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适宜给药方案研究论文

2024-02-22 13:56:51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MT )、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厚度(CRT )、 平均黄斑容积(AMV )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MT )、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厚度(CRT )、 平均黄斑容积(AMV )的影响。方法 将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 50 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以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25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其中 A 组患者接受康柏西普 5+ 按需治疗(PRN ), 即 1 次 / 月 注射治疗, 连续治疗 5 个月后进行按需治疗;B 组患者采用康柏西普 3+PRN,即 1 次 / 月注射治疗, 连续治疗 3 个月后进行按需治疗, 两 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1 、3 个月 CMT 、CRT 、AMV、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 ),治疗前与治 疗后 3 个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OOL )评分, 以及随访期间追加注射次数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 1 、 3 个月两组患者 CMT 、CRT、AMV 、BCVA 呈逐渐降低趋势, 眼压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 3 个月两组患者心理能力、 活动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评分均升高;随访期间 A 组追加注射次数显著少于 B 组(均P<0.05 )。两组患者 CMT 、CRT 、AMV 、 眼压、 BCVA 、CLVOOL 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康柏西普 3+PRN 与康柏西普 5+PRN 均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黄斑水肿、眼压及视力, 提高生活质量, 安全性良好, 康柏西普 5+PRN 给药方案可以减少后续 PRN 期间追加注射次数,以较少的给药次数维持稳定疗效,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康柏西普,生活质量,安全性
黄斑水肿指眼底视网膜对光线最敏感部位——黄斑区 发生炎症反应,液体渗入所形成的水肿,其会导致视力严 重下降。糖尿病是引发黄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 床可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及手术进行治疗,其中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为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 肿的新型方法,通过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入玻璃体腔内,以消除黄斑水肿,促进视力恢复。康柏西普是新 一代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融合蛋白,可阻断由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介导的信号传递,抑制病变新生血管的生长,对于 黄斑病变具有较好疗效 [1] 。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 肿需要反复注射,但该药物价格较为昂贵,加上重复注射 所造成的痛苦使得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较差 [2] 。康柏西普3+ 按需治疗(PRN)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案,但持续给药时 间较短;而康柏西普 5+PRN 方案虽能够持续给药较长时 间,但可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3] 。因此如何在保证 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注射次数,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充分发挥药物治疗优势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适宜给 药方案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 50 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以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 A 组和 B 组,各 25 例。A 组患者中男性 12 例,女性 13 例;年龄 45~62 岁,平均(53.31±5.42)岁; 病程 7~10 年,平均(8.57±0.61)年。B 组患者中男性 14 例,女性 11 例;年龄 44~63 岁,平均(53.78±5.52 )岁; 病程 6~10 年,平均(8.49±0.57)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 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 准: ①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4] 中糖尿 病性黄斑水肿的诊断标准;②对研究使用药物无过敏性反 应;③既往无眼内手术史;④最佳矫正视力( BCVA )<0.5. 排除标准:①有明显影响视功能的白内障、青光眼、玻璃 体积血;②既往有玻璃体腔内注药史;③存在青光眼或者 眼压≥21 mmHg( 1 mmHg=0.133 kPa)。本研究经院内医学 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 (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130012.规 格: 10 mg/mL,0.05 mL/ 支)治疗,术前以盐酸左氧氟沙 星滴眼液 [ 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106.规格: 5 mL ∶ 15 mg(按左氧氟沙星计)] 进 行抗感染治疗 3~5 d,后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患者呈仰 卧位,消毒后铺无菌巾,以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 [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注册证号 HJ20215002.规格: 0.4% ( 0.5 mL ∶2 mg )] 进行麻醉,麻醉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结膜囊,并进行开睑,于患者患眼角膜缘后 3.5~4.0 mm 处睫状体平坦部位进行垂直穿刺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 射液 0.05 mL,缓慢推注,注射完毕后轻压针口,防止 药物反流。术后于结膜囊内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 膏 [SIEGFRIED EL MASNOU s.a.,注册证号 HJ20181126. 规格: 3.5 g(妥布霉素 10.5 mg,地塞米松 3.5 mg)],并以 一次性敷料包眼,术后 1 d 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点 眼,4 次 /d,持续治疗 3~5 d。其中 A 组患者接受康柏西普 5+PRN 方案,1 次 / 月,连续治疗 5 个月后改为按需治疗。B 组患者采用康柏西普 3+PRN 方案,1 次 / 月,连续治疗 3 个 月后改为按需治疗。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均随访 3 个月。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每月均需返院进行定期检查。再治 疗标准:①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较上次随访下降 幅度 >5个字母;②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较既往 最低 CRT 水平提高 50 μm 以上, 或新形成有视网膜囊样改 变、视网膜下积液;③病情恶化导致视力下降。暂停治疗 标准:①连续 2 次随访 BCVA水平稳定;②连续 2 次随访 的 BCVA 均 >85 个字母。
