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及疗效分析论文

2024-02-23 14:28:04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水平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 -18a(miR-18a )、 微小核糖核酸 -124(miR-124 )、微小核糖核酸 -214
【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水平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 -18a(miR-18a )、 微小核糖核酸 -124(miR-124 )、微小核糖核酸 -214(miR-214 )水平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国药 东风茅箭医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治的 59 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 例) 患者以盐酸 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30 例)患者在盐酸舍曲林片基础上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床疗效, 治疗前后血清多巴胺(DA )、兴奋性氨基酸(EAA )、 5- 羟色胺(5-HT )、去甲肾上腺素(NE )水平及 miR-18a 、miR-124 、 miR-214 水平变化,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 )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比, 治疗 3 个月后, 两组患者血清 DA 、EAA 、5-HT 、NE 水平均升高, 且观察组更高;两组患者血 清 miR-18a 、miR-124 、miR-214 水平均降低, 且观察组更低;治疗 1.5 个月、 3 个月后两组患者 HAMD-17 得分呈逐渐降低趋势, 且观察 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递质水平,缓解抑郁状态,降低血清 miR-18a 、miR-124 、miR-214 水平,抑制病情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重复经颅磁刺激,舍曲林,神经递质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 主要特征为持续而显著的心情低落,且严重者会发生自 杀、自伤等行为,并可伴有妄想、幻觉的精神病性症状。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心理病症,多 是由于个人性格因素及较重的学业压力所致,若未能得 到有效控制,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国内对于青少年抑 郁患者主要以药物、心理及物理治疗为主,以最大限度 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消除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恢 复社会功能。舍曲林是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物,其作为 5- 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能够选择性地抑制 5-HT 再摄取,并增加突触间隙 5-HT 浓度,延长与增强 5-HT 作用,从而达到抗抑郁的治疗效果,但其起效较慢, 且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 [1] 。经颅磁刺激是 临床常用的中枢神经损伤类疾病的治疗手段,是利用时 变的脉冲磁场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导致皮质神经 细胞的膜电位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对脑内代谢及神经电 活动产生影响 [2]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 抑郁药物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国药东风茅箭医院 2021 年 2 月 至 2023 年 2 月收治的 59 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 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9 例)中男性 6 例,女性 23 例;年龄 12~17 岁,平均(15.23±1.64 ) 岁;受教育年限 6~10 年,平均(8.22±1.01)年。观察 组患者(30 例)中男性 7 例,女性 23 例;年龄 13~18 岁,平均(15.58±1.69)岁;受教育年限 6~11 年,平均 (8.29±1.07)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中 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3] 中 抑郁症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 准;②为首次发病,此前未接受过抗抑郁或精神疾病治 疗。排除标准:①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抑郁;②精神活性 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③存在有自杀心理或过激行 为;④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本研究经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盐酸舍曲林片(广东彼迪 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0686.规格: 50 mg/ 片) 进行治疗,具体用法如下:初始剂量 25 mg/ 次,1 次 /d , 于 2 周内提升至 100 mg/ 次,1 次 /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 上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以磁场刺激仪(武汉依瑞德医疗 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型号:YRD CCY-I)对患者脑部左 侧背外侧前额叶进行刺激。刺激频率为 10 Hz,90% 运动 阈值,60 个治疗序列 / 次,每个序列连续刺激 4 s,序列间 隔 15 s,20 min/ 次,1 次 /d,5 次 / 周。两组患者均完成 3 个 月的持续治疗后进行效果评估。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以《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 判断标准》 [4] 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5] 拟定疗 效判定标准: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且 HAMD-17 减分率≥ 75% ,可判定为痊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 得到有效改善,且 50% ≤ HAMD-17 减分率 <75%,可 判定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且 25% ≤ HAMD-17 减分率 <50%,可判定为有效;患者经治疗 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且 HAMD-17 减分率 <25%,可 判定为无效。HAMD-17 减分率 =[(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 分)/治疗前评分 ]× 100%。总有效率 = 痊愈率 + 显效率 + 有 效率。②多巴胺(DA)、兴奋性氨基酸(EAA)、5-HT、去 甲肾上腺素(NE)水平。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治疗 前及治疗 3 个月后患者外周静脉血 3 mL,以 2 500 r/min 转 速离心 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 清 DA、EAA、5-HT、NE 水平。③抑郁评分。以 HAMD-17 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 1.5 个月、3 个月后的抑郁程度,总 分 52 分,量表得分越高,则抑郁状态越严重。④血清微小 核糖核酸 -18a(miR-18a)、微小核糖核酸 -124(miR-124 )、微小核糖核酸 -214(miR-214)水平。血清制备方法同②,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血清 标本中 miR-18a、miR-124、mir-214 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 理论频数不满足 χ2 检验条件时行连续性校正;计量资料 (血清 DA、EAA、5-HT、NE、miR-18a、miR-124、miR-214 水平、抑郁评分)经 S-W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 检 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 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血清 DA、EAA、5-HT、NE水平比较 与治 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 DA、EAA、5-HT、NE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血清 DA、EAA、5-HT、NE 水平高于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血清 miR-18a、miR-124、miR-214水平比 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 miR-18a、 miR-124、miR-214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 miR-18a、 miR-124、miR-214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3.
