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血清学指标的影响及疗效分析论文

2024-03-23 13:59:5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治疗对其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5 月盐源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治疗对其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5 月盐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 42 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21 例,常规对症支持 治疗 + 更昔洛韦药物治疗) 和观察组(21 例, 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 更昔洛韦药物治疗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 7 d。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 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反应指标,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比之 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干扰素 -γ(IFN-γ ) 、白细胞计数(WBC )水 平均降低, 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血清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M(IgM)水平均升高, 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均 P<0.05 ); 治疗期间,与对照组 28.57% 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 19.05% 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 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指标水平, 且安全性良好,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 免疫炎症反应; 安全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表现为临床三联征(淋巴 结肿大、咽峡炎、发热),且多发于儿童,若未能及时予 以治疗,患儿则可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噬血综合征、脑膜 脑炎等并发症,从而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在诊断 时,医生应将个体症状、临床体征与血液学指标相结合。 现阶段,临床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常用的药物 是更昔洛韦,其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而产生抗病毒作 用,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但其不良反应 较多,影响患儿预后 [1-2]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是一种基因 工程新药,其不仅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还可与更昔洛韦发 挥协同效应,以使得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更佳,临床常用 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等疾病的 治疗中,且现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3] 。故本研究选取 了盐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42 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 儿,旨在探讨重组人干扰素 α-1b 对患儿疗效及血清学指 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盐源县人民医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5 月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 42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1 例)中男患儿 11 例,女 患儿 10 例;年龄 2~10 岁,平均(4.58±0.67)岁;病程 2~6 d,平均(3.95±0.68 )d ;脾肿大 2 例,淋巴肿大 8 例,咽颊炎 9 例,肝肿大 2 例。观察组(21 例)中男患儿 12 例,女患儿 9例;年龄 2~9 岁,平均(4.62±0.71)岁; 病程为 2~7 d,平均(3.88±0.73 )d ;脾肿大 1 例,淋巴 肿大 7 例,咽颊炎 10 例,肝肿大 3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 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 EB 病毒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和 治疗原则》[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伴有临床三联征: 淋 巴结肿大、咽峡炎、发热;②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诊断确诊;③生命体征平稳;④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 ①免疫功能缺陷;②存在感染性疾病(肝炎病毒感染、巨 细胞感染);③合并严重并发症;④药物过敏;⑤近 1 个 月内接受过其他治疗(抗病毒方案相关);⑥合并严重原 发性疾病(肝肾、造血系统疾病等)。此研究已由院内医 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退 热、保肝、卧床休息、补液、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 衡等。同时予以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更昔洛韦(湖北潜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1909.规格: 0.25 g ), 使用剂量: 5 mg/(kg ·次),2 次 /d ,12 h/ 次,滴注时间 >1 h/ 次。予以观察组患儿更昔洛韦联合肌肉注射人干扰 素 α-1b 注射液(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 S20010006.规格: 10 μg ∶ 1 mL),人干扰素 α-1b 注 射液使用剂量: 1 μg/(kg ·次),2 次 /d,更昔洛韦使用方法 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 7 d。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依据《儿童 EB 病 毒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4] 中的相关标准评 估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其中显效:治疗 3 d 后,患儿临 床症状明显改善,淋巴结、脾肿大等消退 1/2 以上,体 温恢复正常;有效:治疗 7 d 后,患儿临床症状好转,淋 巴结、脾肿大等消退 1/3~1/2.体温恢复正常;无效:治 疗 7 d 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淋巴结、脾肿大等 消退 1/3 以下或未发生消退,体温仍然较高。临床总有效 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症状消失时间。统计两组患儿 咽峡炎消退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 间、脾脏肿大消退时间、肝脏肿大消退时间。③免疫炎症 反应。治疗前后取患儿静脉血 2 mL,以 3 000 r/min 转速, 离心 10 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桂林优 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桂械注准 20172220142.型号: URIT-8020A)检测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干扰素 -γ(IFN-γ )水平;另 取静脉血 2 mL,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 深圳迈瑞 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 20202220342.型 号:BC-7500(NR )CRP] 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中白细胞计 数(WBC)。④不良反应。治疗期间,统计两组患儿恶 心、腹泻、皮疹、嗜睡、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肾功能损伤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采用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K-S 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行 ( x ±s) 表示。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比之对照组,观 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见表 1.
