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式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取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3-10-27 16:44:04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 目的:观察跟踪式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取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该院收治 的 78 例急性脑梗死取栓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摘要】 目的:观察跟踪式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取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该院收治 的 78 例急性脑梗死取栓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 用跟踪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评分、临床结局 [ 改良 Rankin 量表(MRS) ]、 认知功能 [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 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依从性。 结果: 护理后,两组 NIHSS 和 MR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MMSE 和 MoC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后, 两组活动能力、 日常生活、健康意识、家庭与朋友支持、生命观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跟踪式护理可降低急性脑梗死取栓术后患者 NIHSS 和 MRS 评分,提高 MMSE 评分、MoCA 评分、生命质量 评分和依从性,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 跟踪式护理,急性脑梗死,取栓术,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依从性,生命质量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ollow-up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thrombectomy
YANG Miao
(Nany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ollow-up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thrombectom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8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underwent thrombectomy in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39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follow-up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the clinical outcome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scor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Scale (MMS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scores,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the complian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NIHSS and MR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nursing, the MMSE and MoCA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after the nursing,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activity ability, daily life, health feeling, family and friend support, view of life and the total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follow-up nursing can reduce the NIHSS scores and the MRS scores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thrombectomy, and improve the MMSE scores, the MoCA scores,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the complianc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Follow-up nurs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hrombectomy; Neurological deficit; Cognitive function;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脑梗死起病急,发展迅速,发病率、致死率、 致残率均较高 [1]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可对患 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造成损伤,影响患者生命质 量 [2] 。临床多用机械取栓术治疗该病,可实现血管 再通,改善神经功能 [3] ,但患者术后仍需继续接受护理与治疗服务,以提高依从性,促使患者恢复正 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4-5] 。本文观察跟踪式护理在急 性脑梗死取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78 例急性脑梗死取栓术患者的 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相关诊断标 准 [6], 满足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指征; 年龄 40~80 岁;认知功能良好,主动配合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排 除标准:肝、肾功能受损;合并恶性肿瘤;现行其 他干预手段; 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 近期有过脑部外伤史或手术史。患者对本研究内容 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 男 21 例, 女 18 例; 年龄 48~80 岁, 平均(62.32±4.12) 岁; 发病至手 术间隔 2~15 h, 平均(8.16±1.21)h; 受教育年限 6~20 年, 平均(13 .18±2.12)年。观察组:男 19 例, 女 20 例; 年龄 45~78 岁, 平均(62.72±4.42) 岁; 发病至手术间隔 3~13 h, 平均(8.27±1.16)h; 受 教育年限 8~18 年, 平均(13.27±2.18) 年。两组 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 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完善术前检查, 进行心电监护, 及时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 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患者出院前, 告知其注意事项,进行电话随访(1 次 / 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跟踪式护理。(1) 组建护理小组,制订护理计划。小组包括护士长和 主管护士各 1 名、康复治疗师 2 名和责任护士 5 名, 由护士长对小组成员统一进行培训,内容以跟踪式 护理理论、应用技巧、目的为主;责任护士负责患 者的认知、心理状态和营养等护理,康复治疗师对 患者进行运动指导。跟踪式护理频率:出院后第 1 个月为 1 次 / 周, 第 2~3 个月为每 2 周 1 次, 之后 为 1 次 / 月,共随访 6 个月。(2)基于微信平台 的认知护理。出院当天,建立跟踪式护理微信群; 主管护士编写出院护理指南并在微信群内推送;加 强用药指导,强调术后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嘱家 属监督患者用药情况;嘱患者可根据自身认知需求 在微信群内提问,专业护士统一对患者的疑问予以 解答,前 2 周为 1 次 /d,之后为 2 次 / 周;告知患 者出现不适感或异常情况时, 及时入院复诊。(3) 多元化心理护理。由责任护士通过暗示、激励、支 持、放松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其负面情绪,引导患者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娱乐 活动,分享其他术后恢复良好的案例,强调患者家 属和亲友的作用,从物质上向患者提供帮助,满足 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多陪伴患者,坚定患者内心信 念。(4)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术后恢 复情况和运动爱好制订康复训练方案,每次训练时 长控制在 30~40 min;患者训练时,家属或照护者应在旁边陪伴;每日训练时间固定并坚持。