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治疗中不同剂量甘露醇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

2024-03-20 15:45:05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64 例脑出血患者, 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甘露醇使用剂量不同分为两组, 各 32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大剂 量甘露醇(250 mL 20% 甘露醇静脉滴注, 间隔 8 h 静脉滴注 1 次) 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剂量甘露醇( 125 mL 20% 甘露醇静脉滴注, 间隔 8 h 静脉滴注 1 次) 治疗, 两组均连续用药 14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简易 智力状态量表(MMSE )评分、血肿体积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88% )相较于对照组(75.00% )更高;与治 疗前比, 治疗 14 d 后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降低, 且观察组更低;MMSE 评分升高, 且观察组更高;血肿体积缩小, 且观察组更小;与治 疗前比, 治疗 14 d 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 、白细胞介素 -6(IL-6 )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 且观 察组更低(均 P<0.05 )。 结论 脑出血治疗中采取小剂量甘露醇效果更为理想,可缓解血肿、水肿等症状,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 善机体炎症状态。
【关键词】脑出血,甘露醇;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脑出血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多为脑实质血管破裂而 出血,具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发病后患者多伴有语 言或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症状。甘露醇为高渗性脱水 剂,既往研究证实,其能够对减轻脑损伤发挥良好作用, 具有降压快、疗效确切等优势,属经典降颅压药物,渗透 性较强,能有效减轻脑水肿 [1] 。但在临床应用中,甘露醇 的使用剂量仍存在争议,如治疗剂量选用不当可能出现肾 功能下降、水与电解质失衡等。有研究表明,大剂量甘露 醇可诱发肝、肾功能损害,甚至有可能引起血肿外其他脱 水,导致血肿面积增加 [2] ,为确保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需 严格把控甘露醇用药剂量。但也有研究认为,脑出血发病 后不同时机应用甘露醇会对疗效产生明显影响,但剂量大 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肿等并无明显影响,均可获得较 好疗效 [3]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 64 例脑出血患者分别给 予甘露醇不同的使用剂量开展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不同剂 量甘露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 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灌南县 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64 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开 展前瞻性研究,按照甘露醇使用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 两组,各 32 例。对照组患者出血量 14~30 mL;平均 (22.03±3.12 )mL ;男、女性患者分别为 20、12 例;年龄 40~75 岁,平均(57.52±8.33)岁;脑干出血、小脑出 血、脑叶出血及基底节区出血分别为 8、11、3、10 例。观 察组患者出血量 14~31 mL;平均(22.43±3.20 )mL; 男、女性患者分别为 21、11 例;年龄 38~78 岁,平均 (58.11±9.41)岁;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叶出血及基 底节区出血分别为 7、10、4、11 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 ①符合《神经病学(第 8 版)》[4] 中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 准;②经 MRI、CT 影像学检查确诊;③生命体征稳定; ④首次发病。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颅脑手术史;②对本研 究采用药物过敏;③存在肝、肾、肺的器质性病变;④存 在精神疾病;⑤发病前已存在严重认知功能紊乱;⑥存在 自身免疫缺陷;⑦存在血管畸形;⑧并发凝血功能异常。 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针对本研究方案、 用药方式等设计严格审核并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中用 药及其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结合患者实际状况实施对症治疗,避免 移动患者,病房内保持安静,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待生 命体征平稳后给予甘露醇注射液 [ 华夏生生药业(北京)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63282.规格 250 mL ∶50 g] 治 疗。对照组患者行大剂量甘露醇治疗,在发病 24 h 内 给予 250 mL 20% 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间隔 8 h 静滴 1 次。观察组患者行小剂量甘露醇治疗,在发病 24 h 内给 予 125 mL 20% 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间隔 8 h 静滴 1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 14 d。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治 疗 14 d 后患者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全部消失,美国国 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5] 较治疗前下降幅度 >90%,且自理能力达到 0~1 级,可正常参与生活和工 作为显效;治疗 14 d 后患者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显著 减轻,46%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首先采用 S-W 法检验证实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 x±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 用χ2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总有 效率(75.00% 对比 96.88%)对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 NIHSS、MMSE评分及血肿体积比较 与 治疗前比,治疗 14 d 后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降低,MMSE 评分升高,血肿体积缩小,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 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治 疗 14 d 后两组患者血清 TNF-α、IL-6、hs-CRP 水平更低, 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3 讨论