2.2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各项症 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两组患儿免疫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 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IFN-γ、WBC 水平均降低,血清 IgG、 IgM 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降低 / 升高幅度均更大,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 组患儿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主要是由人类疱疹病毒 (EB 病毒)感染所致,具有急性、自限性、传染性强、 累及多器官等特点,由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较高,且 易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故临床及时诊治在患儿 预后改善中意义重大。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中, 更昔洛韦主要是通过竞争性抑制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活性,以阻碍其转录及复制,并抑制其表达,进而发挥抗 病毒作用,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但其在应用中部分 患儿易发生不良反应,且病情易反复,因而导致患儿预后 欠佳 [5]。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属于一种生物活性细胞因子,通 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以诱导其合成、分泌多种抗 病毒蛋白,可有效抑制细胞内病毒的复制,发挥治疗疾 病的效果,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恢复,且通过肌肉注射可使 得局部药物浓度提高,临床效果佳 [6] 。此外,重组人干扰 素 α-1b 在体内主要是通过肾脏分解代谢进行消除, 且其半 衰期短, 故不易引起患儿发生不良反应, 安全性高 [7-8] 。本 研究中,比之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各项症状消 失时间更短;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表明使用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治疗, 有助于缓解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 间,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IFN-γ 可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及感染程度状况,其水平 升高表明机体炎症反应加剧, 病情恶化;WBC 可作为评估 机体炎症损伤状况的敏感指标,其水平降低表明患儿的炎 症反应减轻,病情好转。血清 IgG、IgM 可反映机体的体 液免疫功能,其水平升高表明患儿的免疫力提高,病情改 善。重组人干扰素 α-1b 在应用中主要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 的吞噬功能,促进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以及提高淋巴细胞 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进而有利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升免疫力 [9-10]。同时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还可通过抑制EB 病毒入侵,以减轻机体的炎症刺激,进而改善机体的炎症 反应,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11-12]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IFN-γ、WBC 水平更低, 血清 IgG、IgM 水平升高, 表明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有助于调节患儿免疫炎症反应指标表达水平。
综上, 采用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治疗, 有助于缓解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指标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疗效显 著。但本研究还在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少、未进行 远期随访等,后期可扩大样本量,进行远期随访,以更准 确观察重组人干扰素 α-1b 的治疗效果, 为今后疾病治疗提 供更有价值依据。
参考文献
[1] CAI X, EBELL M H, HAINES L. Accuracy of signs, symptoms, and hematologic parameters for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AmBoard Fam Med, 2021. 34(6): 1141-1156.
[2] 程波利 , 刘崇海 , 许玉霞 , 等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治疗儿童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评价 [J].重庆医学 , 2018. 47(15): 2083-2084. 2087.
[3] 祁卫卫 , 杨宁 , 路娟 , 等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通过调控 Foxp3 对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国感染控制 杂志 , 2022. 21(4): 346-352.
[4] 王群 , 谢正德 . 儿童EB 病毒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10. 25(10): 706-708.
[5] 张辉 , 李虹媛 , 张建明 . 匹多莫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1b 及更昔 洛韦治疗 EB 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22. 19(3): 99-102.
[6] 戴莎莎 , 周凯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辅助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0.22(9): 953-957.
[7] 毕晶 , 夏明倩 , 王冬萌 , 等 . 干扰素 1b 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研究 [J].河北医药 , 2019. 41(11): 1609-1613.
[8] 陈勇, 王湘君, 王俊杰, 等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辅助治疗对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2021. 32(18): 2382-2384.
[9] 马忠玉 , 孙莉 , 张晓军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 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力影响分析 [J]. 陕 西医学杂志 , 2018. 47(10): 1334-1336.
[10] 王莹 , 谭春迎 , 赵静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更昔洛韦联用对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微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国 药物经济学 , 2022. 17(2): 110-113.
[11] 成海鱼 .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 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20. 20(23): 4001-4003.
[12] 陈瑶华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联合更昔洛韦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症的应用疗效及免疫改善作用 [J]. 基层医学论坛 , 2023.27(26): 148-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