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影响因素论文

2023-10-18 16:06:4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分析新确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
【摘要】 目的:分析新确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该中心收治的 414 例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静脉血 5 mL,先行 HIV 抗体确证实验(免疫 印迹法) ,再行 HCV-RNA 检测,统计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 HCV 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14 例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中,感染 HCV 29 例, HCV 感染率为 7.00%(29/414)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 HCV 与未感染 HCV 患者在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和感染途径等方 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感染 HCV 与未感染 HCV 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吸毒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41~59 岁和吸毒均为影响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危险因素( OR>1. P<0.05), 大 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为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保护因素( OR<1. P<0.05)。 结论: 41~59 岁和吸毒均为新确证 HIV 阳性患 者发生 HCV 感染的危险因素,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为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吸毒,受教育程度,年龄,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CV infection in newly confirmed HIV-positive patients
WANG Hong
(Microbiological Laboratory of Jiamusi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amusi 154002 Heilongjiang,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in newly confirm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positive patie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14 newly confirmed HIV-positive patients in the center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5 mL of venous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these patients, and HIV antibody confirmatory test (immunoblotting) was performed first. Then, HCV-RNA was detected. The HCV infection rat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se newly confirmed HIV-positive patien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414 newly confirmed HIV-positive patients, 29 were infected with HCV, and the HCV infection rate was 7.00% (29/414).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ethnicity, marital status and route of infection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HCV infection and those without HCV infection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education level and drug abuse among the HCV-infected patients and the non-HCV-infected patients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ges of 41-59 and drug abuse were risk factors for the HCV infection in the newly confirmed HIV-positive patients (OR>1. P<0.05), while education level at or above college level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OR<1. P<0.05). Conclusions: 41-59 years old and drug abuse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HCV infection in the newly confirmed HIV patients, while college education and above is the protective factor.
【Keyword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Drug abuse; Education level; Age; Influencing factor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是造成人类免疫系 统缺陷的一种逆转录病毒,可逐渐破坏机体免疫系 统,致使宿主在被感染时得不到保护,从而引发各 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生活,甚 至威胁其生命。截至 2020 年底,中国共有 105.3 万人感染 HIV;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HIV、丙型肝 炎病毒(HC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均可通过血 液、性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播 [1-2] 。HIV 感染者因 免疫力缺陷更易感染 HCV,且合并感染者预后更 差 [3] 。因此,积极预防 HIV 患者继发 HCV 感染是 降低 HIV 阳性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本文观察 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本中心收治的 414 例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 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免疫印迹法新确证 HIV 阳性;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或 沟通障碍;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其他类型肝炎病 毒感染;合并梅毒感染。其中男 364 例, 女 50例; 年龄 1~79 岁, 平均( 39.82±3.51 )岁;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13 例, 初中 25 例, 高中及中专 108 例, 大专及以上 268 例。
1.2 方法 查阅并记录患者性别(男、女) 、民 族(汉族、其他) 、感染途径(异性传播、同性传 播、其他) 、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或丧 偶) 、年龄( ≤ 18 岁、 19~40 岁、 41~59 岁、 ≥ 60 岁) 、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和吸毒(是、否) 。采集患者 外周静脉血 5 mL 于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中,离心 ( 3000 r/min, 30 min, 离心半径 200 px)分离血清, 置于 -80 ℃下待检(保存时间为调查结束后 12 个 月,阳性样品按照国家生物样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 行) 。采用免疫印迹法行 HIV-1 抗体确证, HIV-1 抗体阳性:仅 gp41Gp120/gp160 加上 gp41 或 P24; HIV-1 抗体阴性:没有条带或零星条带; HIV 抗 体不确定(或可疑) :在某些情况下,样品显示 不典型的 HIV 反应性条带图谱,既不能确定为阳 性也不能确定为阴性。完成 HIV-1 抗体确证实验 后, 剩余血清样本行 HCV-RNA 检测。采用间接 法,即包被板上的重组多肽抗原先与待测血清中的 抗 -HCV 结合,再与酶标记的抗 - 人 IgG 结合,形 成 HCVAg- 抗 -HCV- 酶标记抗 - 人 IgG 复合物, 加入底物反应显色为阳性; 待测血清若无抗 -HCV, 则不显色,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 1 )统计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 HCV 感染率。(2) 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单因素分析。(3)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 生 HCV 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 P<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情况 414 例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中, 29 例感染 HCV, HCV 感染率为 7.00% ( 29/414 )。
2.2 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单因素 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 HCV 与未感染 HCV 患者在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和感染途径等 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 感染 HCV 与未感染 HCV 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吸 毒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见表 1.
