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生物反馈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3-11-13 15:15:18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65 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
【摘要】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65 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2) 和观察组( n=33),对照组采用丁螺环 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 [ 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 (NE)、5- 羟色胺(5-HT)] 水平、睡眠质量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焦虑程度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评分、抑 郁程度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94%(31/33), 高于对照组的 71.88% (23/3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DA、NE、5-HT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两组 PSQ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 HAMA、HAMD 评分均低于 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电生 物反馈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症状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血清神经递质水平、PSQI评分、HAMA评分和HAMD评分, 其效果优于单纯丁螺环酮片治疗。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脑电生物反馈,丁螺环酮片,睡眠质量,神经递质,不良反应
E ectsofEEG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Buspirone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HAN Xiaowe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of Shangqi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Shangqiu 476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effects of EEG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Buspirone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65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32) and observation group (n=33).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uspirone tablet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EG biofeedback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serum neurotransmitter index levels [dopamine (DA), norepinephrine (NE), 5-hydroxytryptamine (5-HT)], the sleep quality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score, the anxiety degre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score, the depression degre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94% (31/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71.88% (23/3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DA, NE and 5-H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SQI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AMA and HAMD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EEG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Buspiron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neurotransmitter indexes, PSQI scores, HAMA scores and HAMD scor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Buspirone tablets treatment.
【Keywords】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EEG biofeedback; Buspirone tablets; Sleep quality; Neurotransmitter; Adverse reaction
广泛性焦虑障碍以频繁或持续性的、慢性的、 无明确对象或固定方式的紧张不安及警觉为特征[1]。患者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 险或不幸事件过度担心,导致易激怒、坐立不安、 对噪声敏感、注意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整体社会功 能 [2]。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持续存在的焦虑而产生 抑郁症状,而长期存在抑郁症状可加重患者焦虑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3-4]。 盐酸丁螺环酮片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常用药 物,可有效改善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但部分 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5]。脑电生物反馈疗法通过采集、 分析患者脑电波信号,并处理成多媒体画面经反复 训练, 以帮助患者达到调控自身生理变化的效果 [6]。 本文观察脑电生物反馈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 焦虑障碍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65 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 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 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 》中广泛性焦虑 障碍相关诊断标准 [7] ,恐慌、运动性紧张、情绪低 落、兴趣缺乏等症状明显;年龄 >18 岁;初次治疗。 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合并 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免疫功能缺陷;对本研究药 物过敏;依从性差;妊娠期及哺乳期;治疗过程中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 照组( n=32) 和观察组( n=33)。对照组: 男 17 例, 女 15 例;年龄 19~39 岁, 平均(28.59±4.90) 岁; 体质量指数 17.5~25.4 kg/m2 ,平均(21.74± 2.33)kg/m2 ;病程 1~3 年, 平均(1.72±0.52) 年。 观察组: 男 16 例, 女 17 例; 年龄 19~39 岁, 平均 (29.42±4.93)岁;体质量指数 15.9~26.5kg/m2 ,平 均(22.16±2.64)kg/m2;病程 1~3 年,平均(1.85± 0.6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丁螺环酮片(北京 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00199. 5 mg)口服治疗, 首次 5 mg/ 次,3 次/d,每 2~3 d 根 据患者病情加量 5~10 mg,1 周内调整剂量为 30 mg/d, 共治疗 6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采用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广州市润杰医疗器械有 限公司,型号:BBB-2A)治疗,接通仪器电源, 打开接线板、治疗仪开关,根据患者头围大小调节 电极帽并完成佩戴,3 个干性电极贴紧患者额中区 皮肤后佩戴耳机。