1.3观察指标 ①黄斑中心凹厚度(CMT )、CRT、平 均黄斑容积(AMV)。使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仪(Heidelberg Engineering GmbH,型号:Spectralis OCT ) 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1、3 个月 CMT、CRT、AMV 水 平。②眼压、BCVA。以非接触式眼压计(佳能公司 Canon Inc.,型号:TX-F)检测眼压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 、 3 个月使用 Snellen 视力表检测患者 BCVA,并将其结果 转化为最小分辨视角对数视力(LogMAR),LogMAR 值越 低 BCVA 越好。③生活质量。以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 (CLVOOL )[5] 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 4 项,各项评分 分值为 0~80 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④追加注射 次数与安全性。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追加注射次数与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结膜炎、眼睑水肿、暂时性眼压升 高、视网膜出血。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量资料均经 S-W 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 CMT、CRT、AMV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 疗后 1、3 个月两组患者 CMT、CRT、AMV 水平呈逐渐降低 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但各时间点两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眼压、BCVA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1、3 个月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BCVA (logMAR)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 P<0.05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3 个 月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P<0.05); 但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两组患者追加注射次数与不良反应比较 随访期间 追加注射次数经比较,A 组(1.88±0.16)次显著少于 B 组 (2.52±0.2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23.P<0.05 )。 A 组发生 1 例结膜炎,1 例暂时性眼压升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8.00%(2/25 );B 组发生 1 例结膜炎,1 例眼睑 水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8.00%(2/25),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1.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常见 原因,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视物模糊。康柏西普是一种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物制剂,推荐的治疗方案为康柏西普 3+PRN,可以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和发展,减轻黄斑水肿, 提高患者视力 [6] 。但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后续 PRN 治疗期间需反复注射,并且该药价格昂贵,可导致患者依 从性较低。有研究表明,早期连续 4~6 次的抗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强化治疗或能使患者的视力得到最佳程度改善,且 后续即便减少注药次数亦能够维持临床疗效 [7] 。因此本研 究对康柏西普 3+PRN 和康柏西普 5+PRN 治疗方案进行了 对比。
本研究中,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1、3 个月两组患者 CMT、CRT、AMV 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提示使用玻璃 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以有效改善 患者黄斑水肿的症状,抑制 CMT、CRT、AMV 增加。究其原因在于,康柏西普可直接抑制患者机体内的血管新生 因子表达,阻滞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减少新生血管生 成,抑制黄斑中心加厚,改善黄斑水肿 [8] 。本研究中,与 治疗前比,治疗后 1、3 个月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呈先升高 后降低趋势, BCVA(logMAR 值)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 治疗后 3 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提示使 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以有 效改善患者眼压与视力情况,提高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在 于,康柏西普可通过提高机体浅层、深层视网膜黄斑区的 血流密度,进而抑制黄斑区渗漏,减轻水肿,缓解视网膜 毛细血管缺血、缺氧的症状,改善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眼压水平波动则是由于药物注射后导致眼球内容 积增加,进而造成眼压升高,但这种情况多为暂时性的, 随着药物吸收,多数升高眼压会逐渐自行恢复正常 [9]。
本研究中,A 组 PRN 期间注射次数少于 B组;两组 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 种给药方案均较为安全, 但康柏西普 5+PRN 给药方案能够 在PRN 期间以较少的追加注射次数维持稳定疗效, 分析其 原因可能是,康柏西普 5+PRN 给药方案相较于康柏西普 3+PRN 给药方案给药时间更长, 因此其药物有效作用时间 长于康柏西普 3+PRN 给药方案, 因而能够更好地抑制患者眼内新生血管生成, PRN 期间仅需较少给药次数便能有效 维持疗效 [10]。
综上,康柏西普 5+PRN 与康柏西普 3+PRN 均能有效 改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黄斑水肿、眼压及视力,提高 生活质量, 安全性较高, 但康柏西普 5+PRN 能够以较少的 注射次数维持稳定疗效,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方案 选择。本研究也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样本量较少,还需 完善设计后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田涛 , 姚晓喜 , 彭婧利 , 等 . 不同抗 VEGF 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 斑水肿的疗效及其与 OCT 分型的关系 [J]. 国际眼科杂志 , 2023.23(6): 991-995.
[2] 郭宓 , 边红霞 , 边梦婷 , 等 . 康柏西普治疗不同 OCT 分型糖尿 病性黄斑水肿对视网膜椭圆体带影响 [J]. 临床眼科杂志 , 2023.31(2): 121-125.
[3] 李彬彬 , 谭美华 , 殷章亮 . 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有临床意义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比较 [J]. 国际眼科杂志 , 2022. 22(1):130-134.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防治专家共识 [J]. 中华糖尿病杂志 , 2018. 10(4): 241-247.
[5] 薛文文 , 邹海东 . 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的 Rasch 模型分 析及优化 [J]. 中华眼科杂志 , 2019. 55(8): 582-588.
[6] 吴乔伟 , 黄珍 , 闫明 , 等 . 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 [J]. 中华眼底病杂志 , 2022. 38(1): 40-48.
[7] 孟婷 , 孙洪岩 , 罗彬 , 等 . 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 DME 的安 全性和疗效评估 [J]. 国际眼科杂志 , 2023. 23(1): 138-141.
[8] 陈冬军 , 赵慧英 , 陈建华 . 不同康柏西普注射方案治疗糖尿病 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 2023. 51(1): 89-91.
[9] 殷小敏 , 薛寒 , 翟丽萍 . 康柏西普对合并黄斑水肿的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患者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22. 19(33): 100-103.
[10] 赵宏锟 , 吴敏 . 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继发黄斑水肿 [J]. 国际眼科杂志 , 2019. 19(4): 567-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