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论文

2023-12-08 15:16:3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 )治疗的效果, 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 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 )治疗的效果, 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 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胆囊造瘘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 PTGD 治疗,所有患者均观察至出 院。对比两组患者引流情况及术后 24 h 的体温;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 24 h 白细胞计数(WBC )、C- 反应蛋白(CRP )、降钙素原 (PCT )、总胆红素(TBiL )、淀粉酶(AMS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脂肪酶(LPS )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 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 24 h 体温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24 h ,两组患者 WBC 及血清 CRP 、PCT 、 TBiL 、AMS 、ALT 、LPS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老年急 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 PTGD 治疗效果显著, 可缩短引流时间, 降低体温, 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修复受损细胞, 改善机体内环境, 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造瘘术,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超声,炎症反应,肝功能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明显特征是起病急、进展快,易 发生胆汁淤积最终形成结石,若患者没有及时进入医院检 查,就诊时病情多数较为严重;加之老年人的对疼痛的敏 感性增强,且对疼痛也不耐受,腹壁肌肉组织层次变薄, 手术治疗将面对巨大的风险 [1] 。胆囊造瘘术是常用的外科 治疗方法,但其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治疗风险 较大,对于病情严重、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大 多无法耐受麻醉与手术所带来的创伤,临床应用受限 [2]。 随着超声影像技术在临床的不断发展,CT 或超声等技术引 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已成为治疗老 年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与胆囊造瘘术相比,此方法术 中视野清晰,定位准确,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以引流减压 方式可尽快缩小胆囊体积,减少细菌和毒素,从而减轻全 身的炎症程度 [3] 。超声引导下使用 PTGD 技术的床边可操 作性强,在规避风险的同时,相比 CT 引导下治疗,能避 免放射伤害。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 PTGD 在超声引 导下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 组患者中男性 22 例,女性 18 例;年龄 60~88 岁,平均 (77.54±6.5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23 例,女性 17例; 年龄 62~90 岁,平均(78.54±6.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 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 疗指南(2011 版)》[4] 中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年 龄在 60岁以上;无穿刺禁忌证者;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 且畏寒、畏冷,出现右肩部放射性疼痛等。排除标准:合 并自身免疫疾病者;肝内或肝外胆管结石、胆囊萎缩者; 广泛性腹膜炎或胆囊穿孔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严重 出血倾向者等。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 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禁食、禁水,采取心 电监护、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医务人员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待患者体征稳定后,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 取常规胆囊造瘘术治疗,让患者仰卧在病床,待全身麻 醉后,在右上腹直肌作一 12 cm 切口,探查胆囊与胆道系 统,显露胆囊底部,周围以盐水纱布隔离保护,并在距离 肝脏 2 cm 的位置造瘘;先在胆囊壁作 1 cm 荷包缝合,暂 勿结扎,提起缝线,抽出胆汁减压,吸出脓液,观察胆汁颜色,并及时送检;然后放置引流管,将引流管与皮肤缝 合固定,以免脱落。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的 PTGD 治疗,患者保持平卧或左侧卧位,在 B 超下探查胆囊位 置、大小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找到操作定位点,多处于 右腋前 8、9 肋间,术前为患者铺设消毒巾;等待局部麻醉 后,切开穿刺点皮肤,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刺入 患者的胆囊腔内,抽出胆汁后自穿刺针下置入导丝;随后 拔出穿刺针,经导丝置入 J 型猪尾巴导管,将其放入胆囊 腔中,超声确认后将导丝拔出,将导管进行固定,连接引 流袋。对两组患者胆汁标本进行收集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 检查,术后均行常规营养及补液治疗,结合检查结果给予 针对性抗生素干预,进行抗感染防治。所有患者术后均观 察至出院。
1.3观察指标 ①引流时间、体温变化。观察两组患者 的引流时间与术前、术后 24 h 体温。②血清生化指标。 分别于术前与术后 24 h 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 一部分血样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 份有限公司,型号:CAL8000)检测白细胞计数(WBC), 另一部分血样经 3 000 r/min 转速离心 10 min,分离血清,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 司,型号:Cobas8000] 检测 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 原(PCT)、总胆红素(TBiL)、淀粉酶(AMS)、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ALT)、脂肪酶(LPS)水平。③并发症。统 计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出血、胆漏、 恶心呕吐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引流时间、体温变化比较 对照组患者 引流时间为(62.75±3.76 )h,观察组患者引流时间为 ( 51.43±3.53 )h,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t= 13.882 ,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与术后 24 h 体温分别为(38.32±1.66 )°C、(37.14±0.51 )°C,观察 组患者术前与术后 24 h 体温分别为(38.65±1.65 )°C、 (36.40±0.21)°C。与术前比,术后 24 h 两组患者体温均 降低(t对照组= 4.298.t 观察组= 8.55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486.P<0.05 )。
2.2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与术前相比,术后 24 h 两 组患者 WBC 及血清 CRP、PCT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 表 1.
