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影响因素论文

2023-10-19 16:05:18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 目的:分析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140 例 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摘要】 目的:分析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140 例 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正畸治疗结束时检测患者口臭情况,将发生口臭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口臭患者纳入未发生组; 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影响因素。结果: 140 例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 41 例,发生率为 29.29% (41/140); 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病程、吸烟、饮酒、婚姻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发生组正畸持续时间 >6 个月、 舌苔面积 >1/2、刷牙频率≤ 1 次 /d、牙龈指数(GI) >1、牙周探诊深度(PD) >3 mm 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正畸持续时间 >6 个月、刷牙频率≤ 1 次 /d、舌苔面积 >1/2、GI>1、PD>3 mm 均为影响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 发生口臭的危险因素( OR>1. P<0.05)。 结论: 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口臭发生率较高,而正畸持续时间 >6 个月、刷牙频率≤ 1 次 /d、 舌苔面积 >1/2、GI>1、PD>3 mm 均为影响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牙列缺损,正畸治疗,口臭,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alit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dentition defects
XIE Chao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f Yuche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Yucheng 4763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alit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dentition defec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40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dentition defects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t the end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the patients’ halitosis was detected. The patients with halitosis were included in occurrence group, while those without halitosis were included in non-occurrence group.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alitosis in these patients. Results: There were 41 cases of halitosis in the 140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dentition defects with an incidence of 29.29% (41/140).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BMI, gender, course of disease, smoking, drinking and marital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proportions of orthodontic duration > 6 months, tongue coating area > 1/2. brushing frequency ≤ 1 time/d, GI > 1. PD > 3 mm in the occurrenc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occur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orthodontic duration > 6 months, brushing frequency ≤ 1 time/d, tongue coating area > 1/2. GI > 1. and PD > 3 mm were all risk factors for halitosis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dentition defects (OR>1. P<0.05).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halitosis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dentition defects is relatively high. The orthodontic duration > 6 months, brushing frequency ≤ 1 time/d, tongue coating area > 1/2. GI > 1. and PD > 3 mm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halitosis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dentition defects.
【Keywords】 Dentition defect; Orthodontic treatment; Halitosis; Influencing factor
牙列缺损为口腔科常见疾病,患者多存在牙列 畸形,严重影响牙齿美观度及咀嚼功能 [1] 。目前, 种植修复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常用手段,且在修 复之前多进行正畸治疗,以改善患者颌面美观度及 口腔功能。但正畸患者常出现口臭,导致治疗依从 性降低,影响矫治效果。因此,及时明确牙列缺损 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 干预极为重要。本文分析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 生口臭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40 例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 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口腔科学(第 8 版) 》中牙列缺损的诊断标准 [2] ;存在反牙合、拥 挤、深覆盖等咬合关系不良症状;正在接受固定 正畸治疗;年龄 <60 岁;认知能力良好,可配合 研究;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 标准:合并胃肠道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近 1 个月内接受抗生素治疗或行口腔修复;合并口腔 黏膜疾病;治疗前 1 d 内食用大蒜、洋葱等刺激性 食物。所有患者中男 78 例, 女 62例; 年龄 24~58岁, 平 均(38.67±1.76 )岁;病程 0.5~5 年, 平 均(3.01±0.47) 年; 体 质 量 指 数(BMI)18.82~27.06 kg/m2. 平均(23.01±1.04 )kg/m2; 正畸持续 时 间 5~10 个 月, 平 均(8.36±0.80) 个 月; 吸 烟58 例,饮酒 59 例。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 收集 14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 括 年龄( <30 岁、30~50 岁、 >50 岁)、性 别、病 程(<1 年、1~3 年、>3 年 )、BMI(≤ 24 kg/m2、 >24 kg/m2 ) 、吸烟(是、否) 、饮酒(是、否) 、 婚姻(已婚、未婚)、正畸持续时间(≤ 6 个月、>6 个月) 、刷牙频率(≤ 1 次 /d、≥ 2 次 /d) 、舌苔 面积(≤ 1/2、>1/2)、牙龈指数(GI)(≤ 1. >1)、 牙周探诊深度(PD)(≤ 3 mm、>3 mm)。
1.2.2 口臭检测方法 于正畸治疗结束时,采用感 官分析法检测患者口臭情况,将一次性塑料管放 入患者口中,嘱患者闭口,通过塑料管将口中气 体呼出,检查者于另一端嗅气味进行判断,采用 Roseberg 0~5 分法评估。 0 分: 无气味; 1 分: 可疑 气味,不确定是否为口臭; 2 分:轻度口臭,可嗅 及气味并能确定;3 分:中度口臭,可明显察觉;4分: 重度口臭,但检查者可忍受; 5 分:严重恶臭,气 味强烈,检查者无法忍受。评分≥2 分均诊断为口 臭 [3] 。将发生口臭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口臭患 者纳入未发生组。
1.3 观察指标 (1)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 口臭情况。(2)影响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 口臭的单因素分析。(3)影响牙列缺损正畸治疗 患者发生口臭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多 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 P<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情况 140 例 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 41 例,发生率为 29.29%(41/140);未发生口臭 99 例。
2.2 影响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单因 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两组年龄、BMI、 性别、病程、吸烟、饮酒、婚姻情况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 ) ;发生组正畸持续时间 >6 个月、舌苔面积 >1/2、刷牙频率≤ 1 次 /d、GI>1、 PD>3 mm 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 影 响牙 列 缺 损 正畸 治 疗 患者 发 生 口 臭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 2.将牙列缺 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情况作为因变量(“发 生”=1.“未发生”=0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正畸持续时间 >6 个月、刷牙频率≤ 1 次 /d、舌苔 面积 >1/2、GI>1、PD>3 mm 均为影响牙列缺损正 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危险因素( OR>1.P<0.05)。 见表 3.
