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1-12 14:32:16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研究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TTPB)麻醉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于该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 60 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TTPB)麻醉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于该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 60 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侧 TTPB 麻醉。比较两组术后麻醉指标(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水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术后疼痛程度 [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以及不同时刻 [ 麻醉前(T1 )、术毕(T2 )、术后 6 h(T3 )、术后 24 h (T4 )] 白细胞介素(IL) -6 和中枢神经特异性(S100β) 蛋白水平。结果: 研究组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r<0.05) ;术后 1 周,研究组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研究组术后 6、24 h 静息、咳嗽状 态下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T1 时, 两组 IL-6、S100β 蛋白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r>0.05); T2 、T3 、T4 时, 两组 IL-6、S100β 蛋白水平均高于 T1 时,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在全身麻醉基础 上实施双侧 TTPB 麻醉可缩短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降低 IL-6 水平、S100β 蛋白水平和 VAS 评分,提 高 MMSE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关键词】 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全身麻醉,心脏外科手术,认知功能,疼痛
Application effects ofbilateral 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 block anesthesia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ies
ZHANG Bin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Zhumadian Guangji Hospital,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pplication effects of bilateral transverse thoracic plane block (TTPB) anesthesia in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ies. 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ardiac surgeries in this hospital from March 2022 to March 2023.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anesthesia,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bilateral TTPB anesthesia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postoperative anesthesia indexes (extubation time,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stay time),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score, the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nd the interleukin (IL)-6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S100β) protein levels at different time [before anesthesia (T1), immediately after the surgery (T2), 6 h after the surgery (T3), 24 h after the surgery (T4)]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extubation time and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stay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1 week after the surgery , the MMSE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VAS scores at rest and cough 6 and 24 h after the surger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At T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IL-6 and S100β prote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0.05). At T2. T3 and T4. the levels of IL-6 and S100β protei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t T1. but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On the basis of general anesthesia, bilateral TTPB anesthesia can shorten the postoperative extubation time and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stay time, reduce the levels of IL-6 and S100β protein and the VAS scores, and improve the MMSE scores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i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general anesthesia.
【Keywords】 Bilateral 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 block anesthesia; General anesthesia; Cardiac surgery; Cognitive function; Pain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镇痛效果不佳,可增加 术后疼痛程度,有转变为慢性疼痛的风险,且患者 围术期易发生认知障碍,影响预后 [1] 。因此,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选择一种有效的术中麻醉方式尤为重 要。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TTPB)于胸骨旁第 4、 5 肋间将局麻药物注入肋间内肌与胸横肌间,可有 效阻滞 T2~T6 肋间神经前皮支,使胸骨旁及乳腺内 侧区域丧失感觉 [2] 。已知 TTPB 复合全身麻醉具有 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弥补了单一麻醉的缺点,镇痛效果满意 [3-4] 。本文观察双侧 TTPB 麻醉在心 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 于本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 60 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 究。纳入标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 Ⅱ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 Ⅲ级。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存在胸部畸形及其他疾病无法神经阻滞;急诊手 术、二次开胸、延迟关胸;左心室射血分数 <35%; 肝、肾功能障碍;围术期发生手术、麻醉严重并发 症;拒绝参与研究或中途退出。患者及家属了解本 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 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文号:20211215 )。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0 例。对照组男 18 例, 女 12 例; 年龄 23~59 岁, 平 均(42.15±3.05) 岁; 体 质 量 指 数(BMI)18~ 24 kg/m2.