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12

2023-12-20 15:16:40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观察 FOCUS-PDCA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该院收治的 114 例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 FOCUS-PDCA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该院收治的 114 例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 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睡眠质量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命质量 [ 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 定量表(QOL-LC)]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 两组 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两组 HAMA、HAMD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两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 眠时间、睡眠紊乱、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 PSQI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观察组并发 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症状不良反应等 QOL-LC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FCUS-PDCA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 降低疼痛程度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 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肝癌,介入治疗,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疼痛,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并发症

  Application effects ofFOCUS-PDC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nursing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GONG Yuexian, ZHU Xiaoguo

  (Third Ward of Oncology Department of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OCUS-PDC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14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OCUS-PDC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nursing. The pain degre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the negative emotion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score, the sleep quality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 (PSQI)] scor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quality of life [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QOL-LC)] scor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After the nursing, the 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HAMA and HAMD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PSQI scores of falling sleep time, sleep quality, sleep efficiency, sleep time, sleep disorder, hypnotic drugs and daytime fun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QOL-LC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symptoms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The FCUS-PDC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nurs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reduce the pain degree scores,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s, the sleep quality score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Liver canc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CUS-PDC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nursing; Pain; Quality of life; Sleep quality; Complication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患者多伴有肝 区疼痛、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 [1]。临床常采用介入 手术治疗,但介入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易产 生焦虑、抑郁情绪,导致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 降低 [2]。常规护理形式单一,缺乏目的性和程序性, 导致患者多样化护理需求未及时满足,难以达到理 想的护理效果。FOCUS-PDCA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 理是在 PDCA 循环基础上,寻找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的主要原因,从而制订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全面质量 管理方案 [3-4]。本文观察 FOCUS-PDCA 持续质量改 进模式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 本院收治的 114 例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 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 》 中相关诊断标准 [5] ,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接受介 入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 不完整;严重认知、沟通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对本 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 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7 例。观察组男 29 例, 女 28 例; 年龄 42~75 岁, 平均(58.94±5.21) 岁; 病程 1~9 年,平均(5.67±1.23)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Ⅰ级 12 例,Ⅱ级 28 例,Ⅲ级 17 例。对照组男 30 例, 女 27 例;年龄 42~75 岁, 平均(58.98±5.23) 岁;病程 1~9 年, 平均(5.71±1.26) 年; 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Ⅰ级13例, Ⅱ级29例, Ⅲ级1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 术后饮食、生活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采用 FOCUS-PDCA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护理。

  (1)FOCUS 实施方法。①发现问题(F)。 由 1 名护士长、5 名责任护士组成质量改进小组, 小组成员开展头脑风暴、积极讨论,对以往肝癌患 者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发现主 要存在以下问题:患者术后伴有不同程度疼痛和睡 眠障碍,消极情绪严重,并发症。②组织(O)。 由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计划、安排,责任护士负责 护理内容实施。③澄清(C)。对常规护理流程进 行回顾分析,明确现行流程。④理解(U)。小组 成员总结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不理想、出现消极情绪 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疼痛评估不到 位,患者疼痛知识缺乏,担心预后和医疗费用等。⑤选择改进方案(S)。做好患者围术期宣教和心 理护理,优化疼痛管理流程,制订切实可行的镇痛 方案。

  (2) 计划(P)。加强对小组成员 PDCA 循 环管理方法的学习和培训,制订健康教育、疼痛管 理、睡眠护理等护理工作要点。

  (3)实施(D)。①健 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发放宣传手册,并结合图片、 视频等方式,详细讲解肝癌和介入手术治疗相关知 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密切关注患 者情绪变化,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尽量满足患者的 合理需求,定期开展联谊会,鼓励患者适当参加社 会娱乐活动。②疼痛管理: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 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对患者进行疼 痛评分,评分 <4 分者指导其采用聊天谈心、看电 视等方式,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4 分者遵医嘱 应用非甾体类止痛药,并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 ③睡眠护理。调节病房温度在 24~26 ℃, 湿度在 50%~60%,采用窗帘遮挡、保证病房音量 <40 dB, 减少声音、光线刺激,鼓励患者白天进行适度的体 育锻炼, 指导患者睡前温水泡脚、饮温牛奶等。④并 发症护理。出血:术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24 h, 并采用沙袋压迫穿刺点, 进行止血2 h;恶心、呕吐: 术前予以患者止吐药物, 术后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食物;尿潴留:术后采用听流水声、吹 口哨等方式,诱导患者排尿;压疮:每 2 h 协助患 者翻身 1 次,采取侧卧、平卧位交替更换方式,保 持床铺整洁、干燥,指导家属定时帮助患者按摩骨 隆突处皮肤。

