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肿瘤标志物联合临床指标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评估应用研究论文

肿瘤标志物联合临床指标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评估应用研究论文

1

2024-03-23 13:56:44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因素,为该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上海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因素,为该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上海四一一医院收治的 98 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理消退程度将患者 分为病理消退明显组(40 例)、病理消退不明显组(58 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 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 理消退不明显组放化疗前 N 分期为 cN+ 、放化疗前 T 分期为 cT4 、肿瘤最长径≥5 cm 、癌胚抗原( CEA )>5 ng/mL、放化疗结束至手术 间隔时间 <8 周、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患者占比较病理消退明显组更高(均 P<0.05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影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危险因素包括:放化疗前 N 分期为 cN+ 、放化疗前 T 分期为 cT4 、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 <8 周、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最长径≥5 cm 、CEA>5 ng/L(均 P<0.05 )。 结论 针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前 N 分期 为 cN+ 、放化疗前 T 分期为 cT4 、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 <8 周、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最长径≤5 cm 、CEA ≤ 5 ng/mL 均是 影响其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临床因此需要综合考量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放化疗和手术方案,以使患者获得临床治疗效 果最大化。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进展期直肠癌; 放化疗; 敏感性

  当前,随着我国多学科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直肠癌 的治疗已经从单一学科治疗,逐渐转变为放疗、肿瘤内科 及肿瘤外科等多学科治疗的模式。在该病治疗过程中,全 直肠系膜切除术已逐步成为该病首要的治疗方式。手术 治疗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支持方式应用可降低患者术中癌症转移率,提升患者术后保留肛门括约肌的能力,进而 降低患者自身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 量 [1] 。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并非每位患者对新辅助放化 疗治疗的敏感度都是一致的,对新辅助放化疗治疗敏感 的患者,在治疗时可采取器官保留策略,而对于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在接受该项治疗后,疾病可能 还会继续进展,这不仅耽误了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还 可能增加患者治疗时的相关不良反应 [2] 。因此,若是能够 早期评估患者对新辅助放化疗的敏感度,则利于为患者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远期 生活质量都是有利的。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局部 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因素,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上海四一一医院 2018 年 1 月 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98 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 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结直肠癌外 科学》[3] 中直肠癌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治疗前经过肠镜活 检并最终确认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③入组前均未进行 直肠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损或不完善; ②入组前 5 年内存在多发癌症。本研究经过上海四一一医 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1.2.1 新辅助放疗 患者保持俯卧位,并固定体膜,进行 CT 定位扫描;扫描范围从上至第 4 腰椎处,下至坐骨结 节下 3 cm处。将扫描后所获取图像传入到放疗计划系统。 根据 MRI 扫查图像画出靶区。最终根据靶区计算结果设 置放疗方案:临床靶区(CTV)左右外放 7 mm,上下外 放 5 mm,腹部外放 5 mm,背部方向外放 10 mm。处方剂 量: 95%~97% 计划靶区(PTV ),50 Gy/25 f,5 d/ 周,休 息 2 d 后继续治疗,持续干预 5 周。

  1.2.2 同步化疗 选取化疗药物卡培他滨片(上海罗氏制 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73024.规格: 0.5 g/ 片),根 据患者体表面积不同酌情给药,标准为 1 650 mg/(m2 ·d ), 将药物分 2 次口服,5 d/ 周,休息 2 d 后继续治疗,持续口 服 5 周。干预时出现 2 级以上不良反应,则需根据说明书 调整用药剂量,或是停止用药。

  1.2.3 分组方法 术前按照 AJCC 第八版的 4 级评分标准 对肿瘤退缩进行分级评估,0 分(完全缓解):无存活癌细 胞; 1 分(接近完全缓解):单细胞或罕见的小组癌细胞; 2 分(部分缓解):肿瘤残留,肿瘤明显消退,但多于单 个细胞或罕见的小肿瘤细胞群; 3 分(缓解不良或无缓 解):肿瘤残留广泛,无明显肿瘤消退 [4] 。评分为 0、1、2 分纳入病理消退明显组(40例);评分为 3 分纳入病理消 退不明显组(58 例)。

  1.2.4 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放化疗前 N 分期 [5](cN0 或 cN+ )、放化疗前 T 分期 [4](cT3 或 cT4 )、 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8 周或≥8 周)、肿瘤最长径(<5 cm 或≥ 5 cm )、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 侵犯肠壁周径(>1/2 或≤1/2)及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 或中高分化)。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 5 mL,离心(转 速 3 000 r/min,时间 10 min),取得血清,使用全自动生 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粤械 注准 20212220570.规格:BC-7500[B]CS)检测患者 CEA 水平。

  1.3观察指标 ①单因素分析。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 料,并对病理消退明显组和病理消退不明显组患者的临 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②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 型,筛选出影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敏感的影响 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例 (%)] 表示,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 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 助放化疗的敏感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单因素分 析 病理消退不明显组放化疗前 N 分期为 cN+ 、放化疗前 T 分期为 cT4、肿瘤最长径≥5 cm、CEA>5 ng/mL、放化 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 <8 周、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的患 者占比较病理消退明显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侵犯肠壁周径组间 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1.png

  2.2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多因素分 析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疗前 N 分 期为 cN+、放化疗前 T 分期为 cT4、放化疗结束至手术 间隔时间 <8 周、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最长径 ≥ 5 cm、CEA>5 ng/L 均为影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 放化疗敏感性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png

