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伴不孕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

2023-11-02 15:51:56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伴不孕的临床疗效, 以及对患者经期时间、月经量、炎症反应的 影响。
【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伴不孕的临床疗效, 以及对患者经期时间、月经量、炎症反应的 影响。 方法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白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0 例子宫内膜息肉伴不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 研究组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术后均随访 1 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术 后 3 个月经期时间、月经量, 术前、术后 1 d 炎症因子水平, 以及随访期间复发与妊娠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 照组;术后 3 个月研究组患者经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月经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 1 d 血白细胞、超敏 -C 反应 蛋白、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 6 个月及术后 1 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 1 年 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研究组患者术后 3 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 6 个月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均P>0.05 )。 结论 与宫腔镜诊刮术比,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伴不孕患者效果显著,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有利于减轻术 后炎症反应,复发率低,可以提升妊娠率。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宫腔镜诊刮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因子宫内膜受到刺激引发的血管与组织过度增生所形成的,该病是由 内膜腺体与间质两部分构成,多发于宫颈、宫体及宫腔底部,会使患者出现经量过多、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 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不孕。伴随人们生活作息及生活方 式的改变,此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 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需要积极开展相应治疗 [1] 。目前 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常用宫腔镜诊刮术,虽然可获得一 定疗效,但可能会对患者子宫内膜产生损伤,继而引发感 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 [2] 。宫腔镜电切 术作为一种相对理想的治疗方式,操作简单,疗效显著, 并在切除息肉时保证子宫内膜的完整,安全性较高 [3] 。本 研究旨在分析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 息肉伴不孕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炎症反应、复发 率、妊娠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白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0 例子宫内膜息肉伴不 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23~37 岁,平均(29.67±1.63 )岁;有流产史患者 20 例; 单发息肉 20 例,多发息肉 30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 24~39岁,平均(30.62±1.69)岁;有流产史患者 22 例;单发 息肉 25 例,多发息肉2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 《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4] 中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标 准者;经病理组织检验确诊为子宫息肉;夫妻生活正常, 男方精液检查提示正常;符合手术指征患者等。排除标 准:重度宫颈糜烂者;阴道炎、盆腔炎患者;对手术麻醉 药物过敏者;近期子宫穿孔、子宫修补者;凝血功能障碍 者等。本研究经白山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 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在月经结束后 3~7 d 进行,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和消毒,使用米索前列醇软 化宫颈,5% 葡萄糖液膨宫,使宫压处于 90~100 mmHg ( 1 mmHg = 0.133 kPa),行静脉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待 扩宫后缓慢置入宫腔镜。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镜诊 刮术治疗:观察患者子宫息肉大小及位置,选择合适的刮 匙进行息肉刮除,利用负压对宫颈进行吸引,术后对患者 宫腔进行检查,对残留息肉可重复刮宫,以确保息肉完全 刮除。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术前准备同对 照组,观察息肉大小及位置,利用电切刀将息肉及其根部 组织进行电切后取出(环状电极功率: 80~100 W),观察 息肉已切除完毕后,电凝止血。术后对两组患者均实施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预防术后感染,并定期随访 1 年。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术中 出血量少,且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患者手术中少量出 血,术后出现少量并发症;无效:患者术中大量出血,术 后出现较多并发症 [4] 。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比 较两组患者术后 3 个月经期时间与月经量。③比较两组患 者炎症反应指标,于术前、术后 1 d 取患者静脉血 5 mL, 离心( 3 500 r/min,15min)取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水平。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 个月及 1 年复发与成功妊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用 t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术后 3 个月经期时间及月经量比较 术后 3 个月研究组患者经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月经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两组患者 术后 1 d 白细胞计数、超敏 -C 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复发及成功妊娠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 3、6 个月及 1 年复发率和成功妊娠率均呈上升趋势,研究 组术后 6 个月及术后 1 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 后 1 年成功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研究组术后 3 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 后 6 个月成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妇科中常见的良性疾病,是由子 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 或多个光滑肿物,高发于育龄期至绝经后女性,发病原因 与患者内分泌紊乱、存在局部炎症有一定联系。近年来我 国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较高,达到 24%~25% [5] 。有研 究表示,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影 响到临床妊娠,且随着不孕的时间延长此疾病的发生概率 也在提高。子宫内膜息肉伴不孕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因息肉常发生在输卵管及子宫结合处,使得输卵管开口 被阻塞,影响精卵结合,导致不孕;②临床常见子宫内膜 息肉改变女性子宫宫腔形态,导致宫腔容积减少,对供血 产生严重影响,影响受精卵发育,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生; ③子宫内膜息肉常合并感染,长期炎症会对宫腔有着严重 的影响, 从而影响精子运输、存活及着床 [6]。因此对于此疾 病应及时治疗,降低疾病的恶化,保证女性的身心健康, 避免不孕情况的发生。
