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19

2023-10-07 17:10:31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目的分析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医学营养结合运动疗法)和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健脾利湿法中药治疗),各40例,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体脂率、腰臀比、基础代谢率(BMR)、BMI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医学营养结合运动疗法)和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健脾利湿法中药治疗),各40例,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体脂率、腰臀比、基础代谢率(BMR)、BMI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体脂率、腰臀比、BMR、BMI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纯医学营养、运动干预等常规治疗相比,加以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效果更加显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体脂含量和体质量。

  【关键词】健脾利湿法;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盛型;中医证候;基础代谢率

  单纯性肥胖症属于一种代谢型疾病,患者体内脂肪异常增加,容易堆积在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增加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癌症及冠心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目前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方法较多,包括饮食节制、运动、抽脂手术、服用减肥药等,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中饮食节制过度可引起低血糖、营养不良;而抽脂手术有一定创伤,且价格昂贵;服用减肥药也存在各种不良反应[1]。中医从古至今均有关于肥胖症的记载及相关诊疗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将肥胖分为“脂人”“膏人”及“肉人”等3种类型。而《丹溪心法》中关于肥胖症就有“肥白人多痰湿”的说法,治疗多以健脾利湿化痰为主。中医认为,肥胖症主要病因为气虚、痰湿等,而脾主运化,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者痰湿内蕴,气血化生不足,则气血亏虚;另外肥人嗜食肥甘厚腻,脾虚者运化失司,不能正常运化而内停于机体,久之炼而化痰[2]。因此中医认为肥胖症患者多病位在脾,且黔北地区为西南湿地,全年阴冷潮湿,当地人多味重浓,脾虚湿盛型肥胖症居多,运用健脾利湿法治疗后患者痰湿得化,气血生化有源,减肥效果突出,与控制饮食、运动等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不易反弹,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无创伤,且患者更容易接受。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18~65岁,平均(29.15±2.14)岁;病程1~8年,平均(3.17±0.12)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1例;年龄19~64岁,平均(29.08±2.15)岁;病程2~5年,平均(3.20±0.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3]中有关单纯性肥胖症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4]中有关脾虚湿盛型的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BMI>25 kg/m2,或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近半年未服用过减肥药物等。排除标准:继发性肥胖;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疗法:进食低能量膳食,补充基本五大营养元素,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糖分、脂肪的摄入量,每日进食量减少30%~50%,可采用营养代餐疗法,全程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同时予以运动疗法,每周有氧运动3次,每次30~60 min,循序渐进,在符合身体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运动量;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5]。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健脾利湿法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本药方由党参、黄芪各30 g,白术、茯苓、苍术、薏苡仁、山药、当归各15 g,荷叶、红曲、山楂、泽泻各10 g,决明子8 g,砂仁、陈皮、甘草各6 g等中药组成,方中荷叶及砂仁需后下,决明子需包煎,为了防止患者煎煮药物不当导致影响药效,故中药选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制配方颗粒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用150 mL开水溶解后温服,连续服用1个月。

  1.3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的治疗效果,显效:体质量、体脂率、腰臀比、基础代谢率(BMR)、BMI显著下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超重、浮肿、肢体困重、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消失;有效:体质量、体脂率、腰臀比、BMR、BMI下降,超重、浮肿、肢体困重、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明显缓解;无效:体质量、体脂率、BMR、BMI等指标及临床症状无变化[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对比中医证候积分,主症:形体肥胖、体倦无力、肢体困重、浮肿、大便澹薄、尿少、腹满纳差;次症:神疲懒言、口淡不渴、头晕目眩、面色萎黄,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分为4级,0分: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2分:症状明显,3分:症状严重,分别在治疗前后统计中医证候积分[6]。③对比体质量、体脂率、腰臀比:臀围为臀部最大周径,腰围为肚脐水平部位周径,腰臀比为腰围/臀围,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体质量、体脂率。④对比BMR、BMI:BMI(kg/m2)=体质量(kg)/身高2(m2),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测定BMR。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Dingtalk_20231007170315.jpg

  2.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高,研究组为(25.32±1.55)分,参照组为(25.46±1.5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研究组为(9.42±1.16)分,参照组为(12.87±1.09)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08,P<0.05)。

  2.3两组患者体质量、体脂率、腰臀比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体脂率及研究组患者腰臀比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Dingtalk_20231007170335.jpg

  2.4两组患者BMR、BMI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BMR、BMI值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Dingtalk_20231007170348.jpg

