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首发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2023-10-21 17:37:26 来源: 作者:yeyuankang
摘要:目的研究针刺治疗首发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首发中度抑郁症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4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6、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治疗6、12周后应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治疗前、治疗12周后白细胞介素-18(IL-
【摘要】目的研究针刺治疗首发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首发中度抑郁症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4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6、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治疗6、12周后应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治疗前、治疗12周后白细胞介素-18(IL-18)、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与治疗6周后比,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TE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12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24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5-HT、BDN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SF-36各领域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治疗首发中度抑郁症患者时联合应用针刺疗法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抑郁程度,调控神经递质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度抑郁症;针刺;疗效;精神障碍;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精神运动迟缓,睡眠障碍,丧失信心,有负罪感等,且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杀倾向。针对首发中度抑郁症患者,临床多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是长期用药不仅会出现耐药性,还可能导致症状加重,导致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降低用药依从性,进而促使疗效下降[1]。基于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现代研究认为,中医在抑郁症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刺激相应穴位可调节机体激素及神经递质水平,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抑制炎症反应[2]。故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刺在治疗首发中度抑郁症时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首发中度抑郁症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20例,男性14例;年龄20~54岁,平均(37.42±4.11)岁;病程3~13个月,平均(8.50±1.18)个月。观察组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12例;年龄22~56岁,平均(37.50±4.15)岁;病程4~14个月,平均(8.65±1.2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3]中有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4]中“郁证”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者;符合中度抑郁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5]得分为20~35分者;入组前未接受过相关治疗者。排除标准:重度抑郁症;存在脏器功能严重衰竭、癌症者;存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或局部皮肤破损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自杀倾向者。此次研究方案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服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61,规格:20 mg/片)治疗,每日早上与中午各服用1次,40 mg/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主穴取双侧合谷、百会、双侧太冲、印堂、四神聪、神门。配穴:肝郁气滞证配三阴交、期门;肾虚肝郁证配肾俞、肝俞;气郁化火证配侠溪、行间;心脾两虚证配足三里、心俞;痰气郁结证配中脘、丰隆。患者采取仰卧位,对上述穴位进行消毒,应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1.5寸,1寸=3.33 cm)进行针刺,其中百会、印堂采用平补平泻法,均匀捻转,其他穴位采用捻转补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注意针刺时的力度和深度,1次/d,5次/周,治疗5次后休息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具体判定标准为:HAMD-24评分的减分率>75%则为临床痊愈;50%<HAMD-24评分减分率≤75%为临床显效;30%<HAMD-24评分减分率≤50%为临床见效;HAMD-24评分减分率≤30%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应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6]对两组患者治疗6、12周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分为严重程度(分为0~4分5个等级)、处理(分为0~6分7个等级)两大方面,得分越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越严重。③抑郁状况:应用HAMD-24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12周后的抑郁情况,总分<8分表示没有抑郁症状,8~19分则为轻度抑郁,20~35为中度抑郁,>35分则为重度抑郁。④血清学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经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取血清,应用酶标分析仪(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400022,型号:Hebe-R12A)测定白细胞介素-18(IL-18)、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⑤生活质量评分:运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7]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生活质量,选取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4个领域,各项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经S-W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HAMD-24评分和TESS评分比较与治疗6周后比,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TE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12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24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5-HT与BDN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四个领域的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讨论
中医将抑郁症纳入“郁证”的范畴,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在于情志失调、肝郁气滞导致五脏气机失调,引起内脏亏虚[8]。针刺疗法应用在中度抑郁症患者中,通过刺激郁滞经络,调节阴阳脏腑与气血运行,促使患者机体逐渐恢复正常。此次研究中,针刺合谷能够通经活络、镇静止痛;针刺百会能够醒脑开窍、平肝熄风;针刺太冲能够疏肝理气、止痛熄风;针刺印堂、四神聪可清利头目、健脑开窍,且通过对督脉进行刺激,能调和阴阳气血;针刺神门能够补益心气。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6、12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2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通过针刺有助于改善患者脑部供血,刺激与情绪相关的脑区,有效减轻其抑郁情绪。针刺能够改善患者海马神经突触的可塑性,修复与保护海马神经,对神经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进行干预,因此能够减轻患者抑郁程度。
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针刺四神聪、神门、百会、印堂等穴位,可发挥醒神疏肝、解郁宽胸等作用,同时还能调节内分泌、免疫功能,全面调理治疗抑郁症[9]。本研究中,治疗6、12周后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针刺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就当前研究来看,临床普遍认为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单胺能神经系统功能低下,脑内神经递质的紊乱,所以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物多以调整脑内BDNF、5-HT与IL-18等神经递质为治疗靶点。
BDNF广泛存在于脑和外周血中,BDNF缺乏会导致神经可塑性降低,进而引发抑郁;5-HT水平低下会导致患者记忆力减退;IL-18可诱导致炎因子的产生,而IL-1β会导致脑内5-HT代谢障碍,产生抑郁、焦虑等症状。针刺可调节机体全身功能,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所选百会穴、印堂穴为督脉之穴,两者相配可以提神醒脑,合谷与三阴交配合补法可起到气血双补的功效。本研究中,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IL-1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5-HT与BDN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针刺疗法可有效提高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炎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度洛西汀可对5-HT再摄取进行抑制,促进神经胶质细胞数目以及BDNF表达水平增加,有助于受损神经胶质细胞的修复,还可使IL-18表达水平下降[10]。辅以针刺疗法能够更好地调节5-HT等神经递质,减轻炎症损伤,因此能够促使抑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针刺疗法治疗首发中度抑郁症,可从体质上根本改善抑郁症病理状态,疗效确切,有效调节机体神经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减轻常规西药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使治疗更具安全性。但本次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如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时间较短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扩大研究对象纳入范围、延长随访时间,更加全面地评估针刺疗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书懂,周媛,张志芳,等.抗抑郁药物不同治疗时期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影像的变化[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2,31(4):378-384.
[2]谭孝琴,夏花,吴云.针刺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伴失眠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16):139-142.
[3]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44-146.
[5]郭蕊,丁选胜,张晋萍,等.三种量表对老年晚期癌症患者抑郁状态评估一致性比较[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6):762-765,F003.
[6]米惠茹,张跃进,张炜冉,等.健脾调肝法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副反应量表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29(3):32-33,49.
[7]李鲁,王红妹,沈毅,等.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113.
[8]陈白,曹丽萍,修春英,等.针刺疗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60例[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11):123-125.
[9]王妍文,符文彬,韩冠先,等.整合针灸方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10):249-252.
[10]林雪莱,汤义平.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和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