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联合综合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影响论文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联合综合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影响论文

0

2023-12-11 15:02:06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联合综合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动力学、前列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于靖江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联合综合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动力学、前列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于靖江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60 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30 例,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 子电切术)和研究组(30 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两组患者围术期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于术后定期随访 3 个月。比 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 术前与术后 3 个月尿流动力学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 )评分及 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 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 血量显著减少;与术前比,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最大储尿量(VMCC )及 GCQ 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 升高幅度更大;膀胱残余尿量(RUV )、IPSS 评分显著降低, 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均 P<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 vs 3.33%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 有利于缩短 其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前列腺功能、尿道功能及膀胱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术后安 全性良好。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尿流动力学,膀胱功能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细无力、排尿困难、尿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对于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 但主要与上皮细胞、间质细胞的过度增殖,细胞凋亡调控失调有关。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一直作为治疗该 疾病的金标准,但该手术方法因腺体切除不全面会增加远期复发的风险,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1]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 子剜除术是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前列腺手术,其可将前列腺组织彻底切除,降低了复发率,也减少了对机体的损伤,具有切除彻底、恢复快等 优点 [2] 。此外,综合护理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尤其是术后对患者预防尿失禁的干预,可辅助促进患 者恢复健康 [3]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联合综合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于靖江市 人民医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6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患者年龄 50~75 岁,平均(64.13±5.12 )岁;病程 1~5 年,平均(2.85±0.42 ) 年;腺体体积 30~105 mL,平均(64.39±9.21 )mL。研 究组(30 例)患者年龄 51~76 岁,平均(64.55±5.08 ) 岁;病程 1~4 年,平均(2.79 ±0.59 )年;腺体体积 35~110 mL,平均(65.02±9.05)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 准: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 版)》[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者;具有明显 膀胱出口梗阻与下尿路症状等。排除标准:伴有其他泌尿 系统疾病;前列腺癌;入院前服用抗凝药物等。本研究经 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 知情同意书。

  1.2手术与护理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 术: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通过尿道将 电凝电切系统(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型号: DQ)置入,设置电切功率 160 W,电凝功率 80 W,以精 阜为远端标志,以膀胱颈为近端标志,于病灶 5~7 点方 向建立标志沟;由颈部开始直至近精阜部位,切割深度至 腺体包膜,沿膀胱颈口 12点方向,按照右侧叶、左侧叶、中侧叶的顺序依次切除前列腺增生组织,修整创面及前列 腺尖部,将膀胱内前列腺碎屑吸出,创面修整后进行电凝 止血。研究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麻醉、 体位选择、电切镜置入方法均同对照组,于膀胱颈部近端 约 6点方向,以点状切开尿道黏膜及前列腺部分组织,电 切镜逆推找到外科包膜的间隙,沿该包膜进行镜性剥离, 让前列腺包膜平面逐渐显露清晰;剥离后将电切镜逆推至 膀胱颈,切除粘连纤维韧带并剥离至膀胱颈环形,之后快 速将增生腺体切除,创面修整后进行电凝止血。术后均常 规留置三腔导尿管,持续冲洗膀胱,直至冲洗液清亮后停 止,并于术后定期随访 3 个月。

  1.2.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护理,①术前。掌 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及营养状况,为患者制定个体护 理方案,告知术前需要准备的事项和施术全程的配合要点 等。②术中。优化手术室环境,使手术室保持适宜的温度、 湿度;优化麻醉方法,合理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提前对 冲洗液和药液等进行加温和保温处理,减少术中低体温发 生风险。③术后。去枕,患者保持平卧 6 h,之后可转为半 卧。对患者膀胱引流液的性质、引流量进行监测;同时监 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疼痛程度,配合按摩、 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帮助患者止痛,重视保暖, 确保患者体温正常。加强术后尿失禁的护理,术后拔出尿 管后,尽早辅助患者进行提缩肛肌训练,促进恢复。

  1.3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尿管留置、 膀胱冲洗、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②尿动力学指标。 采用尿动力学分析仪(成都维信电子科大新技术有限公 司,型号:Nidoc 970A)检测患者术前、术后 3 个月最大 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RUV)、膀胱最大储尿量(VMCC)。③前列腺功能。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表(IPSS)评分评估,包含 7 个项目,单项评分 0~5 分, 满分 35 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5] 。④舒适度。采用 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包含 28 个项目,每 个项目 1~4 分,满分 112 分,分值与舒适度成正比 [6]。 ⑤并发症。统计逆行射精、短暂性尿失禁、出血等并发症 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行t检验;计数 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χ2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 者手术、膀胱冲洗、尿管留置、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 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见表 1.