  3讨论

  早在古代医书中就有“肥人气虚生寒”的说法,中医认为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为本虚标实之证,本在脾虚,标为痰湿。由于中焦脾虚,运化不利,气机运行不畅,进而可出现气血不足或是血瘀等相关证候,此外多食肥甘厚味、喜静少动、精神紧张等也是肥胖症的主要诱发因素,导致脾失健运,进而出现气短懒言、浮肿、肢体困重、精神疲惫、面色萎黄等表现。

  现阶段中医组方治疗运用健脾利湿法在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中效果逐渐凸显,该药方中党参、黄芪为君药,属于补气药,可起到益卫固表、补中益气、利水消肿等作用,主治气虚水肿、食积停滞、气滞湿阻、小便不利等病症;茯苓、白术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脾虚食少、心悸不安等症状,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等功效;白术属于补虚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作用,主治脾胃气虚、气虚自汗等病症;苍术属于化湿药,可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胀满等病症,有燥湿健脾、理气开郁、消食化瘀、祛风散寒等作用;薏苡仁属于利水渗湿药,对于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病症有显著治疗作用,可起到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而荷叶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脂减肥等作用;红曲有消化和胃、活血止痛等作用;山楂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决明子属于清热药,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山药健脾、补肺、固肾;当归为补血药,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等作用;砂仁为化湿药,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等功效;陈皮属于理气药,具有理气健脾、祛湿浊等作用;泽泻属于利水渗湿药,有利水渗湿、化浊降脂等作用,甘草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全方具有补脾益气、利水渗湿、和胃消食的功效[7]。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提示与单纯医学营养、运动干预等常规治疗相比,加以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效果更加理想,能够缓解肢体困重、乏力等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调节糖代谢、降血压、扩张外周血管等作用,用于肥胖症患者中,一方面可改善食积停滞,起到减重作用,另一方面对预防高血压、糖尿病也起到了一定作用[8];茯苓中含有多糖成分,有利尿、调节肠胃功能等作用,用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可改善多食难化、身体疲倦、气短懒言、精神疲惫、肢体困重等症状,促进脾运有权,调和脏腑[9];白术中含有丰富的苍术酮、杜松脑、果糖等物质,可起到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加快消化,增强免疫力,此外还具有降糖作用[10]。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体质量、体脂率、腰臀比、BMR、BMI均低于参照组。提示加以健脾利湿法治疗能够降低患者体脂含量和体质量,减肥效果突出。健脾祛湿中药汤剂治疗具有利水渗湿、益卫固表、补中益气、理气健脾、消脂减肥、理气开郁、消食化瘀等作用,与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常规方法联合应用,可强化临床效果,且中药不良反应少,可靠性较高[11]。本研究中的健脾利湿方中的荷叶含有多种生物碱,可于肠壁上形成一层隔离膜,阻止吸收脂肪,减少脂肪摄入和堆积,同时还分解多余脂肪,有利于油脂排出体外[12];山楂中含有熊果酸、黄酮类、皂苷、糖类等成分,有调节血脂、稳定血压的功效[13];山药中含有薯蓣皂苷元、多巴胺等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消化功能、降血糖与血脂的功效[14]。

  综上,与单纯医学营养、运动干预等常规治疗相比,加以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效果更加理想,能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体脂含量和体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郑春丽,聂兢克,傅心昊.中医治疗脾肾阳虚型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2,37(1):168-171.

  [2]郑凯林,叶彬华,林莉,等.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6):89-9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

  [4]张伯礼.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14-522.

  [5]傅水娟,周红梅,杨晓春,等.辨证选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效果及患者治疗依从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168-172.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1-363.

  [7]郝爱荣,王颖佳.健脾利湿化痰法治疗超重或肥胖合并早期糖代谢紊乱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3):413-414.

  [8]孙政华,邵晶,郭玫.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5):22-25.

  [9]刘珮瑶,王琨,梁杉,等.茯苓多糖组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3,44(1):380-391.

  [10]王涵,杨娜,谭静,等.白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18,37(1):23-26.

  [11]黄蔚,陈广,黄江荣.黄祥武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6):1157-1159.

  [12]夏明辉,赵晶,韩立峰,等.荷叶化学及药理学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102-104.

  [13]王玲,吴军林,吴清平,等.山楂降血脂作用和机理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5,36(15):245-248.

  [14]陈艳.山药的药理作用与产品开发[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5,51(1):6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