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针刺联合放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症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评价论文

针刺联合放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症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评价论文

17

2024-01-18 09:15:49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目的探究针刺联合放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0例,使用秋水仙碱治疗)和观察组(60例,使用秋水仙碱及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

  【摘要】目的探究针刺联合放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0例,使用秋水仙碱治疗)和观察组(60例,使用秋水仙碱及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等中医证候积分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秋水仙碱,针刺,放血疗法,炎症因子

  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软骨等组织中引起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单关节急性红肿、剧烈疼痛等,轻度疾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难以入睡和行走,而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肾脏、心脑血管等多器官或系统疾病。秋水仙碱可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症状,但是秋水仙碱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易使患者出现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影响整体治疗效果[1]。中医学将痛风性关节炎归于“热痹”范畴,主要病因是人体阴阳失衡,外邪侵入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中医以整体和辨证观念为指导,对患者进行中医外治法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针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是将针插入身体相应的针灸穴位,刺激局部肌肉和神经,从而缓解疼痛,调节身体的整体功能[2]。同时,放血疗法也属于常见的中医外治法,具有调节阴阳、活血化瘀、缓解疼痛、清热解毒的作用[3]。这两种疗法协同作用,具有消肿止痛、活血通气的功效。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联合放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50.36±5.32)岁;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病程1~15年,平均(3.29±1.32)年。观察组(60例)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50.76±5.32)岁;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病程1~13年,平均(3.21±1.02)年。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分别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中痛风和“热痹”的诊断标准相符合;伴有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疼痛急性发作。排除标准:患有结核病或带状疱疹等传染病;对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及秋水仙碱存在过敏现象;处于手术或外伤恢复期。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秋水仙碱(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3020871,规格:0.5 mg/粒)口服治疗,初始剂量1.0 mg/次,1 h后追加0.5 mg,12 h后,以0.5 mg/次,2次/d,均为餐后服用,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①针刺治疗。针具:1寸和1.5寸毫针(1寸=3.33 cm)。穴位:选择针刺健侧三皇穴(三阴交、阴陵泉、地机)。方法:常规消毒进针,平补平泻,留针30 min,中途不行针,1次/d。②放血疗法: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选取患侧阿是穴,充分暴露点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消毒后,取一次性针头,点刺从目标部放血,放血深度3~5 mm,血容量3~10滴/次,放血频率:轻度疼痛症状2次/周,中度疼痛症状3次/周,严重症状1次/周,均治疗2周。放血后,不要按压针孔止血,等待凝血停止;点刺后保护伤口表面不受感染。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治疗后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其中基本控制代表症状积分减少≥80%,显效代表50%≤症状积分减少&lt;80%,有效代表20%≤症状积分减少&lt;50%,无效代表减少&lt;20%[4]。总有效率=(基本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评估,其中关节疼痛程度评分范围为0~9分,关节红肿和关节活动受限评分范围为0~3分,分值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③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取患者治疗前后3 mL外周静脉血,以转速3 000 r/min、时间10 min离心,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实验系统有限公司,型号:AU5800)检测血清CRP、IL-17水平,采血后使用魏氏法检测ESR。④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t检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444.jpg

      2.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555.jpg

  2.3两组患者ESR及血清CRP、IL-17水平比较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ESR及血清CRP、IL-17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3项血清学指标水平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666.jpg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777.jpg

      3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主要由高尿酸血症引起,即血液中尿酸浓度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并沉积在软组织中。随着痛风性关节炎疾病过程的延长,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畸形、僵硬等症状,从而限制关节的正常功能的发挥。目前,西医使用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可以控制患者血液中炎症指标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但部分患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受损等,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患者停药后易复发,预后不佳[6]。

  中医中痛风性关节炎病性为实热证,且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其病机与热血和寒湿相搏,血凝瘀阻,致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发为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多以清热通络、泻浊解毒为主要治疗目的[7]。放血疗法可以通过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具有消肿止痛、开窍泄热、通经活络之功效,本文放血穴位选取的是阿是穴,其为疾病发生时气血聚集机体局部、阻滞最盛之处,放血治疗此穴位可起到去陈生新、逐瘀通络的功效[8]。针刺也属于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针刺患者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可调整阴阳,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9]。同时,针刺联合放血治疗,可引火外出,调和局部气血,在局部密集针刺,打开通路,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同时中医治疗泄热力度强,止痛效果快,不良反应轻微,在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同时,也确保了治疗安全性。本研究中,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3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更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指标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存在明显尿酸排泄和分泌失衡,而过度尿酸会产生结晶,并沉淀于患者肌腱、软骨中,引发机体免疫应激反应,而ESR、血清CRP是评估应激反应的非特异性指标,在急性炎症性疾病中,两者在血液中都显著升高,引发关节组织严重反应。IL-17是一种由T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也会受应激反应的影响导致水平异常升高,而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机体中,高水平血清IL-17会通过多种炎症介质释放,放大患者局部炎症损伤,促使痛风发展[10]。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可以改善微循环障碍,抑制疼痛介质的分泌,释放抗炎因子,减少炎症反应;同时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细胞修复等机制,来发挥增强机体细胞保护的作用[11]。此外,放血疗法可以清除沉积在关节中的尿酸盐结晶,并在患处创造负压环境,稀释体内炎症介质[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R、血清CRP、IL-17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减轻炎症反应。

  但在使用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还应注意: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率相对较高,目前还没有关于患者在稳定期的长期疗效的相关研究。②放血疗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急性期可以迅速缓解,但不能保证治疗长期有效。③放血疗法会发生出血,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及时告知患者,使其有心理准备。

  综上,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但后续还需要加强多中心、双盲、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远期中医外治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传志.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2,35(17):126-128.

  [2]魏薇,李鹏鸟,张向阳,等.关节肿痛散联合针刺治疗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滑膜及关节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3(12):1801-1804.

  [3]吴沅鸿.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9例[J].广西中医药,2022,45(6):30-33.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4):293-303.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73-275.

  [6]胡青,戴冰,徐文峰,等.四妙白虎汤加减结合秋水仙碱片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8):3147-3150.

  [7]梁欢,马玉峰,马占华,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9):1689-1692.

  [8]徐丹,鲁耘曌,董巡.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1,40(9):1123-1128.

  [9]张金朋,王亚楠,李宏玉,等.毫火针刺络放血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21,53(3):54-56.

  [10]刘英,张国,刘洁.祛风止痛汤内服和止痛外敷方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血清促炎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6):1777-1780.

  [11]南晓强,李娟娥,雷鹏.针刺联合息痛散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6):153-157.

  [12]梁兴森,吴锋昌,谭永振,等.放血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9,38(2):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