平均(20.34±1.14)kg/m2;手术时间 240~ 370 min, 平均(305.16±12.35)min; 术式: 主动脉 瓣置换术 8 例,二尖瓣置换术 9 例,冠状动脉搭桥术 13 例。研究组男 17 例, 女 13 例; 年龄 21~58 岁, 平 均(41.86±3.12) 岁;BMI 18~25 kg/m2 , 平 均 (20.41±1.22)kg/m2 ;手术时间 235~374 min, 平 均(301.25±14.72)min; 术式: 主动脉瓣置换术 9 例,二尖瓣置换术 9 例,冠状动脉搭桥术 12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全身麻醉。常规监测血压、 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BIS)。麻 醉诱导: 2.0 mg/kg 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四川国瑞药 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20030114 ,50 mL ∶ 0.5 g )、 0.3 mg/kg 依托咪酯注射液(江苏恒瑞医 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2379 ,10 mL ∶ 20 mg )、 0.15 mg/kg 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江 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0869. 10 mg )、 0.1 mg/kg 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恩华药 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222.10 mL ∶ 50 mg)静脉注射,诱导完成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 气。麻醉维持:静脉靶控输注 6 mg/(kg ·h) 丙 泊酚、0.1 mg/(kg ·h)苯磺顺阿曲库铵。术中结 合患者麻醉状况间断追加 0.2 μg/kg 枸橼酸舒芬 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 准字 H20054172.2 mL ∶ 100 μg), 维持 BIS 值45~55.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波动在基础值的 20% 以 下。手术结束前 30 min 利用静脉镇痛泵进行自控 镇痛,手术结束后,送至麻醉复苏室观察。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双侧 TTPB 麻醉。于 全身麻醉诱导前行双侧 TTPB,患者取仰卧位,取 胸骨旁第 4~5 肋间隙, 确定好体表位置后予以标记。 常规消毒铺巾,超声 [ 德国 SIEMENS AG,国食药 监械(进) 字 2014 第 3232840 号, 型号:ACUSON P300] 探头(探头频率 6~13 MHz) 横向放置, 准确 定位胸大肌、肋间内肌、胸横肌及胸廓内动静脉, 将 T4~T5 胸骨旁 2 cm 处作为穿刺点,22G 麻醉针穿 刺,针尖依次经过肋软骨、肋间内肌、胸内动脉、 胸内静脉,到达胸骨与胸横肌之间,回抽无血无气 后,采用平面内进针技术注射 20 mL 0.25%盐酸罗 哌卡因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 H20060137. 10 mL ∶ 100mg), 同法阻滞对侧。 15 min 后测定阻滞平面,效果满意后进行麻醉诱导。 1.3 观察指标 ( 1)比较两组术后麻醉指标水平 和术后 1 周认知功能评分,麻醉指标包括拔管时 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状况,总分为 30 分, 得分越高,认知功能越好。(2)比较两组术后疼 痛程度评分。于术后 6、24 h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 VAS)评估患者不同状态(静息、咳嗽)时的疼 痛程度,总分 0~10 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 ( 3)比较两组不同时刻白细胞介素(IL)-6 和中 枢神经特异性(S100β)蛋白水平。于麻醉前(T1 )、 术毕(T2 )、术后 6 h( T3 )、术后 24 h( T4 )采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 IL-6 水平,采用荧光定 量免疫层析法测定 S100β 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麻醉指标水平和 MMSE 评分比 较 研究组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两 组 MMSE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 1 周,两组 MMSE 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研究 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1.
2.2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术后 6、24 h 静息、咳嗽状态下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2.3 两组不同时刻 IL-6、S100 β 蛋白水平比较 T1 时,两组 IL-6、S100 β 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 T2 、T3 、T4 时,两组 IL-6、 S100 β 蛋白水平均高于 T1 时,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3 讨论
心脏外科手术多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术后疼痛 剧烈,以往临床常采用全身麻醉,但部分患者麻醉 镇痛效果不佳。已知 TTPB 麻醉中的胸横肌位置较 为表浅,阻滞效果及安全性均较好 [5-6]。
IL-6 是常见的炎性因子,其水平可反映机体 应激损伤程度;约 96% 的 S100β 蛋白存在于脑内, 是早期脑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7]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 组;术后 1 周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T2 、T3 、T4 时 IL-6 和 S100β 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TTPB 麻醉可阻 滞前胸壁痛觉传导,减轻机体因手术创伤和疼痛而 产生的应激反应,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降低 IL-6 水平;同时还可减少术中维持麻醉阿片类药物 的使用量,从而减轻麻醉对神经功能的损害,降低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8]。
综上所述,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实施双侧 TTPB 麻醉可缩短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麻醉 复苏室停留时间,降低 IL-6 水平、S100β 蛋白水 平和 VAS 评分,提高 MMSE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 全身麻醉。
参考文献
[1] 何庆标,黄威,王育明,等 .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 患者血浆谷氨酸和 γ- 氨基丁酸水平与术后认知障碍的关 系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 23 ): 5726-5728.
[2] 顾增浪,王晓军,徐连生 . 胸横肌平面阻滞对体外循环下 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J]. 心脏杂志, 2022.34(4):444-448.
[3] 王思嘉,蔡宏伟 . 椎旁神经阻滞和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换 瓣手术中应用效果的对比 [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18(2):120-123.
[4] 王昊,刘辉,房凯,等 . 全身麻醉联合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 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实用 医刊,2021.48(22):64-68.
[5] 叶伟光, 王天龙, 兰飞,等 . 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 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的影响 [J]. 北京医学, 2020.42(6):519-522.
[6] 刘洋,高斌,孙玲玲,等 .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 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J]. 广东医学, 2021.42(10):1224-1227.
[7] 章扬,陈世彪,龚海霞,等 . 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对心脏外 科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20. 36(4):338-340.
[8] 赵靓,杨洪光,辛艳,等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胸横肌平面阻 滞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J]. 中国新 药与临床杂志, 2021.40( 11 ): 767-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