2.3 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多因素 分析 以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吸毒作为自变量,新 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作为因变量,赋 值见表 2.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41~59 岁和 吸毒均为影响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 的危险因素( OR>1. P<0.05) ,大专及以上受教 育程度为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保 护因素( OR<1. P<0.05)。见表 3.
3 讨论
丙型病毒性肝炎由 HCV 感染所致,我国作为病毒性肝炎高发国家,健康人群中抗 -HCV 阳性率 为 0.7%~3.1%[4] 。而 HIV 阳性患者因免疫功能缺陷 更易感染 HCV,且 HIV 阳性患者的一系列不安全 行为也会增高 HCV 感染率,缩短生存时间,故探 讨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影响因素 有助于降低 HCV 感染率,改善预后 [5-6]。
本研究结果显示, 414 例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 中, 29 例感染 HCV,HCV 感染率为 7.00%( 29/414 ), 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存在差异 [7-8] 。分析原因可能 与地区、调查时间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感染 HCV 与未感染 HCV 患者在年龄、 受教育程度和吸毒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41~59 岁和吸毒均 为影响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危险 因素,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为新确证 HIV 阳性 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保护因素。分析原因: ( 1 ) 年龄。机体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HIV 感染本 身也会导致免疫系统缺陷,使患者更易感染 HCV, 此外, 41~59 岁患者可能正处于性生活活跃阶段, 性传播风险增加。建议临床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 力和宣讲健康性生活入手,以降低 HCV 感染风 险 [9-10] 。( 2)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低学历人 群多工作于工厂流水线,密集的人群、复杂的环 境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均易导致 HIV、HCV 传播 [11]。而文化水平较高(大专及以上) 者有一定 传染病知识储备,对社会生活中风险行为有一定预 防意识和措施,可减少 HCV 感染 [12] 。( 3)吸毒。 吸毒是 HIV 和 HCV 的主要感染途径,且吸毒患者 会因共用注射器而增加 HCV 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 41~59 岁和吸毒均为新确证 HIV 患 者发生 HCV 感染的危险因素,大专及以上受教育 程度为新确证 HIV 阳性患者发生 HCV 感染的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 2021 年版) [J]. 中华内科 杂志, 2021. 60 ( 12 ): 1106-1128.
[2] 田泽敏,田翀 . 伴或不伴 HIV/AIDS 肝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J]. 肝脏, 2022. 27 ( 3 ): 321-324.
[3] 杨珂,于爱平,汤后林,等 . 天津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合并 HCV 感染状况 [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27(6):589-593.
[4]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 版)[J]. 中华传染 病杂志,2018.36(12):705-724.
[5] 金洁,罗艳,陈珺芳,等 . 杭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预防医学, 2018. 30 ( 3 ):248-252.
[6] 乔任平,郭昭庆,赵文官 . 广西柳城县吸毒人群 HIV、HCV、RPR 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 ( 1 ): 82-84.
[7] 尚学兰,谢志强,曹杰斌,等 . 544 例新确证 HIV 阳性病例丙肝感染状况调查 [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0. 31 ( 4 ):266-269.
[8] 陈绛青,胡塔,朱冬红,等 . 江西省 1870 例 HIV/AIDS 病人及合并 HBV HCV TP 感染特征分析 [J]. 江西医药, 2019. 54( 8 ): 936-939.
[9] Piekarska A, Jabłonowska E, Garlicki A, et al. Real life results of direct acting antiviral therapy for HCV infection in HIV-HCV- coinfected patients:Epi-Ter2 study[J]. AIDS Care,2020.32 ( 6 ):762-769.
[10] 陈丽,叶晓燕,汪芳 . HIV 感染者乙肝丙肝梅毒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 ( 22 ): 3105-3106.
[11] Sacks-Davis R, Pedrana AE, Scott N, et al. Eliminating HIV/ HCV co-infection in gay and bisexual men: is it achievable through scaling up treatment?[J].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8. 16 ( 5 ): 411-422.
[12] 姚晖,张思晨,冯金保,等 . 安徽省强制戒毒人群 HIV、HCV 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1. 25 ( 12 ): 1403-1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