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3-10-29 20:00:41 来源: 作者:yeyuankang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指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水平、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结果:护理前,两组BRPS、PSP、PSQI及SQLS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指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水平、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结果:护理前,两组BRPS、PSP、PSQI及SQL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RPS、PSQI及SQL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SP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后,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交互式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延续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提高服药完全依从率,改善康复指标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交互式多媒体网络;延续护理;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疾病复发率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based on interactive multimedia platform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1.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4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continuous nursing based on interactive multimedia platform.The rehabilitation index levels[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and the disease recurrenc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Results:Before the nursing,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BRPS,PSP,PSQI and SQL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fter the nursing,the BRPS,PSQI and SQL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PSP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6 months after discharg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1 year after discharge,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00%,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5.0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The continuous nursing based on interactive multimedia network platform for th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n improve the complete compliance rate of medication,improve the levels of rehabilitation indexes,and reduce the disease recurrence rate.Moreover,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Interactive multimedia network;Continuous nursing;Schizophrenia;Medication compliance;Disease recurrence rate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终生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表现为思维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出现幻觉及情绪失控等症状,且病情易反复发作,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导致疾病向退行性结局进展最终丧失社会功能,致残率高[1-2]。单纯药物治疗无法全面控制精神分裂症,需从社会关系、心理状态及院外护理等多方面综合护理以强化疾病控制效果。延续性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开设专家门诊、家访及电话随访等方式将院内护理延续至院外,但该模式下患者多为被动获取信息,依从性较差[3]。交互式多媒体平台护理是基于网络平台而开展的院外延续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与全面的护理服务[4]。本文观察基于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5];病情稳定,且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35分;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与种类稳定时间>2周;年龄18~60岁。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毒品或酒精依赖;合并其他精神性疾病;沟通或智力异常;入组前1个月有电痉挛治疗史;自杀倾向严重或病情恶化需紧急干预。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8~58岁,平均(34.28±6.44)岁;病程1~17年,平均(8.54±2.73)年。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59岁,平均(35.39±6.98)岁;病程2~18年,平均(9.05±2.9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医护人员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叮嘱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耐心与患者交流,营造舒适、安静的疗养环境,清淡饮食,避免患者遭受精神刺激。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或复诊时了解患者用药与病情变化。
观察组实施基于交互式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延续护理。内容如下:(1)组建交互式多媒体网络平台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5名护师及8名护士,护士长为组长。小组成员接受组长统一培训,确保成员充分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主要应对方式及发病后的不良情绪等内容,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2)建立交互式多媒体平台。以微信作为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主要途径,实施个体化网络平台延续性护理。于患者出院时记录其家庭住址、手机号码、邮箱等联系方式,并组建微信群,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入群。(3)护理措施。①视频交互式讲座:于患者出院后2周及1、3、6个月时开展线上健康教育视频讲座,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分裂症的诱因、症状、主流治疗药物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疾病复发预防方法及居家护理技巧等;讲座过程中通过网络连线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互动性沟通,对讲座内容及疾病相关知识进行提问,询问讲座内容是否通俗易懂,并及时改进不足之处,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虑。②网络电话随访:于出院后第2、4、8周、3、4、6个月通过网络电话随访。a.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均衡营养膳食;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禁止服用酒精、咖啡及浓茶等兴奋性饮料,避免开展兴奋的活动或谈话,出现失眠症状时需及时发现原因并提供帮助与心理安慰。b.用药指导,患病期患者自制力会因不良反应而降低用药依从性,随访时向家属重点介绍遵医用药重要性,使其劝说患者遵医嘱用药。c.安全指导:叮嘱家属避免与患者正面冲突或争执,减少外界环境刺激,避免出现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减少与危险物品接触,患者居家时确保时刻有人陪伴避免单独遗留家中,若病情加重则要及时就诊。d.心理护理:可通过微信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了解居家护理情况,将良好的关系网络建立起来并结合患者心理状态与文化水平开展个体化心理疏导。e.社会功能指导: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与他人沟通交流并参加社会活动,避免长期居家而导致社会功能减退;指导家属日常多训练患者的基本职业技能、生活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为患者回归社会打好坚实基础。f.音乐指导:每天早上8:00可通过线上视频传输音乐,可选择轻音乐且偏向大自然音效如水流声、鸟叫声等,时间为30 min。20:00再次通过该形式为患者进行音频交互式治疗,患者放松身心后传输音乐,此时音乐选择要偏向于催眠、安静、和缓及抒情类型,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改进。(3)文本:指导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小组成员定期向精神医疗护理专家学习相关知识,将康复知识整理好后每月编写并推送1~2篇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文章,并由小组成员每周一、三、五晚7点在微信群内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将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制作成健康小册子,出院后让患者每天阅读一遍以了解精神分裂症的“60个为什么”。将便捷式小本子发放给患者,便于患者记录每日用药情况,叮嘱患者还可记录下每日心情与用药后的反应。
