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联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3-10-18 16:17:45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介入联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 80 例 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介入联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 80 例 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给予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血浆纤溶 系统指标 [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1) ] 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 疗总有效率为 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研究组 NIHSS 评分和血浆 PAI-1、vWF 水平 低于对照组, GCS 评分和血浆 tPA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管介入联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急性 脑梗死患者可提高疗效和 GCS 评分,降低 NIHSS 评分,改善血浆纤溶系统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关键词】 抗凝,抗血小板,急性脑梗死,介入,NIHSS 评分,GCS 评分,纤溶系统
Effects of vascular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coagulation and antiplatelet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ZHANG Ta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Dalian Jinzhou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Dalian 116100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vascular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coagulation and antiplatelet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from January 2019 to July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anticoagulation and antiplatelet therapy,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icacy,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the Glasgow coma scale (GCS) score, and the plasma fibrinolytic system indexes levels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PAI- 1)]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2.5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and the plasma PAI- 1 and vWF level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GCS score and plasma tPA leve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Vascular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coagulation and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improve the efficacy and the GCS scores, reduce NIHSS scores, and improve the levels of plasma fibrinolytic system.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conventional anticoagulation and antiplatelet therapy.
【Keywords】 Anticoagulation; Antiplatelet;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tervention; NIHSS score; GCS score; Fibrinolytic system
急性脑梗死起病急骤,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1]。临床针对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可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2] 。血管介入技术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方法,可增加脑血流灌注,改善预后 [3-4] 。本文观察血管介入联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5] ;无本研究用药禁忌证。排除标准:肝、肾、心、肺等器官功能异常;死亡。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18 年 [15] 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研究组:男 23例, 女 17 例; 年龄 45~76 岁, 平均(56.48±3.2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8~24 h,平均(16.83±5.19)h;合并糖尿病 6 例, 高血压 14 例。对照组: 男 22 例,女 18 例; 年龄 44~73 岁, 平均(56.15±3.52) 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 6~24 h, 平均(15.42±5.31)h;合并糖尿病 7 例, 高血压 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 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Vital GmbH, 国 药准字 H20050059.100 mg/ 片)150~300 mg/d; 注 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 H20020247.5000 U) 皮下注 射,5000 U/ 次,2 次 /d; 口服替格瑞洛片(正大天 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93371. 90 mg),负荷剂量 180 mg/ 次,随后递减,剂量维 持在 90 mg/ 次,2 次 /d。持续治疗 3 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管介入治疗。患 者行全身麻醉,选择合适的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 入,缓慢充盈球囊,扩张球囊压力要遵循少量、缓 慢、多次的原则。术毕对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术后 按需抗凝、抗血小板。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于治疗 3 d 后 评 估。显效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降低 ≥ 46%; 有效为 NIHSS 评分降 低 <46% 且≥ 18%; 无效为 NIHSS 评分降低 <18%。 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 100%。(2)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3 d 后 NIHSS 评分。NIHSS 评分总分 0~42 分, 评分越高, 神经 功能受损越严重。(3)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3 d 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总分 3~15 分, 评分越低,意识障碍越严重。(4)比较两组治疗 前、治疗 3 d 后血浆纤溶系统指标 [ 血管性假血友 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1) ] 水平。采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赛泓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 组 NIHS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 GC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G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 疗后,两组 GC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 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溶系统指标水平比 较 治疗前, 两组血浆 tPA、PAI-1、vWF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血浆 tPA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PAI-1、vWF 水平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导致的脑组织坏 死, 患者临床症状为突发性头痛、耳鸣、目眩等 [6]。 已知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常用的 治疗方案 [7]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替格瑞洛片可抑制 血小板聚集;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具有抗 Xa 因子活性,可发挥抗栓作用 [8] 。血管介入治疗可扩张 狭窄脑动脉,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 [9] 。本研究 结果显示,治疗后,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 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 因为血管介入治疗将支架置入阻塞血管,可扩大血 管内径,恢复血流通畅 [10]。
tPA 是纤溶酶原激活剂,其水平直接反映促纤 溶水平 [11]。PAI-1 是 tPA 的抑制剂, 其活性增高时, 机体可出现高凝状态 [12] 。血浆 vWF 水平上升可加 速血小板聚集、黏附 [13]。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治 疗后, 研究组血浆 tPA 水平高于对照组, PAI-1、 vW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血管介入治疗 可改善脑部血流供应,进一步增强纤溶系统活性, 有效抑制血栓形成 [14-15]。
综上所述,血管介入联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 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疗效和 GCS 评分,降 低 NIHSS 评分,改善血浆纤溶系统指标水平,效 果优于单纯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参考文献
[1] 曹继宗,王云龙,李志强,等 . 急性脑梗死患者 P2Y12 和CYP2C19 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J]. 中 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38(3):152-156.
[2] 顾寒英,何文绮,刘鸣,等 . 普伐他汀辅助强化抗血小板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8.46(6):590-592.
[3] 贾志青,樊玉香,贾瑾尧,等 . 急性脑梗死应用血管内介入联合通脑饮治疗的效果 [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 14 (8):1403-1406.
[4] 朴淑英 . 介入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师杂志,2022.24(4):607-610.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J]. 中华神经科 杂志,2015.48(4):246-257.
[6] 魏雨雨,陈铮立 . 普罗布考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人甲壳质酶蛋白 40 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医药, 2018.13(11):1666-1669.
[7] Charidimou A, Shams S, Romero JR, et a1.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erebral microbleeds on MRI: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of risk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schemic stroke,mortality, and dementia in cohort studies[J]. Int J Stroke,2018.13(5): 454-468.
[8] 张健 . 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分析 [J]. 糖尿病天地, 2021.18(2):136.
[9] 崔接门 . 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 [J]. 黑龙江医药, 2021.34(2):393-396.
[10] 郭迎新 . 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3):4329-4331.
[11] 叶锦,查松柏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医药,2019.12(6):831-833.
[12] Thibord F, Song C, Pattee J, et al. FGL1 as a modulator of plasma D-dimer levels: exome-wide marker analysis of plasma tPA, PAI-1. and D-dimer[J]. J Thromb Haemost,2021.19 (8):2019-2028.
[13] 时开英 . 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 者 神 经 功 能 的 影 响 [J]. 临 床 医 学 工 程,2019.26(1): 93-94.
[14] 张秀芳,肖丹 . 血管内介入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 2022.6(13):45-48.
[15] 王一超,张严 . 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溶栓效果 [J]. 实用临床医药杂 志,2020.24(3):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