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论文

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论文

1

2024-04-01 10:19:12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目的: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oehn-Yahr分级、非运动症状控制[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分、血清miR-124和miR-137水平、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和生命质量[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以及不良反应 发

  【摘要】目的: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oehn-Yahr分级、非运动症状控制[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分、血清miR-124和miR-137水平、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和生命质量[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以及不良反应 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治疗后,研究组Hoehn-Yahr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研究组病情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等NM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研究组血清miR-12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iR-13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05);研究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 PDQ-39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血清miR-124水平和MOCA评分,降低血清miR-137水平、NMSS 评分和PDQ-39评分,改善Hoehn-Yahr分级,效果优于单纯多巴丝肼治疗。

  【关键词】 帕金森病;多巴丝肼;普拉克索;认知功能;生命质量;Hoehn-Yahr分级;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以老年人多发,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神经系统退化等有关[1-2]。帕金森病主要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认知功能障碍、姿势平衡障碍等,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3-4]。目前临床尚无治疗帕金森病的特效药,只能通过积极治疗延缓病情进展。多巴丝肼、普拉克索均为临床治疗常用药,其中多巴丝肼为苄丝肼和左旋多巴组成的复方制剂,普拉克索为抗组胺药物[5-6]。本文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经血常规、脑脊液常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符合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标准[7];存在静止性震颤、姿势平衡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有肝、肾功能异常;合并精神分裂症;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伴严重感染 性疾病;有脑部手术史;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继发性帕金森病;有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动眼危象、癫痫。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 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 审202102-016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44~75岁, 平均(60.22±6.38)岁。研究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43~73岁,平均(59.87±6.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浙江花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34663,左旋多巴200mg与苄丝肼50mg)口服治疗,初始剂量

  62.5mg/次,3次/d,每隔1周增加125mg/d, 直至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时,维持该剂量。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普拉克索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412,0.25mg)口服治疗,初始剂量 0.125mg/次,3次/d,之后每周以0.125mg/d递增,最大剂量为0.75mg/次,直至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 制时,维持该剂量。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下降超过50%;有效:UPDRS评分下降20%~50%;无效:未达上述 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oehn-Yahr分 级。1级:单侧肢体受累,但不影响轴向功能;1.5级:单侧肢体受累,伴有轻微身体症状;2级:双侧肢体受累,但不影响平衡功能;2.5级:双侧 肢体受累,经后拉试验后可恢复平衡;3级: 双 侧肢体受累,出现平衡障碍,但具有部分独立能力;4级:严重残疾,但可站立或行走;5级: 只 能卧床或依靠轮椅移动,日常生活依赖别人帮助。

  (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非运动症状控制评分。采 用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按病情严重程 度评估,总分30~90分,评分越高,非运动症状越 严重;按发生频率评估, 总分30~120分,评分越高,非运动症状发生越频繁。(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血清miR-124、miR-137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后取上清液,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血清miR-124、miR-137表达情况,并用 2-△△Ct法计算其相对表达水平。(5)比较两组治 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生命质量评分。采用蒙特利尔认 知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总分30分,得分与认知功能呈正比;采用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生命质量, 总分0~156分,评 分与生命质量呈反比。(6)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 两组治疗前后Hoehn-Yahr分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Hoehn-Yahr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研究组Hoehn-Yahr分级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 两组治疗前后非运动症状控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等NM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等NM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image.png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iR-124、miR-137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清miR-124和miR-13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iR-12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miR-13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2.5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OCA和PDQ-39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DQ-39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image.png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image.png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前者包括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 后者包括睡眠、认知功能障碍等,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8-9]。帕金森病主要因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而引起[10]。

  多巴丝肼是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主要由左旋多巴和苄丝肼制成,前者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多巴脱羧酶转变成多巴胺,提高脑内多巴胺含量,进而改善神经功能;后者能阻碍左旋多巴脑外脱酸反应,从而提高脑内多巴胺含量,进而改善运动症状,但长期使用效果存在局限 性,需联合用药[11-12]。普拉克索能刺激多巴胺D2亚群受体,保护并修复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改善,且能兴奋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促进多巴胺释放,提高多巴胺受体兴奋性,促进运功功能恢复[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oehn-Yahr分级优于对照组,病情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等NMSS评分均低于 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普拉克索能抑制氧自由基合成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从而有效控制病情。血清miR-124、miR-137属于微小RNA,均可参与多巴 胺能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过程, 其中miR-124可保护神经元活性,miR-137可参与多巴胺能神经 元凋亡过程。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血清miR-124水平和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清miR-137水平和PDQ-3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普拉克索能阻碍左旋多巴产生酰基,防止酰基损伤神经细胞,减少神经元凋亡,改善帕金森病症状,提高认知功能[1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 示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血清miR-124水平和MOCA评分,降低血清miR-137水平、NMSS评分和PDQ-39评分,改善Hoehn-Yahr分级,效果优于单纯多巴丝肼治疗。

  参考文献

  [1]张卉,王冬晓.普拉克索联合艾地苯醌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γ-氨基丁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2,17(1):59-63.

  [2]赖琼,赵晓玲,李立,等.普拉克索、多巴丝肼初始单独或联合治疗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液学指标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5):148-152.

  [3]童琴,程雪,蔡银柜,等.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miR-124、miR-137表达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8):1974-1977.

  [4]王思闯.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轻中度帕金森 病痴呆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 临床医学,2018,38(11):74-75.

  [5]赵玉燕,山媛.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帕金森患者运功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6):1002-1005.

  [6]戴为正,吴美娜,傅懋林,等.普拉克索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早期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21,23(6):592-595.

  [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4):268-271.

  [8] 赵旭.血管源性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中盐酸普拉克索对血液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河北医学, 2018,24(2):278-282.

  [9]王阳,徐冰,周进,等. 司来吉兰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9,25(7):1078-1081.

  [10]姬利,韩霞,张亚峰,等.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功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 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10):1241-1244.

  [11]杨丽娜,徐书晓,吴广.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miR-124、miR-137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 2022,49(7):98-101.

  [12] 马宇,李兴贵,展群岭,等.普拉克索与美多芭合用配合心理治疗应用于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30-33.

  [13]程仙送,邸伟,吕桦,等. 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 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19,48(6):685-687.

  [14]王静,张卓,李雪.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 血浆miR-124miR-137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20,26(8):1264-1269.

  [15]侯宇,娄伟,薛天宇,等. 多巴丝肼与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不同认知障碍程度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8,39(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