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的对比分析论文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的对比分析论文

1

2023-12-26 14:53:51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 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

  【摘要】目的 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 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56 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 照组(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和研究组(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各 28 例, 均于术后随访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 标,术前与术后 1 d 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术前与术后 2 个月肺功能,术后 1 、7 d 疼痛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均显著减少;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 1 d 血清 C- 反应蛋白(CRP )、降钙素原 (PCT )水平均显著升高, 血清糖类抗原 125(CA125 )、癌胚抗原(CEA )水平均显著降低, 研究组患者术后 1 d 血清 CRP 、PCT 水平 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 术后 2 个月两组患者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均显著降低;与术后 1 d 比,两组患者术后7 d 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 )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 NRS 评分降低幅 度更大;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均 P<0.05 );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 1 d 血清 CA125 、 CEA 水平组间比较, 以及术后 2 个月 FEV1/FVC 、MVV 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均可改善肺功能,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但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 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减轻炎症反应,且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肺功能,肿瘤标志物,炎症反应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支气管腺体和 肺泡上皮的肺部恶性肿瘤,包括鳞癌、腺癌等,目前临床 对于此疾病常选择手术治疗,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成为主 要的手术治疗方式,其中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中视野 广泛,可有效清除淋巴结,切除肺癌病灶,但该手术切口 较多,创伤较大,术后会引发疼痛,且易出现肺部感染、 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导致预后效果不佳 [1] 。而与三孔胸腔 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切口较少,只 需作一个手术切口,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在保证手术效果 的同时还可缓解术后疼痛,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 但部分患者对单孔是否可以彻底清除病灶持有怀疑态度。 基于此设立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 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将具 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56 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 者的临床资料,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性 18 例,女性 10 例;年龄 50~74 岁,平 均(63.01±7.66 )岁;部位: 左肺 18 例, 右肺 10 例; TNM 分期 [3]:Ⅰ期 18 例, Ⅱ期 10 例; 病理类型: 鳞癌 16 例,腺癌 12 例。研究组(28 例)患者中男性 16 例, 女性 12 例;年龄 50~75 岁,平均(61.47±7.25 )岁;部 位:左肺 19 例,右肺 9 例;TNM 分期:Ⅰ期 17 例,Ⅱ 期 11例;病理类型:鳞癌 20 例,腺癌 8 例。上述基线资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 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 年版)》[4] 中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 且肿瘤 TNM 分期为Ⅰ、Ⅱ期者;年龄≥ 50 岁者;单肺病变者;无胸 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禁忌证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肺部 感染者;具有转移性肺癌和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其他恶 性肿瘤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双腔 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给予对照组患者三孔胸腔镜肺癌 根治术治疗,于患者腋前线第 4 至 5 肋间作一 4 cm 切 口,将其作为操作孔,同侧腋中线第 6 或第 7 肋间作一 2 cm 的切口,将其作为观察孔, 同侧腋后线第 7 或第8 肋间肋间作一 1.5 cm 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和切割缝合 孔。研究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于患者腋前 线第 4 至 5 肋间作一 4 cm 切口,将其作为手术操作孔和 观察孔。术中操作两组相同,具体操作如下:将胸腔镜 (KARL STORZ SE & Co. KG,型号:Image IHD)置入后对 肿瘤位置和肺门解剖情况进行探查,楔形切除以下部位: 肺动脉、静脉、支气管,之后将肺叶切除,对肺门淋巴结 和纵隔淋巴结有效清除。通过超声刀(美国强生,型号: GEN11)和电凝钩(南昌华安众辉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型号:B5)对肺叶组织进行游离,若证实为恶性,则 将肺叶直接切除,若术前病变性质无法明确,病变部位行 楔形切除,之后进行病理检查,若结果显示良性则直接关 胸,完成手术后清创、切口进行缝合,引流管合理放置。 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 2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指标。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 出血量、手术引流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②肿瘤标志物、 炎症因子。采集患者术前、术后 1 d 空腹静脉血 3 mL,制 备血清(3 500 r/min,15 min),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 清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原(CEA )、C- 反应蛋 白(CR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水平。③疼痛情况。术后 1、7 d 使用数字疼痛评分 量表(NRS )[5] 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总分 10 分,分值越 低,痛感越轻。④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德国耶 格,型号:Master Screen PFT)检测患者术前、术后 2 个月 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每 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同时计算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 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⑤并发症发生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示,行t 检 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χ2 检验。以P<0.05 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 量、术中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1.png

  2.2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炎症指标比较 相比术前, 两组患者术后 1 d 血清 CRP、PCT 水平均显著升高,血 清 CA125、CEA 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术后 1 d 血 清 CRP、PC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 1 d 血清 CA125、CEA 水平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png

  2.3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 NRS评分比较 相比术前, 术后 2 个月两组患者 FEV1/FVC、MVV 水平均显著降低; 与术后 1 d 比,术后 7 d 两组患者 NRS 评分均显著降低, 研究组患者术后 7 d NR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 2 个月 FEV1/FVC、 MVV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表 3.

