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论文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论文

2

2023-11-24 15:04:4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接受治疗的 120 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接受治疗的 120 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均于入院后先接受平喘、祛痰、降低肺动脉压等对症治疗,据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各 60 例,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低流量连续吸氧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 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 24 h 后血气分析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 治疗前与治疗 7 d 后肺功能, 以及治疗期间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 治疗 24 h 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 )、pH 值均显著升高, 且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 PaO2、 pH 值升高幅度更大;而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 PaCO2 降低幅度更大;与治疗前比, 治疗 24 h 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幅 度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 7 d 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均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更大(均 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 可有效改善其血气指标, 降低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 同时还可维持肺 泡通气功能,使肺功能恢复正常,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肺功能,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

  急诊呼吸衰竭属于急诊科常见疾病,其发病快,可导致患者体内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肺通气障碍, 引发代谢功能紊乱,患者会发生昏迷、意识模糊等症状, 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危及其生命,对患者的抢救应以恢复 其呼吸功能为主。临床对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通常先进行 降低肺动脉压、平喘等对症治疗,然后再使用机械通气辅 助治疗。低流量连续吸氧治疗,可持续给予氧气支持,缓 解患者呼吸困难,但对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其易发 生低血氧症,而低流量连续吸氧治疗对改善患者低血氧状 态效果欠佳 [1]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属于一种人工通气手 段,利用正压通气原理辅助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呼吸,主要 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连接,可针对不同条件的患者 进行呼吸支持,通过一定正压去克服气道阻力,纠正低氧 血症,同时可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患者呼气功能 [2] 。基 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 临床应用,现将研究内容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北京市 顺义区医院接受治疗的急诊呼吸衰竭 120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6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32 例, 女性 28 例;年龄 52~79 岁,平均(62.78±8.18 )岁;体 质量 41~81 kg,平均(63.88±8.98 )kg。观察组患者中男 性 31 例,女性 29例;年龄 51~77 岁,平均(65.36±8.76) 岁;体质量 40~80 kg,平均(63.11±8.24)kg。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 行对比。纳入标准:符合《现代临床危重病诊疗学》[3] 中 关于呼吸衰竭的标准;动脉血氧分压(PaO2 )<60 mmHg ( 1 mm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 50 mmHg 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皮肤紫 绀者等。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丧失、缺乏自 主呼吸能力者;伴有其他原发性呼吸疾病者;气道分泌物 过多者;合并气胸、外伤者等。本研究已通过北京市顺义 区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 意书。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平喘、维持水与电解质 平衡、祛痰、降低肺动脉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 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连续低流量氧气治疗,设 置氧流量 1~3 L/min,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呼吸道湿度,保 持呼吸道通畅 [4]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采用持续正压呼吸机(广州和 普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型号:CA820),使用鼻罩或鼻口 罩,呼吸机模式为 S/T 模式,设置氧流量 3~8 L/min,呼 吸频率 16 次 /min,呼气压范围 4~10 cmH2O( 1 cmH2O= 0.098 kPa),吸气压力从 12 cmH2O 开始, 并逐渐增加,直 到达到 18 cmH2O。待患者病情改善时,撤机,病情稳定 改为鼻导管吸氧,2 次 /d,治疗 7 d。治疗期间监测血氧 饱和度,撤机标准:血氧饱和度≥90%,自主呼吸恢复 >48 h,患者意识清晰。

  1.3观察指标 ①血气分析指标。采用血气分析仪(武 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ST2 000)监测患 者治疗前、治疗 24 h 后 PaO2、PaCO2、pH 值。②血流动 力学。采用便携式动态血压仪(江苏斯坦德利医疗科技 有限公司, 型号:W-BPA W-BPB)监测患者治疗前、治 疗 24 h 后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③肺功 能。采用心肺功能测试仪(浙江柯洛德健康科技有限公 司,型号:Ruichao-S)监测患者治疗前、治疗 7 d 后用 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并计 算 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④不良反应。治疗 期间统计患者咳嗽、呕吐、进食进水困难、狂躁等发生 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血气分析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功能指 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 x ±s) 表示,采用t 检 验;计数资料(气道损伤、口腔损伤、进食进水困难、呼 吸机相关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 [ 例 (%)] 表示,采 用χ2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24 h 后两组患者 PaO2、pH 值显著升高,PaCO2 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 PaO2、pH 值升高幅度更大,PaCO2 降 低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1.png

  2.2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24 h 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png

  2.3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7 d 后两组患者 FVC、FEV1、FEV1% 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 比,观察组患者上述肺功能指标升高幅度更大,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3.png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 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5.00%,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4.png

