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论文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论文

1

2024-03-29 10:03:11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差异,以及对患者应激、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2月至 2022年 12月淮安市中医院收治的 78例腹股沟疝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每组 39 例。两组均开展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对照组患者实施疝钉固定补片,观察组患者实施可吸收缝线联合康派特粘胶固定补片。两组均于术后随访1 个 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 术前及术后 1 d应激、炎症因子水平, 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长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长于对照组, 术后1d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与术前比, 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β- 内啡肽(β-EP)、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及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相比于疝钉固定补片,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使用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有助于减轻腹股沟疝患者应激创伤,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并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腹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 疝钉固定补片; 可吸收缝线; 康派特粘胶固定补片;应激反应;炎症反应

  腹股沟疝属于临床普外科的高发病症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作为最常见的手段。近些年伴随临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腹腔镜疝修补术逐渐应用在腹股沟疝治疗中。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属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一种,该技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疼痛更轻、恢复更快;此外,该术式能够在术中明确的探查对侧腹股沟情况,发现隐匿疝,一次修补,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补片固定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疝钉固定补片、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等。采用疝钉固定补片,其具有结构稳定、固定牢靠等优势,但因其需固定于组织较坚韧的特殊部位,易损伤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且手术费用较高 [1]。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可被人体吸收,不需要进行拆线操作,适用于较小的疝修补手术,尤其是对于较年轻的患者或者需要快速恢复的患者,由于其可吸收性,避免了术后拆线的痛苦和不便 [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不同补片固定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8 年12 月至 2022年12月淮安市中医院收治的 78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两组,各 39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27 例,女性12 例;年 龄 34~58岁,平均(46.59±5.74)岁;疝分型 [3]:Ⅰ型16 例,Ⅱ型13 例,Ⅲ型1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25 例,女性14 例;年龄 32~59 岁,平均(46.76±5.39)岁;疝分型: Ⅰ型17例, Ⅱ型12例, Ⅲ型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纳入标准:①符合《疝外科手册》 [4]中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②首次临床确诊;③年龄18 岁及以上。排除标准:①复发性疝或嵌顿疝;②过去接受过腹部外科手术治疗;③入院前即合并长时间负压增高的病因;④严重心脏病、脑部病症、肝肾功能障碍;⑤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淮安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实施,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1.2 手术方法全部患者实施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麻醉方式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呈平卧状态,选择肚脐上作1cm 切口,对腹直肌前鞘采取切开处理,通过 钝性分离的方式处理腹膜外间隙。使用气腹针进行穿刺,达到腹腔内部后连接气腹管,形成二氧化碳气腹,调整压力使其维持在13~14mmHg(1mmHg=0.133kPa)。借助腹腔镜仔细观察,进一步扩大腹膜前间隙,将 5mm套 筒针分别放置在患侧对侧腹直肌外缘脐下 2cm处及腹直肌外缘平脐点。顺沿疝上方 2cm处,由内至外在腹膜作8~10cm的弧形切口,将腹膜瓣实施游离处理,并进一步壁化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如果疝囊过大,则可直接横断疝囊,有助于降低术后阴囊水肿风险。第一时间把疝内容物进行回纳处理,继续游离腹膜前间隙,在腹腔相应位置摆放补片,最大限度地覆盖腹膜。对照组患者选用疝钉固定补片,固定位置主要包括了腹直肌外侧缘、弓状缘及耻骨结节等部等。均选用 5mm的连发钉枪,对耻骨梳韧带、耻骨结节、腹直肌后壁及内环口上方 lcm处进行补片的固定,然后钉合将腹腔关闭。观察组患者则以 3-0 可吸收线在耻骨结节及内环口上方腹壁固定 2 针,使用康派特粘胶固定补片(北京康派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0.3mL/ 支)。需要注意的是深入评估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在无误后取出腹腔镜,释放二氧化碳,关闭切口结束手术。术后密切对患者的关键生命体征予以监控,包括体温、脉搏、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等。若发现患者术后病情变化,及时做出处理。均于术后随访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围术期指标:统计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长,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 [5] 评估患者术后1d的疼痛情况,总分10 分,分值越高表代疼痛越严重。②应激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 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 5mL,以 3000r/min 离心10min,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③炎症因子:采血、血清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均同②,检测血清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④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尿潴留、血肿、阴囊水肿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 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较对照组长,术后 1d VAS 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 两组患者应激指标比较与术前比,术后 1d 两组患者应激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image.png

