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肿瘤 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4-10 09:30:50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 析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100 例妇科肿瘤 PICC 置管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自我护理能力 [ 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评分和生命质量
【摘要】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 析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100 例妇科肿瘤 PICC 置管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自我护理能力 [ 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评分和生命质量 [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EORTC QLQ-C30)] 评分, 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5/50), 低于对照组的 26.00%(13/50),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r<0.05);护理后,两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两组 ESC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两组 EORTC QLQ-C30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6.00%(48/5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40/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妇科肿瘤 PICC 置管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生命质量 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肿瘤;化疗;生命质量;自护能力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tumor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catheteriza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tumor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with PICC catheterization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scheme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predict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negative emotion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the self-care ability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 sco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 (EORTC QLQ-C30)]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 (5/50), which was lower than 26.00% (13/5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ESCA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EORTC QLQ-C30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 (48/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0.00% (40/5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predictiv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score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tumor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with PICC catheterization, and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s,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Tumor; Chemotherapy; Quality of life; Self-care ability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 癌等,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安全,临床常采用全身化疗以控制癌细胞增殖,延长患者生存期 [1-2]。因化 疗药物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且治疗周期长,常采 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方 式,但长期留置可引发静脉炎、血栓、感染等并发 症 [3]。预见性护理是结合临床经验及理论知识,提前对现存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可有效回避风险, 提高护理质量 [4]。本文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肿瘤 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 12月至2022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妇科肿瘤 PICC 置管化疗患 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 妇科恶性肿瘤;首次接受 PICC 置管化疗;年龄≥ 25 岁;生存时间≥ 6 个月;卡氏功能状态(KPS) 评分≥ 60 分;具备基础阅读及交流能力。排除标 准:对导管材料过敏或存在置管禁忌证;合并精神 疾病;合并定向力、记忆力及理解能力障碍;合并 上腔静脉综合征;接受姑息治疗;入组半年前存在 中心静脉置管史;合并严重感染。依据不同护理方 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年龄 28~69 岁, 平均(48.73±6.03) 岁; 疾病类型: 卵 巢癌 6 例,输卵管癌 4 例,子宫内膜癌 7 例,宫 颈癌 33 例;临床分期:Ⅰ期 10 例,Ⅱ期 15 例, Ⅲ期 17 例,Ⅳ期 8 例;置管肢体:左上肢 20 例, 右上肢 30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17 例,中 专 / 高中 19 例,本科及以上 14 例。观察组年龄 30~70 岁, 平均(49.08±6.11) 岁; 疾病类型: 卵 巢癌 5 例,输卵管癌 5 例,子宫内膜癌 9 例,宫颈 癌 31 例;临床分期:Ⅰ期 11 例,Ⅱ期 14 例,Ⅲ 期 19 例,Ⅳ期 6 例;置管肢体:左上肢 22 例,右 上肢 28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15 例,中专 / 高中 20 例, 本科及以上 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常规知识 讲解:置管前后口头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恶性肿瘤 发病原因及治疗目的和方法,语言安抚患者紧张情 绪,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2)生活指导:指导 患者自我管理的方法,嘱其在置管 1~2 d 内减少活 动,之后可适当进行散步、做太极等活动,禁止提 重物、耐力跑、游泳等活动;日常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饮食结构多样化,以优质蛋白等易消化高营养食物 为主。(3)出院及随访:嘱患者在居家护理期间 每日检查导管状况,出现不良情况,及时就医;每 周入院 1 次接受导管维护,详细检查患者管道维护 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 (1)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包含主治医师 2 名、 护士长 1 名、心理医师 1 名、责任护士 8 名。由护 士长作为小组组长,定期对组员进行统一培训,内 容包括 PICC 置管护理方式、患者情绪特点、医患交流方式、风险管理及评估制度、置管常见并发症 与处理措施,并每周进行管道穿刺强化培训及应 急预案演练,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后上岗。小组成 员查阅既往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讨论得出妇科肿 瘤 PICC 置管化疗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包括 穿刺问题、管道护理不当、患者自身病情相关问题、 出院后患者自护能力降低、长期不良刺激等,并制 订预见性护理方案。