2.4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抑郁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 疗 1.5 个月、3 个月后两组患者 HAMD-17 得分均呈逐渐降 低趋势,且治疗 1.5 个月后、3 个月后观察组更低,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3 讨论
青少年抑郁症是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一类常见精神障 碍,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晰,但其病因复 杂,推测可能与遗传、家庭、社会支持因素及心理应激事件 等有关,且可被多种因素诱发。舍曲林是当前治疗抑郁、 焦虑障碍首选药物之一,也是第一个获准用于治疗儿童青 少年情感障碍的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 但青少年抑郁 症患者正处于学龄阶段,与成年患者相比,其病耻感更为 严重,服药依从性不高,加上青少年抑郁症病因复杂,导 致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因此需探寻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 方法。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 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刺激到大脑神经,从而达到兴奋 或抑制局部大脑皮质的作用,起到临床治疗效果 [6] 。本研 究结果显示,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 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小; 观察组血清 DA、EAA、5-HT、NE 水平高于对照组, 表明 首发青少年抑郁患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进 行治疗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且能有效提高患者 神经递质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磁刺激可在大脑 皮层转换为电刺激,进而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促进 DA 生成及脑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提高, 从而减轻神经损伤, 改善神经递质水平, 与付影等 [7] 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 进 一步佐证了本研究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及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外周 血、脑组织中miRNA 均存在有异常表现, 其可能在抑郁症 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8] 。经颅磁刺激可以将短暂强大 的磁力流穿过头皮和颅骨,引起局部产生感应电活动,改 变局部神经元活性及神经网络连接,从而能够降低下丘脑 突触后膜 5-HT1A 受体敏感性, 并抑制下丘脑-垂体- 肾上 腺轴活性,致使 miR-18a、miR-124、miR-214 水平降低, 使受损神经元得以修复,进而改善脑白质功能,并调节患者不良情绪 [9-10]。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治疗前比, 治疗 1.5 个月、3 个月后两组患 HAMD-17 得分呈逐渐降低趋势, 且 治疗 1.5 个月后、3个月后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治 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miR-18a、miR-124、miR-214 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首发青少年抑郁患者以重复经颅磁 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抑郁状态,降低 血清 miR-18a、miR-124、miR-214 水平,抑制病情发展, 与阎加民等 [11] 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首发青少年抑郁患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 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且能 有效提高患者神经递质水平,减轻抑郁状态,降低血清 miR-18a、miR-124、mir-214 水平, 抑制病情发展, 可临床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超 , 张莉 , 李霞 , 等 .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代谢组学变化及舍 曲林干预的影响 [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2021. 30(1):46-51.
[2] 金莹 , 诸秉根 , 朱娜 , 等 . 重复经颅磁刺激抗抑郁症治疗及其与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 [J]. 医学综述 , 2020. 26(2): 252-256. 262.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 版 ( 精神障碍分类 )[J]. 中华精神科杂志 , 2001. 34(3): 184-188.
[4] 王蔚文 .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M]. 北京 : 科学技术文 献出版社 , 2010: 256-261.
[5] 陈海思 , 高静芳 , 王晓乐 , 等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对首 发青少年抑郁早期疗效及冷执行功能的影响 [J]. 中华全科医学 ,2022. 20(9): 1491-1494.
[6] 祁娜 , 王炳臣 , 徐天朝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效果 及对负性自动思维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J]. 东南国防医药 , 2021.23(2): 155-158.
[7] 付影 , 王昆 , 陆振华 , 等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认知 功能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临床与病理杂 志 , 2022. 42(4): 872-878.
[8] 段冬梅 , 王瑾 , 陈继跃 . 电针干预不同时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 大鼠海马组织 miRNA 表达的影响 [J]. 中医杂志 , 2020. 61(23): 5.
[9] 胡希文 , 谭忠林 , 李达 , 等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 研究进展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2016. 43(1): 40-44.
[10] 王小蕊 , 王昆 , 赵娟娟 , 等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对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行为的疗效 [J]. 安徽医学 , 2023. 44(5):501-505.
[11] 阎加民 , 赵爱芹 , 王莹 , 等 . 舍曲林联合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首 发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21. 21(3):590-5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