2.3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与术前相比,术后 24 h 两组患者 TBiL、AMS、ALT、LPS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 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会导致患者出现强 烈的腹痛,其发病原因是细菌繁殖诱发感染、胆囊梗阻胆汁在人体内淤积、高浓度的胆汁酸盐对胆囊黏膜的刺激等, 若未对胆囊管梗阻进行及时治疗,患者的病变组织不断扩 张,胆腔内压力逐渐升高,胆囊体积变大,血管及囊壁会 逐渐加厚,并诱发胆囊坏死及穿孔 [5]。
胆囊造瘘术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可通过引流胆汁 及降低胆压,消除炎症病变,为患者后续手术奠定基础; 但该治疗技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多,治疗风险相对较大,患 者预后较差 [6] 。因此,如何在有效控制感染和并发症的前 提下,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成功治疗老年急性胆囊 炎的关键。有研究中指出,超声引导下 PTGD 适用于急 性化脓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破裂者,若患者 48 h 保守治 疗效果不显著,可采取超声引导下 PTGD 治疗 [7] 。也有 研究中指出,急性胆囊炎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出现黄疸或 神经功能障碍等,当患者发生呼吸功能衰竭时,此类患者 无法采取急诊手术治疗,采取超声引导下 PTGD 具有必 要性 [8] 。与胆囊造瘘术比,超声引导下 PTGD 是在局部 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对患者的生理干扰较小,更适合老 年体弱、病情危重的患者,经超声引导可以避开肝内大的 管道结构,避免误伤,减少出血,穿刺成功后较少发生胆 漏,且拔除引流管后愈合较快,预后良好。本研究中,观 察组患者术后 24 h 体温低于对照组,引流时间短于对照 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老年急性胆囊 炎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 PTGD 治疗,疗效明确,可降低 患者体温,缩短引流时间,且安全性较高。通过超声引导 下 PTGD 引流, 胆囊体积快速减小, 胆内压降低, 促进炎 性胆汁排出体外,减少细菌和毒素入血,改善机体炎症; 同时,该方法术中创口较小,经肝引流管位置较为固定, 穿刺成功率较高,且不容易发生移位,降低术后出血、 胆漏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术后 恢复。
WBC、CRP、PCT 是炎症和组织损伤的评价指标, 在 正常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机体发生炎症时将会急剧上升, 本研究中, 术后 24 h 后两组患者 WBC、CRP、PCT 水平均 降低, 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表明超声引导下 PTGD 可 以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清除病原微生物和坏死的组织细胞, 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AMS、LPS 对胆囊炎的诊断有重要的 临床价值, 可以用来评估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TBiL、 ALT 水平可用来评价肝细胞是否受损, 急性胆囊炎疾病发病时也会伴有 TBiL、ALT 的升高,同时伴有腹痛、黄疸 等症状 [9] 。本研究中,术后 24 h 后两组患者血清 AMS、 LPS、TBiL、ALT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表明超声引导下 PTGD 可以有效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修复受损细胞,从而降低机体炎症,改善机体内环境,使 急性胆囊炎症状得到迅速缓解,为后续择期胆囊切除术的 实施提供有利条件,避免了急症胆囊手术带来的风险。急 性胆囊炎使用超声技术穿刺定位,穿刺点处于肝边缘上侧 2.5 cm 处,穿刺过程中可穿透肝脏相关组织,能确保穿刺 点处于胆囊床横径厚的组织和胆囊床中心位置,在进针过 程中应尽量避开肝内胆管、血管,局部适当麻醉,及时将 肝被膜穿透,避免疼痛反应下患者无法配合治疗。在引流 过程中,选取 8F 猪尾型导管,该管路具有良好的支撑性 能,可保证穿刺效率提升,盘曲的猪尾型导管处于引流管 内侧,不会受到周围组织影响导致引流不畅;另外,也要 保证患者的猪尾型导管处于胆囊腔内,这也是穿刺操作的 基本要点 [10]。
综上, 采取超声引导下 PTGD 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患者体温,缩 短引流时间,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修复受损细胞,改善机 体内环境,且并发症少,但本研究总体上看,所纳入的患 者数量少,未来应当扩大样本量,从而验证本研究结果的 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刘成栋 , 谢泽民 , 崔巍 . 术前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比率对老年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J]. 中国老年学杂 志 , 2023. 43(5): 1080-1082.
[2] 张志鹏 , 谭石 , 凌晓锋 , 等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治疗高手术风险急性胆囊炎 [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2018. 18(7): 590-593.
[3] 邱锐 , 吴硕东 , 邓天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 炎的现状 [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2021. 21(9): 838-843.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 .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 断和治疗指南 (2011 版 )[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2011. 10(1): 9-13.
[5] 牟泳霖 , 张筠 , 曹军英 , 等 . PTGD 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105 例 [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 2017. 21(6): 416-418.
[6] 郑庆范 , 张学文 , 张丹 , 等 .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造瘘术治疗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12. 32(8):1775-1776.
[7] 刘亮 , 高立兵 , 顾建平 , 等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 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21 例 [J]. 介入放射学杂志 , 2020. 29(11):1151-1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