  (4)检查(C)。护士长评价实施改 进措施后的效果,及时指出护理不足。(5)处理 (A)。每月召开 1 次工作总结会议,总结护理过 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两组均持 续护理 2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 评分。采用 VAS 评估,采用 0~10 的数字表示疼痛 程度,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6]。

  (2) 比较两 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估焦虑情绪, 总分≤ 7 分为正常, 8~14 分为轻度焦虑,15~21 分为中度焦虑,22~29 分为 明显焦虑,>29 分为重度焦虑;采用汉密顿抑郁量 表(HAMD)评估抑郁情绪,总分 <7 分为正常, 7~17分代表轻度抑郁, 18~24分代表中度抑郁, >24 分代表重度抑郁 [7-8]。

  (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 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从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睡 眠紊乱、催眠药物、睡眠质量 7 个维度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 21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 量越差 [9]。

  (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5)比 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运用肝癌患者生命 质量测定量表(QOL-LC) 评估 [10] ,包括心理功能 (5 个条目)、躯体功能(6 个条目)、症状不良 反应(6 个条目)、社会功能(5 个条目)4 个维 度,共 22 个条目,采用 10 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 示患者生命质量越好。

  (6)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 [11],包括健康知 识教育、沟通态度、心理安慰、安全管理、住院环 境、护理成效等 19 个项目,采用 5 级评分法,总 分 19~95 分,≥ 77 分代表非常满意,39~76 分代 表一般满意, ≤ 38 分代表不满意。满意度 =(非 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VA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1.png

       2.2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HAMA、HAMD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 HAMA、HAMD 评分均 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png

  2.3 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 睡眠紊乱、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 PSQI 评分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 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 眠紊乱、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 PSQI 评分均低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3.png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3.51%(2/57),低于对照组的 15.79%(9/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4.png

  2.5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症状不良 反应等 QOL-L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症状不良反应等 QOL-LC 评分均高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5.

5.png

  2.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6.49%(55/57),高于对照组的 85.96%(49/5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6.

6.png

  3 讨论

  肝癌介入手术患者因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可 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而影响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 从而降低介入治疗效果 [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VAS 评分、 HAMA 评分、HAMD 评分、PSQI 各项评分和并发 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 会功能、症状不良反应等 QOL-LC 评分以及护理满 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 FOCUS-PDCA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组建质量改进小组,采用头 脑风暴法,找出肝癌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 题,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保证了护理措施的有效 性、针对性。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采用多样化 健康教育形式,能够提高患者对介入治疗的认知, 辅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可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强化疼痛管理,可保证疼痛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 性,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13]。给予患者睡眠指导,可 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生命质量改善。强化 并发症观察护理,可有效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同时 FOCUS-PDCA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通过按时检查, 不断总结、改进护理方案,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

  综上所述,FCUS-PDCA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 理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 降低疼痛程度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 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常莹,郑明霞,乔莉娟 . 无陪人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 13): 1880-1883.

  [2] 曾颖慧,刘怡素,李霞,等 . 生活希望计划干预对晚期肝癌 患者的家庭照顾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医学临床 研究, 2020.37(6): 955-957.

  [3] 柴西英,邵春梅,韩亚颖,等 . FOCUS-PDCA 管理对软式内 镜消毒质量的改善作用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28(3): 392-395.

  [4] 史芝璟,姚丽文,黄瑾,等 . FOCUS-PDCA 程序在改善品管 圈活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 17( 18): 2681-268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 原发性 肝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 [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7.16 (7): 635-647.

  [6] 周文华,孙红,刘继海,等 .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急诊科拥 挤度研究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24(5): 512-517.

  [7] 曲姗, 胜利 . 广泛性焦虑量表在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筛查广 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试验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 ( 12): 939-944.

  [8] 胡旭强,钱敏才,林敏,等 . 斯奈思 - 汉密尔顿快感量表中 文版测评抑郁症患者的效度和信度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31(8): 625-629.

  [9] 邱建青,周密,邱培媛,等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用于农村 老年人群的信效度分析 [J]. 现代预防医学,2016.43( 10): 1835-1838.

  [10] 祝葆华,万崇华,王坤,等 . FLIC,SF-36 和 QOL-LC 量表 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中的应用比较 [J]. 中国循证医学杂 志, 2012.12( 10): 1175-1179.

  [11] 牛洪艳,倪静玉,张玲,等 . 护理满意度量表在临床住院病人 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 [J]. 护理研究, 2016.30(3): 287-290.

  [12] 陆琴, 王婷, 冯净, 等 . 肝癌 TACE 术后疼痛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29(5): 517-520.

  [13] 王鸟,刘红林,王小利,等 . FOCUS-PDCA 质量管理工具在提 升病案归档率中的应用 [J]. 中国病案, 2021.22( 1):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