打开电极生物反馈训练按钮,选 择 α 波放松训练模式,患者拇指、食指、中指自 然并拢,采用腹式呼吸,跟随音乐,从头到脚依次放松, 用于情绪舒缓、减压、安神;选择训练动画, 单次训练最多选择 5 个游戏项目,将训练难易程 度设置为 3 级,将单个游戏训练时间设置为 5 min, 共治疗 25 min,1 次 /d,3~5 次 / 周,共治疗 6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参照《临 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中相关标准 [8] ,汉密 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降低≥ 75% 为显效, 25% ≤ HAMA 评分降低 <75% 为有效,HAMA 评 分降低 <25% 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 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神经递质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离心 10 min, 离心半径8 cm, 转速3500 r/min,取上清液,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多巴胺(DA)、去甲肾 上腺素(NE)、5- 羟色胺(5-HT) 水平, 试剂盒 购自武汉云克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比较两 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数(PSQI) 评估 [9] ,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 眠时间等 7 个项目,总分 0~21 分,分数越高表示 患者睡眠质量越差。(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 抑郁程度评分。采用 HAMA 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程 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程 度[10]。HAMA量表共包括 14个条目, 每个条目按0~4 分计分,总分 0~56 分,分数越高代表焦虑越严重。 HAMD 量表共包含 17 个条目, 其中 8 个条目为 0~2 分,1 个条目为 0~3 分,其余条目为 0~4 分,总分 0~51 分,分数越高代表抑郁越严重。(5)比较两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 71.88%(23/3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 组血清 DA、NE、5-H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血清 DA、NE、 5-HT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 PSQ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 前, 两组 HAMA、HAMD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HAMA、HAMD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3 讨论
临床常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 碍,可有效改善患者胡思乱想、坐立不安、胃肠神 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但需长期服用方能取得明显效 果 [11]。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可使大脑内环境维持稳 定状态,调节精神及心理状态,加快症状缓解 [12]。
焦虑症、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神经递质的表 达异常密切相关,其中 DA 可传递兴奋情绪;NE 水平升高与持续焦虑感有关;5-HT 分泌增多可导 致患者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焦虑、抑郁情绪 [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 血清 DA、NE、5-HT 水平及 HAMA、 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丁螺环酮 片可作用于脑内神经突触前膜 DA 受体及 5-HT 受 体,抑制 DA 分泌,降低 5-HT 能神经活性,从而 产生抗焦虑作用,缓解患者焦虑情绪。脑电生物反 馈通过接收患者脑电波活动的节律及振幅,将脑电 波信号数字化,以动画形式反馈给患者,可使患者 了解自身生理变化,并有意识、自主的控制大脑意 识 [15]。经反复训练后, 可达到放松心理状态、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的作用,且脑电生物反馈联合丁螺 环酮片治疗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 PSQI 评分低于 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脑电生物反馈可通过训练使 紊乱的大脑机能逐渐恢复正常,改变或消除有害的 动力模式,抑制脑电波的兴奋度,从而达到改善睡 眠质量的目的 [1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两组不良反 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脑电 生物反馈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脑电生物反馈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症状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 低血清神经递质水平、PSQI 评分、HAMA 评分和 HAMD 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丁螺环酮片治疗。
参考文献
[1] 罗云 . 丁螺环酮及帕罗西汀在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的研究 [J]. 海峡药学,2018.30(1): 213-214.
[2] 李云 . 氟西汀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6): 999-1000.
[3] 唐自玲 . 常规药物联合放松训练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伴抑郁 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 22(7): 101-104.
[4] Christensen MC,Schmidt S,Grande I. Effectiveness of vortioxetine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comorbid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Results of the RECONNECT study[J]. J Psychopharmacol,2022.36( 5): 566-577.
[5] 夏鸣华,刘晓伟,朱华,等 .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盐酸丁螺 环酮片治疗老年期焦虑症临床研究 [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41(11): 1170-1173.
[6] 郑蕾蕾,马晓亮,蔡启霞,等 . 叙事疗法联合脑电生物反馈 治疗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J]. 吉林医学,2021. 42(6): 1527-1528.
[7]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 184-188.
[8] 王蔚文 .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M]. 北京: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2010: 1464-1465.
[9] 路桃影,李艳,夏萍,等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 度分析 [J]. 重庆医学,2014.43(3): 260-263.
[10] 张宇翔,郭蓉娟,耿东 . 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算法的抑郁 症肝郁脾虚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 / 焦虑量表研究 [J]. 北京中医 药大学学报,2018.41(9): 781-786.
[11] 郭小兵,杨超 . 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广泛性焦虑障 碍的效果研究 [J]. 心理月刊,2019.14(24): 76.
[12] 杨涛, 王娜, 狄东川, 等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药物 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 [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17(5): 299-301.
[13] 左进涛,耿艳萍,汪巧 . 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对疼痛为主诉的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心理状态及血清 5-HT、NE 及 DA 水平的 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6): 4047-4051.
[14] 陆奕彬,何秀贞 . 氟西汀和地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效果 对比及对血清疾病指标的影响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 12(11): 158-159.
[15] 郑鸿伟,刘光伟,张亚莉,等 . 舍曲林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方 法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临 床精神医学杂志,2022.32(6): 454-457.
[16] 吴迪, 王惠玲 . 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疗 效分析 [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12(2): 135-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