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论文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论文

1

2023-10-07 18:01:26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

  【摘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灌注参数 [ 脑血流量(CBF) 、脑血容量 (CBV) 、平均通过时间(MTT) 、达峰时间(TTP) ] 水平、神经功能缺损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评分、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Barthel 指数(BI) ] 评分、认知功能 [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 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 CBV、CBF 水平和 BI、MoC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TT、TTP 水平和 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 疗总有效率为 97.50%(39/40), 高于对照组的 70.00%(28/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0.05)。 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改善灌注参数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BI 评分和 MoCA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治疗。

  【关键词】 丁苯酞,阿替普酶,缺血性卒中,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

  Effects of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JING J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the People No.3 Hospital ofAnyang, Anyang 455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40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utylphthalide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perfusion parameter levels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 mean transit time (MTT), time to peak (TTP)]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the ability to perform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arthel Index (BI)] scor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MoCA)]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BV and CBF levels as well as the BI and MoCA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MTT and TTP levels and the NIHSS scor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0% (39/40), which was higher than 70.00% (28/4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can improve the levels of perfusion parameters, reduce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and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he BI score and the MoCA scor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t-PA treatment.

  【Keywords】 Butylphthalide; Alteplase; Ischemic stroke; Cerebral blood perfusion; Neurological deficit; Ability to perform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Cognitive function

  缺血性卒中是由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脑 组织软化或坏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残率 [1-2]。 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可疏通闭塞的血管, 其中阿替普酶较为常用,但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 有限 [3]。丁苯酞属神经保护药物, 可促进血管再生,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本 文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 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 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 指南 2018》中相关诊断标准 [4] ;经临床表现、头颅CT 检查确诊;发病 4.5 h 内入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器质性病变;合并精 神异常或认知障碍;既往脑血管病史;合并恶性肿 瘤。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 24 例, 女 16 例; 年龄 52~72 岁, 平 均(62.74±4.47) 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 1~5 h, 平 均(2.13±0.74) h;梗死部位:脑叶 23 例,基底 节 17 例。观察组男 25 例, 女 15 例; 年龄 51~73 岁, 平均(62.58±4.5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1~5 h, 平均(2.21±0.69) h;梗死部位:脑叶 21 例,基 底节 1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予以吸氧、降 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国 药准字 SJ20160055.50 mg/ 支)静脉溶栓治疗,取 阿替普酶 0.9 mg/kg 与 0.9% 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 混合,其中 10% 在最初 1 min 内静脉推注完毕,其 余持续静脉滴注 1 h。溶栓后复查头颅 CT, 若无出 血征象,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 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00041. 100 mL ∶ 丁苯酞 25 mg 与氯化钠 0.9 g) 治疗,静脉滴注, 25 mg/ 次,滴注时间保持在 50 min 以上,2 次 /d,两次用药间隔 >6 h。

  两组均持续治疗 3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 注参数水平。使用磁共振灌注成像和后处理工作站 检测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 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2)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 中量表(NIHSS) 评分减分率判定。治愈: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90%;显效: NIHSS 评分较 治疗前降低 46%~90%; 有效:NIHSS 评分较治疗 前降低 18%~45%; 无效: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 低 <18%。总有效率 =(治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 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 NIHSS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包括意识水平、凝视、 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肢体共济运动、 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等 11 项, 总分 42 分,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采用 Barthel 指数 (BI) 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 10 项, 总分 0~100 分, 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 强。(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采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包括视空 间与执行功能 5 分, 命名 3 分, 注意 6 分, 语言 3 分, 抽象 2 分, 延迟回忆 5 分, 定向 6 分, 总分 30 分, 评分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好。(5) 比较两组不良 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灌注参数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CBV、 CBF、MTT、TT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 CBV、CBF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MTT、 TT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 (39/40) ,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28/4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F28B2801-95A4-4a10-AEB8-BE21F19937B5.png

  2.3 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和 BI 评分比较 治疗 前, 两组 NIHSS、BI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 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BI 评分均高于 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2.4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MoCA 评 分 比 较 治 疗 前,两组 Mo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治 疗 后, 两 组 MoCA 评 分 均 高 于 治 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10.00%(4/40)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为 7.50%(3/40),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5.

45.png

  3 讨论

  卒中患者常因脑动脉粥样硬化或栓塞发病 [5]。 患者表现为突发的对侧肢体麻木、力弱、感觉障碍 等症状。临床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早期疏通血管、 重建血运,采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是恢复患者脑部血供的有效方法,但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作用有限,单用该药治疗预后不甚理想 [6-7] 。丁苯 酞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能够快速穿过血脑屏 障,直接作用于梗死部位 [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CBV、CBF 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MTT、TTP 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液 处于高凝状态, 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拮抗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可促进血管新生,增加脑缺血 区的血流灌注,进而改善脑血流灌注参数水平,提高疗效 [9]。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BI、MoC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提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改 善神经功能,提高自理能力,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分析原因为丁苯酞通过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可提 高脑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 I2 水平,抑制谷 氨酸和氧自由基释放,提升抗氧化酶活性,起到神 经保护作用,促进认知功能和自理能力恢复 [10-11]。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丁苯酞用药未增加安全 风险。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 中患者可改善灌注参数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 分, 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BI 评分和 MoCA 评分, 效 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治疗。


 参考文献

  [1] 史冬梅,杨兴东,刘磊 .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 [J]. 山东 医药, 2021. 61 (11): 70-72.

  [2] 李东建,崔宏彬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阿司匹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J]. 中国药物与临 床, 2021. 21 (24): 4033-4035.

  [3] 原鸿昌 . 银杏内酯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栓素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 (23): 3983-3985.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J]. 中华神经科 杂志,2018.51(9):666-682.

  [5] 柳美菱子,崔国利,杨慧,等 .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尾加压素Ⅱ,载脂蛋白 A1 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中西医结 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1):3772-3774.

  [6] 张薇,王英,尉娜 . 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氧化应激的影响 [J]. 中 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18 (3): 515-518.

  [7] 曾雪莲,杨玮 . 葛酮通络胶囊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心电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38 (8): 216-218.

  [8] 房林森,胡文倩,汪洋,等 . 丁苯酞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J]. 河 北医药, 2020. 42 (20): 3137-3140.

  [9] 黄光位,岑雄图,黄树栋,等 .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8 (15): 247-250.

  [10] 樊秀雷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 (18): 107-108.

  [11] 董沛华,张淑雯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不良反应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 (8) :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