1.png

  2.2两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 3 个 月两组患者 Qmax、VMCC 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 更大;RUV 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png

  2.3两组患者 IPSS、GCQ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 IPSS 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 组;GCQ 评分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3.png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 总发生率(20.00% vs 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4.png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科常见疾病,主要以良性增生为主, 临床症状为排尿困难、前列腺体积增大等,临床尿动力检 查显示膀胱出口有梗阻情况。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期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经尿 道等离子电切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的术式 之一,虽然该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的缺点,但极易造成止 血困难,且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发生,影响预后。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能够彻底清除病灶,且手 术操作时间短,可通过电切镜观察术中各种组织,其以最 大限度达到操作精确化,且该手术在切割剥离的腺体组织 之前会中断血液供应,使剥离的前列腺包膜平面光滑、平 整,进行简单的止血操作,可减少出血量;同时经尿道等 离子剜除术是通过前列腺外科包膜间隙进行逐渐将增生腺 体剥离,操作者可清晰观察包膜情况,避免将包膜切穿, 有效降低包膜穿破的发生率;在剜除术的过程中,镜鞘将 增生组织切除,缓解患者的膀胱梗阻情况,也可减轻患者 尿道括约肌的损伤情况,预防尿失禁出现,极大程度上提 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7] 。此外,综合护理工 作的开展,可从术前、术中、术后全程帮助患者提高耐受 能力,改善心理状态,也有利于改善预后,更快促进患者 康复 [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优 于对照组,IP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CQ 评分高于对照 组,而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 示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联合综 合护理进行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 进前列腺功能恢复,提高治疗舒适度,安全性良好。

  临床通常以尿动力学来诊断前列腺增生, 其中 Qmax、VMCC、RUV 均为尿动力学指标, 可反映患者尿流情况与 膀胱压力情况,当前列腺增生发病后会压迫患者尿道、膀 胱,使 Qmax、VMCC 下降, RUV 升高, 导致尿道功能与 膀胱功能减退。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可对增生的腺 体组织进行完整性剥离,术中可清晰显示包膜血管纹理,减 少对尿道括约肌收缩功能的损伤,可保留少许腺体组织, 减少增生腺体残留,有效清除增生组织对患者尿道和膀胱 的压力,从而可改善尿道功能与膀胱功能 [9] 。再加上综合 护理术后及早对尿失禁情况的护理,也避免了长时间高压 气囊对前列腺窝的压迫, 减轻尿道括约肌的松弛 [10] 。本次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者 Qmax、VMCC 显著高于对 照组, RUV 显著低于对照组, 提示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 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联合综合护理治疗,可改善尿道 功能与膀胱功能,加快病情恢复。

  综上,相较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经尿道前 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联合综合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 疗,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前列 腺功能、尿道功能及膀胱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提高患者 舒适度,术后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国顺 , 杨川 , 王凯 , 等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 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2): 2745-2746.

  [2] 韩峰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效 果观察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2021. 27(11): 126-127.

  [3] 努尔古丽 ·莫明 .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 50 例围手术期护理 分析 [J]. 吉林医学 , 2013. 34(23): 4820-4821.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 .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 合诊疗指南 (试行版 )[J]. 中华男科学杂志 , 2017. 23(3): 280-285.

  [5] 陈洪振 , 刘小池 , 程钰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膀胱颈 内切开术对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IPSS 评分及生活质量的 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2020. 5(14): 59-61.

  [6] 朱丽霞 , 高凤莉 , 罗虹辉 , 等 . 舒适状况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 究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06. 22(13): 57-59.

  [7] 王庆联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价 值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 , 2020. 24(35): 5078-5080.

  [8] 曹长英 , 刘志侠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护理 [J].泰山医 学院学报 , 2014. 35(11): 1203-1204.

  [9] 苏运强 , 王杨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 者尿流动力学、血清 IL-6、CRP 水平的影响 [J]. 医学综述 , 2017.23(3): 565-568.

  [10] 唐玉蓉 , 谢敏 , 陈昌珍 , 等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J]. 医药前沿 , 2016. 6(30): 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