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在青光眼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1-02 15:30:37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在青光眼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 100 例青光 眼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在青光眼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 100 例青光 眼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两组均接受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 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 [ 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评分、视野缺损、眼压、视力水平 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各项 ESC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两组视野缺损、眼压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视力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 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0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认 知行为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术后患者,可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视力和眼压,减轻视野缺损,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青光眼,自我护理能力,视力,视野缺损,护理满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nursing in patients after glaucomasurgery
LIU Shansha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of the 4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Shenyang 110000 Liaoning,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nursing inpatients after glaucoma surgery. 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00 glaucoma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February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0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received laser iridectom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fter the surger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self-care ability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 the visual field defect,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the visual acuity,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After the nursing, the ESCA scores of health knowledge, self-concept, self-responsibility and self-care skil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visual fielddefect and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visual acuity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at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0.0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nursing applied to the glaucoma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ir self-care abilities, improve the visual acuity and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reduce the visual field defect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Cognitive behavioral nursing; Glaucoma; Self-care ability; Visual acuity; Visual field defect; Nursing satisfaction
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视神经损伤并最终损害 视力的疾病,与病理性眼压升高和视神经供血不 足有关,严重时可致盲 [1-2] 。临床多通过药物或手 术治疗青光眼,虽能明显改善青光眼症状,但因多 数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用药依从性较差,导致远期 效果不佳 [3]。认知行为护理强调从患者的认知和行 为两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 认知水平,纠正其错误行为,提高临床效果 [4] 。本 文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在青光眼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 本院收治的 100 例青光眼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 入标准:符合《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 家共识(2014 年) 》中青光眼的诊断标准 [5] ;经 眼部体征和眼科检查确诊。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 部疾病;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衰竭;合并恶性肿 瘤;合并全身感染;合并认知和沟通障碍。患者 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 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0- 11 号)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男 31 例,女 19 例;年龄 41~75 岁, 平均(59.45±12.67) 岁;病程 1~10 年,平均(5.41±1.23)年。观察组:男 30 例, 女 20 例; 年龄 42~74 岁,平均(59.79±2.25)岁;病程 2~9 年, 平均(5.14±1.3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 用药指导、眼部护理、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 (1)认知水平评估。护理人员通过青光眼健康知 识问卷(内容包括青光眼疾病知识、临床治疗措施、 眼药水等, 共 25 个项目, 每项 4 分, 总分 100 分) 评价患者对青光眼的认知程度。评分 <80 分时根据 调查结果明确认知缺陷,并进行相应的认知行为护 理。(2)示范操作教学。以病房为单位,护理人 员现场演示自我护理技能,包括眼部按摩、正确滴 眼药水、涂眼药膏的手法及简易眼压、视力、视野 自我检测方法等, 并逐步分析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演示后,患者自行练习,护士在一旁观察纠正,直 至患者全部掌握。(3)微信指导。创建“微信青 光眼健康知识教育群”,邀请患者或家属加入,定 期在群内推送青光眼护理的图文或视频,内容包括 青光眼疾病知识、用药知识、日常眼部护理等。 (4)心理护理。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 心理状态,以专业的角度予以患者心理安抚,协助 其树立正确疾病认知观,多分享成功案例,以稳定 患者情绪。(5)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多进食富含 蛋白、粗纤维的食物, 并保持清淡饮食, 禁食辛辣、 刺激性食物,以防便秘升高腹压;同时告知患者每 次饮水应少于 300 mL,以防房水过多升高眼压。 (6)生活护理。告知患者不可于暗室环境停留过久、 不可长时间看手机、低头弯腰等,更不可吸烟,垫 高枕头,以防眼压升高。(7)眼压调节行为指导。 ①眼睑按摩。护理人员食指轻轻按摩患者上眼睑巩 膜瓣上方,适当对眼球产生轻微压力感,增强房水 的流畅性。嘱患者取坐位向上凝视,护士用拇指腹 将眼球向 6 点方向按压,促进房水流出,按压频率 15 次 /min, 每次 5~8min,2 次 /d。②眼睑边缘清洁。 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生理盐水,去除睫毛根部的皮 脂。③穴位干预。取内关、神门、合谷等穴位,以 指腹按压所选穴位 5 次, 然后顺、逆时针按揉 8 次, 逐渐加大力度。以产生酸痛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摩 2 min,20 min/ 次,2 次 /d。
两组均连续护理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评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包 括自我护理技能(44 分) 、自我责任(22 分)、 自我概念(28 分)及健康知识(76 分)共 4 个维 度,43 个项目,每个项目 0~5 分,分数越高自理 能力越强。(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视野缺损、眼压、 视力水平。采用 Humphrey 视野计测定视野缺损 程度,以视野平均缺损值(MD)表示,数值越大 视野越差;采用 Goldmann 眼压计测定眼压,测定 3 次取平均值;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定视力水平, 以 0.1~1.0 等差级表示。(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 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总分 0~10 分,>8.5 分为非常满意;6.0~8.4 分为满意; <6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 技能等各项 ESC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护理后,两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各项 ESCA 评分均高 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视野缺损、眼压、视力水平比 较 护理前, 两组视野缺损、眼压、视力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视 野缺损、眼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 照组,两组视力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40/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青光眼是由眼压升高引起的综合性视野缺损疾 病,也是国际公认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6-7] 。虽然 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害无法恢复,但通过及时有效 的手术和科学细致的护理, 可保护患者的视觉功能, 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常规护理基本能满足 患者术后要求,但对术后康复环节重视不够,大多 停留在口头讲解阶段,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 [8]。
认知行为护理旨在纠正患者的非理性认知行 为,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行为来纠正错 误行为,鼓励患者充分发挥自护能力,做好自我管 理,确保临床效果 [9]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 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 理技能等各项 ESC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 为认知行为护理通过专项培训护理人员,提高其青 光眼术后护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更 全面、详细的青光眼及手术相关知识宣教。认知行 为护理还可予以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可在提高患 者疾病认知度的同时稳定其情绪。本研究结果还显 示, 护理后, 观察组视野缺损、眼压均低于对照组, 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认知行为护理中 护理人员示范、讲解、指导眼压、视野及视力的测 定方法,患者可自行动态监测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并对症处理,且通过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按 摩眼睛、穴位按揉和眼睑清洁措施等可进一步降低 眼压,提高视力 [10]。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术后 患者,可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视力和眼压,减轻 视野缺损,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 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振 . 不同方式手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眼病的临床疗效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2):206-207.
[2] 倪元群,杨西 . 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的 影响 [J]. 智慧健康,2019.5(21):187-188.
[3] 黄艳红 . 疾病认知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 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5):800- 803.
[4] 于丽菲,姜丽,荆艳莉 . 认知行为干预结合系统护理对原发 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J]. 中 国医学创新,2020.17(4):97-101.
[5]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 .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 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 年)[J]. 中华眼科杂志,2014.44 (5):862-863.
[6] 张晨 .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慢性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 依从性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学,2019.20(12):79-81.
[7] 田海霞 . 认知行为干预对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不良心 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J]. 实用医技杂志,2019.26 (12):1620-1621.
[8] 高颖 . 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远期疗效 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1):270-271.
[9] 向楠 . 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的影响 [J]. 中 国社区医师,2019.35(30):152.
[10] 张瑞芳 . 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手术患者术后自我护理管 理的影响 [J].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9.40(2):194-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