(2)并发症护理。①穿刺护理。 a. 穿刺前:通过视频资料向患者详细讲解穿刺的方 法及安全性,告知身体可能出现的反应,指导患者 通过深呼吸、联想美好的事件、与家属交流等方式 转移注意力并放松心情,尽可能选择较粗的血管, 若患者血管较细,需湿热敷并外涂促血液循环类药 物进行预防。b. 穿刺中:密切关注是否出现液体外 渗、回血等情况,对于需联合 3 种及以上化疗药物 者,遵医嘱在输液前后静滴约5 mg抗过敏药物。c.穿 刺后: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PICC 置管后可能出现的 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住院期间时刻关注患者肢 体表现,每日记录患肢变化,若出现出血、肿胀、 发热等,警惕静脉炎、感染等的可能性,及时汇报 医师,遵医嘱给予药物干预。(4)自我信念护理。 ①延续性知识宣教。邀请患者加入本院护理交流群, 群中定期推送居家护理小贴士, 包括适宜饮食结构、 推荐锻炼及活动、管道护理小技巧、日常生活禁忌 等,每周推送 2~3 次。②建立管道监护日记。指导 家属协助患者建立检查日记,每日观察并记录穿刺 点是否渗血、肿胀、发热等。③强化信念。面对面 进行健康教育, 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 联合家属给予患者支持,避免情绪堆积。两组均连 续护理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 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 价焦虑与抑郁情况,标准分均为 100 分,SAS 临 界值为 50 分,SDS 临界值为 53 分,评分与负性情 绪均呈正相关 [5]。(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 理能力和生命质量评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 (ESCA) 评估自护能力 [6],包括健康知识、责任感、 护理技能、护理 4 个维度,总分 0~172 分,评分越 高表示患者自护能力越好。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 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 评 估生命质量 [7] ,总分 112 分,评分与患者生命质量 呈负相关。(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 制 PICC 置管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估,包括管道护理专业技能、环境与安全宣教情况、沟通与服务态度、 日常问题解决及时性与准确性、出院指导共 5 个方 面 10 个条目,每个条目 0~5 分,总分 50 分,分为 十分满意(>45 分)、满意(30~44 分)、不满意 (15~29 分)、非常不满意(<15 分), 满意度 =(十 分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10.00%(5/50),低于对照组的26.00%(13/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命质量评分 比较 护理前,两组 ESCA、EORTCQLQ-C30 评分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ESC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 组 EORTC QLQ-C30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 80.00%(40/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PICC 可降低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提 高化疗效率,但可增加管道相关感染、渗血等并发 症发生风险[8-9]。预见性护理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以预知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 从而实施针对性护理, 摒除潜在风险因素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预见性护理通过医患交流、PICC 置管护理、预防置管常见并发症与处理等措施,提 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穿刺管道护理专业技能 [11]。且指导患者深呼吸与家属交流等方式缓解紧张感,转移注意力,对减少穿刺不当引起的出血具有积极 作用 [12]。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SCA 评分高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预见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后仍通过线上交流群的方式持续给予知识宣教,可帮助患者进行自 我管理, 同时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建立管道监护日记, 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治疗信心,有助于缓解患者情绪障碍。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 EORTC QLQ-C30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 因为预见性护理采用延续宣教、深入沟通及指导等 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可全面提高患者生 命质量,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可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妇科肿瘤化疗 PICC 置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生命质量评分 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杨芸,范典 . 早期妇科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相关问题及前沿进展 [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25-28.
[2] 朱峰微,柳春波,苏文敏,等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J]. 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2):2889-2891.
[3] 尚新芳,薛蓉,任丽平 . 化疗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J]. 中国感染与化疗 杂志,2022,22(2):151-155.
[4] 刘玉杰,杨方英,尤国美 . 预见性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 术后并发症影响的 Meta 分析 [J]. 护理管理杂志,2022,22(5):356-360.
[5] 段泉泉,胜利 . 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6] 王月宾,许禄云,杨林顺,等 . 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中文 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效度 [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 (2):104-106.
[7] 黄子寅,培尔顿· 米吉提,凯比努尔· 艾尔肯 . EORTCQLQ-C30 量表汇总评分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验证 [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9(16):1171-1176.
[8] 杨名钫,马芳 . PICC 技术规范化培训后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 素的纵向研究 [J]. 护理学杂志,2021,36(5):59-61.
[9] 王春立,吴思婷,吴心怡,等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31):4324-4330.
[10] 金娇,杭凌云,李玲,等 . 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 PICC 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控效果 [J]. 齐鲁护理杂志,2021, 27(14):156-158.
[11] 陈贤,蒋清云,谢世雅,等 . 自我效能干预对肿瘤患者 PICC 置管期间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4):189-192.
[12] 王海燕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通过 PICC 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 [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7):275-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