脑出血为临床常见、多发性病症,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相关研究中将其发病原因归为 2 类:其一为原发性脑出 血,该类型脑出血是指位于脑小血管自发破裂所致的脑内出血,无直接发病因素;其二为继发性脑出血,该类型脑 出血是指有明确原因引发的脑内出血,主要有血管病变、 肿瘤等引发 [7-8]。脑出血是一个持续性的病理变化, 疾病发 生后形成的急性血肿和继发性脑水肿会升高颅内压,随着 病情进展,最终形成脑疝导致死亡,因此尽早选择有效、 安全的药物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甘露醇为六碳糖醇类物质, 目前常用的 20% 甘露醇高 渗溶液静脉滴注后能够产生快速、强力脱水利尿作用,使脑 组织中的水分进入血液循环中,减轻脑组织中水的含量, 以此达到降颅内压的目的,进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9-10] 。 但临床对于甘露醇使用最佳剂量尚无统一标准,有研究报 道,大剂量甘露醇的应用,药物脱水功能可能受到较大影 响而出现弱化现象,进而使脑出血患者水肿状况加重,还 会减少渗透压梯度,从而使神经功能出现损伤;而小剂量 甘露醇降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同时可避免大剂量甘露 醇产生的不良反应 [11-12] 。因此,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后MMSE 评分更高, NIHSS 评 分更低,血肿体积更小,提示小剂量甘露醇用于脑出血患 者中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使认知功能恢复,并 能够减小血肿体积,提高临床疗效。
有研究表明,血肿周围炎症反应与脑出血继发性神经 损伤关系密切 [13] ,血清 IL-6、hs-CRP、TNF-α 为反映脑组 织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 为机体重要的炎症因子, 参与机 体多组织细胞生长、调节及分化,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在 机体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越高,脑出血患者 发生炎症反应的风险越大,疾病进展越严重 [14] 。通过分析 两组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发现,相较于治疗前,治疗 14 d 后 两组的血清 TNF-α 、IL-6、hs-CRP 水平更低,且观察组更 低,提示脑出血治疗中采取小剂量甘露醇效果更为理想, 可 改善机体炎症状态。分析原因可能为,甘露醇具有脱水、 利尿及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功效,甘露醇可通过迅速提高 机体血浆渗透压, 促进机体组织脱水, 进而达到降低炎症因 子水平的作用 [15] ;此外,甘露醇用药后使脑组织氧供能力 增强,降低了脑组织缺氧及缺血症状对机体的氧化刺激, 继而使炎症反应减轻,从而利于缓解症状 [16] 。但脑出血后 患者血流屏障受损,使用大剂量甘露醇时,无法代谢的药 物会在脑组织内积累,血管内水分就会渗透到脑组织,加 重水肿情况,不利于病情恢复,而适当减小剂量可避免上 述不足;且已有研究报道显示,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 患者,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小血肿和水肿体积 [17]。
综上,脑出血治疗中采取小剂量甘露醇效果更为理想, 可缓解血肿、水肿等症状,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善 机体炎症状态。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小,且为单中心研究, 后续研究需加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该药物的最佳剂量,为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更多依据。
参考文献
[1] 余瑞钿 , 罗江兵 , 冯家强 . 低剂量甘露醇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 出血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J]. 黑龙江医药 , 2022.35(4): 806-809.
[2] 孔久玲 . 不同部位脑出血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的治疗效果分析 [J/CD].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2017. 4(10): 1927-1928.
[3] 刘小菲 , 方晨光 , 倪军喜 . 甘露醇不同时机应用对脑出血患者 预后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河北医学 , 2021. 27(9): 1490-1495.
[4] 贾建平, 苏川 . 神经病学 [M]. 8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126-128.
[5] 李楠 , 杨光辉 , 石斌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与颅内 自发性脑出血影像不匹配患者神经内镜锁孔手术治疗的疗效评 估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19. 19(11): 1859-1861.
[6] 周小炫 , 谢敏 , 陶静 , 等 .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的研究和 应用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16. 31(6): 694-696. 706.
[7] 聂梦旬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J]. 临 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1. 14(24): 67-69.
[8] 于朝旭 , 孙实安 , 朱炎杰 , 等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小剂量甘露 醇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患者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 杂志 , 2017. 26(16): 1789-1791.
[9] 李良民 . 不同部位脑出血治疗中不同剂量甘露醇的应用效果研 究 [J]. 中国医药导刊 , 2017. 19(7): 706. 708.
[10] 高文蓝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不同部位脑出血的临床应用分 析 [J]. 世界中医药 , 2017. 12(2): 164.
[11] 李艳 .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预后及肾损害的影响研究 [J]. 中 外医疗 , 2013. 32(5): 111-112.
[12] 余江 , 肖峰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 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J]. 川北医学院学报 , 2015. 30(4): 509-511.533.
[13] 黄荣 , 张锐 , 罗旺胜 . 小剂量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 β- 七叶皂 苷钠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18. 22(5):6-8.
[14] 郑海燕 , 吴锐 , 唐晓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 比 [J].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 14(7): 52-53.
[15] 赵志华 , 袁红勉 , 辛玲 , 等 . 不同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序 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 36(1): 72-74.
[16] 黄晓聪, 王秋香, 邱锦华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 者降颅压效果的临床研究 [J]. 医学信息 , 2021. 34(22): 124-126.
[17] 王澎 , 姚晓宇 , 张远 , 等 .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水肿患者临床疗效的 Meta 分析 [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 2019. 21(12): 2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