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脾氨肽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 IL-2、sIL-2R 、IL-2R 的影响论文

脾氨肽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 IL-2、sIL-2R 、IL-2R 的影响论文

1

2025-10-30 15:25:4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脾氨肽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调控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摘要]目的探讨脾氨肽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 2 receptor,IL-2R)的影响。方法目的选取2022年1—12月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1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以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脾氨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气道应激反应、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塞、流涕、喷嚏、嗅觉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出气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IL-2(34.12±5.23)ng/mL、sIL-2R(43.27±5.64)ng/mL、IL-2R(16.31±4.3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9.33±5.84)ng/mL、(49.23±6.22)ng/mL、(20.12±4.7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40,5.187,4.824;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氨肽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调控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脾氨肽;孟鲁司特钠;临床疗效;炎症因子


  变应性鼻炎是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鼻黏膜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当致敏个体再次接触特异性变应原时,可触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及感觉神经兴奋等病理生理改变[1]。患者主要症状有鼻塞、鼻痒、喷嚏等,随着病程的进展还会导致鼻窦炎、哮喘等肺鼻疾病,危害患者健康[2-3]。孟鲁司特钠为经典的白三烯受体阻断剂,通过对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的阻断作用,抑制气道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支气管的收缩,促进支气管的扩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常用药物[4]。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单纯的孟鲁司特钠对于变应性鼻炎也存在疗效不足的问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临床发现免疫功能减退是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5]。脾氨肽是一种免疫功能调节药物,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既往用于过敏性疾病、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良好[6]。本研究通过脾氨肽联合孟鲁司特钠的干预方案,系统评估该联合疗法对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炎症指标变化的影响,旨在为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选取2022年1—12月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1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以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脾氨肽治疗。观察组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8~65岁,平均(45.22±10.08)岁;病程3~10个月,平均(6.97±1.97)个月;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27 kg/m2,平均(23.21±2.92)kg/m2;基础合并症:糖尿病8例、高血脂6例、高血压7例。对照组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18~65岁,平均(46.21±9.14)岁;病程3~11个月,平均(7.28±1.93)个月;BMI 18~27 kg/m2,平均(23.21±2.92)kg/m2;基础合并症:糖尿病7例、高血脂9例、高血压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163)。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7]中标准并确诊为变应性鼻炎;②年龄18~65岁;③患者对孟鲁司特钠、脾氨肽等药物无禁忌证;④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炎症疾病者;②合并其他耳鼻喉疾病者;③同时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④中途自愿退出者;⑤评价指标数据不完整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以孟鲁司特钠片(国药准字H20203308;规格:10 mg)口服,1次/d,10 mg/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脾氨肽治疗,孟鲁司特钠的服用方案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此外,患者需口服脾氨肽口服液(国药准字H13012093;规格:10 mL∶10 mg),1次/d,10 mL/次。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以维持鼻腔的卫生和清洁。两组患者均需连续治疗12周。


  1.4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标准参照相关文献制定[8]:①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退,症状下降>80%;②有效:症状显著减轻,症状下降30%~80%;③无效:症状未改善,症状下降<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包括鼻塞、流涕、喷嚏和嗅觉障碍等。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0~10分的评分标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的症状越轻微。


  (3)两组气道应激反应比较。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D-154R型高速离心机(北京大龙仪器设备公司)进行离心(转速3 000 rpm、离心时间15 min、离心半径10 cm),获取血清学标本。随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脂质过氧化氢(lipid hydroperoxide,LHP)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水平。检测仪器为TMR-100型多功能酶标仪(上海拓赫机公司,沪械注准2019002176),所用试剂盒购自重庆桦荧生物科技公司。