3.png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期间与对照组 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4.

4.png

  3 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且应用较为广泛的是胸腔镜手术,其中三孔胸腔镜肺癌根 治术具有操作简便、视野清晰等特点,在胸腔镜下便可获 取病变组织,减轻对胸壁肌肉活动的影响,且不易发生术 后瘢痕,但由于三孔操作切口较多,患者术后难以忍受切 口疼痛,会延长康复时间 [6]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实现 了观察孔和操作孔的统一,使视野、操作面处于同一矢状 面,保持器械投射面与操作视野一致,减少对胸廓创伤, 使胸廓完整,可降低对肺功能的损害[7]。单孔操作可减少操 作创口数量和创面渗血,降低手术出血量和术中引流量,同时可减轻创口对肌肉层的损伤。加上单孔术式有较小的 创面,可有效规避对正常组织神经的损伤,进一步缓解术 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8]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研究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及术后 7 d NRS 评分均显 著降低, 术后 2 个月两组患者 FEV1/FVC、MVV 水平均显 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老年非小 细胞肺癌患者行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均可达到理 想的效果,均可改善肺功能,但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 明显减少出血量和引流量,更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手术创伤会导致老年非小细胞 肺癌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使术后短时间内血清 CRP、PCT 水平异常升高;CA125、CEA 作为典型的肿瘤标 志物,当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代谢产物不断袭击组 织细胞时, 会使病灶组织大量分泌 CA125、CEA [9]。不论是 单孔还是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均可对病灶进行准确定 位, 能够有效清除癌细胞, 抑制肿瘤标志物 CA125、CEA 的分泌, 并降低其水平。但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 单孔手术创伤小, 会降低机体炎症、应激反应, 减轻疼痛; 同时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胸腔镜摄像头和操作器 械可通过同一切口进入胸腔,操作器械在镜头的引导下可 直线接近目标组织,手术器械和镜头具有相互协调作用,可 减少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10]。本研究结果 显示, 与术前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 1 d 血清 CRP、PCT 水平 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肿瘤标志物组间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 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 水平,有效清除病灶,但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更能减轻炎症反应,且术后安全性 更高。

  综上,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 癌根治术均可改善肺功能,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但 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 明显减少出血量和引流量,更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 疼痛,且术后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喆 , 高继东 , 郑明非 , 等 .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术对老年非小细 胞肺癌患者的术后影响 [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 2021. 42(6): 354-359.

  [2] 王宗春 , 何爱兵 , 戴成林 . 单孔胸腔镜手术对中老年 NSCLC 患 者术后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 [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021. 18(6): 251-254.

  [3] 叶波 , 杨龙海 , 刘向阳 . 最新国际肺癌 TNM 分期标准 ( 第 7 版 ) 修订稿解读 [J]. 中国医刊 , 2008. 43(1): 21-23.

  [4] 支修益 , 石远凯 , 于金明 .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2015 年 版 )[J]. 中华肿瘤杂志 , 2015. 37(1): 67-78.

  [5] 李晓宇 , 张倬彬 , 廖晓宁 , 等 . γ-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同 分割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肿瘤标志物、NRS 评 分、侵袭性及预后的影响 [J]. 中国医学装备 , 2021. 18(1): 75-80.

  [6] 张永伦 , 陈玉丽 , 郑重庆 . 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 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J]. 当代医学 , 2022. 28(13): 116-119.

  [7] 李晓亮 , 姚益 , 刘蔡杨 , 等 .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患 者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J]. 局解手术学杂志 , 2021. 30(8):723-726.

  [8] 李强盛 , 张雷 , 李洪林 , 等 . 单孔、单操作孔及三孔胸腔镜肺叶 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国急救复 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2021. 16(4): 407-410.

  [9] 肖国泽 , 梁小云 , 曾昭华 , 等 .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下部分肺叶 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因子及 TGF-α 、 CA21-1、EGFR 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医药科学 , 2021. 11(7): 184-187.

  [10] 柯杨 , 罗东 , 柯有力 . 单孔和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 果和安全性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2018. 25(12): 1455-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