(5) 营养支持。嘱患者日常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6)定期反馈。主管护士按照 1 次 / 月的频率在 微信群内发送调查问卷, 指导患者与家属逐项填写, 评估跟踪式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 缺损评分和临床结局。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 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 [7]。总分 42 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临床结局 参照改良 Rankin 量表(MRS) 评估 [8],<3 分为结 局良好, 3~5 分为残疾,超出 5 分为死亡。(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评分。采用简易智力 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 评估 [9-10] ;MMSE 共 30 分, ≥ 27 分表明 认知功能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认知功能障碍得 分范围分别为 0~9 分、10~20 分和 21~26 分, 得分 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 MoCA 包括 8 个维 度, 共 11 个项目, 总分 30 分, 得分≥ 26 分表明 患者认知功能正常。(3)比较两组依从性。采用 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判定,内容包括规律饮食、规范 用药、适量运动和定期监测 4 项,均按照 0~4 分 5 级评分法计算分数, 0 分为从未如此, 1 分为偶尔 如此, 2 分为有时如此, 3 分为经常如此, 4 分为 总是如此, 共 16 分,0~4 分、5~12 分和 13~16 分 分别为不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依从, 信度为0.816. 效度为 0.842.依从性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 例数 / 总例数 ×100%。(4)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 命质量评分。参照 Spitzer 生命质量指数评估,包 括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意识、家庭与朋友支 持、生命观 5 个维度,每个维度均按照 0~2 分 3 级 评分法计算得分,总分 10 分,分数越高,表示生 命质量越好 [1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护理 前,两组 NIHSS 和 MR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NIHSS 和 MR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MMSE 和 MoCA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MMSE 和 MoCA 评分 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依从性为 97.44% (38/39), 高于对照组的 76.92%(30/39),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意识、家庭与朋友 支持、生命观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活动能力、日 常生活、健康意识、家庭与朋友支持、生命观各维 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跟踪式护理可帮助患者出院后继续获得专业性护理服务,进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NIHSS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MMSE评分、MoCA 评分 和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为跟踪式护理 通过组建护理小组的形式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从认知、心理、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等方面开展护理工 作,可帮助患者在术后维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对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改善作用明显;责任护士 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推送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并根 据患者认知需求在固定时间内答疑解惑,可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印象和了解,从而提高认知功能和 依从性 [13]。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活动能 力、日常生活、健康意识、家庭与朋友支持、 生命 观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是康复训练的实施使患者站立、握拳、上下楼梯等日 常生活能力明显增强,改善了运动功能,同时患者 术后活动能力改善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 从而尽快适应术后生活而改善生命质量 [14]。因本研 究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少,未对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台为患者提供院外护理, 并利用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定期在微信平台发布疾病相关知识,可 使患者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术后自我护理要点及康复知识,从而提高自护能力 [9] 。此外,在微信群进行用药、运动锻炼的签到打卡,可提高用药依从性和运动训练效果,改善机体运动耐量,而通过运 动手环监督患者运动时的心率、步数、时间等数据, 可提高冠心病患者运动的安全性 [10]。患者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挂号及在线问诊,及时来院复查,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整体生命质量 [11]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可提高其自护能力、用药依从性和生命质量,增强机体运动耐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延续性护理。
参考文献
[1] 余雁, 范宁 . 结构式家庭疗法对冠心病介入术病人术后自护能力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 [J]. 全科护理, 2019. 17 ( 6 ): 716-718.
[2] 周彦芬,陈蒙蒙 . 互联网 +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状况影响 [J]. 社区医学杂志, 2020. 18 ( 11 ):823-826.
[3]王静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 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 ( 21 ):4009-4012
[4]韩雅玲 .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解读 [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增刊 2 ): 5-8.
[5]牛文娟 . 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 素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 32 ( 13 ): 2165-2166.
[6]刘欢,王耀敏 . 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 响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 ( 17 ): 148-150.
[7]张绮阁,宋山峰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微信平台和移动 APP 延续性护理效果观察 [J]. 社区医学杂志, 2018.16 ( 14 ): 1175-1179.
[8]王娜 . 移动医疗 App+ 微信群在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延续护理 中的应用 [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 ( 23 ): 99-100
[9]刘欢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 ( 19 ): 144-146.
[10]王惠,姜麟波,江玥,等 .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康复训练 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1. 30 ( 6 ):676-682.
[11]闫志如 . 基于微信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依从 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 16 ( 3 ):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