3 讨论
牙列缺损是因牙周病、龋坏、外伤等因素导致 的恒牙牙列不完整 [4], 可导致口腔黏膜及牙槽嵴退 行性病变、发音、咀嚼功能障碍等问题 [5-6] 。正畸 治疗可改善上下牙齿及上下颌骨之间的稳定性,为 种植修复提供条件 [7-8] 。但部分正畸治疗患者口腔 异味严重,口臭现象明显,及时明确牙列缺损正畸 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 140 例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 者口臭发生率为 29.29%(41/140) 。提示正畸治疗 患者发生口臭的风险较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发 生组正畸持续时间 >6 个月、舌苔面积 >1/2、刷牙 频率≤ 1 次 /d、GI>1、PD>3 mm 占比均高于未发 生组;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正畸持续时间 >6 个月、刷牙频率≤ 1 次 /d、舌苔面积 >1/2、GI>1、 PD>3 mm 均为影响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 臭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 (1) GI>1、PD>3 mm。 牙周健康状况差是导致口臭的主要原因 [9-10] 。牙周 袋相对密闭,其内部的革兰阴性厌氧菌等微生物 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后,可形成挥发性硫化合物 (VSC), 而 GI、PD 值越大,VSC 浓度越高, 从 而导致口臭 [11] 。对此,口腔医师应告知 GI、PD 较 高者定期回院行口腔检查,并接受牙周基础治疗。 (2)刷牙频率≤ 1 次 /d、舌苔面积 >1/2.舌苔中 含有大量的厌氧菌、脱落上皮细胞以及食物残渣, 降解后产生大量的 VSC, 刷牙频率减少可导致食物 残渣附着增加, 进而增大舌苔面积, 导致口臭 [12-13]。 对此,建议患者每日刷牙次数不少于 2 次,而舌苔 面积较大者应在刷牙时使用牙刷或刮舌器轻轻清洁 舌苔,必要时使用氯己定、三氯生等抗菌药物抑制 口腔致臭菌。(3)正畸持续时间长。固定矫正器 会妨碍患者口腔卫生的日常维护,导致菌斑附着增 加,提高釉质脱矿、牙周炎症等发生风险,最终出 现口腔异味 [14]。对此, 口腔医师应结合患者牙列缺 损与恢复情况,制订合理的正畸方案与治疗周期, 尽可能避免因长期正畸治疗对患者口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可将传统的固定矫治器更换为丙 烯酸树脂材料制成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以降低口 臭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口臭发生率 较高,正畸持续时间 >6 个月、刷牙频率≤ 1 次 /d、 舌苔面积 >1/2、GI>1、PD>3 mm 均为影响牙列缺 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赵军红 .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效果观察 [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 (1): 70-71.
[2] 张志愿, 俞光岩 . 口腔科学 [M]. 8 版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7-152.
[3] 张靖,李磊涛,江汉,等 . 口臭的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3 (3): 188-190.
[4] 曹雪,朱桃燕,孙应明,等 . 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功能改善情况的观察 [J]. 河北医药,2020.42(7):1032-1035.
[5] 马学荣,张华林,岳进,等 . 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式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2(7):749-752.
[6] 林芳邻,叶昆禄,吴巧丹,等 . 种植联合正畸治疗对复杂牙列缺损患者影响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2):3921-3923.
[7] Shon HS, Kim KO, Jung JK, et al. Intra-oral factors influencing halitosis in young women[J]. Osong Public Health Res Perspect, 2018. 9 (6): 340-347.
[8] 徐征 . 正畸联合种植义齿对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的疗效分析 [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 (8): 1459-1460.
[9] 任昊天,刘倩,王怡迪 . 正畸患者口臭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6 (4):652-657.
[10] 李永强,张英,周芳,等 . 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口臭患者口腔微生态的影响探讨 [J]. 实用临床 医药杂志, 2019. 23 (1): 63-66.
[11] 单晨,叶玮 . 口源性口臭相关微生物及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产生机制 [J]. 口腔医学, 2020. 40 (9):864-868.
[12] 马颖君,周丹,黄海燕 . 大青叶提取物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厚腻舌苔及口腔异味护理中的应用 [J]. 护理研究, 2019. 33 (3): 545-546.
[13] 李焉,张缘缘,宋景东 . 口臭与其他口腔异味浅议 [J]. 中医药学报, 2021.48(10):64-66.
[14] 郭兴怀,张晓萍 . 慢性牙周炎主要牙周致病菌和口臭的相关性分析 [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 32 (5): 262-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