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7

2023-09-20 15:04:19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该院收治 的 60 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摘要】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该院收治 的 60 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强度聚 焦超声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性激素指标 [ 雌激素受体(ER)、 雌二醇(E2 ) ] 水平和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27/30), 高于对照组的 63.33%(19/30),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 VEGF、ER 和 E2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 两组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提高治 疗总有效率,降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以及 VEGF 和性激素指标水平,效果优于米非司酮治疗。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米非司酮,子宫肌瘤,子宫体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性激素,不良反应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nd Mifepristo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ZHANG Yingqi

  (Jiamus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Jiamusi 154002 Heilongjiang,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effects of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nd Mifepristo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fepristo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uterine volume and uterine fibroid volume levels,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levels, the sexual hormone indicator levels [estrogen receptor (ER), estradiol (E2)],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00% (27/30), which was higher than 63.33% (19/3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uterine volume, the uterine fibroid volume and the VEGF, ER, and E2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uterine volume, the uterine fibroid volume and the VEGF and sexual hormone level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Mifepristone treatment.

  【Keywords】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Mifepristone; Uterine fibroid; Uterine volum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Sexual hormone; Adverse reaction

  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随肌瘤生 长,可表现为月经异常、腹部包块、尿频、排尿困 难、尿潴留等压迫症状,影响受精卵着床,引起不 孕 [1-2] 。手术切除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但会对患 者机体造成损伤 [3-4] 。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米非 司酮)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等,对机体的损 伤相对较小,但何种治疗方式效果更佳,临床尚未 明确定论 [5]。本文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 料。纳入标准: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 识》中相关诊断标准 [6]; 经阴道 B 超检查确诊; 年 龄 20~50 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免 疫功能障碍;合并子宫恶性肿瘤;合并心、肝、肾 等脏器功能障碍;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存在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禁忌证。患者对本研究内容 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年龄 26~48 岁, 平均(37.44±8.68 )岁;子宫肌瘤直径 2~7 cm, 平均(4.28±1.33 ) cm; 病程 1~7 年, 平 均(4.22±1.87 )年;肌壁间肌瘤 11 例,浆膜下肌 瘤 9 例, 黏膜下肌瘤 10 例。观察组: 年龄 27~49 岁, 平均(37.32±8.53 ) 岁; 子宫肌瘤直径 2~7 cm,平 均(4.33±1.27 ) cm;病程 1~8 年, 平 均( 4.38± 1.78 )年;肌壁间肌瘤 12 例,浆膜下肌瘤 9 例, 黏膜下肌瘤 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片(华润紫竹药 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10633.10 mg) 治疗, 10 mg/ 次, 1 次 /d,于月经第 1~3 天开始,空腹或 进食 2h 后服用,连续治疗 3 个月。

  观察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于患者宫 腔处放置小水囊,取俯卧位,抬高子宫,充分暴露 肌瘤,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北京源德生 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国械注准 20153180355), 常规麻醉,治疗前保持患者膀胱充盈,十字交叉 定位法定位,根据体表标记点对准机载 B 超, 取 子宫横切面和纵切面,确定治疗区域,治疗声强 1~1.8 kW/cm3. 脉 冲 宽 度 100~200 ms, 占 空 时 间150 ms, 脱气水介质温度 25~30 ℃, 治疗功率 700~1300 W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参数, 30 min/ 次,1 次 / 月,连续治疗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 1 )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 月经异常、痛经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子宫肌瘤体 积较治疗前缩小 >70%;有效:上述临床症状部分 改善, 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 30%~70%;无效: 上述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 前缩小 <30% 或增大。总有效率 = (显效 + 有效) 例数 / 总例数 ×100%。( 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 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仪检测子宫和子宫肌瘤三维径线, 并计算子宫体积、 子宫肌瘤体积。(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VEGF)和性激素指标水平。采集患者 空腹静脉血 5 mL,以 3500 r/min,离心半径 10 cm, 离心 15 min,取上清,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 VEGF 水平,采用葡聚糖包裹活性炭液吸附法检测雌激 素受体(ER)水平,采用放射性分析法检测雌二 醇(E2 ) 水平。(4)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 并发症 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 ( 27/30) , 高于对照组的 63.33% ( 19/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1.png

       2.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比 较 治疗前, 两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 治疗后, 两组子 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png

  2.3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VEGF 和 性 激 素 指 标 水 平 比 较 治疗前, 两组 VEGF、ER、E2 水平比较, 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 VEGF、 ER、E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png

  2.4 两组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 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为 13.33% (4/30), 观察组 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 (3/30)。两组 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4.