两组出院后均连续护理6个月。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指标水平。采用BPRS评估症状行为,内容包括敌对猜疑、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激活性及思维障碍5个维度,每个维度1~7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采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估功能情况,包括工作与学习等社会中有用的活动、自我照料、个人和社会关系、干扰和攻击行为,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社会功能越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共7个维度,每个维度0~3分,总分0~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采用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估生命质量,内容包括动机与精力量表、心理社会量表及症状与副反应量表3个分量表,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生命质量越差。(2)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估,共4个条目,每个条目1~2分,8分为完全依从,6~7分为部分依从,<6分为依从性差。(3)比较两组出院6、12个月后疾病复发率。判定标准为再次出现精神分裂症状或病情明显加重需再次入院接受治疗。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各项量表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BRPS、PSP、PSQI及SQL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RPS、PSQI及SQL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SP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出院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出院后6、12个月疾病复发率比较出院后6个月,两组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易因服药依从性降低导致高复发率,其中慢性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最严重,加之意外事故与自杀等不良因素,致使精神分裂症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群明显缩短,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主要疾病负担[6-7]。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同时辅助实施康复指导与心理培训,以最大限度恢复各项功能,促使患者回归正常社会,出院后需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物以维持效果,避免复发。但出院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大,病耻感强烈,遭受社会歧视后无法适应社会与家庭,出现严重负性情绪甚至自杀,因此社区与医院均有必要实施延续护理服务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8]。
随着精神卫生服务复杂性的逐渐提升,护理连续性的中心地位也逐渐在现代精神卫生保健中体现。
延续性护理是在患者出院后由专门医护人员为其提供院外护理服务,指导或协助制定相关护理操作,促使护理服务能够向社区与家庭延伸,主要涵盖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及生活指导等,以满足其出院后的护理需求[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BRPS、PSQI及SQL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出院1年后,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似[10]。分析原因为基于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手段,通过视频交患交流和家属陪伴,可减轻患者孤独感,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9];通过制订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打卡监督,可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通过细化康复锻炼目标,可减轻患者完成目标的压力,提高康复训练积极性和下肢功能。随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提高,其自我效能感逐渐改善[10]。
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可缩短卧床时间,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从而促进骨骼愈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11]。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干预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可减轻疼痛感受和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康复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傅园美,李金喜,张晓熊,等.康复护理在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1):227-229.
[2]蓝水华,卢春.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5):2161-2162.
[3]陈艳,赵玉焕,庞咪,等.提升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9,22(4):444-448.
[4]袁媛.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12):1312-1313.
[5]山卉,王莹.疼痛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3):104-106.
[6]张东海,张蕾.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3):1466-1469.
[7]代选慧,倪四峰,尚乐,等.自我效能干预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对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术后应用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9):92-96.
[8]李芳芳,陈秋菊,宋桂梅,等.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护理策略对四肢骨折患者情绪、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1,43(13):1649-1651.
[9]金琪颖,周红娣,盛芝仁,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腰背部功能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心理应激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8):2400-2405.
[10]王广云,祝盼盼.IMB模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情绪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0,26(3):106-109.
[11]韩莎莎,高继红,赵晓瑜等.递进式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患者自我效能感、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5):9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