前庭性偏头痛于中医中被归类为“眩晕”范畴,中医 辨证分型表示,眩晕病位在清窍,且与机体脾、肝、肾这 些重要脏腑器官有着密切联系, 为此,在对其实施中医治疗 时, 应以“调整阴阳”“泻实补虚”为主要治疗原则 [10]。 手三针通过针刺手部相关穴位,可促进其血液循环,疏通 手部经络和气血,调节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平肝潜阳、镇 静安神的效果;其中间谷穴可清泄阳明、消肿止痛,中渚 穴可清泄三焦之火,调节经气,劳宫穴可开窍醒神,泻热 除烦 [11]。揿针能够通过直接刺激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 位,发挥疏通筋络、活血化瘀等功效,从而缓解患者头部 不适症状,改善睡眠,发挥辅助治疗作用。另外,揿针只 及皮下不达深层,不会伤及脏腑、神经干及大血管,晕针 现象比传统针刺少,患者更容易接受 [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 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 VSI、DHI 评分均降低,  且观察组 更低; BBS 评分均升高,   且观察组更高,   提示前庭性偏头 痛患者应用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治疗后,其症状减轻较明 显,临床疗效较好。手三针治疗可疏通三阳经气,激发体 内阳气, 疏经通络, 加速气血运行,  使清窍得以儒养,  从而 缓解头痛、眩晕等情况。曲池、合谷穴具有通经活络、镇 静止痛的功效,足三里穴可补中益气、理气降逆,丰隆穴 可化痰开窍、行气活血,承山穴可起到舒经活络的作用, 揿针通过持续温和刺激以上穴位,能够疏通经络,缓解患 者由于肝阳上亢,  上扰头目引发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13]。

  高脂血症与偏头痛密切相关,血脂异常可引起机体血 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从而以前庭 性偏头痛表现出来。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治疗 后两组患者血清 TG、TC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 更低,提示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可调节 机体脂代谢。分析原因可能为,手三针和揿针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激发机体神经体液系统,加快血液循环,从而 改善患者脂代谢水平,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另外,观察组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手三针联 合揿针序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不会明显改善复发情况,也 有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或随访观察周期较短有关。

  综上,手三针联合揿针序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 效确切,可缓解患者相关症状,调节机体脂代谢水平,但 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随访周期短等不足,仍需进一步开 展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史珊珊 , 江雪梅 , 潘永惠 . 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及诊疗的研究 进展 [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 2020, 28(1): 104-109.

  [2]    潘宋斌 , 潘晓峰 ,  陈晓光 , 等 .  中医辩证疗法对前庭性偏头痛性 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的改善研究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2): 185-187.

  [3]    李丹丹 . 揿针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上海医药 , 2020, 41(18): 27-28, 46.

  [4]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和感觉障碍学组 ,  中国医 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 障碍专业委员会 . 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 (2018)[J].  中国疼 痛医学杂志 , 2018, 24(7): 481-488.

  [5]    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 , 2002: 105.

  [6]    张勇 , 王宝爱 ,  陈刚 ,  等 . 刮痧联合中药竹罐治疗前庭性偏头痛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23, 32(8):1127-1130, 1134.

  [7]    李晓燕 , 李东波 ,  陈钰 .  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眩 晕发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22,16(13): 142-145.

  [8]    揭文妙 , 姚欣 ,  熊建忠 , 等 .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在前庭 性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 , 2023, 30(7): 177-180, 184.

  [9]    顾欢欢 , 许义新 , 徐瑾 , 等 . 丙戊酸钠对前庭性偏头痛症状改善及 前庭功能的影响 [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2023, 40(11): 989-992.

  [10]  滕鑫 , 荆涛 , 刘寅 , 等 . 前庭性偏头痛遗传学机制与中医体质关 系的研究进展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3, 39(1): 108-112.

  [11]  李静钰, 程岩岩 . 针灸疗法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 [J].  中医药信息,2023, 40(10): 82-86.

  [12]  肖煜瑾 ,  白允建 , 茅利玉 . 揿针联合药物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 效观察 [J]. 浙江中医杂志 , 2022, 57(4): 289.

  [13]  蔡群峰 , 林丹椿 , 王渊俊 . 针刺联合揿针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 疗效及对眩晕症状、情绪改善的影响 [J]. 湖北中医杂志 , 2023,45(8):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