  3 讨论

  呼吸衰竭为多种因素所致的肺通气障碍,患有紧急 呼吸衰竭的患者,通常是由于严重肺炎、肺水肿、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或哮喘的急性加重而导致。呼吸衰竭主要是 由呼吸道病变,而导致通气不足,患者常处于缺氧状态, 使其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憋喘等临床症状表 现,病情严重者还会引发消化道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 并发症,使患者无法正常生活。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是 呼吸衰竭传统无创通气治疗方法,可持续给予患者氧支 持,改善通气障碍,使得病情得以短暂控制,但无法对患 者低氧血症的问题进行解决,导致救治效果达不到理想 状态。

  无创呼吸机通气是近年来新兴的辅助治疗技术,逐步 在临床中应用,它是通过直接向患者输送气流的方式,改 善通气,减轻患者胸腔负压,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张 力, 具有无创且患者并发症少等优势 [5] ;无创呼吸机还可 有效扩展肺容积,调节吸气、呼气相气道正压,辅助患者 自行呼吸,促使氧向血液内弥散,提高氧气在肺泡内的通 过率,增加了肺泡通气量,从而减小气道阻力,缓解呼吸 肌疲劳,促使二氧化碳快速排出,PaCO2 随之降低,PaO2 随之升高 [6] 。此外,无创呼吸机在保障患者通气的同时, 还会减轻高碳酸水平对患者呼吸中枢的刺激,促进呼吸困 难的改善,使呼吸频率下降,血压恢复正常 [7] 。本研究结 果显示,治疗后 24 h 观察组患者 PaO2 、pH 值显著高于对 照组, PaCO2 及血流动力学(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 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示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急 诊呼吸衰竭患者,可改善血气、血流动力学水平,促使病 情转归。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利用正压通气原理,在患者仍然 戴着自己的呼吸器(如面罩或吹嘴)时,将氧气直接输送 给患者,这不仅有助于快速提高氧含量,使患者的身体摆脱 低氧血症状态,还可以降低侵入性外科手术和其他并发症 的发生风险 [8-9] ;同时无创呼吸机通气在吸气时利用较高 的气道正压克服其气道内阻力环节呼吸肌疲劳,改善肺泡 通气功能,降低胸腔弹性收缩力,提高肺通气量,避免呼 气时小气道阻塞,减少肺内残气量,增强肺内气体扩散效果, 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 [10]。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比, 治疗 7 d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 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提示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可 改善其肺功能,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但值得注意的 是,在进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时,要对患者治疗的耐受程度 进行观察,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动脉血气分析 指标持续异常、患者意识有所恶化等,应立即停止通气, 实施其他治疗方法。

  综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 可有效改善其血气指标,降低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同 时还可维持肺泡通气功能,使肺功能恢复正常,且不会增 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晓飞 , 苏秀平 , 王丁超 . 无创呼吸机在 ICU 急性心衰合并呼 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黑龙江医药 , 2019. 32(2): 407-408.

  [2] 宋玮 . 无创呼吸机对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及 气管插管率的改善作用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19. 30(7): 1110-1111.

  [3] 黄居科 , 关春保 , 胡国斌 , 等 . 现代临床危重病诊疗学 [M].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0: 128-137.

  [4] 谢春 , 梁欢 . 持续低流量吸氧结合呼吸训练对呼吸衰竭患者呼 吸困难状况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J]. 医疗装备 , 2020. 33(6): 147-148.

  [5] 曹凤萍 , 梁伟灿 , 叶文华 , 等 .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 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J]. 实用临床医学 , 2017. 18(3):24-25.

  [6] 马碧蔓 , 林辉斌 , 黄耀光 , 等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研究 [J]. 世界复合医学 , 2022. 8(4): 13-15. 19.

  [7] 曹诚 , 李华瑞 , 朱国优 , 等 . 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 并呼吸衰竭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影响 [J]. 中华保健医 学杂志 , 2017. 19(6): 480-482.

  [8] 刘春梅 , 王海龙 , 王迪 . 无创呼吸机与鼻导管吸氧对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动脉血气指标影响 [J]. 中 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2021. 16(7): 766-768. 777.

  [9] 刘莉敏 , 李玉磊 , 李春 , 等 . 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动脉血气的影响 [J]. 中国 老年学杂志 , 2020. 40(9): 1854-1856.

  [10] 周艳华 , 郑颖妮 . 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 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J]. 贵州医药 ,2021. 45(3): 37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