  3 讨论

  术前对局部进展性直肠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放化疗支 持,通过直肠系膜全切除手术方式,可根治性切除,术后 局部复发率大幅度降低、提高肛门括约肌保留与肿瘤局部 控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远期生存获益 [6] 。本次研究根据 新辅助放化疗患者机体病理症状消退程度不同,对患者进 行了分组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中,病理消退不明显组 放化疗前 N 分期为 cN+ 、放化疗前 T 分期为 cT4、肿瘤最 长径≥5 cm、CEA>5 ng/mL、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8 周、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占比较病理消退明显组 更高。

  本研究进一步进行了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 放化疗前 N 分期为 cN+、放化疗前 T 分期为 cT4 是 影响患者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 素(OR=6.215、4.328)。分析其原因为,进展期临床 N 分期、 T 分期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效果的 重要预后因素,也常与肿瘤大小有关;而肿瘤大小影响肿 瘤细胞的放化疗生物学效果, 这可能部分解释了临床N 分 期、 T 分期与肿瘤退缩分级之间的关系;另外肿瘤分期越 高表明肿瘤侵入深度更深或转移性更强, 廖中凡等 [7] 研究 也证明临床分期与病理学消退存在显著相关性。手术间隔 时间一直是临床关注重点,目前尚没有明确新辅助放化疗 后最佳手术时间间隔,本研究中,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 时间 <8 周是影响患者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 感性的因素(OR=4.797)。新辅助放化疗至手术间隔时间 短肿瘤尚未出现退缩,肿瘤体积缩小不明显,目前美国国 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长程放化疗至手术的 间隔时间为 5~12 周,局部放化疗有一个迟发效应, 能使肿 瘤进一步退缩、体积缩小,甚至于肿瘤完全消失;这也是 等待较长时间的主要优点,进而有助于切除率提高,甚至 使患者无需手术 [8]。

  本研究中,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最长径 ≥ 5 cm、CEA>5 ng/L 是患者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 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OR=4.568、4.600、6.862)。肿瘤分 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接近正常细胞程度,分化程度越低, 恶性程度越高,患者化疗后病理消退情况普遍不佳。肿瘤 侵犯范围和占肠腔周径的比例不同是病灶大小影响疗效的 重要原因。有研究认为,新辅助放化疗后发生病理消退的 可能性可使用术前肿瘤大小及占肠腔比例预测 [9] 。肿瘤标 志物CEA 最早是从癌胚组织及结肠癌组织中所提出来的, 虽然不能用做诊断某些肿瘤的特异性指标,但是对患者疾 病监测及疗效评价方面, 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CEA>5 ng/L 通常提示肿瘤病灶负荷大,分期高,病情恶性程度高,不容易发生病理消退 [10]。

  因此针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前放化疗期间, 临床需要留意 N 分期、 T 分期较高及低分化、肿瘤最长径 ≥ 5 cm、CEA>5 ng/L 的患者,这些通常提示患者病情恶 性程度高,肿瘤负荷较大,不容易发生放化疗后的病理消 退,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放化疗方案调 整,以使患者尽量缩小肿瘤体积, 使放化疗后肿瘤降期、降 级,进而利于患者局部复发率降低,提高远期存活率;另 外可以适当延长新辅助放化疗和手术之间的间隔,但是间 隔过长会导致肿瘤再生,加重组织纤维化,使手术难度加 大、手术风险升高,因此临床需要综合考量患者的病情, 制定个性化的放化疗和手术方案,以使患者获得临床治疗 效果最大化。

  综上, 针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 放化疗前 N 分期 为 cN+、放化疗前 T 分期为 cT4、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 时间 <8 周、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最长径≥5 cm、 CEA>5 ng/L 是影响其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重要指标,可 用在直肠癌患者辅助放化疗前的治疗预测。另外, 本研究 属于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 需要设计合理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而获得更多的临床数据 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舒 , 张楠 , 荣康 , 等 . 肿瘤微环境的细胞成分在结直肠癌肝转 移中的研究进展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2023. 32(8): 933-940.

  [2] 刘英强 , 陈淅涓 , 韩广森 , 等 .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 同步放化疗敏感性与环氧化酶 -2 表达的关系 [J]. 中华实验外科 杂志 , 2018. 35(8): 1548-1550.

  [3] 李世拥 . 实用结直肠癌外科学 [M].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92-96.

  [4] 姚宏伟 , 吴鸿伟 , 刘荫华 .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八版结直肠癌 分期更新及其“预后和预测”评价体系 [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 20(1): 24-27.

  [5] 张翀达 , 张红梅 , 孟闫凯 , 等 . T2 加权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在直 肠癌分期中的应用 [J]. 中华肿瘤杂志 , 2018. 40(1): 46-51.

  [6] 陶丹 , 周菊英 , 庄恒钊 , 等 . 肿瘤标志物联合临床因素预测局部 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价值 [J]. 河北医药 , 2023.45(6): 869-871. 875.

  [7] 廖中凡 , 罗源 , 敬基刚 , 等 . 基于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的 Logistic 回归模型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临床价 值 [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 2023. 25(5): 384-389.

  [8] 王陈宇 , 曹勤洪 , 姚学权 .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 的相关因素分析 [J]. 临床肿瘤学杂志 , 2023. 28(3): 249-252.

  [9] 刘启志 , 张杭 , 郝立强 , 等 . 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 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2020. 23(12):1159-1163.

  [10] 哈肖别克 ·卡斯木 , 季学闻 , 吐尔逊江 ·托乎地外力 , 等 . 血清 CEA、CRP、IL-6 对中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反应的预 测价值 [J]. 疑难病杂志 , 2023. 22(7): 69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