当前临床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已较为成熟,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伴随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妇科治疗技 术的进步, 临床妇科治疗开始广泛应用腔镜检查, 手术在 可视宫腔镜得辅助下,可以有效地确定病变组织位置, 并进行治疗。宫腔镜诊刮术使用刮匙对子宫内膜息肉进 行表面刮除,可能造成大量息肉残留,破坏息肉组织, 从而影响病理学诊断,严重时会对患者子宫造成创伤, 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大量时间修复,复发率 较高。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创伤小,在精准仪器的辅助 下可以深入切除子宫浅肌层组织,对息肉的切除更加彻 底,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实现疾病的治疗 与预防复发的目的 [7-9] 。手术为创伤性操作,易导致组织 损伤, 造成炎症反应,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手术过程中由于 宫体充血水肿而肿大、柔软, 压痛明显, 白细胞计数和中 性粒细胞增多;超敏 -C 反应蛋白是机体受到组织损伤炎 症刺激时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其水平升高代表 患者病情加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 两组患者术后 1 d 白细胞计 数、超敏 -C 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但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宫腔镜电切术用于子宫内膜 息肉患者疗效良好,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有利于术后 恢复。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限性增生,大体上呈结节 状突向宫腔的病变。子宫内膜息肉由于体内内分泌激素混 乱,而造成的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形成组织,形成 息肉,当息肉发生的时候,它会引起异常的出血情况,甚 至可能会影响月经,造成月经量增多或者经期延长 [10] 。本 研究显示,术后 3 个月研究组患者经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 组,月经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提示使用宫腔镜电切术可以 有效切除患者子宫内膜息肉,使月经时间及经量恢复至正常 水平。
目前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 与宫腔内占位、息肉位置、基质金属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含 量增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对于存在生育要 求的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损伤小, 可以使子宫内膜获得更好的恢复,变得光滑平整,从而有 利于受精卵着床, 增加受孕率 [11]。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 患者术后 3、6 个月及 1 年复发率和成功妊娠率均呈上升 趋势,但研究组术后 6 个月、 1 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术后 1 年的成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使用宫腔镜电切 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存在一定优势,有利于提高患者妊娠 率,降低复发率。
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合理检查,选择正确的手术治疗方 式;②术中进行操作时需要轻柔,降低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提高宫内压力, 保证内膜褶皱完全平整, 使息肉完全显 示,但由于子宫角与子宫肌壁薄弱,因此在进行电切手术 时需要把握力度,加以彩超进行辅助,减少并发症发生, 电切时还需要做好止血措施;③患者手术结束后应使用抗 生素预防感染 [12]。实施宫腔镜电切手术的医护人员需要具 有高超的技术,因此更需要医护人员提高自身操作技能。 因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因此要与患者实际情 况相结合,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制定良好的手术 方案,帮助患者降低经济压力。
综上,与宫腔镜诊刮术比,临床上选择宫腔镜电切术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良好,对患者损伤较小,有利于改 善患者术后月经量、月经时间及妊娠情况,降低患者不良 反应及复发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但本研究 样本量较少,未对宫腔镜电切术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进行分 析,存在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 考 文 献
[1] 姜伶俐 , 吴方跃 .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进展 [J].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 25(28): 29-31. 35.
[2] 解红敏 . 宫腔镜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对比研究 [J]. 世界复合医学 , 2020. 6(7): 62-65.
[3] 计雪玲 . 宫腔镜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效果对比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 2020. 33(5): 785-787.
[4] 朱晓芬 . 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M]. 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8: 47.
[5] 徐靖 , 孙苗苗 , 张晓童 , 等 .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医药科学 , 2021. 11(20): 68-71.
[6] 蔡晓环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20. 31(2): 276-278.
[7] 陈红霞 , 方春丽 , 王辉 , 等 .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性激素、炎症因子及复发的影响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20. 20(19): 3691-3694. 3654.
[8] 刘芳梅 , 卫金线 .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病人 35 例效果观察 [J]. 疾病监测与控制 , 2020. 14(1): 33-34. 37.
[9] 梁颜妹 .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19. 13(17): 38-40.
[10] 徐淑钰 .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地屈孕酮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 恢复及复发率的影响 [J]. 当代医学 , 2020. 26(17): 113- 115.
[11] 赵宁宁 , 商敏 . 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 展 [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2021. 22(6): 671-672.
[12] 李雯华 , 张秀清 , 陈小瑶 . 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 患者手术状况及妊娠率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 2021. 18(3): 117-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