  2.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与术前比,术后 1d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均升高,但观察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image.png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image.png

  3讨论

  腹股沟疝主要指的是因为其他病变或外力因素影响而导致器官出现转移,通常表现为腹股沟处明显肿块,并且伴随程度不等牵引疼痛、回纳等症状。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新兴手术方式,在保证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手术造成的创伤,对患者机体侵入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因此受到了广大医师及患者的认可接受。但目前临床对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补片固定方式的选择还缺少统一标准。

  疝钉固定补片是通过使用疝钉将补片固定在受损的腹膜或组织上,为保证固定可靠及补片平整,通常需要 8~10 枚疝钉,分别固定于耻骨梳韧带、耻骨结节、腹直肌后壁及内环口上方等处。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通常使用可吸收线缝合,随着时间的推移, 缝线会被人体逐渐吸收, 这个过程中一般不会对伤口造成额外的刺激和疼痛。而疝钉固定补片则是由钉枪将螺钉旋转钉入组织中,这种过程相对来说创伤较大,可能会引起更明显的疼痛。而可吸收缝线通常由可降解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在人体内的降解过程相对温和,不易引起炎症或排异反应,从而减少了术后疼痛的可能性;而螺钉材料相对来说组织相容性可能较差,容易引起炎症反应和不适感 [6-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较对照组长, 术后 1 d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相比于疝钉固定补片,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使用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疼痛程度更轻。

  由于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可造成体内呈高分解代谢状态,引起一定程度应激反应,并加快机体一系列炎症因子释放,最终造成明显炎症反应 [8]。通过分析两组应激、炎症因子发现,与术前比,术后1d 两组应激、炎症因子均升高,但观察组较低,说明相比于疝钉固定补片,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使用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有助于减轻腹股沟疝患者应激创伤,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相比疝钉固定补片对患者手术部位组织造成的损伤明显更小,并且缝合针数较少,在固定补片时可有效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刺激﹑牵拉及神经损伤,进而减少炎症刺激,并缓解疼痛 [9]。另外,通过分析两组安全性发现,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提示两种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分析其原因,疝钉固定补片的高强度固定能有效分散组织受力,减少撕裂风险,同时其稳定性好保持了补片的平整和稳定,有利于术后恢复;此外,其长期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安全性较高。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的材料能够和组织高度贴合,固定迅速,操作简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吸收材料能逐渐被组织吸收,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安全性较高 [10]。

  综上,相比于疝钉固定补片,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使用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有助于减轻腹股沟疝患者应激创伤,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安玉怀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不同疝补片固定方法对老 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对比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20(22):3765-3767.

  [2] 刘进军 , 张鹏 ,余波, 等 . Ⅰ、Ⅱ型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不固定补片与缝合固定补片的比较研究 [J].腹腔镜 外科杂志 , 2017, 22(5): 368-372.

  [3] 黄永刚 ,王平 . 腹股沟疝常用临床分型标准评价 [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17, 37(11):1292-1295.

  [4] 雅各布 , 拉姆消 , 唐健雄 .疝外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6:19.

  [5] 王陆军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程 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河南医学研究 , 2017, 26(15): 2819.

  [6] 张翔 , 刘少壮 ,展翰翔 ,等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补片钉合固定与负压吸引固定的对比研究 [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18(6): 454-458.

  [7] 蒋维荣 ,孟勇 ,高明清 , 等 .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式效果比较的网状 meta 分析 [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2023, 30(2): 204-213.

  [8] 陈伟立 ,黄进团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不 同补片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 [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16(4):155-157.

  [9] 赵攀, 赵平武.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补片固定方式的进展 [J]. 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15, 20(11): 874-877.

  [10] 杨凯 ,侯远发 ,王洪健 ,等 . 改良补片缝合固定法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J].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22, 27(3): 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