4.png

  3 讨论

  子宫肌瘤病因复杂,主要与遗传易感性、性激 素、干细胞功能失调有关,可导致患者月经异常, 严重时引起不孕,增加患者心理负担 [7-8] 。手术是 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手段,但会破坏子宫正常的解 剖结构,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药物治疗、高强度聚 焦超声为非手术治疗手段,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 的优势,临床应用广泛。

  米非司酮属于孕激素拮抗剂,可通过改变肌瘤 细胞的结构, 阻止其能量代谢, 进而控制肌瘤生长,但见效慢,治疗周期较长 [9-10] 。高强度聚焦超声利 用超声波准确聚焦在病灶部位,可保护正常的子宫 肌层,且不会对卵巢功能造成影响,可更好地满足 育龄期女性的要求 [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 照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这 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12]。分析原因为高强度聚焦超声 利用超声波束,使体外发射的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 肌瘤部位,通过热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等促 使肌瘤细胞蛋白变性坏死,进而抑制肌瘤生长,缩 小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 治疗效果 [13-14]。

  VEGF 可参与新生血管生成,加快子宫肌瘤组 织生长。ER、E2 是机体内重要的性激素指标,二 者水平异常是诱发子宫肌瘤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结 果同时显示,观察组 VEGF、ER、E2 水平均低于 照组。分析原因为高强度聚焦超声通过将高能量超 声聚焦于病灶,可有效灭活靶组织,从而减小肿瘤 体积,降低机体内 VEGF 和性激素水平 [15-16] 。本研 究结果还显示, 两组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米非司 酮治疗均不会造成患者明显不适。

  综上所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 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小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 积,以及降低 VEGF 和性激素指标水平,效果优于 米非司酮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光雨,涂素华,邹倩,等 . 子宫肌瘤患者行基于日间手术模式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的院内时间、治疗费用、满意 度评价 [J]. 中国性科学, 2020. 29 ( 9 ): 105-108.

  [2] Liu Y, Wu X, Wu A, et al . Ultrasound - 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for uterine fibroids: long- term outcomes and factors affecting local recurrence[J]. Int J Hyperthermia, 2021. 38 ( 1 ): 1341-1348.

  [3] 徐书峰 .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进展 [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 36 ( 6 ): 998-1000.

  [4] 黄耀渠,周守国,王娟,等 .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消融子宫肌瘤及腺肌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J]. 中华医学杂 志, 2019. 99 ( 15 ): 1152-1155.

  [5] 陈艳霞,周洁琼,李娜,等 . 血压控制达标可增加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J]. 中华高 血压杂志, 2020. 28 ( 12 ): 1186-1190.

  [6] 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 . 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7. 52 ( 12 ): 793-800.

  [7] 施佳艳, 姚丽华, 陈琪珍, 等 . HIFU 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0. 34 ( 8 ): 547-550.

  [8] 赵巧霞,王宝金 . 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消融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J]. 安徽医药, 2019. 23 ( 5 ): 942-945.

  [9] 王丽蓉,魏义婷,王国经,等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较大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J]. 空军医学杂志, 2021.37 ( 4 ): 320-323.

  [10] Li W, Jiang Z, Deng X,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utcome and reintervention analysis of ultrasound-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treatment for uterine fibroids[J]. Int J Hyperthermia, 2020. 37 ( 1 ): 1046-1051.

  [11] 胡畅,高旭东 . 子宫肌瘤患者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妊娠和分娩情况分析 [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 22 ( 10 ):798-800.

  [12] 郑友平,赖莉萍,邱思花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 [J]. 医疗装备, 2020. 33 ( 24 ):129-130.

  [13] Marinova M, Ghaei S, Recker F, et al. Efficacy of ultrasound- guided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 USgHIFU ) for uterine fibroids: an observational single-center study[J]. Int J Hyperthermia, 2021. 38 ( 2 ): 30-38.

  [14] 罗银娟,曾燕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后妊娠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10):2335-2339.

  [15] 王体勇,刘敏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研究 [J]. 智慧健康, 2020. 6 ( 34 ): 35-36.

  [16] 周丹,蒋镌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 ( 32 ): 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