  (4)两组炎症因子比较。上述血清学标本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以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 2 receptor,IL-2R)的水平。检测仪器为TEU-200a型荧光定量分析仪(苏州特锐医疗设备公司,苏械注准2018002123),试剂盒由福州闽科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记录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腹泻,并计算发生率。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症状评分、气道应激反应、炎症因子)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鼻塞、流涕、喷嚏、嗅觉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气道应激反应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eNO、LHP、iN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IL-2、sIL-2R、IL-2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既往对于变应性鼻炎主要以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其中孟鲁司特钠为经典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对白三烯受体的阻断作用,而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发挥治疗作用[9-11]。本文中对照组以单纯的孟鲁司特钠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11%,表明该药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疗效仍有可提升的空间。


  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通常伴有免疫功能减退,因此通过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本研究采用脾氨肽联合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提示该药物对变应性鼻炎具有确切的治疗价值。脾氨肽作为一种多功能免疫调节剂,其主要成分为多肽及核苷酸类复合物,还有多种氨基酸和免疫调节因子,能双向调节,可刺激免疫细胞因子,调节免疫细胞γ干扰素水平,抑制炎症介质分泌,增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活性[12]。该药通过增强T淋巴细胞的杀伤效应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进而可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13]。在症状评分比较中,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该药可减轻患者各项症状。变应性鼻炎发病过程中通常伴有气道应激反应的上调。观察治疗后FeNO、LHP、iNOS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脾氨肽的应用能够抑制机体的气道应激反应水平。这是因为脾氨肽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得益于该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分泌相应的细胞因子,进而可调节机体的气道应激反应水平[14]。IL-2为Th1分泌的一种促炎细胞因子,IL-2R是IL-2对应的受体,sIL-2R作为一种免疫抑制物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脾氨肽的应用能够抑制上述炎症反应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得益于该药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水平增高,从而诱导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增强,Th2介导的体液免疫受到抑制,Th1/Th2细胞平衡向Th1倾斜,从而对IL-2、sIL-2R、IL-2R产生抑制作用[15]。


  综上所述,脾氨肽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调控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敬然,陈曦,冯薪宇,等.基于鼻黏膜上皮细胞屏障探讨中医药熏蒸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9):2240-2243.


  [2]ALEKSEENKO SA,KARPISHCHENKO SA,ARUSTA-MYAN IG,et al.Results of treatment for ronchopathy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in children with adenoid hypertrophy/vegetations[J].Consilium Medicum,2021,23(3):222-225.


  [3]张贤.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8):3134-3136.


  [4]ZHANG J,SUN X,ZHONG L,et al.IL-32 exacerbates adenoid hypertrophy via activating NLRP3-mediated  cell pyroptosis,which promotes inflammation[J].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2021,29(12):212-216.


  [5]马圣洁,叶卫东,徐建宏.糠酸莫米松联合氯雷他定和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儿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12):2178-2181.


  [6]秦竹,王超,李岩.探讨氧化应激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及中药防治策略[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6(5):213-220.


  [7]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24.


  [8]李慧,聂雷,张佩瑶,等.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效果[J].西北药学杂志,2024,39(3):144-148.


  [9]田慧梅,何韶衡,张慧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外周血及致敏小鼠血液或肺组织B细胞中TLR9的表达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45(2):250-257.


  [10]唐浩然,张玲,张云权,等.特应性皮炎对生命早期颗粒物暴露与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生风险关联的效应修饰作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58(6):830-838.


  [11]刘莹,潘美余,万园园.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急性哮喘发作患儿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6):2404-2407.


  [12]陆云舟,韩婕,程雷.免疫调节剂脾氨肽口服溶液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37(6):121-124.


  [13]梁倩,王晴,岳圆.脾氨肽联合经鼻CPAP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及对气道炎症,心肌酶谱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7):134-137.


  [14]石颖慧,王铁山,王煊,等.加入脾氨肽口服液培养的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簇表达观察[J].山东医药,2023,63(30):6-10.


  [15]冯波,张伟炜,郑启,等.脾氨肽口服液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平衡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2,19(12):2038-2040.